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主编
李艳
执行主编
杨颖
编辑部主任
陈亮
编辑部副主任
江金女
联系方式
《华南预防医学》编辑部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群贤路160号 邮编:511430
电话:
(020)31051582
E-mail:
gdsjkzx_hnyfyx@gd.gov.cn
ISSN 1671-5039
CN 44-1550/R
广告发布登记编号
440100190072
微信公众号
本期目录
2020年 第4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0-02-2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上海市大学生高血压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谭凌燕, 彭幼清
2020, 46(1): 1-4. doi:
10.12183/j.scjpm.2020.0001
摘要
(
790
)
PDF
(1197KB) (
4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上海市大学生高血压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在校大学生进行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3所大学高血压患者,对抽中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和经过改良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II(HPLP-II)。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健康促进方式总得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对582例上海市在校大学生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其中A大学184例、B大学202例、C大学196例,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20.12 ± 1.63)岁。男女比例为3.41∶1。大学一年级232例、二年级147例、三年级165例、四年级38例。以汉族为主,550例,占94.5%。上海市大学生高血压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得分为(129.01 ± 21.02)分,得分为一般者312例,占54.6%。各维度得分从低到高分别为运动锻炼行为(17.82 ± 4.84)分、健康责任行为(19.14 ± 5.30)分、压力管理行为(20.29 ± 4.30)分、饮食营养行为(21.72 ± 4.45)分、自我实现(24.74 ± 4.67)分和人际关系行为(25.31 ± 4.72)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接触健康促进类相关课程(标准回归系数=0.226)和母亲文化程度(标准回归系数=0.335),可共同解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19.7%的变异量。
结论
上海市大学生高血压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处于一般水平,母亲文化程度、接触健康促进类相关课程为影响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可通过普及健康促进相关知识改善大学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绵阳市痛风患者饮食控制知信行现状调查
刘红, 李红, 邓兰兰, 肖纯玥, 杨静, 邹晋梅, 邓代华
2020, 46(1): 5-9. doi:
10.12183/j.scjpm.2020.0005
摘要
(
720
)
PDF
(1272KB) (
3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痛风患者饮食控制知信行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绵阳市2019年1—6月明确诊断为痛风的成年患者进行饮食控制知信行调查,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饮食控制知信行得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对绵阳市267例痛风患者进行调查,该人群以男性为主(占91.0%),民族以汉族为主(占97.0%),平均年龄(45.31 ± 14.75)岁,文化程度以大专为主(占56.2%),家庭人均月收入以<4 000元为主(占37.8%)。痛风患者饮食控制知信行量表总分平均为(141.03 ± 15.48)分,标准分为(76.23 ± 8.37)分。知识、信念、行为平均得分分别为(50.43 ± 5.37)、(53.17 ± 6.18)、(37.43 ± 4.7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标准回归系数=0.007、0.313、0.180),知识、行为和总得分越高。与农民相比,教师、医务人员和公务员(标准回归系数=0.700、0.677、0.699)知识得分更高。接受过饮食建议(标准回归系数=0.360、0.431、0.949)及知晓尿酸水平(标准回归系数=0.264、0.329、0.152)的患者知识、信念及总得分更高。BMI越高(标准回归系数=-0.012、 -0.149),信念和行为得分越低。服用降尿酸药物(标准回归系数=0.362、0.452、0.256)患者信念、行为和总得分较高。
结论
绵阳市痛风患者饮食控制知信行得分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患者的饮食控制知信行水平差距较大。相关部门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预防痛风发生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风险认识与知识和高危性行为关联性
王毅, 涂浩天, 周万明, 樊静, 赵西和, 王晓丽, 杜婵娟, 刘江, 杨干金, 李伟, 贾修伟, 谭琴, 帖映伟, 任延飞, 廖平
2020, 46(1): 10-13. doi:
10.12183/j.scjpm.2020.0010
摘要
(
643
)
PDF
(1208KB) (
2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风险认识现状,分析其与知识及高危性行为的关联性。
方法
在四川省绵阳市采用滚雪球抽样法抽取MSM,对MSM进行艾滋同风险认识、艾滋病知识及性行为等调查并抽取静脉血进行HIV-抗体和TP-抗体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风险认识与知识、高危性行为关联性分析。
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 226份,MSM平均年龄 (27.5 ± 9.0)岁,高中及以上占87.9%(1 078/1 226),未婚占81.1%(994/1 226)。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7.4%(1 194/1 226),近6个月肛交有保护占71.4%(802/1 123),有风险认识占94.6%(1 160/1 22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无风险认识者,知晓艾滋病知识 (OR
