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主编
李艳
执行主编
杨颖
编辑部主任
陈亮
编辑部副主任
江金女
联系方式
《华南预防医学》编辑部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群贤路160号 邮编:511430
电话:
(020)31051582
E-mail:
gdsjkzx_hnyfyx@gd.gov.cn
ISSN 1671-5039
CN 44-1550/R
广告发布登记编号
440100190072
微信公众号
本期目录
2021年 第47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1-08-2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深圳市老年人群睡眠状况与认知功能关联研究
刘威, 王鲜, 高文会, 吴德生, 许本洪, 周丽, 刘建军
2021, 47(8): 959-963. doi:
10.12183/j.scjpm.2021.0959
摘要
(
190
)
PDF
(1314KB) (
2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深圳市老年人群睡眠状况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
方法
以在深圳市某医院体检的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ini-Cog)完成该人群的睡眠状况和认知功能评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状况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
共纳入7 510名调查对象,其中男性占43.5%,女性占56.5%;60~69岁占68.4%,70~79岁占28.3%,仅有14.9%的老年人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87.5%为已婚,79.5%从不吸烟,85.6%从不饮酒,81.4%近半年规律锻炼身体。睡眠质量差的老年人占17.9%,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占1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障碍(
OR
=1.250)和日间功能障碍(
OR
=1.128)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结论
睡眠质量是影响老年人群认知功能的因素,良好的睡眠质量可能对认知功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建议在社区进行健康睡眠知识以及认知知识的宣教活动,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
广东省第四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艾滋病防控需求分析
黎健荣, 杨放, 林鹏, 李艳, 刘珺, 罗玉兰, 付笑冰, 徐慧芳
2021, 47(8): 964-967. doi:
10.12183/j.scjpm.2021.0964
摘要
(
178
)
PDF
(1380KB) (
1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广东省第四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防控需求,为示范区采取相关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广东省第四轮示范区地区2011—2018年HIV/AIDS报告病例及抗病毒治疗等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11—2018年共新报告HIV/AIDS病例34 926例,其中城市示范区报告病例集中在20~39岁(68.76%)、以同性传播为主(48.09%);县区示范区报告病例中异性传播是首要感染途径(77.87%),≥50岁年龄组占比呈上升趋势并成为首要感染群体(
P
<0.01)。两者样本来源均以医疗机构就诊检测发现为主(49.43%、56.79%)、晚发现病例来源医疗机构就诊检测比例高(63.5%、64.0%)。城市和县区示范区报告病例的年龄、文化程度、户籍、感染途径等特征,以及晚发现比例、现存活病例抗病毒治疗比例和治疗成功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
结论
2011—2018年广东省城市和县区示范区地区报告病例特征和防控现状存在差异。广东省第四轮示范区在落实国家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的同时还需要结合城市和县区示范区疫情特点和当地实际,采取更细化和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2014—2016年肇庆市端州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
梁大艳, 林绍良, 陈剑雄, 方艺娟, 陆素颖
2021, 47(8): 968-971. doi:
10.12183/j.scjpm.2021.0968
摘要
(
199
)
PDF
(1493KB) (
2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014—2016肇庆市端州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
方法
收集2014—2016年肇庆市端州区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数据,计算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粗率、标化率、35~64岁截缩率、累积率与前10位恶性肿瘤顺位等。
结果
2014—2016年肇庆市端州区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312.50/10万(男性为334.97/10万,女性为289.41/10万),中标率为219.16/10万,世标率为214.30/10万,35~64岁截缩率为379.76/10万,0~74岁累积率为24.31%。粗死亡率为165.27/10万(男性为208.55/10万,女性为120.79/10万),中标率为100.33/10万,世标率为99.52/10万,35~64岁截缩率为153.81/10万,0~74岁累积率为11.50%。端州区发病率居前10位的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结直肠癌、肝癌、女性乳腺癌、鼻咽癌、脑瘤、胃癌、甲状腺癌、白血病和前列腺癌,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4.31%。端州区死亡率居前10位的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鼻咽癌、胃癌、女性乳腺癌、白血病、食管癌、胰腺癌和淋巴瘤,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3.06%。
结论
肺癌、消化系统癌症、女性乳腺癌和鼻咽癌是严重影响肇庆市端州区居民健康的重点恶性肿瘤,应加强预防与控制。
自贡市6~18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调查
刘晓, 张宏艳, 李爽乐
2021, 47(8): 972-975. doi:
10.12183/j.scjpm.2021.0972
摘要
(
191
)
PDF
(1311KB) (
2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自贡市6~18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信息。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自贡市2个城区和1个乡镇各抽取3所小学、4所中学(初中2所,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各1所),对抽中学校的所有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视力不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共对11 992名自贡市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年龄6~18岁,男女性别比为1.12∶1。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6 715例,检出率为55.9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间<8 h/d(
OR
=2.757)、年龄越大(
OR
=2.654)、城市生源(
OR
=3.152)、使用电子设备时间≥2 h/d(
OR
=3.062)的中小学生发生视力不良的风险较高,学校每年组织视力筛查(
OR
=0.389)、体育锻炼时间1~2 h/d(
OR
=0.614)、学校每年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活动(
OR
=0.407)的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风险较小。
结论
自贡市6~18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较高,主要与年龄、所在地、睡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学校每年组织视力筛查、使用电子设备、学校每年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活动等有关,建议学校及相关部门重视,采取措施保障中小学生视力健康发育。
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晓燕, 唐红, 胡发云
2021, 47(8): 976-980. doi:
