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17, Vol. 43 ›› Issue (6): 597-600.doi: 10.13217/j.scjpm.2017.0597
• 卫生监督与卫生管理 • 上一篇
张容瑜1,2,郑迪楠3,刘钢4,何志辉1,陈梦兰4,蔡荟1,曹蓉1,潘燕群6,何群1
收稿日期:
2017-07-09
修回日期:
2017-07-09
出版日期:
2018-01-06
发布日期:
2018-01-12
通讯作者:
何群
E-mail:heq@gdiph.org.cn
作者简介:
张容瑜(1984―),男,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慢性病控制卫生服务管理与公共政策
基金资助:
ZHANG Rong-yu, ZHENG Di-nan, LIU Gang, et al
Received:
2017-07-09
Revised:
2017-07-09
Online:
2018-01-06
Published:
2018-01-12
摘要: 目的掌握流动人口电子健康档案(EHR)的现状,了解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的研究动态,探讨流动人口EHR建立和互联互通的政策思路。方法文献综述:利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卫生服务”、“电子健康档案”等主题词,检索CNKI、维普等数据库,进行文献分析和评述;专家咨询:由广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办公室在广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省级医疗卫生机构、广州、深圳、顺德、东莞的专家各3人进行专家政策咨询。结果流动人口EHR存在的问题为建档率低、电子化程度低、共享程度低、实用性差、缺乏可持续机制。流动人口计生服务信息化政策特点为:调动社会资源,科学有效投入;整体统筹规划,统一技术标准;转变管理模式,发挥服务职能。建议EHR的建立和互联互通遵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良性循环的原则,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通过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在服务中提高建档率、利用率,从而实现EHR的共享。 结论流动人口计生服务信息化的成功经验对流动人口EHR的建立和互联互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中图分类号:
张容瑜,郑迪楠,刘钢,何志辉,陈梦兰,蔡荟,曹蓉,潘燕群,何群. 流动人口计生服务信息化对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和互联互通的启示[J]. 华南预防医学, 2017, 43(6): 597-600.
ZHANG Rong-yu, ZHENG Di-nan, LIU Gang, et al. Enlightenment of informationization of family plannig service to establishment and interconnection of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in floating population[J]. S China J Prev Med, 2017, 43(6): 597-600.
[1]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R].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4. [2]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司.国家五部委关于做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的指导意见[EB/OL].[2014-11-24].http://www.nhfpc.gov.cn/ldrks/s3577/201411/053b067aa3c84bbd9b87bf51da0c1199.shtml. [3]宋月萍,李龙.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现状调查分析[J].档案学通讯,2015,38(3):84-88. [4]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5[R].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5. [5]刘晓侠,陈勇,施燕,等.我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资源,2015,18(6):419-421. [6]刘倩丽,关健.中国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现况与展望[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10):15. [7]项莹,何维楠,谭建刚,等.社区电子健康档案实施障碍与多元化主体参与管理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5,12(1):71-74. [8]李家伟,景琳.居民健康档案 “死档” 现象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兰台世界,2015,30(8):85-87. [9]张诚,夏寒,道理,等.我国居民健康档案标准规范应用现状调查和分析[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5,12(3):290-292. [10]任冠华.电子健康档案概念解析及标准化现状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5,36 (1):14-18. [11]王鹏宇,吴雪梅.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具体应对策略[J].通讯世界,2015,22(1):240-241. [12]刘德香,马海燕,郭清.我国电子健康档案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6):1-4. [13]梁威伟.从西方电子健康档案看我国医学档案发展趋势[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6(2):166-166. [14]肖湘桂.实施管理制度提高《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持证率[J].卫生软科学,2005,19(5):345-346. [15]许路阳.明年推行流动人口电子婚育证明[J].健康必读:健康新语,2015,31(1):21-21. [16]桂方斗.实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电子化助推便民服务[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5,23(11):58. [17]凤凰网资讯.全国29省已推行流动人口电子婚育证明[EB/OL].[2015-11-11].http://news.ifeng.com/a/20151111/46204029_0.shtml. [18]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电子化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2015-04-03].http://www.nhfpc.gov.cn/ldrks/s3573/201504/60897bff755e44e6b 8940206a8a8bd94.shtml. [19]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司.