a
=18.951,95%CI:6.813~52.720)、近6个月肛交有保护(OR
a
=1.821,95%CI:1.074~3.262)者有风险认识概率更高。
结论
MSM具一定风险认识,风险认识与知识及高危性行为相关,知识对风险认识、风险认识对行为的促进作用明显。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嗅觉障碍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张星, 王震, 雷莉
2020, 46(1): 14-17. doi:
10.12183/j.scjpm.2020.0014
摘要
(
731
)
PDF
(1220KB) (
2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慢性鼻-鼻窦炎(CRS)伴嗅觉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18年辽宁省阜新市某医院就诊的成年CRS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T&T嗅觉功能检查、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检测及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CRS伴嗅觉障碍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对340例CRS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年龄(45.73 ± 10.14)岁,以41~64岁为主,占45.88%,男性占65.00%,女性占35.00%。CRS伴嗅觉障碍患病率为44.1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总IgE水平阳性(OR=1.526)、Lund-Kennedy评分≥2分(OR=2.813)、前期鼻内镜手术史(OR=1.504)、哮喘史(OR=1.870)、鼻息肉(OR=2.139)、阿司匹林不耐受(OR=1.317)是CRS伴嗅觉障碍的危险因素。
结论
辽宁省阜新市CRS伴嗅觉障碍患病率处于高水平,其危险因素有哮喘史、前期鼻内镜手术史、鼻息肉、阿司匹林不耐受、血清总IgE水平阳性、Lund-Kennedy评分≥2分等,建议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降低CRS伴嗅觉障碍患病率。
乳腺疾病高危人群乳腺癌认知度与乳腺自检现状调查及相关性研究
郭琪, 姚昶, 郭宇飞
2020, 46(1): 18-21. doi:
10.12183/j.scjpm.2020.0018
摘要
(
348
)
PDF
(1203KB) (
3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乳腺疾病高危人群乳腺癌认知度与乳腺自检现状进行分析,为乳腺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在郑州市某医院进行乳腺X线检查的疑有乳腺疾病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一般情况、乳腺癌认知度及乳腺自检情况,分析该人群乳腺癌认知度及自检现况,并对认知度及自检现状的各部分得分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对郑州市乳腺X线检查的乳腺疾病高危人群390例进行调查,该人群年龄18~65岁,居住地为城镇209例(占53.6%),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21例(占56.7%),已婚(有配偶)349例(占89.5%),有生育史338例(占86.7%)。乳腺疾病高危人群乳腺癌认知度总分为(88.76 ± 8.40)分,乳腺自检总分为(18.26 ± 2.11),均处于中等水平。36~45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机关团体工作者、居住地为城镇、已婚的研究对象乳腺癌认知总分及乳腺自检总分更高(均P<0.01)。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乳腺自检状况与乳腺癌认知度呈正相关(均P<0.05)。
结论
郑州市乳腺疾病高危人群乳腺癌认知度与乳腺自检现状有待提高,该人群乳腺自检现状与乳腺癌认知度呈正相关,相关部门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乳腺癌认知度,改善乳腺自检现状,有利于预防和及早发现乳腺癌。
3~6岁支气管哮喘儿童自我感受负担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罗平, 白永旗, 刘海燕, 龙丹
2020, 46(1): 22-25. doi:
10.12183/j.scjpm.2020.0022
摘要
(
753
)
PDF
(1206KB) (
2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3~6岁支气管哮喘儿童自我感受负担(SPB)情况进行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方法
以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四川省某医院收治的3~6岁支气管哮喘儿童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家长调查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基本情况(年龄、性别、病程、住院次数)和家庭照顾情况(家长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文化程度、患病情况等)。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对哮喘儿童进行SPB调查,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气管哮喘儿童SPB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对161对3~6岁支气管哮喘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男、女儿童性别比为1∶1.2。在被调查的儿童中,3~4岁70例,占43.5%,5~6岁91例,占56.5%,3~14万元家庭年收入116例,占72.0%。家长性别以女性为主,125人,占77.6%,年龄以<45岁为主,125人,占77.6%,以高中或中专、大专文化程度为主,98人,占60.9%。儿童SPBS 评分为(26.62 ± 6.03)分,无负担、轻度负担、中度负担和重度负担者分别41、61、50、9例,分别占25.5%、37.8%、31.1%、5.6%。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儿童年龄越大(标准化回归系数=0.803)、女孩(标准化回归系数=0.213)、住院次数越多(标准化回归系数=0.073)、家长有疾病史(标准化回归系数=0.057)使支气管哮喘儿童SPB评分更高,家庭收入越高(标准化回归系数=-0.334)儿童SPB评分越低。
结论
3~6岁支气管哮喘儿童存在不同程度SPB现状,轻度负担与中度负担比例较高,可受多种因素影响;需加强低龄支气管哮喘儿童心理疏导护理,适时开展心理行为引导,调节改善儿童SPB,预防不良事件。
初产妇孕前体重及孕期增重对新生儿体重影响
邴艳菲, 邱禹杉, 李佳祺, 戴淼
2020, 46(1): 26-29. doi:
10.12183/j.scjpm.2020.0026
摘要
(
730