10.12183/j.scjpm.2021.0976
摘要
(
155
)
PDF
(1330KB) (
2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水平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个体逆境适应能力的康复复原治疗和干预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
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成都市某医院诊治的处于恢复期准备出院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康复复原力状况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患者康复复原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有效问卷306份,患者年龄18~85岁,男女性别比为1.4∶1,缺血性卒中占54.33%;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的平均得分为(128.57±16.69)分,条目均分为(3.67±0.81)分,得分率为73.47%,整体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
β
’=0.025)、在岗(
β
’=0.084)、家庭月收入越高(
β
’=0.109)、主要照顾者为家属(
β
’=0.101)、NIHSS评分越高(
β
’=0.249)、Barthel指数越高(
β
’=0.291)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得分可能越高。
结论
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一般,影响患者康复复原力的因素较多,医护人员需重视脑卒中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增强患者的逆境适应能力和心理复原力,帮助患者积极康复以适应新的生活状态。
慢性肾脏病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分析
罗芳, 朱雪丽, 刘小兰, 唐晓娟
2021, 47(8): 981-984. doi:
10.12183/j.scjpm.2021.0981
摘要
(
183
)
PDF
(1305KB) (
1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慢性肾脏病高危人群中慢性肾脏病发生情况,为提高慢性肾脏病防治水平提供借鉴资料。
方法
以成都市某三甲医院通过各种途径公开招募的慢性肾脏病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基本信息收集、血生化指标及肾功能指标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慢性肾脏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慢性肾脏病检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纳入7 384例慢性肾脏病高危人群,男性3 910例,女性3 474例。年龄29~74岁,以60~74岁为主,占42.5%。其中高血压2 872例,高尿酸血症1 760例,糖尿病1 929例,慢性肾炎家族史1 035例,遗传性肾脏病家族史627例;高危因素1种者3 190例,2种2 836例,≥3种1 358例。慢性肾脏病确诊796例,检出率为10.8%。疾病分期以G2期为主,占52.5%;危险分层以低危为主,占5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
OR
=1.441)、年龄越大(
OR
=1.244)、高血压(
OR
=2.375)、高尿酸血症(
OR
=2.617)、糖尿病(
OR
=1.818)、慢性肾炎家族史(
OR
=3.476)、高危因素2种(
OR
=1.442)和≥3种(
OR
=1.514)的慢性肾脏病高危人群检出慢性肾脏病的风险较高。
结论
慢性肾脏病高危人群慢性肾脏病检出率较高,慢性肾脏病分期以G2期、低危为主,对于女性、高龄、高血压、同时具有多种高危因素的慢性肾脏病高危人群应重点筛查,对慢性肾脏病应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减少疾病给健康带来的危害。
岳池县中老年女性骨代谢指标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杜超, 周维天, 夏伟
2021, 47(8): 985-988. doi:
10.12183/j.scjpm.2021.0985
摘要
(
132
)
PDF
(1298KB) (
1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发生情况,并探讨骨代谢指标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为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
以2020年1—12月岳池县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5岁中老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骨密度、血清中骨钙素(OC)、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骨碱性磷酸酶(BALP)、25-羟基维生素D [25-(OH)D]水平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该人群骨质情况进行分析,在校正年龄、体质指数(BMI)基础上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骨代谢指标水平对骨质疏松影响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共对1 124名中老年女性进行调查,年龄45~78岁,平均(61.4±5.8)岁。共检出骨质疏松558例,发生率为49.6%。不同年龄、BMI的中老年女性骨量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不同居住地、年龄、BMI、绝经情况和骨量情况的中老年女性骨代谢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随着年龄增长,25-(OH)D水平呈下降趋势,OC、BALP水平在55~64岁明显升高后呈逐渐下降趋势,βCTX呈升高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C(
OR
=0.537)、BALP(
OR
=0.791)、25-(OH)D(
OR
=0.674)水平越高,发生骨质疏松的可能性越低;βCTX水平越高(
OR
=1.919),发生骨质疏松的可能性越大。
结论
岳池县≥45岁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率较高,骨代谢指标OC、βCTX、BALP、25-(OH)D能够有效反映骨代谢活动,且与骨质疏松发生情况密切相关,监测骨代谢指标可以及早发现骨代谢异常,有利于及早预防和发现骨质疏松症。
妊娠晚期孕妇症状群发生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刘小玮, 林祎楠, 贾泽弦璠, 陈婷, 何珍, 张娜, 韩峤
2021, 47(8): 989-993. doi:
10.12183/j.scjpm.2021.0989
摘要
(
170
)
PDF
(1386KB) (
1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并识别妊娠晚期孕妇症状群类型,进一步探讨社会支持与不同症状群之间的关系。
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市3家医院产科门诊妊娠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孕期症状发生情况、社会支持情况。采用Promax斜交旋转法对妊娠晚期发生率>40%的症状量表评估所得症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对妊娠晚期孕妇症状群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 012名妊娠晚期孕妇,年龄24~44岁,孕周35~<41周,以35~36周为主,占57.0%。家庭月收入以≥10 000元为主,占68.9%。孕前BMI以<24.0为主,占71.0%。社会支持得分为(68.25±4.78)分。症状发生频率排在前5位的是体重增加、精力不足、感到昏昏欲睡、出汗、难以入睡,各症状群平均得分最高者为身体形象症状群(0.89±0.46)分,其次分别为一般躯体症状群(0.81±0.48)分、神经精神症状群(0.79±0.43)分、肢体症状群(0.66±0.2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周(
β
’=0.236)、运动频率(
β
’=-0.192)是妊娠晚期孕妇发生一般躯体症状群的影响因素。月收入(
β
’=-0.118)、社会支持得分(
β
’=-0.136)是妊娠晚期孕妇发生神经精神症状群的影响因素。孕周(
β
’=0.229)、孕前BMI(
β
’=0.086)是妊娠晚期孕妇发生身体形象症状群的影响因素;孕周(
β
’=0.353)是妊娠晚期孕妇发生肢体症状群的影响因素。
结论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妊娠晚期孕妇存在多个身心症状,而社会支持与其具有一定相关性,这对临床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及时展开针对性干预措施具有重要作用。
2018—2020年绵阳市<5岁儿童腹泻病例病原体检出情况及特征分析
任丹, 吴荻, 焦书丽, 郭军, 吴仪, 刘福
2021, 47(8): 994-997. doi:
10.12183/j.scjpm.2021.0994
摘要
(
178
)
PDF
(1317KB) (
