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9年 第4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9-12-20
    论著
    西安市5岁及以下儿童轮状病毒感染影响因素研究
    魏娟, 钮晓清, 李如英
    2019, 45(6):  501-504.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01
    摘要 ( 401 )   PDF (1393KB) ( 2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西安市儿童轮状病毒感染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在西安市某医院确诊为轮状病毒(RV)感染的5岁及以下儿童为病例组,按年龄1∶1选取同期在同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无腹泻症状儿童作为对照组,对2组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基本信息、家庭基本信息、主要看护人喂养习惯、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史、不良习惯(如不洗手、吮手指等)、外出史、腹泻患者接触史、卫生情况(如饮食、玩具)等。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儿童感染轮状病毒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西安市5岁及以下(0~59月龄)确诊为轮状病毒感染儿童(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家长各300人进行调查。病例组男童168例,女童132例,平均(15.76 ± 7.52)月龄,病程2~7 d,平均病程(2.84 ± 2.35)d。对照组男童160人,女童140人,平均(16.53 ± 8.16)月龄。2组儿童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看护人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OR=3.330)、有腹泻患者接触史(OR=5.114)、有不良习惯(OR=3.347)、有不洁饮食(OR=3.931)是5岁及以下儿童感染RV的危险因素。主要看护人职业为企事业单位职工(OR=0.154)、服务业人员(OR=0.168)、自由职业者(OR=0.316),有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史(OR=0.131),有良好洗手习惯(OR=0.204),看护人喂养前洗手(OR=0.401),餐具/奶具消毒(OR=0.439)可能降低西安市5岁及以下儿童感染RV的风险。结论 主要看护人文化程度低、有腹泻患者接触史、不良习惯及有不洁饮食是婴幼儿感染RV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针对文化程度低的婴幼儿看护人开展各种通俗易懂、客观直接的宣教形式,提高看护人的卫生意识,避免儿童接触其他腹泻患儿,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儿童感染RV的风险。
    克拉玛依市高龄二胎妊娠晚期孕妇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王春媛, 许爱玲, 周海
    2019, 45(6):  505-508.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05
    摘要 ( 353 )   PDF (1386KB) ( 1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高龄二胎孕妇妊娠晚期焦虑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以克拉玛依市2家医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高龄二胎妊娠晚期孕妇为调查对象,进行焦虑自评量表、妊娠压力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妊娠晚期孕妇焦虑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共对1 025名克拉玛依市高龄二胎妊娠晚期孕妇进行调查,孕妇年龄35~46岁,平均(38.21 ± 2.06)岁,孕周(33.62 ± 2.75)周。文化程度以本科及以上为主,561人(占54.7%),家庭人均月收入以3 000~6 999元为主,713人(占69.6%)。403例存在焦虑症状,焦虑发生率为39.32%,焦虑得分为(49.65 ± 6.87)分,得分率为62.06%;妊娠压力评分(0.98 ± 0.04)分,得分率为49.00%;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得分分别为(26.32 ± 2.62)、(9.65 ± 1.87)分,得分率分别为73.11%和40.2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周越大(b=3.624)、剖宫产史(b=4.504)、不良孕产史(b=5.631)、妊娠并发症(b=2.985)、胎儿性别期望(b=3.652)、孕期服药(b=3.805)、消极应对评分越高(b=5.847)、妊娠压力评分越高(b=4.514)均是妊娠晚期孕妇焦虑的危险因素,此次产后有专人照顾(b=-3.658)、睡眠质量越好(b=-3.587)是妊娠晚期焦虑的保护因素。结论 克拉玛依市高龄二胎孕妇在妊娠晚期普遍有焦虑情绪,妊娠压力水平较低,积极应对水平较高。妊娠晚期焦虑影响因素较多。
    昆明市城区居民居住环境与两周患病率关系研究
    狄娟, 段智泉, 韩瑞萍, 苏晓梅, 陈皓, 杨建斌
    2019, 45(6):  509-513.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09
    摘要 ( 298 )   PDF (1403KB) ( 2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居住环境与城区居民两周患病率的关系,为改善居民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昆明城区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居住环境和两周内患病情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对两周患病率相关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2016年共对2 194名昆明市城区居民进行调查,男性和女性分别占48.36%和51.64%,平均年龄为(41.3 ± 20.3)岁,15~64岁1 666人(占75.93%),≥65岁265人(占12.08%)。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 096人(占49.95%),人均年收入10 000~59 999元1 134人(占51.69%),非吸烟者1 762人(占80.31%)。总体两周患病率为128.53‰,心血管系统两周患病率最高(67.00‰,147/2 194),按疾病分,高血压两周患病率最高(60.16‰,132/2 1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了性别、年龄、是否患有慢性病等因素后,人均居住面积≥20㎡(OR=0.630)和经常开窗通风(OR=0.346)的居民两周患病的发生风险较低,住宅50 m范围内有交通干道(OR=1.552)、使用跟空气污染有关化学品(OR=1.922)、有慢性病现病史的居民两周内患病(OR=83.809)的风险较高。结论 居民居住环境与两周患病率有密切关联,应多方面采取措施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保定市5~14岁儿童哮喘影响因素分析
    任明, 黄秋芳, 王卉, 张立红
    2019, 45(6):  514-517.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14
