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尚靖智,王菲,邢清,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自身免疫与细胞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21,49(6):652-654,658. [2] 游利. 骨质疏松症的现状、筛查和预防[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4):1616-1619. [3]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质疏松防治中国白皮书编委会.骨质疏松症中国白皮书[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9,3(3):148-154. [4]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及“健康骨骼”专项行动结果发布[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9,12(4):317-318. [5] 杨秀琳,马斌,莫晓丹,等. 肌肉含量指标预测社区人群骨质疏松症风险研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2,28(2):168-173. [6] Wang Y,Tao Y,Hyman ME,et al.Osteoporosis in China[J].Osteoporos Int,2009,20(10):1651. [7] Si L,Winzenberg TM,Jiang Q,et al.Projection of osteoporosis-related fractures and costs in China:2010-2015[J].Osteoporos Int,2015,26(7):1929. [8] 程晓光,杨定焯,周琦,等.中国女性的年龄相关骨密度、骨丢失率、骨质疏松发生率及参考数据库——多中心合作项目[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4):221-228.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0] 刘京芳,赵倩南,王淳秀,等.2013—2015年北京市成年居民被动吸烟状况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2020,46(5):468-472. [11] 李路娇. 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对儿童青少年肥胖和代谢异常的影响机制初探[D]. 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 [12] 彭永徳.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2, 25(1):17-21. [13] 关珂,师雯琦,刘艳华,等.体力活动与广东省老年人髋骨骨折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14,40(2):109-113. [14] 于龙,王亮. 老年骨质疏松症现状及进展[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2,25(1):6-11. [15] 夏晓妹,杨士鹏,葛若兰,等. 中国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1,27(2):198-202. [16] 文海昭,梁绛槟,王立,等. 北京市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6):1484-1486. [17] 姜丽燕,潘红博,陈坤,等.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2021,32(5):607-609. [18] 李煜,上官昌跃,马洪林.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1):99-102. [19] 赵健,郭忠琴,周丽娜,等. 骨质疏松在体检人群中的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4,31(6):1026-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