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主编
李艳
执行主编
杨颖
编辑部主任
陈亮
编辑部副主任
江金女
联系方式
《华南预防医学》编辑部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群贤路160号 邮编:511430
电话:
(020)31051582
E-mail:
gdsjkzx_hnyfyx@gd.gov.cn
ISSN 1671-5039
CN 44-1550/R
广告发布登记编号
440100190072
微信公众号
本期目录
2025年 第51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5-08-20
上一期
封面下载
目录下载
共识标准指南
食源性变形杆菌多技术联用鉴定与分子溯源专家共识
朱勇, 张洪, 罗阳, 邹静波, 重庆市科技青年联合会实验医学专委会
2025, 51(8): 818-823. doi:
10.12183/j.scjpm.2025.0818
摘要
(
12
)
PDF
(112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变形杆菌簇(Proteeae)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领域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因其在食品中可能引发食源性疾病而备受关注。目前我国仍沿用《WS/T 9—1996》标准传统培养及生化方法作为食源性变形杆菌的检测依据,存在灵敏度低、耗时长等问题,亟需建立更高效的检测技术体系。本文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变形杆菌分子鉴定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预处理及增菌分离—分子初筛—目标菌确证—分子溯源”4阶段的标准化检测流程。研究表明,肠道菌增菌(Enterobacteria Enrichment,EE)肉汤培养基结合伊红美蓝(Eosin-methylene Blue,EMB)琼脂平板与沙门氏菌-志贺氏菌(
Salmonella
-
Shigella
,SS)琼脂平板可有效提升分离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和16S rRNA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在分子初筛中具备较高特异性和时效性,标准化生化系统与Sanger测序联合使用可提高确证准确率,全基因组测序(WGS)则为流行病学溯源提供有力支撑。本共识结合最新研究证据与检测实践,旨在提升我国食源性变形杆菌的快速识别与应急处置能力,为保障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论著
肥胖驱动型子宫内膜癌代谢特征分析
黄嘉昱, 史青利
2025, 51(8): 824-828. doi:
10.12183/j.scjpm.2025.0824
摘要
(
11
)
PDF
(1034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肥胖驱动型子宫内膜癌(EC)的代谢特征。
方法
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基于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提取2020年3月至2024年11月共315例EC患者临床数据,根据体质量指数(BMI)结果将315例患者分为肥胖驱动型EC组(BMI≥28 kg/m
2
)和EC组(BMI<28 kg/m
2
)。从医院标准化生物样本库中收集患者确诊EC时的血液样本,检测代谢性指标,经单、多因素分析代谢性指标对肥胖驱动型EC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代谢指标对肥胖驱动型EC的鉴别能力。
结果
315例EC患者中肥胖驱动型EC共102例,占32.38%。肥胖驱动型EC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Ⅲ~Ⅳ期占比、病理类型Ⅰ型占比、低分级占比、BMI、血清瘦素(leptin)、抵抗素(RETN)、甘油三酯(TG)均高于EC组,脂联素(ADPN)低于EC组(均
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较高(
OR
=16.094)、血清leptin较高(
OR
=1.370)、ADPN较低(
OR
=0.495)、RETN较高(
OR
=1.285)均为肥胖驱动型EC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eptin、ADPN、RETN对肥胖驱动型EC均有一定鉴别能力,曲线下面积为0.847、0.822、0.812。
结论
肥胖驱动型EC代谢特征为脂肪细胞因子失衡,表现为血清leptin、RETN表达增高,ADPN表达降低,检测血清leptin、ADPN、RETN对肥胖驱动型EC均有一定鉴别能力。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疲劳异质性研究及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赵会会, 刘洋洋, 张艳
2025, 51(8): 829-834. doi:
10.12183/j.scjpm.2025.0829
摘要
(
15
)
PDF
(1040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潜在疲劳类别,并探讨其与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关联,为制定分层管理策略奠定理论基础。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诊治的CHF患者110例。采用潜在剖面分析(LPA)法分析患者疲劳潜在类别。比较不同疲劳类别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疲劳异质性的影响因素。
结果
LPA结果显示,3分类模型(低、中、高疲劳组)的赤池信息量准则(AIC)、贝叶斯信息量准则(BIC)和调整贝叶斯信息量准则(aBIC)最低(6 977.902/7 058.563/6 988.798),熵值为0.831,主对角线概率均>90%,交叉分类概率≤7.5%,符合高分类可靠性要求。低疲劳组27例(24.55%),总分(42.39±6.83)分;中度疲劳组49例(44.55%),总分(61.67±6.93)分;高度疲劳组34例(30.91%),总分(77.91±6.56)分。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
OR
=2.845)和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7(GAD-7)得分(
OR
=1.892)是高度疲劳的相关因素,射血分数(
