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主编
李艳
执行主编
杨颖
编辑部主任
陈亮
编辑部副主任
江金女
联系方式
《华南预防医学》编辑部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群贤路160号 邮编:511430
电话:
(020)31051582
E-mail:
gdsjkzx_hnyfyx@gd.gov.cn
ISSN 1671-5039
CN 44-1550/R
广告发布登记编号
440100190072
微信公众号
本期目录
2021年 第4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1-06-2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广东省住院病例疾病谱分析
陈龙, 黄晓亮, 冯丽芬, 李慧敏, 胡伟
2021, 47(6): 701-705. doi:
10.12183/j.scjpm.2021.0701
摘要
(
287
)
PDF
(1183KB) (
2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级响应期)广东居民住院病例疾病谱的特征。
方法
收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级响应期)广东省居民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根据ICD-10按系统分类,分析其疾病谱特征;将疫情期间疾病谱与2019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化特点。
结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住院病人96.1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下降26.3%,其中男性占43.9%,女性占56.1%;15岁以上占83.9%。住院病例前6位疾病分别为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其他接受医疗服务、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中毒。疫情期间住院病例疾病谱有所变化。前10顺位疾病中,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由第2为上升为第1位,其他接受医疗服务由第5位上升为第4位,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由第8位上升为第7位,肿瘤由第9位上升为第8位,起源于围生期疾病由第10位上升为第9位;呼吸系统疾病由第1位下降为第2位,消化系统疾病由第4位下降为第5位,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由7位下降为10位。眼和附器疾病由13位下降为19位。男性10种疾病顺位改变,女性12种疾病顺位改变。
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住院服务需求减少,疫情期间住院病例疾病谱有较大变化;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其他接受医疗服务、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中毒仍然是居民主要的住院疾病。
孕早期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徐永涛, 范刚, 徐苗苗
2021, 47(6): 706-709. doi:
10.12183/j.scjpm.2021.0706
摘要
(
166
)
PDF
(1184KB) (
2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孕早期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防治妊娠期甲状腺疾病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
以济南市某医院产科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孕10~12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该人群甲状腺激素水平并收集孕妇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孕早期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孕早期孕妇3 754人,年龄20~42岁,20~35岁占77.1%,孕11~<12周占41.6%,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者占4.7%,有甲状腺疾病史者占2.9%。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179例,异常率为4.8%,以甲状腺功能减退(87例,占48.6%)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38例,占21.2%)多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焦虑(
OR
=2.026)、抑郁(
OR
=2.724)、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
OR
=3.438)、有甲状腺疾病史(
OR
=4.043)、血压异常(
OR
=1.931)、血脂异常(
OR
=1.539)、血糖异常(
OR
=1.446)的孕妇孕早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可能性较高,食用盐类型为碘盐(
OR
=0.751)的孕妇孕早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的可能性较小。
结论
孕早期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率较高,以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为主,其受到孕妇焦虑、抑郁、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甲状腺疾病史、血压、血脂、血糖、食用盐等多因素影响,应加强对孕妇甲状腺疾病的筛查、监测和干预,保证母婴安全。
自然分娩产妇产后42 d盆底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徐凤娟, 沈敏, 张萍
2021, 47(6): 710-713. doi:
10.12183/j.scjpm.2021.0710
摘要
(
177
)
PDF
(1174KB) (
2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自然分娩产妇产后42 d盆底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市某医院产科自然分娩且产后42 d进行产后专病门诊体检的产妇,调查母婴基本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产后42 d盆底功能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对1 984名产妇进行研究,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8.53±6.44)岁,分娩孕周为37~42周,平均孕周为(38.49±1.43)周。1 984名产妇中有1 549例(78.07%)发生盆底功能异常,且Ⅰ、Ⅱ类肌肌力,Ⅰ、Ⅱ类肌疲劳度,阴道壁静态压力值异常率均超过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
OR
=1.527)、孕次2次及以上(
OR
=2.155)、产次2次及以上(
OR
=2.467)、新生儿出生体重≥4.0 kg(
OR
=3.086)、孕期增重高于推荐标准(
OR
=2.130)、分娩孕周>40周(
OR
=1.654)是自然分娩产妇产后42 d盆底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
结论
自然分娩产妇产后42 d盆底功能异常率较高,年龄、孕次、产次、新生儿出生体重、孕期增重、分娩孕周等因素均可影响自然分娩产妇盆底功能情况,产科医生应指导孕妇做好孕期管理,减少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异常情况的发生,促进产妇产后康复。
徐州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赵彤, 刘运翠, 白华
2021, 47(6): 714-717. doi:
10.12183/j.scjpm.2021.0714
摘要
(
162
)
PDF
(1172KB) (
2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徐州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徐州市托幼机构中幼儿数量前5位的幼儿园作为调查现场,对抽中幼儿园的所有3~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并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对4 464名徐州市3~5岁学龄前托幼儿童开展调查,男童2 236人,女童2 228人。3、4、5岁儿童分别占35.1%、32.0%、32.9%,城区托幼机构儿童占78.4%。有291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发生率为6.5%。分析结果显示父母至少一方肥胖(OR=1.881)、出生体重≥4.0 kg(OR=2.349)、年龄越大(OR=1.523)、偏爱高热量食物(OR=2.968)、很少吃蔬菜水果(OR=2.430)、偏爱零食(OR=2.678)、不易接受新食物(OR=1.499)的徐州市3~5岁学龄前儿童发生单纯性肥胖的可能性较高。
