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主编
李艳
执行主编
杨颖
编辑部主任
陈亮
编辑部副主任
江金女
联系方式
《华南预防医学》编辑部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群贤路160号 邮编:511430
电话:
(020)31051582
E-mail:
gdsjkzx_hnyfyx@gd.gov.cn
ISSN 1671-5039
CN 44-1550/R
广告发布登记编号
440100190072
微信公众号
本期目录
2019年 第4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9-06-2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2010—2016年广州市户籍居民主要死因分析及对寿命损失的影响
宋韶芳, 刘于飞, 李美霞, 潘心红, 石同幸
2019, 45(3): 201-206. doi:
10.13217/j.scjpm.2019.0201
摘要
(
618
)
PDF
(1239KB) (
4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010—2016年广州市户籍人口疾病死亡趋势变化对期望寿命及潜在寿命损失(PYLL)的影响,为政府制定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对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2010—2016年广州市户籍人口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死因分类采用ICD-10中的死因分类标准进行编码及分析统计。通过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减寿年数等指标进行分析,并描述疾病死亡变化对期望寿命和潜在寿命损失的影响。
结果
2010—2016年广州市户籍人口死亡327 769例,平均死亡率为563.67/10万(标化率为327.19/10万),以平均每年0.66%的速度上升。死因顺位前3位的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平均死亡率分别为204.61/10万、148.43/10万、88.99/10万。损伤中毒(伤害)、肌肉骨骼疾病和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死亡率平均每年上升11.54%,10.62%、5.53%。年平均
PYLL
为443 653人年,
PYLL
率为53.20‰,呈上升趋势。主要死因造成的
PYLL
的前3位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损伤中毒(伤害),平均
PYLL
分别为177 631、88 302和58 678人年。
结论
2010—2016年广州市户籍人口疾病死亡趋势变化对期望寿命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损伤中毒(伤害)等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逐渐加大。加强对这些慢性病的防治是广州市卫生工作的重点,尤其是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提高其早诊早治对减少寿命损失有重要意义。
广东省成年居民膳食模式与超重肥胖的关系
纪桂元, 洪晓敏, 蒋琦, 许晓君, 许燕君, 马文军
2019, 45(3): 206-210. doi:
10. 13217/j. scjpm. 2019. 0206
摘要
(
443
)
PDF
(1251KB) (
3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广东省居民膳食模式,并探讨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超重和肥胖的饮食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省14个县区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3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个居委(村委),每个居委(村委)抽取45户符合条件的居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健康情况调查、医学体检和膳食调查。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广东居民膳食模式进行分析,并分析膳食模式与超重肥胖的关系。
结果
本研究共对3 495名广东省成年居民进行调查,年龄18~91岁,平均(52.0 ± 15.0)岁;男女性别比为1∶0.85。以汉族为主,共3 467人(占99.2%),学历以初中或高中为主,共1 662人(占47.6%),已婚者共3 168人(占90.6%)。BMI为(23.4 ± 3.5)。广东省居民主要有4种膳食模式,分别为调味品膳食模式(占20.0%)、传统膳食模式(占29.6%)、果蔬蛋奶膳食模式(占24.8%)、酒饮料水产膳食模式(占25.5%)。传统膳食模式成年男性的BMI、腰围和肥胖发生率均最低(
P
<0.05或
P
<0.01),成年女性传统膳食模式和果蔬蛋奶膳食模式者的腰围和中心性肥胖发生率均较低(
P
<0.05或
P
<0.01)。
结论
广东省成年居民膳食模式多样化,传统膳食模式和果蔬蛋奶膳食模式可能与较低的BMI、腰围和肥胖发生率有关,是预防超重肥胖提倡的膳食模式。
2009—2018年广东省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奥司他韦耐药性分析
刘丽儿, 邹丽容, 武婕, 宋颖超, 梁丽君, 郭前方, 庾健祥, 庄雪
2019, 45(3): 211-215. doi:
10. 13217/j. scjpm. 2019. 0211
摘要
(
521
)
PDF
(1392KB) (
3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广东省2009—2018年分离到的新甲型H1N1[A(H1N1)pdm09]流感病毒对奥司他韦(商品名达菲)的耐药情况,为流感的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一定的指导,同时监测流感流行株的变异趋势。
方法