OR
=0.650、0.505)和多维度感知社会支持量表(MSPSS)得分(
OR
=0.785、0.209)是中度疲劳和高度疲劳的相关因素(均
P
<0.05)。随访1年,预后结局显示显著梯度差异:低疲劳组的全因死亡率(3.70%)、心力衰竭再住院率(14.81%)和复合终点事件(死亡或再住院)发生率(18.52%)最低;中度疲劳组相应发生率分别为10.20%、24.49%和30.61%;而高度疲劳组则显著升高,分别达到26.47%、50.00%和61.76%,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
结论
CHF患者的疲劳异质性可明确划分为低、中、高3个特征性亚组。失眠、焦虑等心理症状及较低的社会支持水平与高疲劳程度显著相关,且高疲劳组患者预后最差,应基于疲劳分层实施个体化管理以改善临床结局。
晚期早产适于胎龄儿宫外生长迟缓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陶翊然, 黄永, 鲍丹丹
2025, 51(8): 835-839. doi:
10.12183/j.scjpm.2025.0835
摘要
(
9
)
PDF
(91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适于胎龄儿(AGA)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在合肥市妇幼保健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236例晚期早产AGA的相关数据纳入研究,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AGA晚期早产儿EUGR发生状况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基线资料与AGA晚期早产儿发生EUGR的关系。
结果
236例新生儿中58例发生EUGR,归为EUGR组,发生率为24.58%。EUGR组合并妊娠期并发症、新生儿性别为男性、出生时极低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并发症、喂养不耐受占比高于非EUGR组,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长于非EUG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妊娠期并发症(
OR
=5.005)、新生儿性别(
OR
=5.427)、出生时极低出生体重儿(
OR
=185.089)、低出生体重儿(
OR
=4.120)、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
OR
=1.315)、新生儿并发症(
OR
=2.598)、喂养不耐受(
OR
=4.805)可能是晚期早产AGA发生EUGR的影响因素(均
P
<0.05)。
结论
晚期早产AGA此类患儿EUGR发生率较高,妊娠期并发症、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全胃肠道喂养时间、新生儿并发症及喂养不耐受等因素与之密切相关。临床需针对高危因素加强监测与干预,以改善晚期早产AGA宫外生长发育状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共病特征及其运动耐力与症状负担情况调查
胡颖文, 张蕊, 谢修云
2025, 51(8): 840-844. doi:
10.12183/j.scjpm.2025.0840
摘要
(
8
)
PDF
(1080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共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调查其运动耐力与症状负担情况。
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淮南新华医疗集团新华医院诊治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及生活行为习惯,以ICD-10界定共病,采用6MWT评估运动耐力,采用慢阻肺评估测试量表(CAT)与改良呼吸困难指数量表(mMRC)评估症状负担,用点二列相关性分析运动耐力、症状负担与COPD患者共病的相关性。
结果
506例COPD患者,415例(82.02%)有共病;男性共病率88.82%,高于女性71.78%(
P
<0.01)。共病类型前3位:高血压289例(57.11%)、缺血性心脏病165例(32.61%)、支气管扩张症117例(23.12%)。共病组:年龄(61.25±7.73)岁,GOLD 4级40例(9.64%),病程更长,6MWT<150 m 240例(57.83%),CAT 21~30分203例(48.92%),mMRC 3级212例(51.08%)。无共病组:6MWT 150~450 m 84例(92.31%),CAT 21~30分43例(47.25%),mMRC 2级35例(38.46%)。6MWT与共病负相关(
r
=-0.327,
P
<0.01),CAT、mMRC与共病正相关(
r
=0.210、0.223,均
P
<0.01)。
结论
COPD患者共病现象普遍且存在性别差异,共病对患者的运动耐力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加重患者的症状负担,提示慢病管理者需重视共病管理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江苏省淮安市12~17岁中学生不同肥胖指标与血压偏高的关系
付瑞, 张锡彦, 李鸿萱, 陈俐如, 朱鹏, 葛恒康, 王小莉
2025, 51(8): 845-850. doi:
10.12183/j.scjpm.2025.0845
摘要
(
11
)
PDF
(935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江苏省淮安市12~17岁中学生不同肥胖指标与血压偏高的关系,探讨不同肥胖指标对血压偏高的预测价值。
方法
依托2022年江苏省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项目,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淮安市12~17岁中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和血压测量。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WC、腰围身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WHtR)与血压偏高的关系,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不同肥胖指标及其联合应用对血压偏高的预测价值。
结果
5 681名12~17岁中学生中,检出血压偏高995例,检出率为17.51%。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肥胖、高腰围、腹型肥胖学生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较高(均
