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21, Vol. 47 ›› Issue (11): 1461-1463.doi: 10.12183/j.scjpm.2021.1461

• 现场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2010—2019年广东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苏晓霖1,2, 孙立梅2, 梁剑2, 吴承刚2, 邵晓萍2, 李佳玲2, 邱泉2   

  1. 1.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0;
    2.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收稿日期:2021-04-21 出版日期:2021-11-20 发布日期:2021-12-14
  • 通讯作者: 邱泉,E-mail:qiuquan2008s@126.com
  • 作者简介:苏晓霖(1996—),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疫苗可预防传染病预防控制研究

  • Received:2021-04-21 Online:2021-11-20 Published:2021-12-14

摘要: 目的 分析广东省实施单剂含流腮成分疫苗(MuCV)免疫策略后2010—2019年广东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特征,为流腮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筛选出来的2010—2019年广东省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9年广东省累计报告流腮病例282 444例,年均发病率为26.42/10万(15.04/10万~52.22/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P<0.01);广东省21个地(市)每年均有病例报告,深圳、广州、佛山报告病例数占48.50%;每月均有流腮病例发生,每年5—7月为发病高峰期,11月至次年1月出现小高峰;5~9岁报告病例占41.11%,5、6岁组儿童的发病率较高,分别为298.88/10万、288.41/10万。结论 2010—2019年广东省流腮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流腮主要流行在珠三角地区,以5~9岁为主,季节性双峰分布时间与学生在校时间吻合,建议加强珠三角地区学校疫情防控及为4~6岁的学龄前儿童引入第2剂MuCV接种。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疫苗接种, 儿童

中图分类号: 

  • R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