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许静,曹淳力,吕山,等.血吸虫病防治这10年:进展与挑战[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22,34(6):559-565,579. [2] 操治国.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的进展、挑战与对策[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22,20(3):130-135. [3] 黄轶昕,朱朝峰,杭德荣,等.通江河道及河口水利血防工程钉螺控制效果[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2,24(5):522-526. [4] 宋鸿焘,陈士军,李龙根,等.通江河道流域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效果的纵向监测[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7,2(2):137-139,117. [5] 黄轶昕,孙乐平,洪青标,等.洪涝灾害后长江下游洲滩钉螺消长和扩散趋势纵向观察[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4,16(4):253-256. [6] 江涛,王志坚,朱涛,等.丹阳市钉螺消长与扩散趋势分析[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3,25(2):129-132,136. [7] 谢朝勇,王毓,何伊莎,等.南京市通江河道血防综合治理项目钉螺控制效果[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20,32(6):640-642,645. [8] 张龙江,徐丹丹,李光明,等.长江武汉天兴洲钉螺监测与风险评估[J].医学动物防制,2022,38(11):1021-1025,1030,1123. [9] 孔世博,黄亚东,谭晓东,等.武汉市汉口江滩血吸虫病疫源地监测与风险评估体系研究[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8,30(4):415-419. [10] 吴蔚庆,张科,徐国余,等.南京市便民河水系血防综合治理工程效果调查[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2,14(6):465-466. [11] 史泽民,傅红胜,唐游春.高淳县急性血吸虫病疫情回升情况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C].第三届全国中青年流行病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华预防医学会,2005:119-120. [12] 宋鸿焘,李龙根,徐剑云,等.混凝土护坡通江河道内钉螺迁移扩散规律[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4,16(5):348-351. [13] 血吸虫病防治条例[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7):1-4. [14] 夏蒙,周杰,程湘晖,等.2022年湖南省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分析与应对策略[J].实用预防医学,2023,30(12):1445-1449. [15] 冯云,张键锋,杭德荣,等.2015—2019年江苏省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分析[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21,19(3):139-142. [16] 张利娟,徐志敏,郭婧怡,等.2018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9,31(6):576-582. [17] 张利娟,徐志敏,党辉,等.2019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20,32(6):551-558. [18] 张利娟,徐志敏,杨帆,等.2020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21,33(3):225-233. [19] 张利娟,徐志敏,杨帆,等.2021年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进展[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22,34(4):329-336. [20] 张利娟,何君逸,杨帆,等.2022年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进展[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23,35(3):329-224,250. [21] 吕尚标,陈年高,刘跃民,等.江西省山丘型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野生动物血吸虫感染调查[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9,31(5):463-467. [22] 戴建军,刘泽祥,陈县,等.2020—2022年池州市贵池区野鼠血吸虫感染调查结果分析[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23,21(4):228-231. [23] 许晓娟,陈雪峰,吴凡,等.不同病原学方法检测野鼠日本血吸虫感染效果比较[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23,35(6):573-582,589. [24] 何家昶,陶伟,汪天平,等. 2018—2019年石台县野外灭鼠控制血吸虫病传染源效果观察[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22,20(5):257-259,263. [25] 王家生,卢金友,闵凤阳,等.我国新时期水利血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7,29(3):259-2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