选取2009—2018年广东省网络实验室分离到的A(H1N1)pdm09流感病毒(每个网络实验室每年至少送检1~2株毒株),用化学荧光为基础的中和抑制实验检测各病毒株的IC50值,筛选出奥司他韦的可疑耐药株;同时提取112株A(H1N1)pdm09流感病毒核酸,用RT-PCR方法扩增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NA)基因,通过病毒核酸测序并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NA基因与耐药性有关的氨基酸位点及其基因变异情况。
结果
广东省分离到的A(H1N1)pdm09流感病毒有1.76%(5/284)对奥司他韦耐药,其H275Y位点(按N1编码序列)发生变异,即氨基酸275位点均由275H(组氨酸)变异为275Y(酪氨酸),确定为奥司他韦的耐药株。 2009—2018年广东省分离的甲型H1N1毒株的NA基因按年份成簇分布,随着时间发展不断出现新的进化簇,具有一定的时段倾向性。
结论
2009—2018年广东省的A(H1N1)pdm09流感病毒对奥司他韦的耐药比例低,奥司他韦对广东省的A(H1N1)pdm09流感病毒仍然敏感,病毒株的NA基因随时间发展不断出现新的进化簇,具有一定的时段倾向性,需继续开展抗流感病毒耐药性的监测,为临床抗流感病毒药物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广州市社区老年人居家不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陈佩敏, 王域, 余京蓉, 伦文慧, 肖婉琪, 黄晓枫, 梁绮珊, 阮红莲
2019, 45(3): 216-221. doi:
10. 13217/j. scjpm. 2019. 0216
摘要
(
360
)
PDF
(1239KB) (
3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广州市社区≥60岁老年人居家不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广州市11个行政区中抽取5个行 政区,在每个行政区中随机抽取1~2个社区,对抽中社区≥60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情况、生活习惯、慢性病患病情况、居家不出状态评估量表等。数据采用χ
2
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
结果
共调查广州市社区≥60岁老年人484名,70例为居家不出者,居家不出发生率为14.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偶尔体育锻炼或不锻炼(
OR
=8.457、56.366)、外出时需要他人协助(
OR
=9.312)、参加社区活动<1次/d(
OR
=3.658)、无兴趣爱好(
OR
=2.786)、以及婚姻状况为无配偶(
OR
=2.771)均为影响社区老年人居家不出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论
广州市社区≥60岁老年人居家不外出发生率较高。影响社区老年人居家不出的危险因素包括体育锻炼少、参加社区活动频率低、无兴趣爱好等。社区工作人员应重视老年人的社会支持,鼓励其走出家门,从而减少居家不出的发生情况。
年轻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高危行为应对方法及影响因素
王毅, 李六林, 周万明, 樊静, 赵西和, 唐宇, 何静, 刘江, 周力, 张晓军
2019, 45(3): 221-226. doi:
10. 13217/j. scjpm. 2019. 0221
摘要
(
342
)
PDF
(1260KB) (
2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MSM)性伴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应对方法,分析影响因素。
方法
以四川省绵阳市YMSM为对象,用滚雪球抽样法招募调查对象,进行性伴高危行为应对方法、社会及性行为等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用χ
2
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高危行为应对方法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362份,近6个月64.6%(159/246)的调查对象性伴有高危行为要求,顺从的占50.3%(80/159),劝说的占49.7%(79/159)。40.5%每次能劝说成功,劝说不成功后46.8%顺从、53.2%拒绝性行为。态度坚决(48.0%)、知识丰富(20.0%)是劝说成功的主要原因,对方强势(34.0%)、没耐心(27.7%)是劝说失败主要原因。顺从者HIV阳性率为22.5%,高于劝说者的10.3% (
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伴年龄选择比自己小/无特殊(
OR
=4.996, 95%
CI
:1.091~22.878)、自我性取向态度无特殊/其他(
OR
=13.148, 95%
CI
: 1.233~140.240)、性角色均可(
OR
=2.282, 95%
CI
: 1.191~28.128)、近1周肛交高频率 (
OR
=4.153, 95%
CI
: 1.143~15.090)、近6个月肛交有保护性(
OR
=31.924, 95%
CI
: 5.677~179.520)、近6个月有异性性行为(
OR
=12.976, 95%
CI
: 1.815~92.781)的YMSM高危行为应对方法更可能采取劝说,知晓性伴近6个月健康状况(
OR
=0.293, 95%
CI
: 0.092~0.938)者劝说可能性较小。
结论
YMSM高危行为采用劝说或顺从比例相近。应对方法受性伴年龄、身份认同、性角色及性行为等影响,消极顺从增加了HIV感染风险。
中国家庭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健康状况影响的meta分析
叶佳欣, 江丽丽, 高银燕, 何文博, 陈雅静
2019, 45(3): 227-232. doi:
10. 13217/j. scjpm. 2019. 0227
摘要
(
395
)
PDF
(2133KB) (
2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中国家庭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