结论
徐州市3~5岁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较高,儿童单纯性肥胖与饮食行为、年龄、出生体重、父母肥胖情况等因素相关,培养学龄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善饮食行为问题,可积极有效地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
阜阳市≤5岁儿童流行性感冒病例病原学特点及流感疫苗接种现状调查
周涛, 青礼, 官林, 肖锦铖
2021, 47(6): 718-721. doi:
10.12183/j.scjpm.2021.0718
摘要
(
187
)
PDF
(1187KB) (
1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阜阳市≤5岁儿童流行性感冒(流感)病例病原学特征及流感疫苗接种情况进行研究。
方法
以2019年阜阳市2家医院全年确诊的≤5岁儿童流感病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儿童病例的人口学信息、临床症状、实验室资料、流感诊断结果等,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儿童病例主要监护人进行流感疫苗接种情况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儿童病例流感接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共获得1 488例阜阳市≤5岁儿童流感病例,男童818例(占54.97%),女童670例(占45.03%)。甲型流感774例(52.02%),乙型流感714例(47.98%)。甲型流感病例高热(>39 ℃)及高热惊厥发生率均高于乙型流感病例(
P
<0.05或
P
<0.01),流涕鼻塞、咽喉红肿/痛发生率低于乙型流感病例(均
P
<0.05)。1 488例流感病例中共有297例在近6个月内接种过流感疫苗,接种率为19.96%。儿童主要监护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
OR
=2.273)、家庭月收入越高(
OR
=2.057)、知晓流感疫苗(
OR
=3.537)的儿童病例6个月内接种疫苗的可能性越高,6个月前有流感疫苗接种史(
OR
=1.475)的儿童病例6个月内接种流感疫苗的可能性也越高。
结论
阜阳市≤5岁儿童流感病例病原为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大致相当,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影响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的因素主要有主要监护人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流感疫苗知晓情况及6个月前流感疫苗接种史。
常熟市成人血脂异常与糖尿病关系研究
叶映丹, 盛红艳, 陈俐枫, 陈冰霞, 顾亦斌, 顾淑君, 张秋伊
2021, 47(6): 722-726. doi:
10.12183/j.scjpm.2021.0722
摘要
(
151
)
PDF
(1195KB) (
1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常熟市成人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关系,为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常熟市6个乡镇/街道≥18岁的成人居民进行一对一面对面问卷调查并体检,分析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关系。
结果
共对11 809名居民进行了调查,男性4 776人,女性7 033人,平均年龄(59.46±11.93)岁;调查居民中有6 366人血脂异常,血脂异常率为53.91%,其中总胆固醇(TC)异常率为28.91%,总甘油三酯(TG)异常率为37.1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异常率为7.53%;成人居民中糖尿病患者1 416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脂异常、TG异常和HDL-C异常者的糖尿病患病风险分别是正常人的1.351、1.320、1.629倍,TG每增加1个标准差,糖尿病风险增加21.9%,HDL-C每增加1个标准差,糖尿病患病风险降低22.0%。
结论
常熟市成人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密切相关,应加强血脂的常规检测,预防及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情况及服药依从性研究
张怡, 韩雪, 蔺建宇
2021, 47(6): 727-730. doi:
10.12183/j.scjpm.2021.0727
摘要
(
171
)
PDF
(1178KB) (
2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T2DM)血糖控制达标情况及服药依从性对其的影响。
方法
以2019年1—12月北京市朝阳区某医院就诊的≥60岁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血糖达标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老年T2DM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及服药依从性进行分析。
结果
1 304例老年T2DM患者中男性621例,女性683例,年龄60~85岁,平均(69.6±6.9)岁,T2DM平均病程(8.9±1.7)年。T2DM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为(7.66±1.95)%。363例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达标率为27.84%。服药依从性好的291例(占22.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4.0(
OR
=0.751)、发病年龄越大(
OR
=0.715)、合并高血压(
OR
=0.150)、合并血脂异常(
OR
=0.197)、T2DM病程>10年(
OR
=0.518)的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可能性较低。饮食控制(
OR
=3.758)以及服药依从性越好(
OR
=3.323)的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可能性较高。
结论
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服药依从性均不甚理想,饮食控制、提高服药依从性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延缓并发症出现的重要策略。
拉萨地区藏族人群生活行为方式与自评健康状况的关联研究
次德吉, 曾春梅, 强巴, 琼拉, 杨明林
2021, 47(6): 731-735. doi:
10.12183/j.scjpm.2021.0731
摘要
(
127
)
PDF
(1175KB) (
1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拉萨地区藏族人群自评健康状况与常见生活行为方式暴露的关联,以期为该人群的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中拉萨地区藏族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以面对面电子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自评健康状况,采用全环境关联研究(EWAS)方法,全面探讨生活行为方式因素与自评健康状况的关联。
结果
6 212名藏族人群中自评健康状况非常好占9.1%,较好占55.9%,一般占28.0%,较差或很差占6.9%。EWAS框架下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偶尔饮酒(
OR
=0.79)、经常饮酒(
OR
=0.66)、膳食评分(
OR
=0.97)、每周业余平均锻炼时长2~3 h(
OR
=0.72)、每周业余平均锻炼时长>3 h(
OR
=0.84)人群更易有好的自评健康状况。而重度环境烟雾暴露(
OR
=1.52)人群自评健康状况更差。
结论
藏族人群的自评健康状况总体较为乐观,多种生活行为因素与自评健康状况相关,为后续健康教育、促进方向提供理论依据。
中国高原人群体力活动与高血压的关联:基于倾向评分匹配法
次仁卓嘎, 韩欣雨, 陈林, 次德吉, 张艳, 孟琼
2021, 47(6): 736-740. doi:
10.12183/j.scjpm.2021.0736
摘要
(
181
)
PDF
(1195KB) (