1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绵阳市<5岁儿童腹泻病例特征及病原体检出情况,为预防儿童腹泻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绵阳市某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门诊接诊的<5岁腹泻儿童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儿童病例基本情况,采集儿童病例粪便进行病原菌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5岁腹泻儿童病例565例,其中2018、2019、2020年分别为187、176和202例,分别占33.1%、31.2%、35.8%。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1.05,病例年龄以12~<60月龄为主,占54.7%,发生季节以夏秋季为主,占63.5%。共检出病原体157例,均为单一感染,病原体检出率为27.8%。年份、年龄、季节不同的腹泻儿童病例病原体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检出病毒152株,细菌5株。病毒株以轮状病毒为主,占38.8%,腺病毒和诺如病毒分别占22.4%。
结论
2018—2020年绵阳市某医院<5岁腹泻儿童病例病原体检出率逐年下降。病原菌以病毒为主,尤其以轮状病毒、腺病毒、诺如病毒发病居多,细菌性感染比例相对较低,应针对该地区病例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预防儿童腹泻的发生风险。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和同源性分析
沈基伟, 王俊, 施明美
2021, 47(8): 998-1002. doi:
10.12183/j.scjpm.2021.0998
摘要
(
170
)
PDF
(1338KB) (
1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药性和同源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抗菌治疗和监测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2家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分离得到的260株CRKP菌(其中马鞍山某医院156株,苏州某医院104株),并对CRKP菌株进行常规药敏试验、PCR扩增和测序检测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MLST)对CRKP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
结果
260株CRKP菌株对17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多重耐药率100%。马鞍山某医院的CRKP菌株主要携带碳青霉烯酶及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ESBLs)基因共5种耐药基因,
bla
KPC-2
型、
bla
NDM-1
型、
bla
SHV
型、
bla
TEM
型和
bla
CTX-M-1
型的携带率分别为84.62%、3.21%、70.51%、71.79%和80.77%。苏州某医院的CRKP菌株共携带
bla
KPC-2
型、
bla
NDM-1
型、
bla
SHV
型、
bla
TEM
型和
bla
CTX-M-9
型共5种耐药基因,携带率分别为74.04%、23.08%、80.77%、76.92%和27.88%。PFGE分型结果显示2家医院CRKP菌株均以A型和C型为主,但亚型和数量有差异。MLST分型分出ST11、ST76、ST16、ST437、ST379、ST751、ST395和ST307共8种序列型,马鞍山某医院主要为ST11型,占83.97%,而苏州某医院以ST11型(65.38%)和ST76型(27.88%)为主。
结论
2家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的CRKP菌株存在一定差别,但均以携带KPC-2碳青霉烯酶基因的ST11型为主,针对性加强重症监护病房清洁和院感监测,有利于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流行。
继续医学教育园地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策略综述
马勇, 胡芸琦, 翟燕镅, 陈耀庆
2021, 47(8): 1003-1011. doi:
10.12183/j.scjpm.2021.1003
摘要
(
746
)
PDF
(1331KB) (
4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巨大威胁,疫苗是防控疫情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疫情暴发后,全球医药企业与科研机构快速启动了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疫苗设计策略主要包括灭活疫苗、病毒载体疫苗、亚单位疫苗、减毒活疫苗和核酸疫苗等,经历1年的多方努力,目前已有多款疫苗相继公布Ⅲ期临床数据并获得紧急使用权限甚至被批准上市。本文将重点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免疫原靶标的选择,梳理当前不同类型疫苗的研究进展,并阐述新冠疫苗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期为疫苗后续的改进提供有益借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
广州市荔湾区居民新冠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
曾祥越, 冯燕芳
2021, 47(8): 1012-1014. doi:
10.12183/j.scjpm.2021.1012
摘要
(
254
)
PDF
(1290KB) (
1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广州市荔湾区常住居民对新冠疫苗的认识,探讨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问卷星,于2020年11月1日至12月15日邀请广州市荔湾区18~59岁常住居民在线填写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资料、对新冠疫苗的认知和接种意愿等情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调查5 763名18~59岁常住居民,其中男女分别占23.58%、76.42%,新冠疫苗接种的愿意率为82.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为教师(
OR
=3.009)、家务(
OR
=2.691)、医疗卫生人员(
OR
=2.652)、餐饮食品业(
OR
=2.292)的居民以及认为疫苗安全(
OR
=24.007)、认为得新冠肺炎的几率很大(
OR
=17.528)的居民接种意愿较高。
结论
广州市荔湾区18~59岁常住居民接种新冠疫苗意愿较高,职业、对疫苗安全性的认知、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是居民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
现场研究
淄博市出生缺陷防控体系建设现状研究
牟凯, 许佳, 刘娜, 王燕
2021, 47(8): 1015-1017. doi:
10.12183/j.scjpm.2021.1015
摘要
(
120
)
PDF
(1251KB) (
1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淄博市出生缺陷防控体系建设现状,为促进防控工作顺利开展,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提高人口出生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淄博市1998—2017年出生缺陷监测数据、2018年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及超声产前筛查与诊断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1998年淄博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7.39/万,之后逐年下降,至2003年出生缺陷发生率最低,为31.67/万,然后逐年升高,2017年为88.64/万。2018年淄博市婚前免费检查人数共27 683人,检出病例数1 816例,检出率为6.56%。淄博市11家医疗机构共有25 521名孕妇参与免费产前筛查,筛查出异常例数5 014例,异常率为19.65%。不同医疗机构异常率不同,最低为周村区二院(8.69%),最高为北大医疗鲁中医院(38.03%)。异常情况中以21-三体所占比例最高,占88.95%。共有250 227例胎儿接受产前超声检查,以孕晚期所占比例最大(37.36%)。确诊异常胎儿366例,异常率为14.63/万。孕早期以无脑儿所占比例最大(37.21%),孕中期以复杂先天性心脑病和唇腭裂为主,分别占45.58%、41.16%,孕晚期以唇腭裂为主,占62.07%。
结论
淄博市出生缺陷防控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开放,出生人口数量增多,出生缺陷防控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推动出生缺陷防控工作仍然是妇幼工作的重点内容。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相关因素研究
葛玉, 赵建军, 王会聪, 谢振军
2021, 47(8): 1018-1020. doi:
10.12183/j.scjpm.2021.1018
摘要
(
140
)
PDF
(1294KB) (