P
<0.05)。肥胖、高腰围、腹型肥胖学生的血压偏高检出率均较高(均
P
<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WC、WHtR与血压偏高患病风险均呈正向关联(均
P
<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MI、WC、WHtR预测血压偏高的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curve,AUC)均>0.67(均
P
<0.01),男生、女生及总人群中预测效果最好的单一肥胖指标均为BMI,
AUC
分别为0.727、0.684、0.709(均
P
<0.05)。与BMI比较,BMI联合WC、BMI联合WHtR、BMI联合WC和WHtR预测血压偏高的
AUC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
结论
江苏省淮安市12~17岁中学生BMI、WC、WHtR与血压偏高正相关,单一肥胖指标预测血压偏高效果最佳的是BMI,与WC、WHtR联合预测血压偏高没有显现更优的效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结核潜伏感染者对预防性治疗的认知态度分析
王森路, 黄涛, 菅辉勇, 刘年强, 古扎丽努尔·艾则孜, 王丽霞, 冯建宇, 王新旗, 加依那提·金格斯, 克地尔叶克孜·吾甫尔, 曹明芹
2025, 51(8): 851-856. doi:
10.12183/j.scjpm.2025.0851
摘要
(
13
)
PDF
(972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结核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者对预防性治疗的认知态度,为进一步在当地推广预防性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新疆结核病高负担和中低负担地区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中的LTBI者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采用单、多因素分析影响LTBI者预防性治疗意愿的相关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LTBI者655例,男女性别比为1∶1.20;平均年龄为(50.59±18.30)岁。76.03%(498例)的LTBI者对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及LTBI相关知识认知好,不同职业、文化程度、来源地、是否参加过相关健康教育活动、是否愿意接受预防性治疗的认知情况存在差异(均
P
<0.05)。认知好的LTBI者中80.52%(401例)表示愿意接受预防性治疗。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组、文化程度、家庭年总收入、来源地、是否参加过相关健康教育活动对预防性治疗接受意愿存在差异(均
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未参加过相关健康教育活动(
OR
=0.457)、年龄≥65岁(
OR
=0.302)、大专或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OR
=0.120)、家庭年总收入>6万元(
OR
=0.368)的LTBI者接受预防性治疗的可能性更低。“担心被人误会已经患结核病”(42.17%)、“担心预防性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不良反应”(34.34%)、“担心影响正常生活、社交和工作等”(28.31%)为认知好的LTBI者对预防性治疗主要担忧的问题。
结论
新疆LTBI者对相关知识认知水平较低,但认知好的LTBI者对预防性治疗接受度较高。因此加强对LTBI者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和科普,将有助于提高其对预防性治疗的接受度。
高血压患者饮食模式现状及其对高血压控制的影响
张凯, 孙彦君, 俞海波, 苏华, 马文东
2025, 51(8): 857-863. doi:
10.12183/j.scjpm.2025.0857
摘要
(
22
)
PDF
(1052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高血压患者饮食模式现状,探讨高血压患者饮食模式对高血压控制的影响,为制定适宜高血压患者的营养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20年1月—2025年1月在医院招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终止高血压饮食(DASH)评分和食物频率问卷(FFQ)调查高血压患者饮食模式现状;评估血压控制情况,并统计一般人口学特征和检测血糖血脂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高血压患者饮食模式对血压控制的影响。
结果
798例高血压患者中,问卷调查不合格21例(2.63%),最终共入组777例高血压患者,DASH评分14~46分,平均(29.11±4.49)分。蔬果≥500 g/d 213例(27.41%),钠盐<5 g/d 187例(24.07%),鱼类≥300 g/d 371例(47.75%),肉类40~75g/d 473例(60.88%),豆类及坚果类≥25 g/d 235例(30.24%),食用油≤20 g/d 304例(39.12%),谷薯类250~400 g/d 483例(62.16%)。777例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控制良好186例(23.94%),血压控制不良591例(76.06%)。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65岁
OR
=3.647,≥65岁
OR
=3.691)、居住地区(农村
OR
=2.680)、BMI(>24.0 kg/m
2
OR
=2.607)、饮酒情况(≤15 g/d
OR
=1.825,>15 g/d
OR
=3.330),蔬果(<500 g/d
OR
=4.455)、钠盐(≥5 g/d
OR
=2.742)、豆类及坚果类(<25 g/d
OR
=2.968)、食用油(>20 g/d
OR
=1.691)、DASA评分(
OR
=0.886)为血压控制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均
P
<0.05)。
结论
高血压患者饮食模式与血压控制密切相关,DASH评分低、蔬果摄入不足、高钠盐摄入是血压控制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需针对性优化膳食结构,加强营养干预以改善血压管理。