    摘要 ( 323 )   PDF (1401KB) ( 1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保定市5~14岁儿童哮喘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哮喘发生或复发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8年在保定市3所国家级哮喘监测哨点医院内科、儿科及急诊科门诊收治的5~14周岁哮喘儿童为为病例组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保定市5个行政区内无明确诊断为哮喘的5~14岁健康儿童均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2组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性别、年龄、居住地、母乳喂养时间、出生时是否低体重(<2 500 g)、营养是否过剩(BMI>24)、是否存在哮喘家族史、家庭月收入、母亲文化程度、吸入过敏原(尘螨、霉菌等)、是否对食物过敏(牛奶、鸡蛋、鱼虾等海鲜)。分别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哮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在保定市3家国家级哮喘监测哨点医院收集到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5~14岁儿童哮喘病例253例及1 300名健康儿童,病例组和对照组男女童性别比均为1∶0.85,2组儿童在居住地、母乳喂养时间、是否出生时低体重、是否营养过剩、有无哮喘家族史、家庭月收入、母亲文化程度、是否尘螨过敏、是否霉菌过敏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性别和食物过敏史(牛奶、鸡蛋、鱼虾等海鲜)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为农村(OR=18.229)、有哮喘家族史(OR=9.098)、出生时低体重(OR=9.545)和营养过剩(OR=8.457)是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OR=0.154)、母乳喂养时间>6个月(OR=0.142)是哮喘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年龄、居住地、哮喘家族史、母乳喂养时间、出生时低体重和营养过剩是保定市儿童哮喘的影响因素,建议针对不同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儿童哮喘发生风险。
    肇庆市女大学生异常子宫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李小梅, 梁燕梅, 伍丽燕
    2019, 45(6):  518-521.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18
    摘要 ( 416 )   PDF (1394KB) ( 2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高校女大学生异常子宫出血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校生殖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肇庆市3所高职学校女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高热量食物摄入频率、饮食习惯、运动和睡眠情况、近6个月月经模式等内容。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异常子宫出血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肇庆市3所高职女学生1 261人进行调查,大一、大二、大三分别为514、538、209人,分别占40.8%、42.7%、16.6%。家庭所在地为城市的有708人,占56.1%。月生活费以500~1 499元为主,1 026人,占81.4%。BMI以18.5~23.9为主,693人,占55.0%。女大学生异常子宫出血患病率为45.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所在地为农村(OR=1.296)、BMI<18.5(OR=1.591)、经常饮用含糖饮料(OR=1.553)、有减肥行为(OR=1.629)的女大学生异常子宫出血风险更高,经常定时散步的女大学生风险更低(OR=0.648)。结论 肇庆市女大学生异常子宫出血发病率高,经常定时散步可降低女大学生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病风险,农村生源、过低体重、过多摄入含糖饮料和减肥可增加女大学生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病风险。
    中山市镇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力建设现状分析
    谈晔, 张瀚中, 李映来, 黄莉莉, 陈语嫣, 王博远
    2019, 45(6):  522-524.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22
    摘要 ( 434 )   PDF (1384KB) ( 2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中山市镇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能力建设现状,分析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 分别对中山市2015和2018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能力现状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中山市共设立24个镇级疾控中心,机构设置与管理模式多样,54.2%的机构均涉及8项及以上疾控职能,业务用房面积较2015年增长135.57%,24个镇均设置了至少1个预防接种门诊,2018年在编人员338人,较2015年355人有所减少,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构成比由54.4%增至58.2%,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构成比由4.4%增至27.7%,工作年限小于5年的人员构成比由17.2%增至29.9%。2018年现有公卫医师231名。41.7%(10/24)的镇(区)每万人口配备公卫医师人数为1.0~1.2人,41.7%(10/24)为0.5~0.9人,16.7%(4/24)小于0.5人。传染病防控评分2018年高于2015年,免疫规范管理评分2018年低于2015年,差异均有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中山市镇级疾控中心能力发展不平衡,建议通过强化政府投入的主体责任、推动区域疾控中心的实体化建设、建立合理的薪酬长效机制、启动人才培养项目等措施提升能力。
    孕哺期补硒对仔鼠大脑海马突触形成的影响
    杨永存, 何开武, 李浩, 何建凡, 房师松, 陈依玲
    2019, 45(6):  525-528.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25
    摘要 ( 298 )   PDF (1489KB) ( 1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孕哺期补硒对子代小鼠大脑海马发育的影响。方法 从母鼠受孕第1天起通过在饮水中补充亚硒酸钠(低、高剂量组分别为400、1 600 μg/L),同时设立对照组。至仔鼠出生21 d后,取仔鼠大脑海马,运用高尔基染色观察仔鼠海马树突棘密度的变化,采用RT-PCR检测突触可塑性相关基因PSD95、Drebrin和SYN的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Dreb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补硒组母鼠及仔鼠饮食正常,毛发发育正常、有光泽,精神状态良好,对声、光等一般刺激反应灵敏,各组间未表现出明显差异;各组均未发生流产、死胎、死产以及仔鼠夭折等现象。各组间仔鼠数和仔鼠体重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对照组、补硒组仔鼠海马区树突棘形态规则,排列整齐且密集。孕哺期补硒后,低硒组和高硒组DG区和CA1区高尔基染色树突棘计数、Drebrin基因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低硒组和高硒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间Drebrin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哺期母鼠补硒能够促进仔鼠海马突触的形成,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现场研究