)
PDF
(1215KB) (
3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初产妇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
方法
以2018年哈尔滨某医院产科无妊娠期合并症的健康初产孕妇及其单胎活产儿为研究对象,收集产妇产检和分娩记录,对产妇进行问卷调查,按照中国成人BMI范围标准对产妇进行分组,分析影响新生儿体重的相关因素及产妇孕前体重及孕期增重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
结果
本研究共对826对健康初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调查,初产妇平均年龄为(26.36 ± 4.21)岁,孕前BMI平均为(22.18 ± 3.15),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占46.12%,居住地以城镇为主,占83.41%,孕期增重均值为(15.26 ± 4.12)kg,平均孕周为(38.83 ± 1.08)周。在826名新生儿中,男、女性别比为1.15∶1,低出生体重儿17例(占2.1%),正常出生体重儿748名(占90.6%),巨大儿61例(占7.4%)。家庭人均月收入、孕前体重、孕期增重情况不同的产妇分娩新生儿体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不同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体重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均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 =0.147、0.239)。
结论
初产妇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孕前肥胖与孕期增重过多易导致分娩出巨大儿的风险增加,应加强初产妇的产前健康教育。
遵义市中青年男性脑卒中患者吸烟行为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仲艾芳, 温建立, 陈玉秀, 谢世杰
2020, 46(1): 30-33. doi:
10.12183/j.scjpm.2020.0030
摘要
(
829
)
PDF
(2396KB) (
2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遵义地区中青年男性脑卒中患者吸烟行为特点及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8年遵义市某医院就诊中青年男性吸烟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文化程度、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居住地)、吸烟情况(吸烟量、吸烟年限等)及尼古丁依赖程度量表,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吸烟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120例中青年男性吸烟脑卒中患者参与本研究,年龄以40~59岁为主,占60.00%;职业以体力劳动为主,占58.33%;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占70.00%;尼古丁依赖程度以高度依赖为主,占45.00%;家庭收入情况以中等收入为主,占54.17%。人群平均吸烟量为(24.17 ± 4.01)支/d,其中轻度15例,中度32例,重度73例,分别占12.5%、26.7%、6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6.044)、职业为体力劳动者(OR=3.935)、离异(OR=4.007)、尼古丁依赖程度越高(OR=6.913)的中青年男性脑卒中患者吸烟量越大,文化程度越高(OR=0.420)的中青年男性脑卒中患者吸烟量越小。
结论
遵义地区中青年男性脑卒中患者吸烟量较大,年龄越大、体力劳动、离异、尼古丁依赖程度高是中青年男性脑卒中患者吸烟量的危险因素,相关部门可针对此人群特点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该人群脑卒中患病风险。
成都市低龄儿童乳牙患龋及龋易感性调查
何晓玲, 陈丹, 颜志玲, 宋蕾
2020, 46(1): 34-37. doi:
10.12183/j.scjpm.2020.0034
摘要
(
745
)
PDF
(1217KB) (
3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成都市1~3岁儿童的乳牙患龋及龋易感性情况。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在成都市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儿童保健的1~3岁儿童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口腔检查和龋风险性评估。
结果
共对成都市5个社区989名1~3岁儿童进行调查,男童571名(占57.74%),女童418名(占42.26%),平均年龄(2.01 ± 0.74)岁,家庭年收入以5~9万元为主,占59.86%,6个月内喂养方式以混合喂养为主,占49.65%。有331例儿童患龋,患龋率为33.47%, 龋失补牙数(dmft)为(2.19 ± 0.92)颗,充填率为7.01%(93/1 326)。年龄不同的儿童患龋率、dmft、龋失补牙面数(dmfs值)、龋齿充填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家庭收入不同的儿童龋齿充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内喂养方式不同的儿童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龋风险儿童的患龋率和dmf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成都市1~3岁儿童的患龋情况较为严重,且治疗率低。龋易感性检测可为临床评估低龄儿童患龋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指导幼儿喂养、规范幼儿口腔卫生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现场研究
2013—2017年广州市急性心肌梗死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吴家刚, 郑睦锐
2020, 46(1): 38-42. doi:
10.12183/j.scjpm.2020.0038
摘要
(
761
)
PDF
(1213KB) (
2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2013—2017年广州市急性心肌梗死(AMI)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3—2017年广州市2级以上具有诊断能力的医疗机构定期报告全市户籍人口AMI新发病例数据,不同率、构成比以及趋势分析的比较采用χ
2
检验。
结果