河南省濮阳市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相关影响因素
张洪磊, 梁森, 闫现营, 王新杰, 段晓琦, 穆晓红, 李宁
2025, 51(8): 864-869. doi:
10.12183/j.scjpm.2025.0864
摘要
(
15
)
PDF
(96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濮阳市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情况,为糖尿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在濮阳市4个县区开展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调查,以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
χ
2
检验和
χ
2
趋势检验对不同组别及随年龄变化的率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率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12 373名18岁及以上濮阳市常住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3.82%(标化率13.49%)。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48.19%、45.85%、32.75%(标化率分别为35.01%、32.15%、27.23%),随着年龄增加,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呈上升趋势(均
Ptrend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
OR
=1.830、3.249、5.667、8.194)、城市居民(
OR
=1.243)、饮酒(
OR
=1.182)、红肉摄入过多(
OR
=1.246)、超重/肥胖(
OR
=1.369、1.909)、高血压(
OR
=2.215)、有糖尿病家族史(
OR
=2.511)的人群罹患糖尿病的风险较高(均
P
<0.05)。年龄增加(
OR
=3.333、4.532、6.911、11.221)、城市居民(
OR
=1.271)、高血压患者(
OR
=1.499)、有糖尿病家族史(
OR
=2.293)与糖尿病高知晓率相关(均
P
<0.05)。年龄增加(
OR
=3.141、5.140、8.374、13.368)、城市居民(
OR
=1.358)、高血压患者(
OR
=1.484)、有糖尿病家族史(
OR
=2.413)与糖尿病高治疗率相关(均
P
<0.05);年龄≥55岁(
OR
=1.826、2.399)的糖尿病患者控制率高(
P
<0.05)。
结论
濮阳市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较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应重点关注低年龄段和农村居民的健康宣教,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阜阳地区儿童干眼症患病现况及防控对策研究
刘竟慧, 夏丹, 郭彬, 曾令岩, 李英俊
2025, 51(8): 870-874. doi:
10.12183/j.scjpm.2025.0870
摘要
(
12
)
PDF
(1081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儿童干眼症危险因素,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方法
于2024年2—10月,采用横断面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以学校为单位抽取阜阳市颍州区2所小学、2所中学,从每所学校中随机抽取3个班级,共计12个班级496名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眼部检查,了解儿童干眼症患病现况并提出防控对策。
结果
最终纳入492名有效研究对象,儿童干眼症共检出88例,检出率为17.89%(88/492)。88例干眼症患儿中13~18岁儿童所占比例较高,占62.50%(55/88)。主要症状以眼干涩(81例,92.05%)、眼异物感(76例,86.36%)、眼胀感(70例,79.55%)、畏光(46例,52.27%)为主。其次可表现出眼烧灼感(35例,39.77%)、疲劳感(32例,36.36%)、视力波动(26例,29.55%)、眼红(25例,28.41%)。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OR
=1.885)、被动吸烟(
OR
=2.085)、非学习的视屏幕时间(
OR
=2.277)、睡眠时间(
OR
=2.270)、MGD(
OR
=9.492)、AC(
OR
=3.534)、屈光不正(
OR
=2.189)是本地区儿童发生干眼症的相关因素(均
P
<0.05)。
结论
年龄、被动吸烟、长时非学习视屏、睡眠不足及MGD、AC、屈光不正是儿童干眼症检出的影响因素。据此可制定涵盖行为矫正、环境优化、健康监测的针对性预防措施,为儿童干眼症防控提供实践依据。
卵巢癌高风险人群精准筛查路径构建研究
丁慧, 季晓云, 方原
2025, 51(8): 875-880. doi:
10.12183/j.scjpm.2025.0875
摘要
(
10
)
PDF
(1090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分析卵巢癌高风险人群发生卵巢癌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以优化现有的卵巢癌高风险人群筛查路径。
方法
采用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就诊的卵巢癌高风险人群资料,根据7∶3比例分为训练集(
n
=385)和验证集(
n
=165),训练集患者再根据随访36个月后卵巢癌的确诊情况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训练集中卵巢癌高风险人群发生卵巢癌的影响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正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决策曲线验证模型内外部验证。
结果
训练集与验证集的年龄、BMI、卵巢癌家族史等基线特征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类抗原125(CA125)(>35 U/mL
OR
=4.705)、糖类抗原199(CA199)(>37 U/mL
OR
=3.322)、人附睾蛋白4(HE4)(pmol/L
OR