    2016—2018年武汉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常见耐药菌分布特征
    万莉, 胡琴
    2019, 45(6):  529-532.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29
    摘要 ( 306 )   PDF (1387KB) ( 1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耐药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对2016—2018年武汉市某医院ICU病房患者耐药菌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6—2018年武汉市某院ICU病房共检测出344例患者感染耐药菌,其中男性患者243例,女性患者101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7.32 ± 10.29)岁。共分离出571株耐药菌,2018年1-6月所占比例最高(占29.4%),菌种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占46.1%(263株)。综合ICU耐药菌所占比例最大,占46.4%(265株)。痰液中分离出的耐药菌所占比例最高,共396株,占69.4%。结论 ICU住院患者耐药菌所占比例逐年升高,鲍曼不动杆菌、综合ICU科室、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耐药菌所占比例最大,耐药菌的防治形式严峻。
    无锡市学龄前儿童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调查
    管萍, 章丽丽, 魏艳, 杨洁, 吴燕玲, 张爱萍
    2019, 45(6):  533-535.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33
    摘要 ( 267 )   PDF (1384KB) ( 3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无锡市学龄前儿童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DCD)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无锡市省属、市属和民办幼儿园各2所,对抽中幼儿园儿童家长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家庭情况、儿童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问卷(DCDQ)2部分,采用描述流行病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对无锡市省属、市属、民办幼儿园共6所的999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男童518人,占51.9%,女童481人,占48.1%;年龄以4岁为主,占45.6%;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为主,占73.9%;家庭年收入以>10万元为主,占45.7%;儿童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均以初中、高中/中专为主,分别占56.1%、59.8%;出生方式主要以剖宫产为主,占55.4%。DCD阳性儿童108例,阳性率为10.8%,男、女童阳性率分别为11.4%、10.2%。年龄、幼儿园类型、家庭年收入、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儿童DCD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家庭年收入>10万元(OR=0.672)、幼儿园类型为省级园(OR=0.724)的儿童DCD阳性可能性均较小。结论 无锡市儿童DCD阳性率较高,建议根据不同幼儿园类型和家庭收入情况制定适宜的筛查儿童DCD的措施以便及早对阳性儿童做出干预,降低对儿童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
    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相关因素研究
    高芳凤, 郑伍桂, 车春, 王泽婉, 王少娟, 王少芬
    2019, 45(6):  536-539.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37
    摘要 ( 331 )   PDF (1391KB) ( 2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TN)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本地区TN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吸烟、饮酒、饮食及生活习惯、甲状腺疾病史及家族史、既往疾病史、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各项检查、检验结果。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健康体检人群的TN情况进行描述,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TN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共纳入有效人数10 821人,调查对象年龄15~85岁,平均(48.54 ± 17.83)岁,男性3 165人(占29.25%),女性7 656人(占70.75%);脑力劳动者7 565人(占69.91%),大学专科文化程度5 358人(占49.51%)。TN检出率为37.27%,女性(OR=3.815)、年龄41岁及以上(OR=2.614、1.828、2.984)、超重及肥胖(OR=2.815、3.414)、吸烟(OR=3.347)、抑郁(OR=3.380)、有甲状腺疾病史(OR=2.980)可能为TN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增加、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及各种原因导致的抑郁等心理问题均可增加TN风险,在进行健康体检时应加强对有超重及肥胖、吸烟、抑郁人群TN的筛查。
    早期免疫营养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免疫功能影响
    王丹, 王新志, 陈婧, 张波
    2019, 45(6):  540-543.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40
    摘要 ( 305 )   PDF (1400KB) ( 1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早期免疫营养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免疫功能效果。方法 以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山东省聊城市某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在发病后24 h内行肠外营养,在常规肠内营养同时添加谷氨酰胺干预。比较2组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营养物质水平、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分析2组患者PLR、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其营养物质水平、NIHS、GOS评分关系。结果 共纳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病例的性别、利手分布、平均年龄和高血压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入院1、2周的PLR、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入院1周和入院2周的营养物质水平、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以及治疗后3个月GOS评分升高(均P<0.01)。与同组入院时比较,2组患者入院1周和入院2周的PLR、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入院1周和入院2周的营养物质水平、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升高(均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PLR、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其营养物质水平、NIHSS评分、GOS评分均密切相关(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PLR和免疫功能与其神经功能预后相关,加强早期免疫营养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其免疫功能及神经功能预后。
