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涛,毛永杨,李智高,等.国内外食源性疾病监测与负担估计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 10(17):374-380. [2] 王霄晔,任婧寰,王哲,等.2017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 2018,33(5):359-364. [3] 李永盛,马斌忠,曹海兰,等.2004—2018年青海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 2020, 36(6):9-12. [4] 宋姝娟,考庆君,刘牧文,等.杭州市2004—201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20,47(6):509-513. [5] 蔡秀芝,徐洪娜,陈树林,等.哈尔滨市2009—201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0,203(5):173-175. [6] 朱大方,周标,陈江,等.2015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6,28(10):1005-1009. [7] 贾豫晨,戚艳波,郑尔达,等.2007—2016年云南省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7, 44(20):3691-3695. [8] 张迪,翟前前,翁熹君,等.2004—2013年吉林省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5, 27(6):619-623. [9] 王建,朱海明,赖蔚苳,等.2012—2013年广东省熟肉制品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2016, 42(2):192-195. [10] 王锐,丁凡,李群.中国2004—2011年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监测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13,34(9):1087-10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