=12.272)、卵巢恶性肿瘤风险算法(ROMA)指数(高风险
OR
=7.615)、搏动指数(PI)(低水平
OR
=3.646)、阻力指数(RI)(低水平
OR
=2.475)是高风险人群发生卵巢癌的危险因素(均
P
<0.05)。构建的预测高风险人群发生卵巢癌的列线图模型评价与验证结果显示,ROC曲线提示模型区分度良好[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0(95%
CI
:0.887~0.973),验证集的
AUC
为0.921(95%
CI
:0.861~0.981)],校正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提示模型的拟合度较高(训练集:
R
2
=0.576,
χ
2
=11.347,
P
=0.124;验证集:
R
2
=0.539,
χ
2
=6.603,
P
=0.471)。决策曲线显示,训练集模型在0.00~0.91阈值概率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净收益率,验证集模型在0.00~0.74阈值概率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净收益率。
结论
CA125、CA199、HE4、ROMA指数、PI、RI是卵巢癌高风险人群发生卵巢癌的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以较为精准地预测高风险人群发生卵巢癌的风险,据此形成风险分层或可辅助临床精准筛查卵巢癌患者。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猴痘病毒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
刘珊, 张劲松, 王贺, 朱文烨, 沙琨
2025, 51(8): 881-888. doi:
10.12183/j.scjpm.2025.0881
摘要
(
8
)
PDF
(326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法全面分析猴痘病毒近十年的研究进展、热点和前沿。
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收录的2015—2024年猴痘病毒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 6.2.R3软件对猴痘病毒相关的发文量、机构、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
共纳入2 265篇文献,2022年之前文献发文数量较少,2022年以来猴痘研究报道呈现井喷式上升趋势,文献数量大幅度上升;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151篇)是发表论文最多的机构,伦敦大学(73.09次)是论文篇均被引次数最高的机构;美国的Mccollum AM(49篇)发表论文数量最多;高频关键词为猴痘病毒、公共卫生、男男性行为、分子对接、深度学习等;关键词聚类分析获得12个聚类;近年频率突变关键词为全球健康、计算机模拟等,信息技术在猴痘研究中的运用日益突出。
结论
目前猴痘病毒相关研究发展迅猛,但作者和研究机构间合作度不高,全球尚未形成猴痘病毒研究的核心团队。猴痘病毒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流行特征、传染病模型、疫苗研发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尤其近年来信息技术在高可靠性检测试剂、疫苗以及抗病毒药物研发中的运用越来越突出。
综述
非铀非煤金属矿山氡浓度水平及矿工氡暴露剂量评价方法研究
肖涵文, 刘峰, 孙小娜, 李仲修, 唐智睿, 朱伟寿, 陈玉琴, 贺玉鑫, 毋跃文
2025, 51(8): 889-894. doi:
10.12183/j.scjpm.2025.0889
摘要
(
8
)
PDF
(91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非铀非煤金属矿山从业人员众多,长期暴露于高水平氡气环境中,其健康风险亟待重视。本文旨在系统总结近40年来非铀非煤金属矿山中氡浓度水平,分析比较当前不同矿工氡暴露剂量的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结果发现,国内外大部分被调查矿山氡浓度均超过了宜考虑采取补救行动水平(500 Bq/m³)和氡浓度的应采取补救行动水平(1 000 Bq/m³)。目前主流的矿工氡暴露剂量评价方法包括氡个人暴露量剂量和生物效应剂量估算。氡个人剂量监测现多采用被动式径迹蚀刻剂量计,活性炭和驻极体氡探测器也被使用,但主要用于短期测量。生物效应剂量估算方法主要包括细胞遗传学分析和分子生物标志物的筛选。但目前大多数低剂量辐射生物标志物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未来,需进一步加强非铀非煤金属矿山氡浓度的监测与防控工作,并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落实个人剂量监测,保障矿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病原分子诊断与分子流行病
2022—2024年成都市成华区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监测分析
吴朝慧, 石浩宇, 龚欢
2025, 51(8): 895-898. doi:
10.12183/j.scjpm.2025.0895
摘要
(
11
)
PDF
(1089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022—2024年成都市成华区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监测结果,了解主要病毒的流行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所哨点医院的病毒性腹泻病例样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5种病毒8种型别;运用R 4.4.1软件,使用
χ
2
检验对检出阳性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用圆形分布法分析不同病原的季节分布。
结果
2022—2024年成都市成华区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监测检出总阳性率为14.63%,其中单一病毒感染101例(占93.52%),主要以轮状病毒A组、诺如病毒GⅡ型、札如病毒为主,检出阳性率分别为4.20%、3.52%、2.57%。5岁及以下年龄组和其他年龄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20.22%、9.2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职业分布中,学生、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检出阳性率位居前3,不同职业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季节分布分析显示轮状病毒A组、诺如病毒GⅡ型、札如病毒高峰期分别为12月1日到次年5月6日,10月24日到次年3月16日及4月26日到9月2日。人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诺如病毒GⅠ型未见季节高峰。