    医学院大一女学生心理健康调查
    戴晓燕, 桂格莉
    2019, 45(6):  544-547.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44
    摘要 ( 448 )   PDF (1400KB) ( 2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医学院校大一女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武汉市5所医学院校的大一女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SCL 90)。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对湖北省5所医学院校846名医学专业大一女学生进行调查,年龄以19~20岁为主,占56.03%;以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为主,占68.09%;生源地以城镇为主,占66.67%;独生子女占77.30%,高考成绩以中等为主,占53.90%;家庭构成以父母健在为主,占68.32%;家庭人均月收入以1 000~2 999元为主,占65.48%。心理健康得分平均为(0.83 ± 0.19)分,处于正常水平。年龄、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高考成绩、家庭构成、家庭人均月收入情况不同的女学生心理健康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湖北省医学院大一女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处于正常状况,不同情况女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有差异,学校应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适应教育,为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夯实基础。
    淄博市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筛查及基因突变研究
    许佳, 胡书新, 朱峰, 魏欣, 董丽萍, 牟凯
    2019, 45(6):  548-550.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48
    摘要 ( 317 )   PDF (1365KB) ( 4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山东淄博市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G6PD) 缺乏发生情况及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以2016—2018年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进行G6PD酶活力检测,采用G6PD/6PGD比值法确诊,并利用多重荧光PCR熔解曲线法 (FMCA) 以及一代测序对阳性样本进行基因检测。结果 共对209 251名新生儿进行G6PD筛查, 男女性别比为1∶0.98;以淄博市籍贯为主,共138 620人(占66.3%),初筛阳性率为0.38%。不同年份和性别初筛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男婴确诊阳性率高于女婴(P<0.01)。FMCA基因检测显示72例基因突变,占69.23%(72/104),32例FMCA检测结果为阴性,占30.77%(32/104)。男性基因突变类型包括c.1360C>T 纯合17例、c.95A>G 纯合6例、c.1388G>A 纯合7例、c.871G>A 纯合6例、c.1024C>T 纯合6例、c.1376G>T纯合6例、c.519C>T纯合5例、c.487G>A杂合5例、未知突变31例;女性基因突变类型包括c.1376G>T纯合3例、c.519C>T纯合3例、c.487G>A杂合2例、未知突变1例。结论 淄博市G6PD缺乏发生率较低,男婴发生率明显高于女婴。
    2017年南阳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何旺杰, 马国民, 李国涛, 黑喜栓
    2019, 45(6):  551-555.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51
    摘要 ( 293 )   PDF (1406KB) ( 4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2017年南阳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健康政策及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阳市15~69岁的常住居民,调查其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及基本情况,对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南阳市15岁及以上居民3 722人,城乡人口比为0.18∶1,男女性别比为0.88∶1,年龄以45~54岁最多(占33.02%),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36.24%),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3.64%)。南阳市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6.13%,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具备率分别为14.78%、5.56%、10.29%。安全与急救素养、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素养、健康信息素养、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分别为34.39%、25.98%、11.63%、10.51%、8.81%和7.2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居民的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农村(OR=6.97)。25~34岁(OR=8.68)和35~44岁(OR=4.64)的健康素养具备率均高于15~24岁居民。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的居民的健康素养具备率均高于不识字/少识字组(OR:7.09~32.92),且OR值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大;医务人员的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公务员(OR=4.73)。结论 2017年南阳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尤其是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应根据不同人群特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大力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互联网医疗对支气管哮喘儿童防治效果研究
    隋英, 乔在霞, 郭静, 王立芹, 于淑静
    2019, 45(6):  556-558.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56