1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足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对2019年1—12月郑州市某医院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研究项目中检测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糖尿病足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对5 326例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男性占52.7%,病例年龄33~79岁,以45~59岁为主,占41.4%,病程1~26年,以10~26年为主,占45.5%。糖尿病足患者390例,发生率为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年龄越大(
OR
=1.149)、病程≥10年(
OR
=2.314)、白蛋白水平异常(
OR
=1.626)、合并高血压(
OR
=2.077)、踝肱指数(
OR
=2.904)、纤维蛋白原水平异常(
OR
=2.314)、糖化血红蛋白异常(
OR
=2.751)、经皮氧分压(
OR
=2.217)、外周血管病变(
OR
=5.871)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较高。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足发生率较高,糖尿病相关指标异常人群所占比例也较大,对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血生化指标监测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防控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市≥60岁社区人群失能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江建烨, 张媛媛, 刘伟
2021, 47(8): 1021-1023. doi:
10.12183/j.scjpm.2021.1021
摘要
(
133
)
PDF
(1285KB) (
1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青岛市社区老年人的失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应用老年失能评估量表(EDAS)对青岛市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失能状况进行调查,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老年居民失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对1 946份青岛市≥60社区居民调查问卷进行分析,调查对象年龄60~102岁,平均年龄(70.65±7.21)岁。女性1 050人(占53.96%)。以汉族为主(占94.60%)。681例为失能老年人,失能发生率为34.99%,其中轻度失能发生率为22.40%,中度失能率为10.12%,重度失能率为2.47%。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年龄越大(
OR
=2.298)、女性(
OR
=1.775)、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
OR
=2.986、3.972),未婚/离异/丧偶(
OR
=1.957)、同配偶或子女居住(
OR
=1.869、1.895)、过去90 d内有住院史(
OR
=1.712)、患有慢性疾病种数越多(
OR
=5.143)的社区老年人失能可能性越高。
结论
青岛市社区老年人的失能发生率较高,建议从多因素角度加强对高危老年人的评估和防控,制定合理化策略,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态。
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廖永凤, 温玉媚, 邓艳丽, 潘真真, 黄俏红
2021, 47(8): 1024-1026. doi:
10.12183/j.scjpm.2021.1024
摘要
(
156
)
PDF
(1292KB) (
2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特征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指导科学依据。
方法
以2019—2020年钦州市某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评估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对9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和分析,患者年龄38~81岁,男女分别占49.9%、50.1%,合并糖尿病者占17.4%,合并高血压者占16.5%,合并高脂血症者占12.7%,合并心脏病者占12.5%,主要病变部位为皮质,占39.3%,以多梗死灶为主,占53.8%。发生认知功能障碍496例,发生率53.7%,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oCA评分(25.16±2.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
OR
=1.289)、合并糖尿病(
OR
=2.032)、合并高血压(
OR
=2.208)、合并高脂血症(
OR
=1.687)、病变部位为皮质(
OR
=2.421)、临床类型为多梗死灶(
OR
=1.640)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可能性较大。
结论
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且高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以及病灶在皮质部位、多梗死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更高,应针对以上发病特征尽早开展认知功能筛查、积极防治,改善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预后。
湖北省HIV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病毒载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郭萌, 刘聪, 梅芳华, 郑武, 蔡昆
2021, 47(8): 1027-1030. doi:
10.12183/j.scjpm.2021.1027
摘要
(
170
)
PDF
(1307KB) (
1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湖北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病毒载量结果,分析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方法
对湖北省接受抗病毒治疗≥6个月的1 665例HIV感染者进行病毒载量检测,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和病毒载量检测结果,分析抗病毒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
结果
1 665例HIV感染者中,男性占73.3%,平均年龄为(50±15.1)岁,基线CD4
+
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为(220.38±172.37)个/mm
3
。检测结果为病毒抑制失败率(VL≥1 000 copies/mL)占9.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同性传播(
OR
=2.789)、异性传播(
OR
=5.019)、静脉吸毒传播(
OR
=12.867)、基线CD4
+
T淋巴细胞计数<50个/mm
3
(
OR
=1.773)是HIV感染者病毒抑制失败的危险因素。
结论
湖北省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应注意鉴别可能导致治疗失败的原因,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
骨质疏松症患者冠心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王贺, 白民富, 邢文露, 齐大屯
2021, 47(8): 1031-1033. doi:
10.12183/j.scjpm.2021.1031
摘要
(
153
)
PDF
(1289KB) (
1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症患者冠心病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在郑州市某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40~75岁健康体检者中招募志愿者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诊断为骨质疏松的人群作为本研究对象,对上述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冠心病患病情况检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骨质疏松患者冠心病患者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该人群冠心病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骨质疏松症患者1 093例,男性506例,女性587例。年龄40~75岁,平均(53.9±6.5)岁。1 093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冠心病患者162例,患病率为14.8%。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比例较高,分别占36.4%、29.6%。病变以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多见,分别占38.9%、30.9% 、2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体育锻炼频次是骨质疏松症患者冠心病患病的影响因素。
