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22, Vol. 48 ›› Issue (1): 90-93.doi: 10.12183/j.scjpm.2022.0090

• 现场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2019年沧州市某医院急诊危重患者死亡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武小娟, 孟舰, 刘红新, 王晓雨   

  1. 沧州市人民医院,河北 061000
  • 收稿日期:2021-04-12 发布日期:2022-02-23
  • 作者简介:武小娟(1984—),女,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急诊危重症方面研究工作
  • 基金资助:
    河北省2021年度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20211775)

  • Received:2021-04-12 Published:2022-02-23

摘要: 目的 分析沧州市某医院2016—2019年急诊危重患者死亡情况及危险因素,以期为急诊救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救治的1 517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分析急诊危重患者死亡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 1 517例危重患者中,死亡358例,死亡率为23.60%。男、女比例为1.45∶1, 60~69岁人群占比最高(29.05%),其次为50~59岁人群(22.91%)。主要死因为创伤(21.23%)、猝死(17.32%),冬季患者死亡比例最高(28.49%),其次是春季(25.14%),而创伤在夏(31.58%)、秋季(35.53%)较为高发,猝死在春(29.03%)、冬季(40.32%)较为高发;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中老年人(OR=1.770、4.316)、发病时间(OR=3.459)、呼吸功能障碍(OR=1.936)、循环功能障碍(OR=2.625)为急诊危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专业现场急救(OR=0.609)则为其保护因素。结论 年龄、发病时间、呼吸功能障碍、循环功能障碍可影响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结局,而给予专业现场急救则有利于患者获得良好结局。

关键词: 死亡病例,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专业现场急救, 创伤, 猝死

中图分类号: 

  • R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