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绍基.传染病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5.
[2]郭秀荣.发热门诊流行性感冒样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2):128-130.
[3]梁腾霄,李雁,刘言,等.北京地区2010—2011年冬季150例流行性感冒样病例中医证候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1,4(3):168-170.
[4]龚磊,吴家兵,侯赛.ARIMA模型在安徽省流行性感冒发病预测中的应用[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5,26(2):4-7.
[5]陈平雁,黄浙明.IBM SPSS 19.0统计软件应用教程[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5-198.
[6]龚磊,吴家兵,王爱红,等.2007—2012年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10):972-975.
[7]曲江文,聂绍发.传染病预测预警方法的研究进展[J].医学与社会,2014,27(10):13-15. [8]李琼芬,黄甜,王荣华,等.传染病疫情预测预警模型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11):1695-1697.
[9]金连梅,杨维中.我国传染病预警工作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7):845-846.
[10]龙璐,严薇荣,许奕华,等.症状监测系统预测预警模型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5):704-706.
[11]李志辉,罗平.SPSS常用统计分析教程[M].4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87-93. [12]刘罗曼,张雪岩.曲线估计方法应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2):161-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