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维普、万方、中国知网、CBM从建库至2018年5月中国家庭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健康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2名研究员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手动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按Cochrane Handbook 5.1.0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 5.3对患者的精神智力状态、健康状况、抑郁情绪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3篇RCTs,共919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其中干预组459例,对照组460例,纳入研究的质量均为B等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的精神智力状况(
MD
=2.53, 95%
CI
:1.75~3.32,
P
<0.01)、抑郁情绪(
SMD
=-1.05, 95%
CI
:-1.76~-0.34,
P
<0.01)、健康状况(
MD
=143.73, 95%
CI
:107.45~180.00,
P
<0.01)、日常生活能力(
SMD
=0.53, 95%
CI
:0.24~0.83,
P
<0.01)、自理能力(
SMD
=0.77,95%
CI
:0.55~0.98,
P
<0.01)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
家庭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智力状态、健康状况、抑郁情绪和日常生活能力。
国内围产儿出生缺陷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江石丰, 郑雪婷, 张惠英, 刘然然, 程晋鹏
2019, 45(3): 233-236. doi:
10. 13217/j. scjpm. 2019. 0233
摘要
(
299
)
PDF
(1237KB) (
2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国内围产儿出生缺陷主要影响因素,为今后出生缺陷制定预防控制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Pubmed等相关数据库,收集1998—2018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围产儿出生缺陷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应用Revman 5.3.5统计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近20年内国内发表的有关文献12篇,文献质量评价得分均≥7分,均为高质量研究。综合分析表明,各影响因素合并的
OR
值为:孕期患病3.25,孕期合并症及并发症2.02,孕期接触有害物质3.44,孕出生缺陷史3.28,有流产史3.27,孕妇先天性疾病史2.13,家庭附近有污染3.99,孕妇吸烟伴/或不伴饮酒2.12,家庭收入高0.42,有孕检0.43,有婚检0.47。
结论
孕期患病、孕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孕期接触有害物质、孕出生缺陷史、有流产史、孕妇先天性疾病史、家庭附近有污染、孕妇吸烟伴或不伴饮酒是国内常见出生缺陷的主要危险因素;家庭收入高、有孕检及有婚检为保护因素。
广州市番禺区城乡结合地区居民生存质量分析
丘志坚, 邱宗耀, 陈瑞华, 高宏熙, 方桦, 陈路强, 汤捷
2019, 45(3): 237-241. doi:
10. 13217/j. scjpm. 2019. 0237
摘要
(
360
)
PDF
(1239KB) (
2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城乡结合部常住居民的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为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广州市番禺区城乡结合地区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2018年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其社会人口学资料和SF-36量表测评得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描述。
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510份,有效率为94.45%。96.5%(492/510)调查对象为本地户籍常住居民;以女性为主,占63.3%(323/510)。16~44、45~59、≥60岁分别占36.0%、26.6%、37.4%;文化程度以大专/本科及以上为主,占42.2%。总体健康得分为(70 ± 15)分,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得分分别为(90 ± 15)、(87 ± 28)、(90 ± 16)、(81 ± 16)分,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得分分别为(85 ± 20)、(90 ± 26)、(81 ± 16)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男性相比,女性居民的生理功能得分高的可能性更低(
OR
=0.46);年龄越小,生理功能高分可能性大(
OR
=2.39、4.09);与企业单位人员相比,事业单位人员生理功能和情感职能高分可能性大(
OR
=2.60、2.66);与患慢性疾病居民相比,无慢性疾病的居民生理功能高分可能性大(
OR
=2.34);与大专/本科及以上居民相比,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居民生理职能高分可能性低(
OR
=0.30、0.40);与大专/本科及以上居民相比,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居民躯体疼痛高分可能性低(
OR
=0.29、0.23、0.27),与患慢性疾病居民相比,无慢性疾病的居民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高分可能性大(
OR
=1.58、2.50);与企业单位人员相比,农民和工人的心理健康得分更低(
OR
=0.49、0.55);与大专/本科及以上居民相比,初中文化程度居民总体健康高分可能性低(
OR
=0.34)。
结论
广州市番禺区城乡结合地区居民生存质量偏低,男性、高文化程度以及事业单位人员职业的居民生存质量较高;年龄越大、职业为企业单位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居民区存质量较差。