    摘要 ( 289 )   PDF (1385KB) ( 2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互联网医疗对支气管哮喘儿童防治效果。方法 以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德州市某医院进行支气管哮喘治疗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儿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互联网医疗,比较2组儿童出院后3、6、12个月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ICS治疗依从性评分、肺功能指标等。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14岁支气管哮喘儿童病例9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7、48例,2组儿童的性别分布、平均年龄、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6、12个月观察组ACT评分、ICS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对照组儿童不同时间点ACT评分、ICS治疗依从性评分随着时间的推移ACT评分下降(P<0.05)。出院后6、12个月观察组FEV1、PEF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对照组儿童随着出院时间延长FEV1、PEF均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 互联网医疗对德州市支气管哮喘儿童具有很好促进治疗效果,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
    2015—2017年平顶山市居民死因及减寿分析
    吕锐利, 崔喜民, 宋波, 颜欣颖, 马西平
    2019, 45(6):  559-561.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59
    摘要 ( 396 )   PDF (1380KB) ( 1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居民死亡的基本情况和分布特征,分析居民健康水平。方法 利用疾病监测系统中2015—2017年平顶山居民死因数据,对死亡率、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平均减寿年数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7年平顶山市居民粗死亡率为587.59/10万,标化死亡率为544.19/ 10万。居民死因顺位前10位的疾病是: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神经系统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96.76%。2015—2017年平均期望寿命为78.76岁,女性(81.72岁)高于男性(76.26岁)。前10位死因的去死因期望寿命中,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损伤及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排前5位,较期望寿命分别增加3.97、3.38、2.94、1.03和0.84岁。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位于减寿顺位前2位,是造成平顶山市居民寿命损失的最主要原因。结论 慢性病和伤害已成为平顶山市居民主要死因,而伤害是导致人群早死的主要原因,应加强慢性病防控和伤害预防教育,降低人群慢性病发病率和伤害早死率。
    耳穴埋豆对恶性肿瘤失眠患者影响研究
    魏秀玲, 张萃
    2019, 45(6):  562-564.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62
    摘要 ( 344 )   PDF (1388KB) ( 4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耳穴埋豆对恶性肿瘤失眠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改善效果。方法 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耳穴埋豆护理2周,对比2组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得分情况,并分析2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本研究纳入148例恶性肿瘤失眠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男性38例(占51.35%),女性36例(占48.65%),平均(59.14 ± 9.23)岁。观察组男性42例(占56.76%),女性32例(占43.24%),平均(59.28 ± 9.41)岁。2组患者的性别分布、平均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HAMD、HAMA总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均P<0.01),且观察组干预后HAMD、HAMA、PSQI各方面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后的对照组得分(均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率为94.59%(70/74),高于对照组的78.38%(5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恶性肿瘤失眠患者行耳穴埋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建议推广使用。
    北京市西城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影响因素分析
    张立双, 刘亭亭, 王雪
    2019, 45(6):  565-567.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65
    摘要 ( 438 )   PDF (1384KB) ( 1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北京市西城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相关因素,为预防儿童病毒性腹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选取西城区2家监测点医院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为病毒性腹泻的5岁以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1︰2选取同性别、年龄接近的西城社区非腹泻儿童作为对照组,对2组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病毒性腹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确诊5岁以下病毒性腹泻病例213例,其中男童127例,女童86例,平均(11.69 ± 8.48)月龄。西城区非腹泻儿童426人作为对照组,男童234人,女192人,平均(11.63 ± 8.27)月龄。2组儿童性别构成、平均月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13例确诊病例中共检测出234株病毒,其中轮状病毒78株(占33.3%),诺如病毒47株(占2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史(OR=0.051)是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发生的保护因素;儿童营养较差(OR=3.277)、喂养儿童前家属未洗手(OR=2.877)、儿童餐具使用前未消毒(OR=2.939)、发病前1周未吃水果(OR=17.814)能增加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发生风险。结论 轮状病毒是北京西城区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最主要病原,通过增加儿童营养吸收、保持儿童家属及医护人员手卫生、儿童进餐前餐具消毒、多吃水果、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控制5岁以内儿童病毒性腹泻的较为有效的措施。
    女性生殖道感染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调查
