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21, Vol. 47 ›› Issue (8): 1042-1046.doi: 10.12183/j.scjpm.2021.1042

• 现场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广东省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特征分析

黄静敏1,2, 柯碧霞2, 何冬梅2, 刘哲3, 李振翠2, 刘美真2, 柯昌文2, 韩海红4, 付萍4   

  1. 1.南方医科大学,广东 广州 510515;
    2.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
    4.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 收稿日期:2020-11-10 发布日期:2021-09-14
  • 通讯作者: 柯碧霞,E-mail: 2212935520@qq.com
  • 作者简介:黄静敏(1994—),女,硕士研究生,医师,研究方向:细菌耐药
  • 基金资助: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10714002-003-006; 2018ZX10733402-006)

  • Received:2020-11-10 Published:2021-09-14

摘要: 目的 了解广东省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耐药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以广东省2019年收集的58株CRAB为研究对象,采用Vitek MS全自动微生物质谱仪和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菌株进行耐药相关分子特征、菌株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关系分析。结果 58株CRAB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为100%,仅对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B表现敏感。共检测到26种耐药基因,所有菌株均同时携带blaOXA-23blaOXA-66两种碳青霉烯酶基因。27.5%菌株检测到耐药基因元件ISAba1-OXA-23,由Tn2006携带并整合在AbaR4型耐药岛上;其中11株同时检测到由Tn2008VAR携带的耐药基因元件OXA-23-ISAba33。所有菌株均为ST2型。同源性分析显示58株CRAB菌群具有2个聚类(C1、C2群)和4个亚组(g1、2、3、4),与全球CRAB流行株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结论 广东地区CRAB均为泛耐药菌。OXA-23型碳青霉烯酶是CRAB的主要耐药机制,且存在ISAba1插入情况。ST2为本地区主要流行克隆,与全球流行的CRAB多重耐药克隆遗传关系密切,应加强CRAB耐药监测,防止多重耐药广泛流行与传播。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 鲍曼不动杆菌, 分子流行病学, 全基因组测序

中图分类号: 

  • R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