现场研究
2009—2016年天津市登记为丢失的新涂阳肺结核病例特征分析
齐威, 唐智多, 王微, 张玉华, 钟达
2019, 45(3): 242-245. doi:
10. 13217/j. scjpm. 2019. 0242
摘要
(
379
)
PDF
(1229KB) (
2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登记为治疗丢失的新涂阳肺结核病例的基本特征,为制定提高肺结核患者治愈率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中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2009—2016年天津市登记治疗为丢失的新涂阳肺结核病例病案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天津市2009—2016年新涂阳肺结核病例共8 179例,登记为丢失的新涂阳肺结核病例131例,年平均丢失率为1.6 %。2009—2016年肺结核病例丢失率从2009年的3.7%下降至2016年的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丢失的新涂阳肺结核病例中,男性101例(占77.1%);45~64岁者48例(占36.6%);家务待业或失业者51例(占38.9%);本地户籍有83例(占63.4%);已婚病例94例(占71.8%)。除2009和2010年外地户籍结核病例丢失率高于本地病例(均
P
<0.05)外,其他年份本地户籍与外地户籍病例丢失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丢失病例胸部影像学检查诊断为Ⅲ型的占99.2%(130/131)、无空洞占69.5%(91/131);61.8%(81/131)病例就诊时间>14 d,80.2%(105/131)确诊时间≤14 d,80.9%(106/131)治疗时间>2个月。
结论
中青年、男性、家务待业或无业肺结核病例是结核病丢失的重点人群,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这部分病例的随访管理工作,真正落实肺结核病例健康服务管理规范,全面提高病例的医疗保障政策。
2008—2017年绵阳市生产性农药中毒分析
邓莎莎, 谭刚, 谢立强, 张驯
2019, 45(3): 246-248. doi:
10. 13217/j. scjpm. 2019. 0246
摘要
(
294
)
PDF
(1179KB) (
2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绵阳市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发病特征,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08—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报告的绵阳市生产性农药中毒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8—2017年全市共报告生产性农药中毒463例,年均发病率1.24/10万,死亡4例,病死率为0.86%,其中生产性自用416例,占89.85%,生产性受雇47例,占10.15%。生产性农药中毒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71∶1,平均年龄(55.94 ± 11.79)岁,其中以55~64岁年龄段病例数最多,共167例,占36.07%。中毒病例主要分布在盐亭县、三台县、安州区,共314例,占67.82%。生产性农药中毒全年各月均有发生,以7—9月中毒例数最多,共319例,占68.90%,其次是4—6月,共94例,占20.30%。生产性农药中毒以杀虫剂中毒例数最多,共343例,占74.08%。杀虫剂中毒病例中,以有机磷类杀虫剂为主,共230例,占67.06%(230/343)。
结论
绵阳市生产性农药中毒以男性为主,以7—9月中毒例数最多,中毒农药主要为有机磷类杀虫剂。应进一步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管,加大对喷药人员安全使用农药的培训。
河源市一起由桶装水污染引起的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调查
高淑萍, 龙遗芳, 张萌, 林颖瑜, 朱海城, 吴曼菊, 王海
2019, 45(3): 249-253. doi:
10. 13217/j. scjpm. 2019. 0249
摘要
(
408
)
PDF
(1372KB) (
5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发生在河源市的1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进行现场调查,查明疫情波及范围及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方法
制定病例定义,通过医疗机构调查、现场访谈等方式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摸清疫情波及范围;采集病例粪便、从业人员肛拭子和桶装水等样本开展实验室检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危险因素;调查桶装水生产厂家,了解桶装水的生产过程及供水范围。
结果
累计报告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例51例,其中确诊病例11例、临床诊断病例40例,罹患率为3.00%(51/1 698)。发病时间集中在2月15—19日,疫情历时5 d,发病高峰为16、17日,共报告35例,占病例总数的68.63%。共采集20份现症病例肛拭子、7份学校食堂及校外餐饮店从业人员肛拭子、1份学校宿舍保洁员肛拭子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1份现症病例肛拭子、1份学校宿舍保洁员肛拭子样本检出诺如病毒核酸阳性;采集发病班级已开封桶装水、未开封桶装水、水厂源头水、成品水各1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份桶装水和1份成品水检出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饮用某牌子桶装水增加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病风险(
OR
=5.34)。
结论
该起疫情为1起桶装水受诺如病毒污染导致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应加强对桶装水的生产、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监管。