关于促进形成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格局的意见[EB/OL].[2015-02-09].http://www.nhfpc.gov.cn/ldrks /s3573/201502/ccf4ca6324034bf9879054b415c3d821.shtml. [20]罗阳,廖昕宇,李梦玲,等.“网格化”管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均等化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31(3):296-297. [21]Jha AK,DesRoches CM,Kralovec PD,et al.A progress report on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in US hospitals[J].Health Affairs,2010,29(10):1951-1957. [22]Ash JS,Bates DW.Factors and forces affecting EHR system adoption:report of a 2004 ACMI discuss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2005,12(1):8-12. [23]Stream G.Trends in adoption of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by family physicians in Washington State[J].Journal of Innovation in Health Informatics,2009,17(3):145-152. [24]杨建顺,刘颖,王兵,等.电子健康档案在社区卫生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7):106. [25]穆京京,耿彦君.信息化时代居民健康档案的优化管理[J].兰台世界,2015,30(5):78-79. [26]张文峰,黄志腾,张君亦,等.构建微信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的探索[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8):16-18. [27]刘侃,何皎,庄军,等.便携式健康体检信息采集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5,30(7):101-103. [28]薛丹.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相关问题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8):101-102. [29]崔楠,于贞杰,梁峥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受益归属分析——健康档案及健康教育服务利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32(10):795-797. [30]项莹,杨华,谭建刚.企业参与社区电子健康档案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31(3):287-289. |
[1] | 阎纯, 龚媛, 黄平, 陈娟, 黄淼.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预后不良及预测模型构建[J]. 华南预防医学, 2023, 49(10): 1213-1217. |
[2] | 许艳, 王学霞, 韩春玲. 东营市成年居民胆囊息肉样病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 2023, 49(10): 1224-1228. |
[3] | 常婧, 冯燕, 曹睿, 朱可. 西安地区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及生活方式相关性研究[J]. 华南预防医学, 2023, 49(10): 1233-1238. |
[4] | 范双华, 虞云娟, 彭秀华, 秦晶, 陈迪, 吴建军. 2019—2021年溧阳地区医疗机构消化系统疾病就诊者疾病谱变化及病例特征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 2023, 49(10): 1285-1289. |
[5] | 蔡会龙, 刘淳, 原伟光, 郭晶杰, 林晶, 孙惠昕. 1990年与2019年中国归因于低体力活动的疾病负担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 2023, 49(10): 1294-1297. |
[6] | 赖婧玥, 高楠, 冉晓丽, 张莹, 黄新, 贾红生, 马建仓, 王子璋. 西安地区体检人群甲状腺疾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 2023, 49(10): 1305-1308. |
[7] | 樊舒曼, 贾琳, 李夏菲. 运城市育龄女性乳腺结节检出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 华南预防医学, 2023, 49(10): 1327-1329. |
[8] | 马静, 张晓晓, 周永红, 王鹏飞, 王志刚. 2018—2022年郑州地区部分三甲医院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 2023, 49(10): 1339-1342. |
[9] | 荆蕾蕾, 王娅婷, 杨勇, 李亚洁, 赵海英, 李惠芳, 李战鹏. 张家口地区≥40岁人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影响因素研究[J]. 华南预防医学, 2023, 49(9): 1078-1082. |
[10] | 姚梓坚, 李碧燕, 李晓琦, 梁碧绿, 曾火兰, 程海文, 霍宝华. 肇庆市高校烟草流行现况及大学生吸烟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 2023, 49(9): 1088-1092. |
[11] | 王石坚, 陈泽伦, 郑晶晶, 许瑛. 老年高血压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 2023, 49(9): 1098-1102. |
[12] | 侯静涛, 杨慧玲, 许娟, 樊研. 西安地区医务人员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能力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 2023, 49(9): 1103-1108. |
[13] | 赵晓红, 徐珊珊, 韩宇洲, 黄海沙, 孙静静. 廊坊市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现况与影响因素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 2023, 49(9): 1109-1113. |
[14] | 李楠楠, 黄丽敏, 张小华.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出院一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J]. 华南预防医学, 2023, 49(9): 1119-1123. |
[15] | 刘青青, 范万里, 赵涛, 李婷婷. 湖北恩施市三级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及病原菌分布情况调查[J]. 华南预防医学, 2023, 49(9): 1130-11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