结论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冠心病患病率较高,发病受到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体育锻炼频次多种因素影响,应当关注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冠心病共防治工作,减少骨质疏松、冠心病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承德市1 606例新生儿黄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吴丽丽, 马兵, 刘建英
2021, 47(8): 1034-1036. doi:
10.12183/j.scjpm.2021.1034
摘要
(
137
)
PDF
(1291KB) (
1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承德市新生儿黄疸病例流行特征及病理性黄疸主要病因,为预防及避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并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新生儿黄疸病例资料来源于2019年1—12月承德市2家三甲医院和1家二甲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新生儿黄疸病例进行描述,并对病理性黄疸主要病因进行描述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新生儿黄疸病例1 606例,男女性别比为1.04∶1,早产儿占6.8%,剖宫产新生儿占32.8%,以纯母乳喂养为主,占51.8%。1 606例新生儿黄疸病例中生理性黄疸1 272例,病理性黄疸334例,分别占79.2%、20.8%。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在性别、是否早产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体重、胎龄均大于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出现黄疸时间、黄疸达峰值时间及黄疸持续时间均小于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病理性黄疸主要病因为感染因素(41.6%)、溶血因素(24.3%)、围产因素(22.5%)、G-6PD缺陷(5.7%)、母乳喂养(4.5%)。感染因素中以肺炎为主,溶血因素以ABO溶血为主,围产因素以缺氧窒息为主。
结论
承德市新生儿黄疸流行病学分布有其自身特点与规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主要病因为感染、溶血,其次为围产和母乳喂养因素。产科医护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为新生儿顺利度过黄疸期提供有效的护理与治疗措施。
北京市顺义区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游凯, 肖春丽, 赵红叶, 李长青, 万阳
2021, 47(8): 1037-1041. doi:
10.12183/j.scjpm.2021.1037
摘要
(
144
)
PDF
(1309KB) (
1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现况。
方法
2019年在北京市顺义区开展成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采用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PPS),以该地区25个镇街中18~79岁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血脂异常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的相关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顺义区成人居民3 993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6.28%,男性患病率(55.63%)高于女性(36.92%)(
P
<0.01);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1.22%、14.45%和13.64%。女性(
OR
=0.56)、吸烟(
OR
=1.42)、饮酒(
OR
=1.74)、超重肥胖(
OR
=2.67)、高血压(
OR
=1.62)、糖尿病(
OR
=2.06)与血脂异常患病相关。女性(
OR
=1.34)、高年龄(
OR
=1.66)、文化程度高(
OR
=1.16)、经常锻炼(
OR
=1.52)、高血压(
OR
=1.55)、糖尿病(
OR
=1.70)与高知晓率相关。高年龄(
OR
=1.77)、经常锻炼(
OR
=1.60)、高血压(
OR
=1.77)、糖尿病(
OR
=2.31)与高治疗率相关;女性(
OR
=2.70)、高年龄(
OR
=1.47)、不饮酒(饮酒
OR
=0.48)、经常锻炼(
OR
=1.52)、超重肥胖(
OR
=0.68)、高血压(
OR
=1.39)与高控制率相关。
结论
顺义区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且患者的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待提高。应重点干预高年龄段、超重肥胖的男性人群。
广东省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特征分析
黄静敏, 柯碧霞, 何冬梅, 刘哲, 李振翠, 刘美真, 柯昌文, 韩海红, 付萍
2021, 47(8): 1042-1046. doi:
10.12183/j.scjpm.2021.1042
摘要
(
137
)
PDF
(1617KB) (
2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广东省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耐药传播提供依据。
方法
以广东省2019年收集的58株CRAB为研究对象,采用Vitek MS全自动微生物质谱仪和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菌株进行耐药相关分子特征、菌株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关系分析。
结果
58株CRAB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为100%,仅对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B表现敏感。共检测到26种耐药基因,所有菌株均同时携带
bla
OXA-23
和
bla
OXA-66
两种碳青霉烯酶基因。27.5%菌株检测到耐药基因元件ISAba1-OXA-23,由Tn2006携带并整合在AbaR4型耐药岛上;其中11株同时检测到由Tn2008VAR携带的耐药基因元件OXA-23-ISAba33。所有菌株均为ST2型。同源性分析显示58株CRAB菌群具有2个聚类(C1、C2群)和4个亚组(g1、2、3、4),与全球CRAB流行株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结论
广东地区CRAB均为泛耐药菌。OXA-23型碳青霉烯酶是CRAB的主要耐药机制,且存在ISAba1插入情况。ST2为本地区主要流行克隆,与全球流行的CRAB多重耐药克隆遗传关系密切,应加强CRAB耐药监测,防止多重耐药广泛流行与传播。
日照市成年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刘秀玲, 付雪梅, 郑成彬
2021, 47(8): 1047-1049. doi:
10.12183/j.scjpm.2021.1047
摘要
(
299
)
PDF
(1288KB) (
1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日照市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了解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的分布特点以指导相关防治工作。
方法
选取2019年1至12月在日照市皮肤病防治所皮肤科就诊的当地荨麻疹患者,对患者进行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的血清学检测,分析过敏原状况。
结果
637例荨麻疹患者中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筛查阳性率为64.7%(412/637)。其中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44.7%(285/637),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27.3%(174/637),吸入、食入过敏源均阳性比例为9.4%(60/637)。1、2、≥3种过敏原阳性率分别为16.2%、35.8%和12.7%。不同性别、病程的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筛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不同年龄的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筛查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结论