西安市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分析
缪艳霞, 王芳, 乔良美, 刘怡欣
2019, 45(3): 253-255. doi:
10. 13217/j. scjpm. 2019. 0253
摘要
(
314
)
PDF
(1221KB) (
2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状况,为提高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及疾病预后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西安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为对象,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简表(NRS 2002),评估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营养状态受损等情况,并对患者的营养摄入类型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0岁及以上的住院患者750例,男性381例,占50.80%,女性369例,占49.2%,平均年龄为(67.5 ± 4.1)岁,病程平均为(6.7 ± 2.6)年。患病类型主要是心血管疾病,占40.80%,以慢性患病程度为主,占60.54%。NRS 2000评估结果显示,西安市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2.93%(322/750),70~84岁患者、患病程度为慢性、患病严重、BMI<18.5的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
P
<0.05或
P
<0.01)。在有营养风险的322例患者中,主要以肠外营养支持为主,占51.86%,无营养风险的老年住院患者中,86.21%以普通膳食为主,其次是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支持,占10.51%,营养风险患者和无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摄入类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结论
西安市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及BMI相关联。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摄入以肠外营养支持为主。
南京地区儿童哮喘相关因素分析
颜世军, 周炳文, 王莎莎, 钱静
2019, 45(3): 256-258. doi:
10. 13217/j. scjpm. 2019. 0256
摘要
(
272
)
PDF
(1221KB) (
2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儿童哮喘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探讨哮喘发生因素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及治疗儿童哮喘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儿科初次门诊治疗或初次住院治疗的诊断为哮喘的儿童作为病例组,按哮喘病例的年龄和性别进行配对,在同院接受常规体检的无呼吸系统疾病和过敏史的儿童为对照,对2组儿童家长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儿童哮喘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南京地区286例哮喘儿童和306名非哮喘儿童进行调查,2组儿童年龄最小均为4岁,最大13岁,平均年龄分别为(7.41 ± 1.41)、(7.68 ± 1.63)岁。2组儿童性别构成和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分析结果显示哮喘家族史(
OR
=3.65)、呼吸道过敏史(
OR
=14.76)、近半年呼吸道感染(
OR
=11.29)、被动吸烟(
OR
=2.96)、居住环境有污染源(
OR
=2.20)可能增加儿童哮喘的发生风险,母乳喂养儿童发生哮喘可能性更低(
OR
=0.54)。
结论
诱发儿童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哮喘家族史、呼吸道过敏史、近半年呼吸道感染、被动吸烟、居住环境污染源等,母乳喂养可能降低儿童哮喘发生风险。
佛山市南海区某三级医院医务人员亚健康认知行为干预研究
张志荣, 张晋昕
2019, 45(3): 259-262. doi:
10. 13217/j. scjpm. 2019. 0259
摘要
(
270
)
PDF
(1232KB) (
2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方案对医务人员亚健康的改善情况,为医务人员的健康优化与转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佛山市南海区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样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再整群抽样的办法选取部分科室的全部医务人员分别为作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干预结束后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再进行问卷调查。2次调查均采用同一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及亚健康评定量表(SHMSV1.0)。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次调查均回收有效问卷339份。调查对象中男性118人,女性221人,男女性别比为1∶1.87,年龄25~34岁为主,占50.7%,工龄以≤5年为主,占33.9%,婚姻状态以已婚为主,占77.3%,学历以本科为主,占47.2%,医生和护士分别占47.5%、46.0%。干预组179人,对照组160人。干预组干预前后亚健康状态人数分别为133、70例,亚健康状态检出率分别为74.3%、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对照组亚健康状态检出人数分别为122、110例,亚健康状态检出率分别为76.2%、6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亚健康评定量表中的生理子量表、心理子量表、社会子量表3个子量表在干预后的得分均高于干预前的得分(均