4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倾向评分匹配(PSM)法在体力活动与高血压关联问题的应用,分析我国高原人群体力活动与高血压的关系,为高血压的零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中西藏地区藏族(海拔3 500 m)与丽江地区汉族(海拔2 000 m)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PSM采用最近邻匹配法进行1∶1匹配,并进行平衡性检验,分析体力活动与高血压的关系。再进一步设定不同的卡钳值、采用逆概率加权法以及针对匹配前的人群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体力活动量下人群高血压检出率的差异,进行稳健性分析。
结果
PSM后,共纳入8 724名研究对象,匹配成功率为60.3%。
SMD
>0.1的只有吸烟因素,调整后分析结果显示体力活动充足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
OR
=0.87, 95%
CI
:0.79~0.96)。当设置卡钳值为0.1时,家庭收入和饮酒情况未达到平衡,调整后显示体力活动充足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
OR
=0.89,95%
CI
:0.80~0.98);当卡钳值为0.2时,教育程度、体质指数(BMI)、二手烟及高血压家族史未达到平衡,调整后显示体力活动充足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
OR
=0.83,95%
CI
:0.75~0.92) 。采用逆概率加权法后组间各协变量均可达到均衡(
SMD
<0.1),结果支持体力活动充足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
OR
=0.88,95%
CI
:0.83~0.93)。通过对匹配前的研究人群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了其他因素后,结果显示体力活动充足(
OR
=0.88,95%
CI
:0.81~0.96)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
结论
对于中国高原人群而言,体力活动充足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建议高原地区人群保持充足的体力活动。
2017—2019年青岛市出生缺陷现状研究
郭红艳, 董芝, 夏银梅, 韩艳艳
2021, 47(6): 741-743. doi:
10.12183/j.scjpm.2021.0741
摘要
(
153
)
PDF
(1162KB) (
1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青岛市2017—2019年出生缺陷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青岛市出生缺陷监测系统中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孕28周至出生后7 d的围产儿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2017—2019年青岛市14家监测医院上报的出生数据,3年间围产儿分别为20 300、14 916和14 592人,共49 808人,共报告出生缺陷1 236例,缺陷发生率为24.82‰。不同年份缺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生缺陷发生前3位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和唇腭裂,分别占19.7%、18.1%、16.9%,前3位占所有出生缺陷的54.7%,每年顺位有所不同。年龄<20或≥35岁(
OR
=1.193、1.236)的产妇分娩出生缺陷儿的风险较高,初产妇(
OR
=0.871)分娩出生缺陷儿的风险较低。
结论
青岛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率低于全国一般水平,近年来变化趋势平稳。出生缺陷类型前3位分别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和唇腭裂。影响该地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及产妇年龄,建议加强该地区产妇的孕前及产前保健工作,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群素质。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电子健康素养与服药依从性相关性研究
张琦, 于小贝, 暴银素
2021, 47(6): 744-747. doi:
10.12183/j.scjpm.2021.0744
摘要
(
188
)
PDF
(1172KB) (
1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分析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电子健康素养与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
方法
以2019年1—12月在河南省某医院门诊就诊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研究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电子健康素养与服药依从性情况,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384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平均分为(3.67±1.51)分,电子健康素养的总均分为(16.90±4.86)分,且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电子健康素养与服药依从性具有正相关性(
r
=0.529,
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电子健康素养越好(
β
’=0.139)、年龄越大(
β
’=0.104)、文化程度越高(
β
’=0.126)、服药年限越长(
β
’=0.103)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越好,有药物不良反应(
β
’= -0.109)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越差。
结论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电子健康素养与服药依从性水平均有待提升,临床医务人员应给予关注,通过提升患者的电子健康素养水平有助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改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朱卫京, 向平超, 郭伟安, 东黎光, 徐爱民, 刘月波
2021, 47(6): 748-752. doi:
10.12183/j.scjpm.2021.0748
摘要
(
231
)
PDF
(1201KB) (
2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2020年北京市某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为促进医务人员在抗击疫情期间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以定点收治医院一线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在救治患者的第14天和第21天,分别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
共纳入66名医护人员,男性24例,女性42例;年龄(34.8±8.8)岁;医生22例,护士44例。医务人员第1次SCL-90总分阳性检出率6.1%(4/66),第2次阳性检出率7.6%(5/66);第2次结果中>30岁组医务人员阳性检出率低于≤30岁组(
P
<0.05)。2次SCL-90总均分均优于中国常模(
P
<0.01),并且第2次分值低于第1次,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医务人员SCL-90总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医务人员各因子分低于中国常模。不同年龄、职业医务人员10个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不同性别医务人员恐怖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女性心理素质更好。
结论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一线医务人员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优于中国正常成人常模。随着在一线工作时间延长,>30岁的医护人员较年轻者心理健康状态更佳。
现场研究
珠海市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调查及分子特征研究
周兰兰, 魏泉德, 黄辉涛, 黄文燕
2021, 47(6): 753-756. doi:
10.12183/j.scjpm.2021.0753
摘要
(
150
)
PDF
(1603KB) (