日照市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筛查阳性率较高,需加强相关防治工作,该地区荨麻疹患者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并且具有一定年龄分布特点,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减少疾病发作。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训练依从性研究
张华真, 刘书勇, 温笑冰
2021, 47(8): 1050-1052. doi:
10.12183/j.scjpm.2021.1050
摘要
(
145
)
PDF
(1288KB) (
2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训练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以2017年11月至2020年10月于郑州市某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3个月时进行随访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功能训练依从性、疼痛程度、自我效能、情绪状态、社会支持度及疾病治疗情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训练依从性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完成21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随访调查,其中男性109例,女性101例。年龄34~67岁,以34~<45岁为主,占52.9%,高中/中专文化程度者占36.7%。210例患者术后功能训练依从性好者151例,发生率为71.9%。社会支持程度越高(
OR
=3.114)、对疾病及治疗认知度越好(
OR
=3.979)、自我效能感越高(
OR
=2.646)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训练依从性好的可能性越大,中重度疼痛(
OR
=0.693)的患者术后功能训练依从性好的可能性较小。
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训练的依从性仍有待提升,且其影响因素涉及个人情况与疼痛情况,应重视对上述方面的干预。
2017—2020年云阳县变应性鼻炎病例常见吸入性变应原特征分析
丁先碧, 徐小玲, 汪刚
2021, 47(8): 1053-1055. doi:
10.12183/j.scjpm.2021.1053
摘要
(
110
)
PDF
(1291KB) (
1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变应性鼻炎病例常见吸入性变应原特征,为本地区防治变应性鼻炎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2017—2020年云阳县某医院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发病时间等资料,并对患者进行变应原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云阳县变应性鼻炎患者特征及常见吸入性变应原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诊断为变应性鼻炎患者3 851例,其中男性1 802例,女性2 049例。年龄19~72岁,平均(54.6±7.9)岁。病程1~36年、平均(10.9±3.8)年。2017—2020年变应性鼻炎患者数逐年增加。吸入性变应原阳性2 596例,阳性率为67.4%。不同年份、年龄、发病时间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常见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粉尘螨(58.2%)、屋尘螨(54.0%)、热带螨(46.9%)。以多种变应原阳性者多见,≥3种者1 572例,占60.6%。
结论
云阳地区变应性鼻炎病例逐年增多,常见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较高,阳性率排在前3位的变应原是粉尘螨、屋尘螨、热带螨。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变应原阳性率有增长趋势。应根据本地区变应性鼻炎常见吸入性变应原具体情况开展有效的防治工作。
平顶山市2 986例四肢骨折成年病例特征分析
魏亚楠, 胡芳芳, 顾亚楠, 王跃华
2021, 47(8): 1056-1058. doi:
10.12183/j.scjpm.2021.1056
摘要
(
130
)
PDF
(1254KB) (
1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四肢骨折病例特点,为防治四肢骨折的发生提供借鉴资料。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7—2020年平顶山市某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成年病例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对2017—2020年平顶山市某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的成年病例2 986例进行分析。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21∶1,男性病例多于女性,年龄18~79岁,以51~<60岁所占比例较大(占29.2%),城镇病例(占59.7%)多于乡村病例(占40.4%)。全天以6∶00~9∶59、16∶00~19∶59就诊时间为高峰期,占全天所有病例的58.3%。以上肢骨折居多,占38.9%。致伤原因主要为车祸伤,占35.3%。骨折性质以开放性骨折为主,占58.2%。69.7%的四肢骨折病例为采用手术复位治疗。
结论
平顶山市四肢骨折成年病例在性别、年龄、就诊时间、致伤原因、骨折部位、骨折性质、治疗方法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根据发病特点积极开展防治工作有利于四肢骨折病例获得良好的治疗预后。
2018—2020北京某医院综合内科住院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调查
杨雁慧, 许彤丽, 史淑利
2021, 47(8): 1059-1061. doi:
10.12183/j.scjpm.2021.1059
摘要
(
153
)
PDF
(1291KB) (
1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综合内科住院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状况,为更好地干预Hp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某医院综合内科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
13
C-尿素呼吸试验检测Hp,并对患者Hp检出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2018—2020年病例数分别为399、452、679例,共1 530例,病例数逐年增加。男女性别比为1.08∶1,平均年龄(57.9±6.4)岁。以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为主,占34.9%。Hp检出495例,检出率为32.4%。不同年份、不同性别综合内科住院患者Hp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年龄、疾病分类、疾病种类不同的综合内科住院患者Hp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表现为51~60岁患者检出率较高(39.6%)。疾病分类中消化系统疾病患者Hp检出率最高(36.9%)。疾病种类中消化性溃疡检出率最高(50.8%)。
结论
综合内科住院患者Hp检出率较高,感染现状不容乐观,针对不同患病情况的Hp感染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对尽早给予相关干预、提高治疗效果、避免产生耐药等具有重要意义。
郑州市体检人群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情况分析
张君普, 侯从岭, 刘丹, 姚玉红
2021, 47(8): 1062-1064. doi:
10.12183/j.scjpm.2021.1062
摘要
(
157
)
PDF
(1290KB) (
1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郑州市体检人群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情况,为甲状腺疾病防治提供指导信息。
方法
以2020年7—12月郑州市某三甲医院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体格检查及甲状腺激素等血生化指标检测,分析该人群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情况,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对2 982名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男性1 476人,女性1 506人,男女性别比为1∶0.98。年龄18~67岁,平均(40.15±6.89)岁。BMI 17.6~26.9,平均(23.1±2.6)。检出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405例,异常检出率为13.58%。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分别检出25、71、56、253例,检出率分别为0.84%、2.38%、1.88% 、8.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