2013—2017年广州市AMI监测新发病例24 467例,其中死亡1 673例。标化发病率41.83/10万~48.55/10万,并有上升趋势(P<0.01)。标化死亡率2.42/10万~3.14/10万,并有下降趋势(P<0.05)。男性发病(16 933例,占69.21%)明显多于女性(7 534例,占30.79%),城镇居民发病(19 162例,占78.32%)明显多于农村居民(5 305例,占21.68%);男性标化发病率59.99/10万~70.02/10万,并有上升趋势(P<0.01);女性标化发病率23.77/10万~27.31/10万,变化趋势不明显(P>0.05)。男性标化死亡率2.99/10万~3.71/10万,女性标化死亡率2.02/10万~2.60/10万,变化趋势均不明显(P>0.05)。AMI发病平均年龄(68.60 ± 13.37)岁,发病例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并在75~79、80~84岁组达到峰值后下降,发病时间集中在冬、春季;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AMI发病例数占57.05%(13 959/24 467),且逐年升高。
结论
广州市AMI发病呈上升趋势,应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粤北铁路男性职工血脂组分异常与常见慢性病关系
林少森, 瞿运和, 廖玲
2020, 46(1): 43-45. doi:
10.12183/j.scjpm.2020.0043
摘要
(
622
)
PDF
(1194KB) (
2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粤北铁路男性职工血脂组分异常与常见慢性病关系。
方法
以2018年全部粤北铁路男性职工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人群血脂异常与常见慢性病的关系。
结果
本研究共对3 761名粤北铁路男性职工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2.15 ± 11.79)岁。已婚者3 046人,占81.0%。超重或肥胖1 986例,患病率为52.8%,高尿酸血症1 726例,患病率为45.9%,非酒精性脂肪肝1 551例,患病率为41.2%,高血压987例,患病率为26.2%。高TG血症895例,患病率为23.8%,高TC血症550例,患病率为14.6%,低HDL-C血症445例,患病率为11.8%,高LDL-C血症411例,患病率为10.9%。高TG、低HDL-C、高LDL-C血症均是超重或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OR=1.479~3.708),高TG、高TC血症是高尿酸血病的危险因素(OR=2.340、1.379),高TG血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2.105)。
结论
血脂异常是粤北铁路男性职工4种常见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其中血脂异常以高TG血症为主,建议健康管理者应该针对患有慢性病的重点人群采取适宜的健康生活方式干预措施以降低该群体的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率。
南京市幼托机构学龄前儿童语言发育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吴茜, 陈忆晴, 王玉荣
2020, 46(1): 46-49. doi:
10.12183/j.scjpm.2020.0046
摘要
(
738
)
PDF
(1198KB) (
3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南京市学龄前儿童语言发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南京市幼托机构3~5岁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调查,对儿童家长进行基本情况及语言发育相关因素调查,采用《中国儿童发育量表》对儿童语言能力进行评估,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儿童语言商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对南京市学龄前儿童2 096名进行分析,男童占54.2%,3、4、5岁儿童分别占26.9%、34.4%、38.7%。语言商值总体为(102.23 ± 13.43)分,以中等及以上为主(占97.4%,2 041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独生子女(OR=0.586)和存在语言发育迟缓或其他语言障碍家族史(OR=0.311)的学龄前儿童语言商值高的可能性较小,主要抚养人为父母亲、父亲或母亲(OR=6.385)、与儿童有交流和多交流育儿方式(OR=3.924)的学龄前儿童语言商值高的可能性较大。
结论
该地区学龄前儿童语言发育为中等及以上,家庭因素在学龄前儿童语言发育过程占有重要地位,建议家长及时关注儿童语言发育情况,便于及时有效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儿童语言发育能力。
苏州市高新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发生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刘春燕, 赵中, 蔡小红, 陈莉芳, 顾芸
2020, 46(1): 50-52. doi:
10.12183/j.scjpm.2020.0050
摘要
(
687
)
PDF
(1194KB) (
2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苏州高新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发生状况及相关因素。
方法
以2017—2018年在苏州高新区某医院长期治疗的苏州学府社区年龄≥40岁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描述。
结果
本研究共对780例苏州市高新区年龄≥40岁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以男性为主,497例(占63.7%),60~75岁429例(占55.0%),已婚498例(占63.8%),家庭月收入<3000元426例(占54.6%),高中及中专356例(占45.6%)。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发生率为21.0%。家庭月收入≥3 000元(OR=0.088)、家庭关系好(OR=0.106、0.080)、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为医保/商业保险(OR=0.010)、服用降压药(OR=0.598)的患者发生抑郁的风险较小,有高血压并发症(OR=1.774)发生抑郁的风险较大。
结论
苏州市高新区中老年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经济因素、情绪因素和疾病因素是导致该社区高血压中老年患者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
2017年广东省中小学生动物伤监测结果研究
蔡奕全, 孟瑞琳, 许燕君, 彭丹丹, 徐浩锋
2020, 46(1): 53-55. doi:
10.12183/j.scjpm.2020.0053
摘要
(
665
)
PDF
(1160KB) (
2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广东省中小学生动物伤的流行特征,为指导中小学生开展学生动物伤干预与制定预防控制工作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伤害监测系统中广东省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因动物致伤到医院就诊的首诊中小学生(年龄6~19岁)监测报告卡进行描述分析。