1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广东省珠海市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和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elta virus, HDV)混合感染现状,及HBV基因型和S基因表达的关系。
方法
收集广东省珠海市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HBV感染者血清样本558份,同时采用ELISA法和荧光PCR法检测HDV抗体和核酸,用PCR扩增和测序法获得HBV部分S基因序列,用MEGA 6.0软件构建进化树对HBV基因定型,并分析S蛋白功能区表达。
结果
从558份HBV感染者血清样本中检出2份HDV病例,HDV感染率0.36%;HBV优势基因型为C型和B型,2份HBV/HDV混合感染样HBV基因型为C型,与HBV单独感染样位于同一进化簇,并在第146位和第194~201位氨基酸处保守。
结论
广东省珠海市HBV感染者中HDV感染处于低水平;2例HBV/HDV混合感染样HBV基因型为C型,为珠海市优势基因型,HBV S蛋白未发现氨基酸变异。
天津市慢性乙肝患者家庭负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何海艳, 魏兆飞, 赵莹, 张国平, 吴伟慎
2021, 47(6): 757-760. doi:
10.12183/j.scjpm.2021.0757
摘要
(
174
)
PDF
(1167KB) (
1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天津市慢性乙肝患者家庭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
利用疾病家庭负担量表对天津市慢性乙肝患者家庭负担进行量化,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乙肝患者家庭负担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本次共调查204名慢性乙肝患者家庭照顾者,男性75人,女性129人,平均年龄(48.57±13.62)岁,其中患者配偶139人(68.14%),父母35人(17.16%),子女30人(14.71%)。家庭负担总均分为(12.89±9.58)分,其中对家庭经济负担的影响最为突出,平均得分为(4.16±2.72)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慢性乙肝患者家庭照顾者为女性(
β
’=0.159)、文化程度高中/中专(
β
’=-0.154)、大专及以上(
β
’=-0.411)、离异或丧偶(
β
’=0.323)、家庭月收入2 000~3 999元(
β
’=-0.332)以及≥4 000元(
β
’=-0.391)是慢性乙肝患者家庭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天津市慢性乙肝患者存在一定的家庭负担,应根据慢性乙肝疾病家庭负担的特征,在社会中关注重点人群,多种有效措施和政策相结合,减轻家庭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万宁市成年居民膳食模式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研究
蔡汝芹, 周广玉, 麦舒红, 符鸿香
2021, 47(6): 761-763. doi:
10.12183/j.scjpm.2021.0761
摘要
(
155
)
PDF
(1169KB) (
1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万宁市成年居民膳食模式与代谢综合征(MS) 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万宁市≥18岁成年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检检查及血生化指标检测,对万州市成年居民代谢综合征及膳食模式进行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膳食模式与代谢综合征发生关系进行研究。
结果
本研究共对1 026名万宁市成年居民进行调查,男性544人,女性482人。年龄18~81岁,以18~44岁为主,占51.7%,以城镇户口为主,占77.9%。代谢综合征病例89例,患病率为8.67%。膳食模式分析结果显示该人群主要有高蛋白模式、素食模式、高热量模式和简单模式4种膳食模式,其特征根分别为1.402、1.304、1.299、1.2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热量模式中因子得分最高(Q4)的居民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较高(
OR
=1.664),素食模式中因子得分最高(Q4)的居民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较小(
OR
=0.776)。
结论
万宁市成年人群膳食模式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有一定关联,应因地制宜地调整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对预防及控制代谢综合征有重要意义。
老年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方勇, 吴玉梅, 陶琦, 许智越
2021, 47(6): 764-767. doi:
10.12183/j.scjpm.2021.0764
摘要
(
175
)
PDF
(1158KB) (
2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60岁老年人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以2018—2020年在华东疗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该人群的体检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高尿酸血症检出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高尿酸血症检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对在华东疗养院进行健康健康的3 870名≥60岁老年人进行分析,男性2 466人,女性1 404人,年龄60~89岁,平均(66.17±12.87)岁。检出高尿酸血症810例,检出率为20.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
OR
=2.901)、BMI≥28.0(
OR
=2.158)、收缩压异常(
OR
=2.042)、几乎不运动(
OR
=1.952)、甘油三酯异常(
OR
=1.75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
OR
=3.010)的≥60岁健康体检者高尿酸血症检出风险较高。
结论
上海老年健康体检人群的尿酸水平整体偏高,男性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高BMI、高TG、缺乏运动均是导致老年人血尿酸水平升高的主要因素。
北京市≥45岁体检者视力损伤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于洁, 李媛, 蒋瑜, 贾洪真
2021, 47(6): 768-770. doi:
10.12183/j.scjpm.2021.0768
摘要
(
145
)
PDF
(1163KB) (
2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中老年人视力损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以2019年全年北京市某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45岁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视力检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视力损伤发生率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视力损伤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共对3 963名≥45岁中老年体检者进行视力检测及问卷调查,年龄45~79岁,以45~59岁为主,占68.1%。男女性别比为1.2∶1,以城镇居民为主,占70.9%,检出视力损伤者996例,发生率为2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发生视力损伤为因变量(否=0,是=1),结果显示,年龄越大(
OR
=1.763)、有眼部疾病史(
OR
=2.54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
OR
=1.318)、每日使用手机时间≥4 h(
OR
= 1.982)、糖尿病患者(
OR
=2.354)发生视力损伤的风险较高。
结论
北京市≥45岁中老年体检者视力损伤发生率较高,年龄、文化程度、眼部疾病史、每日使用手机时间、糖尿病患病情况是发生视力损伤的影响因素。
成年支气管哮喘病例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金小乐, 薛乾隆, 高飞, 王慧, 张志斌, 焦会珍
2021, 47(6): 771-773. doi:
10.12183/j.scjpm.2021.0771
摘要
(
140
)
PDF
(1188KB) (