OR
=1.988)、年龄越大(
OR
=2.221)、BMI≥24.0(
OR
=2.125)、有甲状腺疾病史(
OR
=3.640)、血脂异常(
OR
=3.053)是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的危险因素。
结论
郑州市体检人群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率较高,异常情况以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为主,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影响因素较多,在健康体检中进行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查有利于及早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具有重要的防治意义。
高龄孕妇血糖特征及其自我管理情况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张平平, 卢珍, 刘萍, 杨云
2021, 47(8): 1065-1068. doi:
10.12183/j.scjpm.2021.1065
摘要
(
112
)
PDF
(1302KB) (
1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高龄孕妇血糖特征及其自我管理情况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预防不良妊娠结局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2019年4—9月太和县某医院产科建立产前健康档案的≥35岁孕妇为研究对象,在妊娠35周时进行基本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问卷调查,同时收集产检程序中妊娠24~28周时进行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随访至孕妇分娩后出院,收集不良妊娠结局情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血糖水平、自我管理情况对高龄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96名高龄孕妇进行研究,孕妇年龄35~43岁,35~39岁占69.36%,调查时孕周34~<37周。高龄孕妇空腹血糖为(5.53±0.41)mmol/L,OGTT 1 h为(11.37±1.05)mmol/L,OGTT 2 h为(8.66±0.68)mmol/L,其中空腹血糖超标者占36.45%,OGTT 1 h超标者占39.64%、OGTT 2 h超标者占38.68%。自我管理总分为(69.82±6.59)分。其中自我防护行为得分为(23.35±4.41)分,胎儿监测得分为(11.48±1.56)分,遵医行为(22.44±3.89)分,日常生活行为(22.44±3.89)分。不良妊娠结局143例,发生率为28.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5.1mmol/L(
OR
=3.121)的高龄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性较高,自我防护行为得分越高(
OR
=0.616)、遵医行为得分越高(
OR
=0.524)、胎儿监护行为得分越高(
OR
=0.477)的高龄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性较低。
结论
高龄孕妇血糖水平异常比例较高,自我管理行为能力一般,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相关部门应强化高龄孕妇孕期保健管理,以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海口市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邢小丽, 郑原媛, 林秋萍
2021, 47(8): 1069-1071. doi:
10.12183/j.scjpm.2021.1069
摘要
(
118
)
PDF
(1286KB) (
1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情况,分析该地区该人群骨质疏松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期间在海口市某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骨密度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骨质疏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对2 123名海口市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情况进行调查,年龄45~77岁,以55~64岁为主,占55.6%,居民在城镇者占65.9%。检出骨质疏松者722例,检出率为34.0%,检出骨量减少者776例,骨量减少检出率为36.6%,骨量正常者625人,占2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
OR
=1.692)、绝经年限越长(
OR
=1.702)、产次≥4次(
OR
=2.540)的绝经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的可能性较大,BMI≥24.0(
OR
=0.537)、有服用维生素D等补充剂(
OR
=0.486)、经常食用及每天食用奶及奶制品(
OR
=0.383、0.345)、经常运动(
OR
=0.568)、自评睡眠质量好(
OR
=0.514)的绝经妇女发生骨质疏松可能性较小。
结论
海口市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检出率较高,骨量丢失问题应引起重视,影响该人群骨质疏松患病情况的因素较多,针对各项因素给予早期的积极干预,从而改善和提高绝经期女性人群的生活质量。
实验研究
miR-148a-DNMT1对汽油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所致16HBE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贺中汉, 叶伟国, 沙焱, 方道奎, 胡大林
2021, 47(8): 1072-1075. doi:
10.12183/j.scjpm.2021.1072
摘要
(
122
)
PDF
(1422KB) (
1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miR-148a-DNMT1 对汽油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MTBE)所致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DNA损伤的影响。
方法
运用Lipofectamine 2000脂质体将miR-148a mimics转染至16HBE细胞;qRT-PCR分析miR-148a及DNMT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DNMT1蛋白的表达改变;以终浓度为8 µmol/L的MTBE对正常16HBE,16HBE-mimics及16HBE-NC空载体组细胞分别染毒培养48 h;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实验分析各组细胞的DNA损伤程度。
结果
转染miR-148a mimics的16HBE细胞中miR-148a表达增强(
P
< 0.05),DNMT1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均
P
< 0.05),MTBE对各组细胞DNA有损伤,损伤程度无明显差异(
P
> 0.05)。
结论
尚未发现miR-148a-DNMT1的表达变化对汽油添加剂MTBE所致DNA损伤的明显影响。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某部队三甲医院403名护理人员对肺康复认知及培训需求研究
杜文娟, 王金金, 张桂, 展平
2021, 47(8): 1076-1079. doi:
10.12183/j.scjpm.2021.1076
摘要
(
135
)
PDF
(1317KB) (
2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护理人员对肺康复的认知及培训需求,为开展相关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20年5—6月选取某部队三甲医院的403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肺康复认知问卷及培训需求问卷进行调查,分析肺康复认知、培训及其需求。
结果
403名护理人员男性8人,女性395人。肺康复认知得分(39.14±9.52)分,条目均分为(3.26±0.79)分。不同科室接受过肺康复培训的护理人员肺康复认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26.05%的护理人员参加过肺康复相关培训,其中呼吸专科占比最高(42.11%),其次为重症医学科(34.78%)。不同科室参加肺康复培训的人员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确切概率
P
<0.01),专科护士接受培训比例显著高于非专科护士(
P
<0.01)。76.92%的护理人员表示需要接受肺康复培训,不同职称及学历的护理人员肺康复培训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最希望采用的3项培训方式依次为院内培训、讲座(80.00%)、学术会议交流等继续教育(70.97%)、专科护士培训(49.35%);培训需求最高的3项内容依次为运动训练处方的制定及实施(89.35%)、个体化的肺康复计划制定(76.45%)、肺康复基础理论(75.16%)。
结论
