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婧,程磊, 周学东,等.龋病微生物因素研究进展[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8,36(1):104-108. [2] Declerck D, Leroy R, Martens L, 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revalence and severity of caries experience in preschool children[J]. 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 2008, 36(2):168-178. [3] 贾松菠. 低龄儿童龋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 34(5):60-62. [4] 杜民权. 我国3~5岁儿童龋病状况及影响因素[C].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八次口腔预防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口腔医学会,2018:24. [5] 齐小秋.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14-118. [6] 帝瑞,霍斯,沃特豪斯.儿童龋病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05-221. [7] 孙同正, 滕飞, 贾松菠,等. 与重症低龄儿童龋病相关的唾液微生物群落研究[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8, 36(2):150-155. [8] 李伟明,石四箴.澳门幼儿乳牙龋病及龋病活跃性的分析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0,26(5):259-263. [9] 许世梃,石四箴,梁勤.两种龋病活跃性检测法的比较研究[J].上海医学,2010,33(7):663-666. [10] 冯希平.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C].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八次口腔预防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口腔医学会,2018:13-14. [11] 龚韩湘,吴泽墉,伍宝玲,等.我国学龄前儿童龋病检出率的meta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17, 44(9):67-71. [12] 林琳,刘伟佳,熊莉华,等.广州市2008与2015年儿童乳牙患龋状况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3):415-417. [13] 林靖雯, 王洪萍. 成都市学龄前儿童龋患情况及口腔卫生习惯调查分析[J]. 西部医学, 2011, 23(6):1177-1178. [14] 缪羽,方慧,霍蓉,等.包头市学龄前儿童龋病流行性与龋活跃性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7, 10(10):618-620. [15] 刘爱华. 儿童龋齿的发病影响因素与预防方式探究[J]. 中国农村卫生, 2018,11(16):86-87. [16] 李磊涛,张靖,杜民权.CAST龋病评估系统简介[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 34(2):112-114. [17] 林晓华,王文红,邹晓璇,等.北京市0~2岁低龄儿童龋与龋活跃性Cariostat值的相关关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27(2):222-225. [18] 袁峻伟,玄松玉,王珏,等.北京市海淀区3岁儿童龋病患病状况及龋病活跃性检测的研究[J]. 北京口腔医学, 2017, 25(3):166-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