1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张家口市成年支气管哮喘病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支气管哮喘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以2017—2019年张家口市某院呼吸科门诊诊治的成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在同医院体检中心选择性别相同、年龄±1岁的非支气管哮喘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病例特征进行描述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支气管哮喘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成年支气管哮喘病例208例(病例组),健康体检者208人(对照组),2组人群的性别、年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208例成年支气管哮喘病例中,典型哮喘占77.4%(161例),临床症状以喘息(75例)和咳嗽(69例)最为多见。合并症主要为呼吸道感染(71例,占34.1%)、过敏性鼻炎(45例,占2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4.0(
OR
=1.677)、吸烟(
OR
=1.702)、有家族哮喘史(
OR
=1.788)、药物/食物/粉尘等过敏史(
OR
=2.540)、粉尘/有害气体等接触史(
OR
=3.074)均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
OR
=0.527)、经常体育锻炼(
OR
=0.559)则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保护因素。
结论
张家口地区成年支气管哮喘病例表型以典型哮喘为主,症状以喘息、咳嗽最多,且多合并呼吸道感染。成人哮喘患病与肥胖、吸烟、家族哮喘病史、药物/食物/粉尘等过敏、粉尘/有害气体等接触有关。临床工作应加强致敏因素的防控,指导患者积极参与体育锻炼,预防并较少哮喘的发生。
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情况及服药依从性分析
张佳佳, 周纪妹, 孙莉莉, 王宇鹰, 孙晓敏
2021, 47(6): 774-777. doi:
10.12183/j.scjpm.2021.0774
摘要
(
114
)
PDF
(1164KB) (
1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以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郑州市某医院门诊就诊T2DM合并DR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及血糖相关指标检测,运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估其服药依从性,对T2DM合并DR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血糖控制达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1 264例患者中年龄30~77岁,病程3~23年。血糖控制者达标661例,血糖控制达标率为5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
OR
=3.174)、每周运动时间≥3 h(
OR
=2.323)、规律血糖检测(
OR
=2.079)、MMAS-8评分≥8分(
OR
=4.007)是T2DM合并DR患者血糖达标促进因素,病程越长(
OR
=0.845)T2DM合并DR患者血糖控制达标可能性越低。
结论
T2DM合并DR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较低,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应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提高患者血糖控制依从性。
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控制达标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李景丽, 李蕊娟, 郑鑫
2021, 47(6): 778-780. doi:
10.12183/j.scjpm.2021.0778
摘要
(
117
)
PDF
(1177KB) (
1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控制达标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借鉴资料。
方法
以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郑州市某医院内分泌科门诊诊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指标检测,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控制达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对1 07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男性572例,女性504例。年龄37~77岁,以60~77岁为主(占61.1%)。综合控制达标41例,达标率为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4.0(
OR
=0.528)、病程>10年(
OR
=0.409)、合并高血压(
OR
=0.361)、合并冠心病(
OR
=0.640)、合并血脂异常(
OR
=0.199)、饮酒≥3次/月(
OR
=0.582)的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达标可能性较低,体育锻炼≥3次/周(
OR
=2.257)的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控制达标可能性较大。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控制达标率较低,其受到体重、病程、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饮酒、体育锻炼多种因素影响,可针对性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促进综合控制达标情况好转。
沧州市≥60岁体检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静, 宋健, 邓爱兵, 陈军
2021, 47(6): 781-783. doi:
10.12183/j.scjpm.2021.0781
摘要
(
105
)
PDF
(1165KB) (
1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沧州市≥60岁体检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现状并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因素。
方法
以2019年1—12月在沧州市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岁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肺功能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该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对2 054名沧州市≥60岁体检居民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及问卷调查,女性961人,男性1 093人,年龄60~79岁,以60~69岁为主,占66.1%。检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95例,检出率为9.5%。以肺功能1级和2级为主,占8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
OR
=1.795)、居住地为乡镇(
OR
=1.982)、吸烟≤12支/d和>12支/d(
OR
=2.255、3.007)、职业粉尘接触史(
OR
=2.069)、家族哮喘史(
OR
=2.604)、家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
OR
=1.744)、呼吸道反复感染史(
OR
=1.855)为≥60岁体检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
沧州市≥60岁体检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检出率较高,其受到性别、居住地、吸烟、职业粉尘接触史、家族哮喘史、家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呼吸道反复感染史等多因素影响,应针对性采取防治措施,提高肺功能早期筛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性认知,控制疾病发生和发展。
2014—2018年佛山市顺德区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分析
陈金生, 李柱锋, 廖元海, 陆璐, 何诗敏
