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 2017年 12月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2):111. [2] 葛琳, 李东民, 李培龙, 等. 2010—2015 年中国艾滋病哨点监测人群 HIV、梅毒和 HCV 感染状况分析[J]. 疾病监测,2017,32(2):111-117. [3] 王毅,李六林,樊静,等.男男性行为者HIV检测场所偏妤及影响原因[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2):164-169. [4] 李晓霞,刘渠,谢显清,等. 深圳市龙岗区男男性行为者HIV感染状况及其高危行为特征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3):246-249. [5] 王毅,周万明,樊静,等. 绵阳市2017 年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哨点监测及 HIV 感染影响因素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2018,44(2):101-105. [6] 邱兴庆,龚文胜,孟丽丽,等. 2015年襄阳市MSM人群HI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11):37-40. [7] 刘晓霞,张明辉,叶鲁,等. 镇江市男男性行为人群多性伴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2016,27(4):411-413. [8] 王培玉. 健康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59-64. [9] 陶毓敏,洪航,姜海波,等. 宁波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知信行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8,30(3):317-3196. [1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方案操作手册[S].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 [11] 许琳. 天津市MSM 人群艾滋病知晓情况的网络调查和影响因素[J]. 职业与健康,2018,34(16):2275-2277. [12] 张月,陈芳,丁凡,等.3城市感染 HIV MSM的多性伴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7,23(8):734-737. [13] 简书. 健康传播经典理论|知信行理论(KAP)[EB/OL].[2019-01-10].https://www.jianshu.com/p/c40eaaae9305. [14] 王毅,李六林,樊静,等. 绵阳市年轻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感染风险认识与行为分离及影响因素[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11):1119-1123. [15] 王毅,李六林,樊静,等. 年轻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预防服务覆盖及信息传播渠道关联因素[J].华南预防医学,2018,44(6):507-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