    尚瑞彦, 王雅莉, 李红娟
    2019, 45(6):  568-570.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68
    摘要 ( 219 )   PDF (1385KB) ( 2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妇科就诊门诊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流行特征,并分析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在郑州市某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全部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及生殖道感染相关检查,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生殖道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妇科门诊就诊女性700例进行调查,年龄最小19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为(40.08 ± 7.29)岁,婚姻状态以已婚为主( 占63.29%),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及以下为主(占59.86%),家庭人均月收入以>2 000元为主(占55.14%)。检出生殖道感染者283例,感染率为40.43%。检出致病菌357株,主要为细菌217株(占60.78%)、念珠菌64株(占17.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65岁(OR=2.119)、孕次≥3次(OR=2.188)、有既往生殖道感染史(OR=3.277)、个人卫生知识掌握情况不佳(OR=2.878)、不良卫生习惯(OR=3.785)和丈夫/性侣存在生殖道感染(OR=3.629)均是妇科门诊就诊者发生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郑州地区妇科门诊就诊者生殖道感染发病率较高,卫生习惯不良是该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加强女性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发生。
    2012—2016年安徽省肥西县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趋势分析
    汪金华, 赵艳艳, 吴卫华, 赵肖楠, 黄芬
    2019, 45(6):  571-573.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71
    摘要 ( 290 )   PDF (1491KB) ( 1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肥西县2012—2016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趋势。方法 对肥西县肿瘤登记处收集的户籍人口中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规则进行编码、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描述。结果 肥西县2012—2016年恶性肿瘤发病率依次为317.58/10万、371.88/10万、376.13/10万、428.66/10万、444.81/10万,男性与女性发病比值比为1.55(95%CI:1.50~1.60),平均发病年龄分别是61.41、65.18岁;死亡率依次为207.15/10万、217.64/10万、231.68/10万、238.51/10万、231.93/10万,男性与女性死亡比值比是2.09(95%CI:2.00~2.18),平均死亡年龄分别是68.28、67.48岁。2012—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率顶峰在80~84岁(3 143.42/10万~4 726.86/10万),2016年在≥85岁(峰值为5 294.12/10万)。恶性肿瘤死亡率在40岁前处于极低水平(<100/10万),之后开始上升,60岁以后上升加速,80岁后达到高峰(男性为3 166.23/10万~4 705.88/10万,女性为1 169.21/10万~2 261.15/10万)。结论 肥西县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呈现上升趋势,男性发病与死亡风险高于女性,但平均发病与死亡年龄均迟于女性。
    一对一陪产模式结合体位管理在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徐晶晶, 曹书艳, 章琼
    2019, 45(6):  574-576.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74
    摘要 ( 229 )   PDF (1385KB) ( 1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分娩过程中采取一对一陪产模式结合体位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以2018年1—6月期间生产的产妇为对照组,以7—12月期间生产的产妇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常规生产模式,观察组采用一对一陪产模式结合体位管理,对2组产妇的分娩情况、分娩结局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常规模式生产产妇(对照组)93名,一对一陪产模式结合体位管理产妇(观察组)93名,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孕周、平均年龄、生产时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新生儿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二、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出血率分别为2.15%(2/93)、47.73%(44/93),胎儿窘迫发生率分别为1.08%(1/93)、18.28% (17/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0.05)。观察组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为72.0%(67/93)。结论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采取一对一陪产模式可有效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及血量,并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与提高Apgar评分,改善分娩结局,提高患者对医院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广州市重症监护室青年重症患者术后谵妄状况调查
    李平, 黎朝政, 王璐艳
    2019, 45(6):  577-578.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77
    摘要 ( 233 )   PDF (1371KB) ( 1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室(ICU)青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术后谵妄发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8年4—10月广州市3家医院ICU 20~35岁青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本资料、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评分(RASS)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并采用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评估术后谵妄发生情况,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术后谵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1 220例ICU青年患者进行调查,男性患者696例,女性524例,平均年龄(25.43 ± 4.79)岁。患者中心脏手术术后252例,胃肠手术术后252例,全髋关节置管术术后236例,颅脑手术术后252例,恶性肿瘤根治切除术术后228例。患者APACHE-Ⅱ评分平均为(13.25 ± 3.27)分,RASS评分平均为(-4.15 ± 1.25)分,GCS评分平均为(8.43 ± 2.86)分。共发生术后谵妄49例,发生率为4.0%,其中低活动型谵妄17例(占34.7%),高活动型谵妄25例(占51.0%),混合型谵妄7例(占1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12分(OR=1.865,95%CI :1.325~12.592)、RASS评分≤-2分(OR=1.536,95%CI :1.205~10.628)是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结论 广州市ICU青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较低,APACHEⅡ评分和RASS评分可反映术后谵妄是否发生的因素。