2021, 47(6): 784-787. doi:
10.12183/j.scjpm.2021.0784
摘要
(
384
)
PDF
(1184KB) (
3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结合《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要求,对佛山市顺德区狂犬病暴露及处置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顺德区2014—2018年狂犬病监测门诊暴露人群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暴露人群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比新指南实施前后暴露特征的变化。
结果
2014—2018年顺德区共报告狂犬病暴露113 093例,年平均暴露率8.88‰,人口暴露率呈上升趋势(
P
<0.01),5~9岁人群暴露率最高,为19.13‰。猫伤所占比例逐年升高(
P
<0.01),鼠伤所占比例降低(
P
<0.01),头面伤Ⅲ级诊断率升高(
P
<0.01);Ⅲ级暴露人群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为10.56%,呈上升趋势(
P
<0.01)。
结论
2014—2018年规范诊断及处置率有所提高,但还需加强新指南的培训和落实,加强对0~9岁人群暴露干预及猫致伤预防,提高Ⅲ级暴露人群免疫球蛋白接种率。
重症医学科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鸣, 高梦琦, 颜承悦
2021, 47(6): 788-790. doi:
10.12183/j.scjpm.2021.0788
摘要
(
141
)
PDF
(1197KB) (
1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重症医学科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借鉴资料。
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重症医学科患者资料来源于院内重症医学科病历管理系统,呼吸道分泌物、创面分泌物、引流液、血液、尿液等样本由医院检验科采样并进行培养鉴定后保存于医院菌种库。对重症医学科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单、多因素分析判断重症医学科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影响因素。
结果
纳入研究916例重症医学科患者,其中男性467例,女性449例;年龄29~76岁,平均(56.9±5.4)岁。感染鲍曼不动杆菌59例,感染率为6.4%,共分离出85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呼吸道分泌物53株(占62.4%),创面分泌物16株(占1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
OR
=1.784)、机械通气(
OR
=2.208)、深静脉置管(
OR
=2.697)、低蛋白血症(
OR
=3.184)是重症医学科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
结论
重症医学科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较高,以呼吸系统感染构成比最高,感染的发生受到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低蛋白血症多因素影响,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监测, 针对性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发生。
583例慢性咳嗽病例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娜莉, 马原, 田玉恆, 胡少博
2021, 47(6): 791-793. doi:
10.12183/j.scjpm.2021.0791
摘要
(
147
)
PDF
(1187KB) (
1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与分析慢性咳嗽患者流行病学及病因特征。
方法
以2019年全年在郑州市某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者为病例组,按1∶1比例同时在同医院体检中心选取与病例性别一致、年龄±0.5岁的无咳嗽症状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慢性咳嗽病例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对慢性咳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病例组、对照组各纳入583人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和年龄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各组男性均为322人,女性均为261人,分别占55.2%、44.8%。病例年龄3~79岁,以3~13岁和60~79岁人群为主,分别占26.4%、32.8%。病因主要为咳嗽变性哮喘(206例,35.3%)和鼻后滴漏综合征(171例,2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烟草暴露(
OR
=2.375)、粉尘及有害气体接触史(
OR
=1.933)、家族呼吸道疾病史(
OR
=2.228)、接触动物皮毛(
OR
=1.809)、房屋异味(
OR
=2.547)、呼吸道疾病住院史(
OR
=2.214)、过敏史(
OR
=2.787)者发生慢性咳嗽风险较高。
结论
慢性咳嗽患者以儿童和老年人群为主,且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涉及面较广,咳嗽变异性哮喘及鼻后滴漏综合征是其主要病因。
郑州市1 024名遗传咨询者特征及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杨萍, 樊文倩, 张倩
2021, 47(6): 794-796. doi:
10.12183/j.scjpm.2021.0794
摘要
(
163
)
PDF
(1160KB) (
2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郑州市遗传咨询者人群特征,并对不同特征咨询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异常情况进行分析。
方法
收集2020年全年郑州市某医院生殖中心遗传咨询者基本信息,并对外周血染色体核型进行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染色体异常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1 024名遗传咨询者中男性356人,女性668人。年龄3~49岁,以20~29岁为主,占64.3%。咨询原因主要有不孕不育症和反复流产、死胎、死产史等不良生育史,分别占47.6%、36.8%。检出染色体异常115例,异常率为11.2%。主要为染色体多态性改变79例,占68.7%。性别、年龄、遗传咨询原因等情况不同的遗传咨询者的染色体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男性遗传咨询者中染色体异常率高于女性,10~19、40~49岁遗传咨询者中染色体异常率较高,咨询原因为反复流产、死胎、死产史等不良生育史和先天性智力低下者染色体异常率较高。
结论
郑州市遗传咨询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较高,以染色体多态性改变多见,不同特征遗传咨询者染色体异常检出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临床上应加强相关健康宣教工作,重视外周血染色体检查,有利于发现遗传性疾病。
大连市1~14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分析
张英实, 孙瑾
2021, 47(6): 797-799. doi:
10.12183/j.scjpm.2021.0797
摘要
(
125
)
PDF
(1161KB) (
1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大连市1~14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缺乏情况并探讨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儿童补充维生素A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2018年全年在大连市某妇幼保健院儿童医疗保健中心进行体检的1~1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清维生素A水平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儿童维生素A缺乏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维生素A缺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对10 667名1~14岁儿童进行维生素A缺乏情况进行分析,男童占52.9%,女童占47.1%。以9~14岁儿童为主,占31.6%。2 829例儿童检出维生素A边缘型缺乏,发生率为26.5%。维生素A缺乏873例,发生率为8.2%。年龄越大(