结果
2017年中小学生伤害监测系统所得广东省动物伤数据完整病例10 719例,动物伤为中小学生伤害第2位。动物伤中男生5 742例,女生4 977例,分别占53.6%、46.4%。7~11岁学生所占比例最高,达49.6%(5 319/10 719)。小学生占59.1%(6 338/10 719)。全年12个月均有中小学生动物伤发生,发生比例最高为8月(1 362例,占12.7%)。动物伤发生地点以家中为主(6 667例,占62.2%)。发生部位主要为上肢(6 533例,占60.9%)。主要致伤动物为狗,占37.8%(4 048/10 719)。
结论
动物伤为广东省中小学生的主要伤害原因,应针对动物伤的流行特征,采取综合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学生动物伤发生率。
2013—2015年广州市市售普洱茶农药残留状况分析
余超, 李晓晶, 林晓华, 李迎月, 张维蔚, 何洁仪, 梁伯衡, 刘于飞
2020, 46(1): 56-59. doi:
10.12183/j.scjpm.2020.0056
摘要
(
787
)
PDF
(1203KB) (
2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广州市市售普洱茶农药残留状况,为政府监管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方法
2013—2015年在广州市8个区的批发市场、零售店、超市、餐饮单位、网店和茶博会6类场所采用分层便利抽样方法采集普洱茶样本,按《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植物源性样本农药多组分残留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标准程序检测样品中17种农药残留量。
结果
共检测432份普洱茶,检出农药残留353份,检出率为81.71%。检出率较高的项目为氯氰菊酯(78.70%,170/216)、联苯菊酯(69.68%,301/432)、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30.32%,131/432)。农药残留超标7份,超标率为1.62%。不同包装形态、生产年份、原料产地的普洱茶农药残留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广州市市售普洱茶农药残留检出率较高,农药残留超标率较低,政府监管部门可根据农药残留检出率较高的样品类型特征进行重点监测。
妇科门诊就诊妇女宫颈癌相关知识认知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曹悦明, 金薇
2020, 46(1): 60-62. doi:
10.12183/j.scjpm.2020.0060
摘要
(
693
)
PDF
(1185KB) (
2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妇科门诊就诊妇女宫颈癌相关知识认知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
方法
以2016—2017年在上海市某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妇女为研究对象进行宫颈癌相关知识及其影响因素问卷调查。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知识认知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4 571份,妇科门诊就诊者以≤50岁为主,占67.6%,BMI以18.5~23.9为主,占69.3%,户籍以城镇为主,占65.8%,已婚者占59.6%,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60.8%,家庭月收入≥5 000元占68.1%,汉族占95.1%。认知度较高妇女1 403例,认知率为3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生殖道病史(OR=1.818)、有生育史(OR=2.433)、家庭月收入≥5 000元(OR=1.929)、城镇户籍(OR=1.923)、年龄≤50岁(OR=1.261)和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OR=1.495)宫颈癌知识认知率高的可能性更大。
结论
该人群宫颈癌相关知识认知度较差,妇女宫颈癌知识认知度的影响因素较多,相关部门可根据该人群特征制定适宜的宣教手段提高该人群宫颈癌知识掌握程度。
随州市妇科门诊就诊者HPV感染及宫颈病变流行特征
孙涛, 周建, 袁亭亭
2020, 46(1): 63-65. doi:
10.12183/j.scjpm.2020.0063
摘要
(
727
)
PDF
(1197KB) (
5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随州市妇科门诊就诊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及流行特征。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8年随州市某医院妇科门诊进行HPV检测结果及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018年随州市某医院妇科门诊共对5 020人进行HPV检测,平均年龄为(45.87 ± 4.62)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 114人(占37.6%)。性生活年限2~36年,平均性生活年限(13.58 ± 7.21)年,家庭年收入3~5万2 962人(占59.0%),城市户籍3 313人(占66.0%)。检出HPV阳性1 121例,检出率为22.3%。不同年龄检测者HPV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型HPV基因型的HPV58、HPV16和HPV52感染位列前3(分别占21.8%、16.5%、13.2%),低危型HPV基因型的HPVcp8304、HPV11和HPV6感染位列前3(阳性率分别为10.6%、5.0%、3.3%)。1 085例进行TCT检查,结果正常995人(占91.7%),异常90例(占8.3%)。高危型HPV随着宫颈细胞学病变分级的升高所占比例增大。
结论
随州市妇科门诊就诊者的HPV检出率较高,不同年龄人群检出率有差异,HPV检出率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有相关性。
临床研究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评估高血压患者并发急性脑梗死预后价值
王兴萍, 岳学静, 程度, 刘珊珊
2020, 46(1): 66-68. doi:
10.12183/j.scjpm.2020.0066
摘要
(
717
)
PDF
(1189KB) (
3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ACI)的预后价值。
方法
对郑州市某医院病历信息系统2017—2018年确诊并进行治疗的≥40岁高血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郑州市某医院≥40岁高血压患者160例,患者年龄40~85岁,男性占56.25%,女性占43.75%。高血压患者中并发ACI 56例,并发率为35.0%,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MHR(OR=1.247)及高同型半胱氨酸(Hcy)(OR=3.276)为高血压并发ACI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HR临界值为11.46,高血压并发ACI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85.1%(80/94)、83.3%(55/66),准确度为84.4%(135/160),AUC值为0.785, Hcy临界值为10.40(mmol /L),高血压并发ACI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48.9%(46/94)、56.1%(37/66),准确度为51.9%(83/160),AUC值为0.573。
