[1] |
Fang EF,Scheibye-Knudsen M, Jahn HJ,et al.A research agenda for aging in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J]. Ageing Research Review, 2015, 24(Pt B): 197-205.
|
[2] |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2016:1.
|
[3] |
李妙红.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的缺陷与管理对策[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9, 27(14): 233-234.
|
[4] |
马海根. 整顿治理流动人口超生现象的思考[J]. 人口与经济, 2006, 27(4): 33-36.
|
[5] |
郭志刚. 中国低生育进程的主要特征——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的启示[J].中国人口科学,2017, 31(4):2-14.
|
[6] |
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 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技术文件[S]. 北京: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2014.
|
[7] |
李智文, 刘建蒙,任爱国. 基于个体的标准化法——倾向评分加权[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0, 31(2):223-226.
|
[8] |
Crump RK, HotzVJ,Imbens GW, et al. Dealing with limited overlap in estimation of average treatment effects[J]. Biometrika, 2009, 96(1):187-199.
|
[9] |
王永吉. 多分组资料倾向得分匹配法的研究[D].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 2011: 21.
|
[10] |
任远. “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效果和计划生育制度的发展转型[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7(7):26-27.
|
[11] |
王金营, 马志越, 李嘉瑞.中国生育水平、生育意愿的再认识:现实和未来——基于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调查北方七省市的数据[J]. 人口研究, 2019, 43(2):34-46.
|
[12] |
陈卫,段媛媛. 中国近10年来的生育水平与趋势[J]. 人口研究, 2019, 43(1):3-17.
|
[13] |
石人炳, 陈宁,郑淇予. 中国生育政策调整效果评估[J]. 社会科学文摘,2018(10):53-55.
|
[14] |
Ajzen I, Fishbein M.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M]. Upper Saddle River: Prentice- Hall, 1980:1.
|
[15] |
赵赛. 全面二孩政策下济南市育龄女性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8.
|
[16] |
尚丽, 黄丽燕, 寇乐乐, 等.基于中国五省市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 30(9): 1064-1069.
|
[17] |
郭志刚. 流动人口对当前生育水平的影响[J]. 人口研究, 2010, 34(1): 19-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