P
<0.01)。
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对医务人员亚健康状态的改善有一定的效果,对认知行为干预措施的深入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2010—2017年东莞市厚街镇居民伤害死亡状况及疾病负担
陈光中, 卢志慧, 刘宇莹, 郑少敏
2019, 45(3): 263-267. doi:
10. 13217/j. scjpm. 2019. 0263
摘要
(
296
)
PDF
(1328KB) (
3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东莞市厚街镇居民2010—2017年伤害死亡的特点和疾病负担的影响,为开展伤害防控工作提供建议。
方法
利用东莞市厚街镇2010—2017年登记居民死亡监测资料,通过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等指标分析伤害死亡主要原因;用潜在减寿年数(
PYLL
)、减寿率(
PYLL
‰)、平均减寿年数(
AYLL
)和去死因分析评估伤害的疾病负担。
结果
2010—2017年东莞市厚街镇居民共报告伤害死亡174例,粗死亡率为21.28/10万,标化死亡率为18.19/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
P
<0.01)。前5位伤害死亡原因依次是交通事故(7.09/10万)、意外跌落(5.02/10万)、其他事故和有害效应(3.06/10万)、自杀(2.81/10万)、溺水(1.59/10万)。不同年龄段人群主要伤害死因不同,0~14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以其他事故和有害效应、交通事故死亡为主(均占37.50%),15~64岁人群以交通事故为主(占86.54%),≥65岁老年人以意外跌落为主(占39.47%)。伤害死亡
PYLL
为420人年,标化
PYLL
为430人年,
PYLL
‰为3.99‰,标化
PYLL
‰为4.09‰,
AYLL
为19.30年/人。去除伤害后该镇居民的期望寿命可增加0.75岁,期望寿命损失率为0.87%。
结论
伤害是造成东莞市厚街镇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确定伤害预防控制的优先领域和目标人群,针对性地开展防制措施,是今后该镇伤害防治工作的重点。
深圳市某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王舒奇, 刘威, 吕媛, 任晓虎, 聂露琳, 何开武, 陈志鸿, 罗暖媛, 刘建军
2019, 45(3): 268-271. doi:
10. 13217/j. scjpm. 2019. 0268
摘要
(
319
)
PDF
(1234KB) (
2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影响因素,以有效预防该病发生。
方法
随机选取深圳市某区60岁及以上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为作为病例组,以性别相同、年龄 ± 3岁的原则1∶1配对无认知障碍老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2组人群进行认知障碍相关因素的调查,采用单、多因素分析对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对137例深圳市某区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群和137名对照人群进行调查,2组人群年龄均为60~86岁,男女性别比均为1∶1.04。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越高,轻度认知障碍发生可能性越小(
OR
=0.373、0.294、0.210)。家庭年收入>16万元与<4万元相比,轻度认知障碍发生可能性较大(
OR
=5.220)、有其他睡前活动(
OR
=4.584)、睡眠时间<6或>9 h/d(
OR
=4.705)的老年人发生轻度认知障碍的可能性较大。
结论
文化程度是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保护因素,收入高、睡前活动多及每天睡眠时间过多或过少是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建议针对不同的因素采取适当措施,减少睡前活动,保持适当的睡眠时间。
深圳市南山区某高科技企业员工超重或肥胖、尿酸与血脂关联性
惠朝晖, 方瑶, 徐珊, 欧阳斌发, 胡文卓, 陈文丽, 王长义, 张春惠
2019, 45(3): 272-275. doi:
10. 13217/j. scjpm. 2019. 0272
摘要
(
374
)
PDF
(1223KB) (
3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深圳市南山区某高科技企业员工超重或肥胖、血尿酸水平与血脂成分升高风险的关联。
方法
以2015年3—10月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某科技公司员工作为研究对象。体检收集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血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尿酸(UA)浓度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MI及UA与血脂关联。
结果
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2 453人,其中男性1 613人(占65.8%), 女性840人(占34.2%),平均年龄为(29.4 ± 4.7)岁。男性高尿酸血症(HUA)、超重或肥胖、血脂成分中TC、TG、LDL-C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均
P
<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或肥胖和HUA分别使男性TC升高、TG升高、LDL-C升高和HDL-C降低的风险增加,
OR
值分别为1.674、3.927、2.110、1.819和1.545、3.458、1.961、1.810;超重或肥胖或UA升高的女性存在TG升高和HDL-C降低的风险,
OR
值分别为2.817、1.978和2.937、1.784。
