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19, Vol. 45 ›› Issue (6): 559-561.doi: 10. 12183/j. scjpm. 2019. 0559

• 现场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2015—2017年平顶山市居民死因及减寿分析

吕锐利, 崔喜民, 宋波, 颜欣颖, 马西平   

  1. 平顶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平顶山 467000
  • 出版日期:2019-12-20 发布日期:2020-01-21
  • 作者简介:吕锐利 (1981—),女,硕士研究生, 副主任医师,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 Online:2019-12-20 Published:2020-01-21

摘要: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居民死亡的基本情况和分布特征,分析居民健康水平。方法 利用疾病监测系统中2015—2017年平顶山居民死因数据,对死亡率、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平均减寿年数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7年平顶山市居民粗死亡率为587.59/10万,标化死亡率为544.19/ 10万。居民死因顺位前10位的疾病是: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神经系统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96.76%。2015—2017年平均期望寿命为78.76岁,女性(81.72岁)高于男性(76.26岁)。前10位死因的去死因期望寿命中,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损伤及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排前5位,较期望寿命分别增加3.97、3.38、2.94、1.03和0.84岁。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位于减寿顺位前2位,是造成平顶山市居民寿命损失的最主要原因。结论 慢性病和伤害已成为平顶山市居民主要死因,而伤害是导致人群早死的主要原因,应加强慢性病防控和伤害预防教育,降低人群慢性病发病率和伤害早死率。

关键词: 死因, 死亡率, 期望寿命, 潜在减寿年数

中图分类号: 

  • R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