结论
近年来,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札如病毒病毒是成都市成华区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需加强监测和防控。
现场研究
2023—2024年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期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特征分析
谢国强, 任广立
2025, 51(8): 899-902. doi:
10.12183/j.scjpm.2025.0899
摘要
(
13
)
PDF
(959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2023年5月前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
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对比2023年6月—2024年5月MP感染流行期与近5年非流行期(2018年6月—2023年5月),儿童MPP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情况。
结果
共纳入流行期儿童MPP病例154例,非流行期儿童MPP病例60例。流行期组患儿年龄大于非流行期组[(5.41±2.76)岁vs(3.86±2.33)岁,
P
<0.01],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流行期组MPP患儿发生肺实变比例(27/154 vs 4/60,
P
<0.05)、共同检出病毒感染比例(50/154 vs 10/60,
P
<0.05)高于非流行期组。2组MPP患儿共同检出细菌感染比例、重症肺炎发生率、需要呼吸支持率、抗支原体感染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进一步分析显示,214例MPP病例不同年龄段患儿肺实变发生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05),年龄较大组肺实变发生比例较高。
结论
2023—2024年MP感染流行期儿童MPP患儿年龄较非流行期大,合并肺部实变、共同检出病毒感染比例更高,但重症肺炎发生率及住院治疗时间无明显增加。
2017—2023年上海市金山区流感样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李静, 赵艺明, 王猛, 董兆鹏, 李淑华
2025, 51(8): 903-907. doi:
10.12183/j.scjpm.2025.0903
摘要
(
10
)
PDF
(1392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2017—2023年上海市金山区流感样病例(ILI)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流感样病例数据和病原学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7—2023年上海市金山区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ILI 94 075例,平均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为3.44%。ILI%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不同年度I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报告ILI中25~<60岁年龄组病例最多(32 274例),占34.31%。2017—2023年上海市金山区共采集ILI样本7 215份,流感病毒总阳性率为18.12%,年度阳性率分别为26.24%、16.95%、30.29%、6.26%、1.80%、13.90%和29.40%,总体呈波动性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阳性标本中,甲型H3N2占比最高(46.29%)。流感病毒阳性率呈冬春季高峰,2017和2022年出现夏季高峰。不同年龄组流感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其中5~<15岁组阳性率最高(24.78%)。新冠流行前每月ILI%与流感病毒阳性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新冠流行后ILI%作为流感活动指示变量代表性较差。
结论
2017—2023年上海市金山区ILI报告数与流感病毒阳性率主要呈冬春季高峰,流行病毒主要是甲型H3N2,发病人群集中在5~<15岁人群,应持续加强流感样病例监测和预警工作。
2015—2024年陕西省汉中市梅毒流行趋势分析
安银翠, 丁全明, 唐孝宁, 张志强
2025, 51(8): 908-911. doi:
10.12183/j.scjpm.2025.0908
摘要
(
20
)
PDF
(914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015—2024年汉中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5—2024年汉中市梅毒病例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015—2024年汉中市共报告梅毒病例10 065例,年均发病率30.15/10万,呈增长趋势(
χ
2
趋势
=22.95,
P
<0.01)。病例以隐性梅毒为主(85.05%),构成比从60.32%增长至92.37%。全市11个县(区)中,洋县、勉县和城固县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长百分比分别为11.43%(95%
CI
:6.9%~16.05%,
P
<0.01)、9.21%(95%
CI
:0.97%~18.08%,
P
<0.05)和3.72%(95%
CI
:0.19%~7.38%,
P
<0.05)。15~<20岁年龄组发病率年均增长率最高,为17.32%(95%
CI
:11.24%~23.49%,
P
<0.01)。病例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和离退人员为主(89.90%),其中家务及待业占比呈上升趋势(
χ
2