结论
男性超重或肥胖、HUA可能是TC、TG、LDL-C升高和HDL-C降低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女性超重或肥胖、UA升高则仅与TG升高和HDL-C降低有关。
中山市火炬区6月龄婴儿贫血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刘嫦丹, 皮乃冰, 张慧, 黄锦善, 孙敏峰
2019, 45(3): 275-278. doi:
10. 13217/j. scjpm. 2019. 0275
摘要
(
340
)
PDF
(1228KB) (
2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中山市火炬区6月龄婴儿贫血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在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医院儿保门诊进行儿保的6月龄婴儿为调查对象,收集婴儿保健信息同时对婴儿母亲进行问卷调查,采集婴儿手指末梢血进行血红蛋白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并对贫血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共调查6月龄婴儿1 833人,其中有效调查1 554人,有效调查率为84.78%。男婴816人(占52.51%),女婴738人(占47.49%)。以顺产为主,971人(占62.48%);早产儿68例(占4.38%);低体重儿42例(占2.70%);外省户籍864人(占55.60%);母亲妊娠期贫血382例(占24.58%),筛查所得地中海贫血婴儿98例(占6.3%),贫血检出率为18.85%(293/1 55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早产(
OR
=2.010)、地中海贫血(
OR
=2.254)、母亲妊娠期贫血(
OR
=3.726)为婴儿贫血的危险因素;与纯母乳喂养相比,部分母乳、混合喂养、人工喂养方式婴儿发生贫血可能性更低(
OR
=0.592、0.498、0.235);女婴与男婴比,发生贫血可能性更低(
OR
=0.669)。
结论
中山市火炬区6月婴儿贫血检出率较高,对有高危因素的婴儿应加强预防与喂养指导。
仙桃市3~12岁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调查
杨凡, 李建木, 顾永珍, 陈浩明, 缪华, 刘晓蓉, 冯玲玲, 高娣
2019, 45(3): 279-282. doi:
10. 13217/j. scjpm. 2019. 0279
摘要
(
408
)
PDF
(1224KB) (
3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仙桃市3~12岁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为更好地开展儿童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2017年3—6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抽取仙桃市城镇和乡村托幼机构及小学各4所,对抽中托幼机构和小学的所有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对14 495名仙桃市3~12岁儿童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其中男童8 840人,女童5 655人,分别占61.0%、39.0%,城镇儿童8 113名,农村儿童6 382人,分别占56.0%、44.0%。身高和体重发育均以中等为主,分别为61.68%和80.00%。随着年龄的增大,身高、体重上等的比例逐渐增大。超重/肥胖儿童共990例,发生率为6.83%。消瘦儿童共2 463例,发生率为16.99%。不同年龄儿童超重/肥胖、消瘦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城区儿童消瘦发生率高于乡镇儿童(
P
<0.05)。
结论
仙桃市3~12岁儿童生长发育整体水平偏低,超重/肥胖、消瘦发生率较高,应结合该市情况加强儿童饮食和锻炼指导,促进儿童健康。
2015年广东省成年居民水产品类食物摄入状况分析
黄芮, 陈子慧, 王萍, 陈少威, 霍伟伦
2019, 45(3): 283-286. doi:
10. 13217/j. scjpm. 2019. 0283
摘要
(
312
)
PDF
(1234KB) (
2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015年广东省成年居民水产品类食物的摄入状况。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抽取14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随机抽取120户家庭,每个抽中家庭中≥18岁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膳食调查,分析调查对象过去12个月水产品类食物的消费频率和消费量,并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版)中水产品类食物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
结果
共调查广东省≥18岁居民3 697人,男女性别比为1∶1.16,以40~59岁(占44.8%,1 655人)、中小城市(占43.8%,1 619人)、小学及以下(占47.8%,1 768人)人群为主。水产品类食物消费率为94.9% (3 510/3 697),消费量中位数为28.6 g/d。水产品摄入量达到推荐量的人群比例为18.0% (655/3 697),超过推荐量的人群比例为25.9% (959/3 697)。海水鱼类的平均消费量(30.4 g/d)最高,其次是淡水鱼类(22.7 g/d)、虾类(3.7 g/d)、软体动物类(1.6 g/d)、蟹类(1.6 g/d)。
结论
鱼类是广东省成年居民摄入量最大的水产品类食物,但广东省成年居民水产品类食物平均消费量未能达到推荐量要求,超过一半的人群水产品消费量和消费频率均不足,特别是≥60岁、低学历和低收入的居民水产品类食物消费量更低。
2016—2018年北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分析
冯琳琳, 陈亮
2019, 45(3): 287-289. doi:
10. 13217/j. scjpm. 2019. 0287
摘要
(
310
)
PDF
(1227KB) (