结论
MHR是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相关因素,可以作为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风险筛查时的参考指标之一。
血常规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预测作用
徐玉秀, 张岩, 高贤
2020, 46(1): 69-71. doi:
10.12183/j.scjpm.2020.0069
摘要
(
763
)
PDF
(1190KB) (
3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测结果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
方法
从阜新市某医院病历管理信息系统中抽取2017年1—12期间有2次及以上血常规检测结果的确诊为COPD的患者完整资料(病例组)及在体检中心随机抽取与病例数相当的健康体检者100人(对照组)进行分析。
结果
符合要求的COPD病例100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100人,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和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比值(EB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预后良好患者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NLR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者(P<0.05或P<0.01),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BR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不良者(均P<0.01)。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NLR与COPD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BR及血红蛋白水平与COPD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均P<0.05)。
结论
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嗜碱性粒细胞及NLR显著正相关,与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BR及血红蛋白水平显著负相关,血液常规检测可作为预测COPD患者病情与预后的指标。
血清MCP-1、HMGB1、APN、oxLDL水平与老年脑梗死病情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
秦慧兵, 张保朝, 张小林, 刘红钊, 韩冰
2020, 46(1): 72-75. doi:
10.12183/j.scjpm.2020.0072
摘要
(
388
)
PDF
(1213KB) (
2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1)、高迁移率族蛋白 1(HMGB1)、脂联素(APN)、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与老年脑梗死病情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方法
对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在南阳市某医院诊治年龄≥60岁的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并设置无脑梗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人群血清MCP-1、HMGB1、APN、oxLDL水平差异。
结果
本研究对纳入≥60岁脑梗死患者124例,对照组120名,其中轻度脑梗死51例,中度44例,重度29例。对照组平均年龄(67.62 ± 5.23)岁,病例组(68.34 ± 6.01)岁,BMI分别为(27.68 ± 1.53)、(27.51 ± 1.42),2组人群的平均年龄、BMI、性别构成、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患病情况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血清MCP-1、HMGB1、oxLD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PN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梗死程度越高,MCP-1、HMGB1、oxLDL水平越高, APN水平越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高,MCP-1、HMGB1、oxLDL水平越高, APN水平越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血清MCP-1、HMGB1、oxLDL水平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发生明显升高,APN水平明显降低,可反映患者病情的发展,还可作为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指标。
驻马店市某医院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儿童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袁彩君, 张祎, 付品佳
2020, 46(1): 76-77. doi:
10.12183/j.scjpm.2020.0076
摘要
(
726
)
PDF
(1237KB) (
2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儿童抗生素使用情况。
方法
对2017—2018年某医院儿科门诊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共对上呼吸道感染的年龄<14岁儿童2 900例进行分析,男童1 577例,女童1 323例,年龄2月龄至14岁,病程1~5 d,1 239例急性扁桃体炎(42.7%)。2 600例使用抗生素,使用率为89.7%,不合理使用431例(占16.58%)。静脉滴注1 067例(占41.04%),单独用药1 670例(占64.23%)。不同年龄、病程、疾病类型和联合用药情况的儿童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以给药时机不恰当(116例,占26.91%)和给药剂量不恰当(102例,占23.67%)为主。
结论