OR
=0.532)、有补充维生素A(
OR
=0.552)的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可能性较低,生长发育迟缓(
OR
=2.252)、消瘦(
OR
=1.592)、超重(
OR
=1.178)、肥胖(
OR
=1.279)、有挑食偏食情况(
OR
=1.939)的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可能性较高。
结论
大连市1~14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较为严重,尤其是维生素A边缘型缺乏发生率较高。维生素A缺乏与儿童年龄、维生素A补充、挑食偏食及生长发育情况相关,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并制定干预措施。
孕期生活方式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林妹, 喻灿阳, 施蕾
2021, 47(6): 800-803. doi:
10.12183/j.scjpm.2021.0800
摘要
(
144
)
PDF
(1161KB) (
2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孕期生活方式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以2019年1—12月海口市某医院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强化处理组和常规处理组,同时匹配正常妊娠状态孕妇作为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产前检查基础上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包括运动干预和饮食干预,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3组孕妇妊娠结局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强化处理组、常规处理组和健康对照组有效人数分别为127例、136例和171人,3组孕妇年龄、孕前BMI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强化处理组不良妊娠结局23例,常规处理组56例,健康对照组13例,发生率分别为18.2%、40.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
OR
=1.687)、孕期增重高于推荐标准(
OR
=1.781)、不良孕产史(
OR
=2.542)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与常规处理组孕妇相比,健康对照组(
OR
=0.672)和强化处理组(
OR
=0.420)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较低。
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应重视妊娠期糖尿病的防治宣教,并根据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个体差异给予孕期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包括营养和运动指导等,帮助其控制体重增长,对降低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均有重要价值。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宫颈病变筛查分析
努比叶木·沙依木, 张慧, 李凡卡
2021, 47(6): 804-806. doi:
10.12183/j.scjpm.2021.0804
摘要
(
150
)
PDF
(1165KB) (
1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兵团)各师的已婚女性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病变进行筛查。
方法
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师所有常住(居住≥6个月)已婚妇女为研究对象开展HPV感染及宫颈癌筛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HPV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2018—2019年共对49 154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婚女性进行HPV感染及宫颈癌筛查,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48.09±6.51)岁。一师、二师、三师1分别占45.30%、27.63%、27.07%。以汉族为主,占81.85%。共检出HPV阳性人数4 022例,阳性率为8.18%,CINⅠ 288例、CINⅡ-Ⅲ 64例,宫颈癌18例,宫颈癌患病率为0.04%。其中宫颈浸润癌-鳞癌11例(22.30%),宫颈原位腺癌7例(14.19%)。以HPV16(2 082例,占51.77%)和HPV18(923例,占22.95%)为主,感染率分别是4.24%、1.8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三师已婚女性相比,一师(
OR
=1.389)和二师(
OR
=1.231)的已婚女性HPV感染风险较高。与35~44岁已婚女性相比,55~64岁(
OR
=1.354)已婚女性HPV感染的风险较高。
结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师已婚女性HPV感染率相对较低,且呈单一感染的特点。地区、年龄与HPV感染紧密相关,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不相关。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
赵君, 赵双双, 赵晖
2021, 47(6): 807-810. doi:
10.12183/j.scjpm.2021.0807
摘要
(
254
)
PDF
(1166KB) (
1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住院费用情况,探讨影响AML患者住院费用的相关因素,以期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和缓解患者经济负担提供依据。
方法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2017—2019年收治的所有AML住院病例资料来源于医院病案电子信息系统,治疗费用明细来源于医院收费结算系统,采用描述性分析对AML住院患者住院费用进行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对北京市某三甲医院2017—2019年收治的378 例AML住院病例进行分析,病例男女比为1.2∶1。年龄13~79岁,中位年龄53 岁。住院天数3~67 d,中位数为21 d。疾病分型中M3型AML患者83例(21.96%);378例AML患者的人均住院费用为5.48万,次均住院费用为2.08万,日均住院费用1 130.7元, 3年间人均住院费用呈上升趋势,药费和血费占比最高(平均分别为58.41%、11.2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AML患者的年龄(
β
’=0.016)、住院天数(
β
’=0.325)、合并疾病情况(
β
’=0.103)、手术情况(
β
’=0.103)是影响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
结论
AML患者住院费用较高,建议针对重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适当控制药费和血费,有效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郑州市金水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及影响因素
孙佳丽, 覃建, 田丽娜, 任胜卫
2021, 47(6): 811-813. doi:
10.12183/j.scjpm.2021.0811
摘要
(
138
)
PDF
(1160KB) (
1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郑州市金水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防治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
以2020年4—5月在郑州市某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金水区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均完成视力灯箱指读及自动视力筛查仪检查,分析视力不良发生情况,并对中小学生家长或主要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视力不良的相关因素。
结果
1 432名中小学生纳入研究,检出视力不良671例,视力不良发生率为46.9%。其中,轻度视力不良189例(28.2%)、中度视力不良315例(46.9%)、重度视力不良167例(2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