    口腔医院儿童就诊原因及其家长对子女早期错颌畸形认知情况调查
    姜昱, 李怀奇
    2019, 45(6):  579-581.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79
    摘要 ( 376 )   PDF (1551KB) ( 3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口腔就诊儿童就诊原因及家长对子女早期错颌畸形认知情况。方法 以2017—2018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4~10岁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对家长关于早期错颌畸形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儿童就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1128名口腔医院就诊的儿童家长进行调查。就诊儿童平均年龄(6.4 ± 3.0)岁,男女性别比为1∶1.01。家长以母亲为主,占50.6%。儿童口腔疾病以蛀牙(占44.8%)和错颌畸形为主(占28.5%)。错颌畸形感知(8项)、错颌畸形特征(5项)、错颌畸形形成的相关因素(4项)、错颌畸形不良后果(6项)及对正畸治疗了解程度得分分别为(4.32 ± 1.06)、(1.31 ± 0.52)、(1.14 ± 0.28)、(2.34 ± 0.41)、(4.06 ± 1.33)分。知晓率最高是错颌畸形会使子女被同伴嘲笑(91.6%)。知晓率较低为口腔不良习惯是导致错颌畸形的相关因素(3.1%)、最低是遗传是导致错颌畸形的相关因素(2.4%)。结论 家长对子女早期错颌畸形认知情况普遍较低,尤其是对于导致错颌畸形的因素、临床特征等方面知晓率更低,应该加强相关方面宣教,从而提高儿童错颌畸形的早期治疗比例。
    延安市≥40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调查
    高鹏, 霍爱鑫, 刘宇宏, 崔轶霞
    2019, 45(6):  582-584.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82
    摘要 ( 354 )   PDF (1376KB) ( 1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延安市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情况。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延安市常住居民中≥40岁活动性RA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医学应对问卷、生活质量量表调及应对量表,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延安市476例年龄≥40岁活动性RA患者进行调查,以男性患者为主(占63.87%),年龄以60~78为主(79.62%),家庭月均收入以3000~5999元为主(53.36%),病程以1~5年为主(53.36%)。生活质量总分为(72.86 ± 23.05)分。生活质量与面对呈正相关关系(r=0.742,P<0.05),与回避、屈服呈负相关关系(r=-0.671、-0.835,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标准偏回归系数:-0.412、-0.206、0.252)、关节变形(标准偏回归系数:-0.537、-0.714、0.369)、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标准偏回归系数:-0.308、-0.521、0.721)、运动功能障碍分级(标准偏回归系数:-0.723、-0.632、0.362)均是生活质量得分、面对得分和屈服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陕西延安市RA患者生活质量较低,应予以早期干预,增加健康宣教力度,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7岁儿童围手术期间父母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分析
    杨苗娟, 高帆, 曹小丽, 时会娟
    2019, 45(6):  585-588.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85
    摘要 ( 256 )   PDF (1394KB) ( 1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2~7岁儿童围手术期间父母心理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7年在南阳市某医院拟进行手术治疗的儿童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家庭基本信息、对儿童病情了解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心理健康测试量表SCL- 90、领悟压力量表(PS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焦虑、抑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452名2~7岁儿童围手术期间家长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以母亲为主(占56.6%),年龄以23~29岁为主(占42.5%),文化程度以高中或中专为主(占45.6%),职业以企业职员、工人、农民或民工为主(占47.8%),家庭月收入以<5 000元为主(占69.9%)。焦虑发生率为55.75%,抑郁发生率为29.66%。压力得分为(15.2 ± 5.6)分,社会支持得分为(37.8 ± 8.4)分。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OR=1.721)、农民或民工(OR=1.978)、部分了解或完全不了解病情(OR=2.377、2.044)个体经营者(OR=1.531)、无业(OR=1.669)、儿童为独生子女(OR=1.747)、压力越大(OR=2.030)焦虑发生风险较高;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0.541、0.469)、家庭月收入≥3 000元(OR=0.662、0.617)、儿童年龄越大(OR=0.710、0.626)、医疗费支付方式为商业保险或城镇/农村医疗保险(OR=0.730、0.665)、社会支持得分越高(OR=0.621)焦虑发生风险较低。母亲(OR=1.861)、农民或民工(OR=1.696)、个体经营者(OR=1.823)、无业(OR=1.986)、儿童为独生子女(OR=1.908)、压力越大(OR=2.079)抑郁发生风险较高;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0.632、0.490)、儿童年龄越大(OR=0.641、0.646)、社会支持越大(OR=0.653)抑郁发生风险较低。结论 2~7岁儿童围手术期间家长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应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改善儿童父母的焦虑、抑郁状况,提高儿童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手术室新进护理人员职业伤害发生情况及自我防护知信行调查
    胡晨, 郭峰