该医院儿科上呼吸道感染儿童抗生素使用率和不合理使用率均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应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监督及监测工作,避免抗生素使用率过高、使用不合理等问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重庆市基层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周小艳, 史战明, 范征莉, 杨辉
2020, 46(1): 78-81. doi:
10.12183/j.scjpm.2020.0078
摘要
(
672
)
PDF
(1186KB) (
2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重庆市基层精神卫生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在重庆市各区县医疗卫生机构随机选取基层精神卫生工作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调查对象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完成有效问卷478份,其中男性203人,占42.5%,女性275人,占57.5%,平均年龄(33.71 ± 9.02)岁,以大专(占57.5%)、已婚(占67.0%)、初级职称(占58.6%)为主;总工作年限平均(12.01 ± 9.50)年,精神卫生工作年限平均(2.29 ± 1.65)年;SCL-90总平均分为(101.97 ± 39.51)分, 其中130人为阳性,阳性率27.3%。已婚、文化程度高、精神卫生工作年限长、主城区精神卫生机构的基层精神卫生工作者SCL-90得分较低(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精神卫生工作年限、婚姻状况、精神卫生机构所在地是基层精神卫生工作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P<0.05或P<0.01),文化程度(b=-2.135)越高、精神卫生工作年限(b=-2.135)越长的基层精神卫生工作者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均P<0.05);与已婚、主城区比较,未婚(b
未婚
=14.401)、其他婚姻状况(b
其他
=21.456)以及贫困地区(b
贫困地区
=27.932)、其他地区(b
其他地区
=35.426)基层精神卫生工作者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均P<0.01)。
结论
重庆市基层精神卫生工作者心理健康水平受婚姻状况、精神卫生机构所在地、文化程度、精神卫生工作年限因素的影响。
日照市城镇居民肺结核防治知信行现状调查
刘兰彬, 杨芳
2020, 46(1): 82-84. doi:
10.12183/j.scjpm.2020.0082
摘要
(
792
)
PDF
(1183KB) (
3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日照市城镇居民肺结核防治知信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提高该市预防和控制肺结核能力提供依据。
方法
依据广覆盖原则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日照市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城镇随机抽取社区10个,每个社区随机抽取90名18~75岁城镇常住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基本情况、肺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内容,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描述。
结果
本研究共对763名日照市18~75岁常住居民进行调查,男性占52.56%,女性占47.44%,以≥50岁居民为主,占63.04%,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70.64%。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合并肺部疾病或基础疾病不同的居民肺结核防治相关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肺结核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肺结核是传染疾病,知晓率为76.15%(581/763);经过正规治疗可治愈,知晓率为49.28%(376/763);咳嗽、喷嚏的飞沫是肺结核传播方式,知晓率为41.68%(318/763);国家有相应的治疗优惠政策,知晓率为36.17%(276/763);咳嗽、咳痰3周以上应怀疑感染的知晓率为18.48%(141/763);全部知识均知晓的有141人,知晓率为18.5%。日照市城镇居民对肺结核防治态度持有率最高为认为肺结核疾病严重,为60.55%,最低为有与患有肺结核疾病亲戚、朋友交往的意愿,持有率为25.82%。17.17%居民曾主动了解肺结核相关知识,曾向他人讲述肺结核相关知识仅为9.57%。
结论
日照市城镇居民行肺结核防治知识掌握程度较差,了解肺结核防治知识态度尚可,在肺结核相关知识的行为上实施性较差。
不同病因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陈超, 田慧艳, 张剑飞, 沈鹤
2020, 46(1): 85-87. doi:
10.12183/j.scjpm.2020.0085
摘要
(
966
)
PDF
(1193KB) (
2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不同病因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 中国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石家庄市某医院要求供精辅助生殖的NOA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并设立生育能力正常的男性人群为对照组,对不同病因的病例组人群及对照组人群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NOA患者200例,其中先天性NOA 53例,后天获得性NOA 42例,遗传性NOA49例,不明原因56例。生育能力正常男性(对照组)50名,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年龄、婚龄、BMI、文化程度、户籍属性、职业及月均收入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类型NOA患者SAS、S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不同类型NOA患者及对照组人群需要心理治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天获得性NOA和不明原因性NOA患者需要心理治疗发生率分别高达79.2%、73.2%。
结论
NOA患者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不同原因导致男性NOA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同,后天获得性和不明原因性NOA患者的心理状况堪忧。
脑卒中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