OR
=1.218)、父亲或母亲至少一方近视(
OR
=2.356)、主要照顾者为祖父母或其他人员(
OR
=1.493、1.597)、每日电视及其他电子产品使用时间>3 h(
OR
=2.319)、单次视屏时间>30 min(
OR
=3.699)、用眼习惯不良(
OR
=3.377)的郑州市金水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风险更高,视屏距离屏为对角线6倍距离及以上(
OR
=0.696)、每日户外活动时间≥2 h(
OR
=0.568)的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风险较低。
结论
郑州市金水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其发生受到年龄、父亲和/或母亲近视、主要照顾者、每日电视及其他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单次视屏时间、视屏距离、每日户外活动时间、用眼习惯多因素影响,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有效防治需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2018—2020年南昌市某医院手术室低温灭菌监测结果分析
张晓燕
2021, 47(6): 814-816. doi:
10.12183/j.scjpm.2021.0814
摘要
(
129
)
PDF
(1163KB) (
1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手术室手术器械及相关物品低温灭菌质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分析不合格原因并调整灭菌措施,为避免院感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8—2020年南昌市某医院手术室适用于等离子灭菌的手术器械及相关物品的灭菌质量报告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2018年生物监测、化学监测、细菌学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8.1%、99.1%、99.7%,2019年生物监测、化学监测、细菌学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9.3%、99.5%、100.0%,2020年生物监测、化学监测、细菌学监测合格率分别为100.0%、99.9%、100.0%。3年的生物监测、化学监测结果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其中2020 年整体灭菌效果最高。3年间细菌学指标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不合格原因主要有物品摆放不当、灭菌前清洁不彻底、清洁或烘干不彻底、物品转载过多、清洁不彻底以及器械组件拆分不完全、灭菌袋封口不严等。
结论
该医院2018—2020年手术室低温灭菌质量监测结果较理想,但不合格原因较多,医院质量控制部门应全面考虑制定相对改进措施并加强监测。
海口市育龄女性HPV筛查结果分析及HPV疫苗接种意愿研究
杨绮妍, 陈克妮
2021, 47(6): 817-819. doi:
10.12183/j.scjpm.2021.0817
摘要
(
178
)
PDF
(1167KB) (
1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普通女性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筛查结果,并分析其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
方法
以海口市某医院体检中心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进行健康体检的育龄女性为研究对象进行HPV筛查并对该人群HPV疫苗接种意愿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该人群HPV疫苗接种意愿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对3 476名海口市育龄女性进行调查,年龄20~45岁,以20~30岁为主,占65.1%,以已婚为主,占72.5%。有生育史者占88.2%。检出HPV阳性537例,检出率为15.1%,共检出HPV 574株,其中低危型HPV 105株(占18.3%),高危型HPV 395株(占68.8%),高/低危型混合感染74株(占12.9%)。接种意愿率为78.1%,其中626人已接种HPV疫苗,接种率为1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1~45岁(
OR
=0.746)、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
OR
=2.370)、居住地在城市(
OR
=2.875)、家庭收入>10万元/年(
OR
=2.380)、有宫颈癌家族史(
OR
=2.724)、亲戚朋友接种HPV疫苗(
OR
=3.077)、参加过宫颈癌预防讲座(
OR
=3.758)均为育龄女性接种HPV疫苗意愿的影响因素。
结论
海口市育龄女性HPV阳性检出率较高,HPV疫苗接种意愿率也较高,但接种率较低。年龄、文化水平、居住地、家庭收入等均为海口市育龄女性接种HPV疫苗意愿的影响因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医护人员职业健康及职业防护现状
支慧, 孙静, 单单单, 蒋敏
2021, 47(6): 820-823. doi:
10.12183/j.scjpm.2021.0820
摘要
(
156
)
PDF
(1174KB) (
1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医护人员职业健康及职业防护现状进行调查,为提高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水平提供借鉴资料。
方法
2020年10—11月采用简单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公立医院三级医院1家、二级医院2家,对抽中医院的所有医护人员进行亚健康状态及职业损伤情况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医护人员亚健康状态及职业损伤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研究共收集到481名医护人员的有效调查问卷。男性234人,女性247人。年龄25~65岁,平均(39.2±5.7)岁。481名医护人员中健康状态比例为13.5%,亚健康状态比例为81.1%,疾病状态比例为5.4%。职业损伤发生率为76.3%,以物理性损伤、运动功能性损伤、化学性损伤多见,分别占58.8%(283例)、43.0%(207例)、31.6%(152例)。不同性别、学历、医院级别、职业分布、职称、工龄的医护人员亚健康及职业损伤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与职业暴露概念、手卫生要求及洗手规范、传染性疾病患者手术中感染风险的相关防护知识掌握度较高,分别为95.4%、90.9%、84.4%。在接触污染源前后洗手、锐器伤后挤压出血后彻底清洗消毒、污染后医疗物品消毒方面执行率较高,分别为97.3%、91.3%、83.6%。
结论
郑州市医护人员职业健康及职业防护现状不容乐观,职业亚健康及职业损伤发生率较高,而相关防护知识掌握度不足,职业防护行为执行情况有待提高,需要针对性加强干预措施、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水平。
检验技术与方法
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二噁英类化合物
刘源, 孟文莹, 林晓仕, 蒋友胜, 梁惠雯, 张建清
2021, 47(6): 824-827. doi:
10.12183/j.scjpm.2021.0824
摘要
(
137
)
PDF
(1187KB) (
1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建立了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17种二噁英类化合物(PCDD/Fs)的质量浓度。
方法
水样通过3次液液萃取进行富集,经酸性硅胶柱、中性氧化铝柱和活性炭柱净化,高分辨气相色谱/双聚焦磁式质谱仪(HRGC/HRMS)进行分析,同位素稀释法定量。
结果
17种PCDD/Fs在CSL~CS3范围内标准曲线稳定,仪器检出限为0.02~0.20 pg/µL,方法检出限为0.10~3.00 pg/µL。在低、中、高的加标浓度水平下, 17种PCDD/Fs单体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8.0%~116.0%、86.9%~114.0%、78.3%~101.0%,相对标准偏差(
RSD
)分别为3.74%~24.30%、1.48%~11.20%、2.75%~14.50%;回收率范围分别为60.0%~126.0%、70.7%~124.0%、72.8%~121.0%。
结论
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质谱法针对性强、检出限低、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回收率高,可精确定量测定生活饮用水中17种PCDD/Fs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