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镒冲,刘世炜,曾新颖,等.1990—2016年中国及省级行政区心血管病疾病负担报告[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8):729-740. [2] 胡盛寿,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3):209-220. [3]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J].首都公共卫生,2014,8(5):197-200. [4] 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编写联合委员会.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9,53(1):13-35. [5] 王茹霖,李东泽,贾禹,等.短时睡眠与冠心病及其风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 23(3):258-26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试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4-10. [7]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18-247. [8] 吴孟娜,年士艳,叶丹,等.冠心病风险评估模型构建的进展[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0, 12(7):839-842,847,832. [9] 赵晶晶,刘玉环,曹亚景,等.河北省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检出特征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9,27(6):412-416,420. [10] 康宏瑛,崔胜利.老年健康体检者冠心病检出率及影响因素[J].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84-86. [11] 王慧,徐新豫. 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3):68-71. [12] 雷梅先,蔡霜婷.围绝经期女性性激素与血管内皮功能及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21,38(9):594-597. [13] 刘兰椿,段练,刘超,等.雌激素水平与冠心病肾虚证的相关性及补肾中药的干预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2021,46(7):1738-1742. [14] 徐毅飞,李贞姬,李春玉,等. 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十年发病风险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4):82-83. [15] 张洪波,焦鹏程,尹湘莎,等.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5):3234-3240. [16] 谢玉霞,武刚,刘文宁,等. 血脂异常冠心病血管内皮损伤机制的研究[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21,30(3):260-264. [17] 范晓飞,张清. 乙醇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16,37(4):379-383. [18] 武献红,时晓洁,刘柯君.阜阳市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冠心病患病现状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2021, 47(9): 1185-1187. [19] 张欣,汪妍,范聪,等.睡眠时间与冠心病发病及死亡风险前瞻性研究的Meta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21,36(3):258-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