6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北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为临床用血安全提供可靠指导。
方法
以北京地区2016—2018年无偿献血者调查对象,收集其人口学资料并对血液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TP-抗体)进行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果进分析。
结果
3年共对北京地区无偿献血者61 940人进行ALT、HBsAg、HCV-抗体、HIV-抗体、TP-抗体检测,3年无偿献血者分别占31.85%、33.02%、35.13%。男女性别比为1.22∶1,年龄18~55岁,学历以本科及以上为主,占40.55%。职业以学生为主,占57.44%。婚姻状态以已婚为主,占56.88%。无偿献血人群中检出ALT、HBsAg、HCV-抗体、HIV-抗体、TP-抗体分别为1 247、1 145、436、85、361例,阳性率分别为2.01%、1.85%、0.70%、0.14%、0.58%。5个指标在不同年份、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人群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阳性率逐年降低,男性无偿献血者各项指标阳性率高于女性,除TP-抗体阳性率外,其他4项指标均表现为学历越高,阳性率越低的趋势。
结论
该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5项指标阳性率较高,不同特征人群阳性率有差异,选择低危人群采血可能是保证血液质量的有效措施。
卫生监督与卫生管理
2017—2018年广东省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情况分析
彭接文, 谭彦君, 陈子慧, 刘嘉欣, 黄锦达
2019, 45(3): 290-293. doi:
10. 13217/j. scjpm. 2019. 0290
摘要
(
395
)
PDF
(1191KB) (
3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现行有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贯彻落实和执行情况,对标准跟踪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方法
对《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报送食品安全标准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函》(粤食药监局科函〔2017〕772号)、《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通报2017年(第二轮)食品安全标准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函》(粤食药监局科函〔2017〕957号)、《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通报2018年(第一轮)食品安全标准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函》(粤食药监局科函〔2018〕409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及意见反馈平台(以下简称标准跟踪评价平台)、2017年广东省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及意见反馈表中的意见进行统计描述。
结果
2017—2018年广东省共收到反馈意见1 308条。有效反馈意见938条,主要来自监督管理人员(占48.40%,454/938)和检验/检测人员(占37.53%,352/938)。有效反馈意见中对现行标准文本内容提出修订意见的占60.13%(564/938),其次是标准不理解/有疑问/执行不恰当而提出的问题,占36.89%(346/938)。关注度最高的3项标准分别是GB 2763—2016、GB 7718—2011和GB 2760—2014。
结论
目前标准跟踪评价涉及标准多导致反馈意见分散,提示有必要改变工作方式。部分反馈建议对于完善标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另有相当部分意见是源于对标准的误解,表明标准宣贯仍需要加强。
实验研究
现场快速检测水中余氯的条件优化研究
刘矣航, 李晶, 张丹, 朱琳, 李韶梅
2019, 45(3): 294-296. doi:
10. 13217/j. scjpm. 2019. 0294
摘要
(
300
)
PDF
(1209KB) (
2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现场快速检测的N,N-二乙基对苯二胺法便携式余氯浓度测定仪的操作程序和检测条件进行优化与改进,最大限度保障现场快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方法
在使用前对仪器进行校正,分别在不同水温(5 ℃、10 ℃、15 ℃、20 ℃、25 ℃)、不同环境温度(10 ℃、15 ℃、20 ℃、25 ℃、30 ℃)、磷酸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不同的pH值(5、6、7、8、9)下各检测5份水样的余氯,将检测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分析优化后条件对检测值的影响。
结果
在20 ℃~25 ℃的室温下,将水样水温平衡至25 ℃,pH调至7, 反应时间充足并消除其他环境因素干扰情况下对7份水样进行3次余氯现场快速检测结果为(0.212 ± 0.032)mg/L,与标准值 [(0.208 ± 0.023)mg/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7份水样3次现场快速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差为(2.622 ± 0.016)%,均小于5%,说明检测方法稳定,结果可靠,重复性好。
结论
在优化条件下,现场快速检测水中余氯结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准确度、重复性,能够应用于实际工作。
继续医学教育园地
我国健康城市健康村建设的思考
靳娟, 张瑛
2019, 45(3): 297-300. doi:
10. 13217/j. scjpm. 2019. 0297
摘要
(
365
)
PDF
(4899KB) (
3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