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胡盛寿,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3):209-220. [2] 赵冬.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J].中国循环杂志,2021,36(1):1-3. [3] 张兴文,鱼喆,刘颖璐,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9,22(3):292-297. [4] 张啸飞,胡大一,丁荣晶,等.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现况及流行趋势[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3):179-187. [5] 严青华,张夏芸,徐继英,等.上海市35~59岁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评估[J].中国公共卫生,2019,35(9):1183-1186. [6] 何权瀛,高莹慧.关于吸烟问题若干名词定义[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1):26-26. [7]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1):1-44.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 [9]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54-761. [10]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4-67. [1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专业委员会,等.无症状成年人心血管病危险评估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10):820-825. [12] 国家"十五"攻关"冠心病、脑卒中综合危险度评估及干预. 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评估方法及简易评估工具的开发研究[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2):893-901. [13] Poledník I, Sulzenko J, Widimsky P.Risk of a coronary event in patients after ischemic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Anatol J Cardiol,2021,25(3):152-155. [14] 王德杰,李晓峰,董鲁燕,等. 35~59岁电网职工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评估[J].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5):557-561. [15] 蒋琳,许震生.45~60岁医院体检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危险程度评估及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12):59-62. [16] 李春盛,陈有仁,宋路,等.收缩压与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度对老年高血压人群全因死亡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9,27(2):179-183. [17] 孙小毛,马丽萍.异常血压变异性对老年人高血压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1,20(2):152-156. [18] 杨春,赵兴健,陈新,等. 广州市黄埔区≥40岁常住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4):445-4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