趋势
=6.25,
P
<0.05)。
结论
汉中市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隐性梅毒为主。应针对重点地区和60岁以上老年人、青少年学生等重点人群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以有效控制梅毒的传播流行。
徐州市城区中老年人群帕金森前驱症状现状及相关因素调查
刘晴晴, 钱坤, 程言博, 拾丹丹, 邱晓敏, 李梦芳
2025, 51(8): 912-916. doi:
10.12183/j.scjpm.2025.0912
摘要
(
8
)
PDF
(1026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徐州市城区中老年人群帕金森前驱症状及影响因素,为帕金森病早期筛查、预防及干预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24年1—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徐州市5个区的中老年人群为调查对象,采用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宾夕法尼亚大学嗅觉识别测试量表(UPSIT)、中文版便秘状况评估量表(PAC-QOL)评估中老年人群的帕金森前驱症状。采用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老年人群检出≥2项帕金森前驱症状的影响因素。
结果
完成有效调查的1 168名中老年人中,未检出帕金森前驱症状272人(23.29%);检出1项帕金森前驱症状者共476例(40.75%);其中单项前驱症状的检出率依次为嗅觉障碍11.64%、便秘9.59%、日间嗜睡7.02%、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4.54%、排尿功能障碍3.25%、抑郁2.14%、勃起功能障碍1.54%和直立性低血压1.03%。检出≥2项症状者共420例(35.96%)。其中≥2项前驱症状的检出率依次为嗅觉障碍+便秘10.62%、嗅觉障碍+日间嗜睡9.25%、便秘+日间嗜睡8.73%、日间嗜睡+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7.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
OR
=1.377、1.478)、帕金森病家族史(
OR
=4.397)、职业工种为采矿工(
OR
=1.873)、职业接触杀虫剂(
OR
=1.554)、职业接触溶剂(
OR
=1.817)是中老年人群检出≥2项帕金森前驱症状的影响因素(均
P
<0.05)。
结论
徐州市城区中老年人群帕金森前驱症状检出率较高,主要包括嗅觉障碍、便秘、日间嗜睡等。年龄≥60 岁、有帕金森病家族史、采矿工职业、职业接触杀虫剂及溶剂是检出≥2项前驱症状的影响因素。
2016—2023年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曹雪卉, 玉苏布江·塞提瓦尔, 齐麟, 程侠, 何海波, 阿迪力·司马义, 赵江山
2025, 51(8): 917-920. doi:
10.12183/j.scjpm.2025.0917
摘要
(
13
)
PDF
(986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016—2023年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克州布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系统下载2016—2023年现住址为新疆克州报告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6—2023年克州累计报告布病1 673例,平均发病率为35.49/10万,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23年报告病例数最多,所辖4个县(市)均有病例报告,乌恰县报告病例最多,发病高峰集中在4—7月,秋季呈下降趋势,男女比例为1.64∶1,各年龄段均有病例报告,发病年龄集中在20~60岁,年龄最大者88岁,最小者9个月;职业分布以农牧民为主,农民数量最多,占总发病例数的60.25%;发病到诊断时间平均16 d,其中最短为0 d,最长为1 522 d;急性期诊断病例数量最多,占97.85%,亚急性期及慢性期分别占1.55%、0.60%;自治区、地(州、市)、县(市)级的病例报告单位中地(州、市)一级报告病例最多,占53.92%。
结论
克州布病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在整体上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疫情形势较为严峻,防控难度相对较大,应采取有针对性防控措施,精准防控布病疫情。
2016—202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马晓玲, 董改梅, 段丽丽, 刘新文
2025, 51(8): 921-924. doi:
10.12183/j.scjpm.2025.0921
摘要
(
10
)
PDF
(1029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2016—202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肺结核患者流行特征,分析兵团肺结核的流行趋势,为进一步加强兵团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16—2023年兵团登记肺结核患者资料进行汇总整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兵团肺结核的流行特征。
结果
2016—2023年,兵团登记肺结核患者共计10 399例,年均登记发病率为44.40/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
P
<0.01),年均递降率为3.45%。男性年均登记发病率(51.41/10万)高于女性(32.98/10万)(
P
<0.0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58.05%),职业以农民和离退人员居多(54.95%)。季节指数在75.80%~122.20%之间波动,4月和7月出现发病小高峰,2月和10月出现发病低谷,流行期为3~7月。兵团结核病疫情地区分布不均衡,年均登记发病率位居前四位分别是:第三师、第二师、第十四师、第一师,均为南疆地域,其中第三师最高(72.48/10万),十二师最低(16.12/10万)。
结论
2016—2023年兵团肺结核患者登记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根据兵团结核病流行特征,应对男性、农民和离退人员、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重点关注;对高发季节、高发地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持续巩固兵团结核病防治成效,加速终结结核病流行。