某部队三甲医院护理人员肺康复认知有待提升,对肺康复相关知识培训需求较高,有必要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肺康复知识的理论及技能培训,提高对有肺康复需求患者的护理管理水平。
广州市某医院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技术培训现状调查
黄丽群, 林美旋, 邓秋迎
2021, 47(8): 1080-1083. doi:
10.12183/j.scjpm.2021.1080
摘要
(
127
)
PDF
(1286KB) (
1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临床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技术培训的现状以及培训需求,并探讨个人防护技术培训现存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综合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个人防护培训现状及培训需求情况调查,对不同岗位医务人员的防护培训现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了1 227名医务人员,以女性为主,占79.71%,工作年限以>10年居多,占43.11%,学历以本科为主,占54.20%,专业以护理为主,占66.50%,1 096名医务人员参加过防护培训,占89.32%。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防护用品穿脱不熟练为主,占39.87%。认为培训效果不好或一般的原因以培训时间不适宜为主,占34.04%。隔离病区的培训掌握情况得分高于其他病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工作年限与培训的掌握情况存在相关关系(
P
<0.01)。
结论
隔离病区和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在培训的掌握情况优于其他岗位的医务人员,短期的应急防护培训效果相对较好,长期的个人防护的培训模式有待研究。
广东医科大学学生HPV疫苗知晓和接种意愿相关因素分析
徐霖, 林春文, 陈威英, 胡维, 王姝, 丁元林, 于海兵
2021, 47(8): 1084-1087. doi:
10.12183/j.scjpm.2021.1084
摘要
(
257
)
PDF
(1297KB) (
1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医科大学学生对HPV疫苗的接种意愿和知晓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通过电子问卷调查广东医科大学学生HPV疫苗知晓情况以及接种意愿,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
结果
纳入调查学生765人,以女生居多,426人(55.7%);医学专业为主,567人(74.1%),来自农村456人(59.6%)。67.8%的大学生知晓HPV疫苗,女性(
OR
=3.278)、医学类专业(
OR
=2.175)、年级越高(二年级
OR
=4.854;三年级
OR
=5.590;四年级
OR
=6.577;五年级及研究生
OR
=21.324)、城市生源(
OR
=1.873)的学生更有可能知晓HPV疫苗。学生的接种意愿比例为88.1%,女性(
OR
=3.360)、听说过HPV相关疾病(
OR
=3.136)、愿意向身边的人传播HPV疫苗接种知识(
OR
=3.844)的学生更倾向于接种HPV疫苗。
结论
广东医科大学学生HPV疫苗的知晓率不高,但接种意愿较高,应提高包括低年级、男性等所有学生对HPV疫苗的全面认识。
基于Delphi法的老年人健康素养评估体系构建研究
顾珈铭, 李贝, 王治, 王贝贝, 黄思文, 吴雪, 赖忠森
2021, 47(8): 1088-1091. doi:
10.12183/j.scjpm.2021.1088
摘要
(
189
)
PDF
(1308KB) (
1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运用Delphi法函询专家意见,构建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素养评估指标体系。
方法
通过收集资料、文献评阅,以及采用Delphi法对21名临床内分泌、慢性病预防和控制、健康教育、老年护理、营养与食品卫生以及环境卫生等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2轮函询,根据2次函询的应答率、重要性均数、变异系数、协调系数以及专家具体意见统计分析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并修改相应条目内容。
结果
第1轮有效回收率为100%,第2轮为73%; 2轮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700和0.735;2轮专家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46和0.4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最终建立老年人健康素养评估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50个三级指标。
结论
专家们应答率高、权威性强,意见协调性好,最终建立的条目可用于老年人实际健康生活方式促进的评价工作。
广州市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许欢, 梁伯衡, 王穗湘, 李科, 秦鹏哲
2021, 47(8): 1092-1095. doi:
10.12183/j.scjpm.2021.1092
摘要
(
149
)
PDF
(1296KB) (
1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广州市居民对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的认知情况,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癌症防治健康宣教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20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通过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官方微信公众号,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针对癌症防治核心知识,对广州市5 289名居民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以及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调查人群癌症防治知识知晓的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调查对象5 289人,其中男、女性分别为3 471人(65.63%)、1 818人(34.37%);以25~44岁居多,为3 465人(65.51%)。调查对象癌症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总体知晓率为90.55%,女性(91.45%)略高于男性(90.07%)。25~44岁调查对象的知晓率最高,为92.27%,≥65岁知晓率最低,为80.00%。调查对象癌症防治知识平均成绩为14.49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
OR
=1.259)、25~44岁(
OR
=2.030)、45~64岁(
OR
=1.669)是防癌知识知晓的促进因素。
结论
广州市居民对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的总体认知情况较好,应加强癌症防治宣传,尤其针对认知度较低的人群及防癌知识的科普宣传,不断提高广州市居民主动防癌的意识。
临床研究
邯郸地区EB病毒感染儿童外周血PLR、NLR水平与EB病毒载量相关性研究
崔佳丽, 刘秀珍, 任晋峰, 薛丽静
2021, 47(8): 1096-1098. doi:
10.12183/j.scjpm.2021.1096
摘要
(
157
)
PDF
(1308KB) (
6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EB病毒感染儿童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NLR)水平与EB病毒载量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邯郸市某医院儿科住院的EB病毒感染儿童病例资料(性别、年龄及PLR、NLR、EBV-VCA-IgM、EBV-VCA-IgG抗体水平、肝功能等临床检验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共有324例EB病毒感染儿童病例,其中EBV DNA阳性141例,EBV DNA阴性183例。EBV DNA阳性组男女性分别为68、73例,阴性组儿童病例男女性分别为99、84例,2组病例平均年龄分别为(8.96±3.28)、(9.12±4.2)岁,2组病例性别构成和平均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EBV DNA阳性组中性粒细胞、PLR、NLR、EBV载量、EBV-VCA-IgG、EBV-VCA-IgM、ALT、AST水平均高于EBV DNA阴性组,淋巴细胞、血小板水平低于EBV DNA阴性组(均
P
<0.05)。EBV DNA阳性儿童血清PLR、NLR水平与EBV-VCA-IgG、EBV-VCA-IgM、ALT、AST水平均呈线性正相关(
P
<0.05或
P
<0.01)。EBV DNA阴性儿童血清PLR、NLR水平与EBV载量、EBV-VCA-IgG、EBV-VCA-IgM、ALT、AST水平无线性相关性(均
P
>0.05)。
结论
EBV DNA阳性患者PLR、NLR水平均高于EBV DNA阴性患者,外周血PLR、NLR水平可能与EB病毒载量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