李娜, 侯谦, 张兰英, 杨静
2020, 46(1): 88-91. doi:
10.12183/j.scjpm.2020.0089
摘要
(
755
)
PDF
(1195KB) (
2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应对方式的关系。
方法
以2019年1—7月脑卒中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从患者病历资料中收集年龄、性别、病程等信息,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焦虑-压力中文精简版(DASS-C21)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估患者睡眠质量、负性情况及应对方式,采用Pearson法对患者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应对方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脑卒中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共100例。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41~63岁,平均(51.6 ± 4.7)岁。脑卒中确诊1~16个月,平均(5.9 ± 1.2)个月。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的PSQI总分为(11.93 ± 2.70)分,其睡眠障碍以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维度尤为显著,患者的负性情绪以抑郁、焦虑为主,应对方式倾向于消极应对。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PSQI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各维度评分与患者DASS-C21抑郁、焦虑、压力各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与患者SCSQ积极应对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均P<0.01)。
结论
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与患者负性情绪、应对方式均显著相关,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积极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应对方式,降低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
平顶山市结核病人群结核预防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穆丽平, 薛桂红, 蔡华
2020, 46(1): 92-93. doi:
10.12183/j.scjpm.2020.0092
摘要
(
619
)
PDF
(1179KB) (
2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结核病人群结核预防相关知信行为现状,为提高结核病防治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19年1—6月期间在平顶山市结核病防治所就诊的所有确诊的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结核病预防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调查。
结果
本研究共对平顶山市367例肺结核患者进行调查,男女性别比为1∶1.3,青、中、老年人分别占33.5%、33.8%、32.7%,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占40.1%,家庭月收入3 000~7 999元占52.9%,本市户籍占75.2%,该人群结核病预防相关知识知晓率、积极态度持有率、积极行为持有率分别为40.1%、36.0%、30.5%。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情况不同的结核病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居住地、家庭月收入情况不同的结核病患者积极态度持有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居住地、文化程度不同的结核病患者积极行为持有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核病知识中结核病是否为传染病的正确率最高,为78.8%,态度中认为体弱者得结核病风险较高持有率最高,为64.0%,行为中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的持有率最高,为82.0%。
结论
该地区结核病人群结核病预防相关知识、信念及行为具有人口学特征,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积极态度和行为持有率均较低,应重点对此人群加强相关教育,做好控制传染源工作。
卫生监督和卫生管理
上海市郊区家庭医生多点执业式医养结合服务管理模式探讨
杨凤英, 田翻合
2020, 46(1): 94-97. doi:
10.12183/j.scjpm.2020.0094
摘要
(
647
)
PDF
(1201KB) (
2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家庭医生多点执业式医养结合服务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与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医养结合服务合同的养老机构住院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医养结合服务管理模式干预1年,比较管理前后的相关指标。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参与医养结合服务的养老机构内长期入住(入住时间≥1年)的老年人102人,男性42人(占41.2%),女性60人(占58.8%);年龄<65岁6人(占5.9%),≥65岁96人(占94.1%)。ADL评分等级轻度64人(62.7%)、中度24人(23.5%)和重度14人(13.7%)。各个ADL评分等级的性别、年龄构成和月收入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管理前比,管理后不同ADL等级老年人ADL评分显著增加(均P<0.01),医疗支出和住院次数显著减少(均P<0.01),血压、空腹血糖以及BMI显著降低(均P<0.01)。
结论
家庭医生多点执业式医养结合服务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老年人的疾病负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建议进一步探索并推广。
继续医学教育园地
R语言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基础入门篇
陈思齐, 胡建雄, 刘涛, 曾韦霖, 马文军
2020, 46(1): 98-100. doi:
10.12183/j.scjpm.2020.0098
摘要
(
936
)
PDF
(1351KB) (
5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