青年学生维生素D水平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关联研究
刘扬, 梁靖羚, 崔延雯, 于思雨, 陈莉莉, 姜月, 辛辛, 肖绍坦, 李世宏
2025, 51(8): 925-927. doi:
10.12183/j.scjpm.2025.0925
摘要
(
10
)
PDF
(951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青年学生维生素D水平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关系,为结核潜伏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
方法
将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年学生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中发现的137名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者纳入感染组,采用成组匹配的方法,按照年龄和性别随机匹配137名非LTBI者纳入非感染组。收集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基本信息并检测维生素D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结核潜伏感染的关系。
结果
感染组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非感染组(
t
=3.00,
P
<0.01)。按维生素D水平分类,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随维生素D水平升高呈下降趋势(
χ
2
趋势
=4.842,
P
=0.0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D缺乏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风险为维生素D充足者的2.065倍(
OR
=2.065,95%
CI
:1.040~4.101)。
结论
维生素D水平降低导致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风险增大,维生素D缺乏为青年学生结核潜伏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贵港地区家长对儿童全麻苏醒期躁动的认知调查及社区健康教育需求分析
黎旭曦, 何莉, 赵靖云
2025, 51(8): 928-932. doi:
10.12183/j.scjpm.2025.0928
摘要
(
9
)
PDF
(1029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在调查贵港地区儿童家长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认知状况,分析其社区健康教育需求,为开发有效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2023年6—8月在贵港市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从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儿科手术中心/门诊,按25%(<3岁)、50%(3~<7岁)、25%(7~12岁)比例抽取的2 132名儿童家长开展对儿童EA认知及社区健康教育需求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家长对儿童EA的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果
得到有效问卷2 132份,其中675名家长对EA认知达标,达标率为31.66%,认知不足1 457人,占比68.34%(1 457/2 1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学历(小学
OR
=1.893,中学
OR
=1.602)、家庭类型(单亲家庭
OR
=2.210)、认知来源渠道数量(1条
OR
=1.597)、儿童EA发生史(有发生过
OR
=0.441)、照顾负担(高
OR
=1.455)是儿童家长对儿童EA认知不足的影响因素(均
P
<0.05)。EA认知达标的家长对兴奋型需求占比高于认知不足家长,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占比低于认知不足家长(
P
<0.05)。
结论
贵港地区儿童家长EA认知达标率较低,学历、家庭类型等是认知不足影响因素。认知达标家长兴奋型需求占比更高。
武汉市洪山区老年人社区康复服务需求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媛媛, 钟露, 黄早早, 任梦
2025, 51(8): 933-936. doi:
10.12183/j.scjpm.2025.0933
摘要
(
8
)
PDF
(905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旨在调查武汉市洪山区老年人社区康复服务需求情况,并探究影响该需求的相关因素,为完善服务提供依据。
方法
以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武汉市洪山区老年人展开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洪山区社区老年人康复服务需求情况及影响其社区康复服务需求的相关因素。
结果
共纳入2 672名老年人进行调查,该人群的社区康复服务需求得分为(38.89±4.63)分,得分率为68.23%,其中慢性疾病管理服务需求、心理康复服务需求得分率最高,分别为77.92%、77.11%,言语康复服务得分率最低为51.1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身体功能障碍(
β
'=0.155)、合并慢性基础疾病(
β
'=0.164)、近2周内患病(
β
'=0.206)、月收入(
β
'=0.202)、付费方式(
β
'=0.133)、长期照护需求(
β
'=0.086)、康复意愿(
β
'=0.106)、社区康复服务使用经历(
β
'=0.114)、子女经济支持(
β
'=0.131)、社区宣传教育参与经历(
β
'=0.105)是影响老年人社区康复服务需求得分的影响因素。
结论
武汉市洪山区老年人对社区康复服务需求较高,影响因素涉及身体功能障碍、慢性基础疾病、近2周患病情况、月收入、付费方式等。可依据这些因素优化社区康复服务与医疗支持,以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