    2019, 45(6):  589-591.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89
    摘要 ( 369 )   PDF (1384KB) ( 2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手术室新进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发生情况及其因素,为制定预防职业危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6—2017年江苏省某医院通过医院招聘考试入职的各科手术室所有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职业暴露、防护相关内容及职业危害发生情况调查。结果 本研究共对江苏某医院2016—2017年手术室新进护士300人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以女性为主(占86.0%),年龄以18~25岁为主(占45.0%),文化程度以大专为主(占44.7%)。自我防护认知(满分9分)、态度(满分6分)、行为得分(满分60分)分别为(4.02 ± 0.83)、(3.33 ± 0.69)、(35.11 ± 4.84)分。年龄、文化程度、自我防护培训课程、家中有从事护理的亲戚、职称、护龄不同的新进护士自我防护认知、态度、行为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手术室新进护理人员发生针类、刀剪及安瓿等锐器损伤的比例为89.2%(268例),血液体液分泌物溅落81.7%(245例)。结论 手术室新进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发生率较高,自我防护知信行得分均较低,主要与年龄、文化程度、自我防护培训过程、护龄有关,针对性进行干预可能对降低职业危害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儿童主要监护人心理韧性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韩艳超, 杨文静
    2019, 45(6):  592-594.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92
    摘要 ( 338 )   PDF (1374KB) ( 1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儿童主要监护人心理韧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自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市3家医院接诊并在同一个医院接受后续治疗的RNS儿童主要监护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心理韧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监护人负担量表。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心理韧性得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310名RNS儿童主要监护人进行调查,RNS儿童以男童为主(占58.71%),年龄以<5岁为主(占47.42%),治疗时间以<6个月为主(占45.16%),独生子女占80.97%。本研究中调查对象以母亲角色为主(占58.39%),年龄以28~35岁为主(占71.61%),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52.26%)。RNS儿童主要监护人心理韧性总分为(72.78 ± 16.94)分。主要监护人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731,P<0.01),与监护人负担呈负相关(r=-0.453,P<0.01)。家庭人均月收入(标准偏回归系数=0.458)、社会支持(标准偏回归系数=0.852)、监护人负担(标准偏回归系数=-0.621)是RNS儿童主要监护人心理韧性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RNS儿童主要监护人心理韧性处于中等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社会支持、监护人负担是RNS患儿主要监护人心理韧性的相关影响因素。
    天津市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发病影响研究
    黄丽媛, 宋佳, 曾强
    2019, 45(6):  595-597.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95
    摘要 ( 347 )   PDF (1485KB) ( 2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天津市不同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为其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天津市2009年至2018年手足口病日发病数据及气象数据(日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均相对湿度、日降水量、平均气压、平均风速和最大持续风速),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关系。结果 2009—2018年天津市手足口病共报告发病167 234例,男女性别比为1.5∶1。发病集中在0~10岁,占全部报告发病的97.74%。散居儿童、托幼儿童与学生发病比为8.7∶4.4∶1。手足口病日报告发病数与日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均相对湿度、日降水量呈正相关,与平均气压、平均风速和最大持续风速呈负相关。日均气温、日均相对湿度和日降水量作为气象因素纳入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以气象因素中位数为参照,在滞后0 d、日均气温为36 ℃时,手足口发病风险最高,相对危险度RR(95%CI)值为1.12(1.06~1.18)。日均相对湿度为73%,滞后12 d时手足口发病风险最高,RR值为1.02(1.01~1.03);降水量为130 mm,滞后0 d时手足口病发病风险最高为1.36(0.91~2.02)。结论 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的影响呈非线性,且存在滞后效应。
    卫生监督与卫生管理
    2012—2017年惠州市居民主要食品中镉、铅、汞含量调查分析
    刘素芬, 苗思慧, 钟建兴, 廖文军, 廖灵灵, 殷国英
    2019, 45(6):  598-600.  doi:10. 12183/j. scjpm. 2019. 0598
    摘要 ( 358 )   PDF (1225KB) ( 1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惠州市居民食品中镉铅汞含量情况,为有关部门进行食品安全监管,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进一步开展风险评估积累基线数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在惠州市区及各个县区的流通和消费场所采集谷物类、肉类、奶类、水产品、蔬菜和水果。按照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对样品中镉、铅、汞进行测定,检测结果依据GB 2762—2012进行评价。结果 2012—2017年惠州市共调查6大类食品,共检测936份食品中的镉含量,均值为99 μg/kg,超标样品份数31份,超标率为3.31%,不同食品中镉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地区蔬菜镉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21份食品中的铅含量均值为23 μg/kg,无铅超标食品,不同食品中铅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3份食品中总汞含量均值为10.26 μg/kg,无总汞超标食品,不同食品中汞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所调查的食品铅、汞未出现超标情况。部分谷物及其制品、蔬菜、水产品镉含量超标,部分县区出产的蔬菜镉含量超标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