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主编
李艳
执行主编
杨颖
编辑部主任
陈亮
编辑部副主任
江金女
联系方式
《华南预防医学》编辑部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群贤路160号 邮编:511430
电话:
(020)31051582
E-mail:
gdsjkzx_hnyfyx@gd.gov.cn
ISSN 1671-5039
CN 44-1550/R
广告发布登记编号
440100190072
微信公众号
本期目录
2020年 第4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0-04-20
上一期
下一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
快速风险评估方法在城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探索与运用——以温州市为例
何志辉, 宋铁, 黄琼, 刘海星, 杨明强, 欧阳子豪, 刘文华, 江金女
2020, 46(2): 101-105. doi:
10.12183/j.scjpm.2020.0101
摘要
(
557
)
PDF
(1697KB) (
4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浙江省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各个阶段的风险,探索建立城区COVID-19疫情变化的快速风险评估方法,为采取有效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集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2月16日24时国家及各地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公布的COVID-19病例数据,采用疫情风险指数(RI)评估温州市不同时期COVID-19疫情风险。
结果
温州市累计报告COVID-19确诊病例503例,其中重症病例22例,无死亡病例。病例年龄2~93岁,平均(47.69 ± 14.30)岁。男性占49.30%,女性占44.33%。乐清市、瑞安市、鹿城区、永嘉县4个区县占全市病例的72.37%。该期间温州市COVID-19发病率为6.07/10万,与宁波(2.59/10万,156/7 741 016)、杭州(2.17/10万,168/7 741 016)、台州市(2.41/10万,146/6 053 971)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高于全省发病率(2.34/10万,1 171/49 998 360,
P
<0.01)。RI评估结果显示温州市早期疫情风险为19分,中期为19分,近期为15分,早期和中期均为高风险,近期降为较高风险。
结论
快速风险评估方法可快速、有效评估城区各阶段疫情风险,易于基层防控人员掌握,适用于各级政府快速评估疫情风险进行决策。
广东省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知与防护行为现状调查
叶美洁, 耿慧, 郑树楷, 刘彩霞
2020, 46(2): 106-110. doi:
10.12183/j.scjpm.2020.0106
摘要
(
621
)
PDF
(1278KB) (
3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广东省居民在疫情期间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认知与防护行为现状,为制定相关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0年2月3日至2020年2月6日间通过网络问卷对广东省居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出行与口罩防护、消毒防护、新冠肺炎知识认知水平,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新冠肺炎知识认知影响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对广东省居民1 367人进行调查,以汕头市居民为主(占50.0%),年龄以18~30岁居多(占50.7%),学历以本科为主(占53.5%),居住地以城市为主(占73.7%),具有医学背景居民占42.6%。疫情发生后居民多有外出(占75.3%),主要
目的
地是市场或超市(占62.6%),主要出行方式是私家车(占56.2%)。疫情期间大部分居民外出一定佩戴口罩(占77.9%),增加洗手频率(占91.7%)和洗手时长(占84.5%)。新冠肺炎知识得分平均为(12.4 ± 1.4)分,≥13分753人(占5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1~40岁(
OR
=1.433)和较高学历(高中/中专
OR
=1.945,大专
OR
=2.524,本科
OR
=3.507,硕士及以上
OR
=4.374)的居民新冠肺炎知识认知水平更高。
结论
广东省居民新冠肺炎知识认知水平一般。疫情发生后广东省居民普遍能够出行戴佩戴口罩、增加洗手频率和时长,但公众的日常健康防护意识有待提高,疾病认知与谣言辨别能力较弱。
论著
胎儿生长受限营养干预效果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婵敏, 郜蕊, 黄丽华, 胡翩, 朱利清, 陈维清
2020, 46(2): 111-115. doi:
10.12183/j.scjpm.2020.0111
摘要
(
362
)
PDF
(1283KB) (
3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胎儿生长受限营养干预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深圳市妇幼保健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经超声诊断为胎儿生长受限的单胎新生儿和孕妇的基本情况、妊娠期及胎儿出生时的相关信息,在校正产妇年龄、文化程度、产次和新生儿性别后,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不同类型胎儿生长受限营养干预治疗效果不良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本研究对3 051对符合研究条件的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分析,产妇年龄为18~44岁, 18~34岁占86.7%(2 644人),汉族占95.3%(2 909人),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5.1%(1 680人),孕前BMI 18.5~23.9占64.0%(1 954人)。校正孕妇年龄等混杂因素后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前体重过低(
OR
=1.44)、妊娠高血压(
OR
=2.86)、羊水过少(
OR
=2.39)、脐带异常(
OR
=1.49)、胎盘重量<500 g(
OR
=3.72)的产妇所生新生儿为匀称型小于胎龄儿(SGA)的可能性较高;贫血(
OR
=0.70)、微量元素缺乏(
OR
=0.62)的产妇所生新生儿为匀称型SGA的可能性较低;孕前体重过低(
OR
=2.59)、羊水过少(
OR
=3.30)、胎盘重量<500 g(
OR
=2.39)、早产(
OR
=2.81)的产妇所生新生儿为非匀称型SGA的可能性较高;贫血(
OR
=0.60)、生殖系统感染(
OR
=0.47)的产妇所生新生儿为非匀称型SGA的可能性较低。
结论
影响胎儿生长受限营养干预效果不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预后结局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别。
膳食平衡指数评价广东省成年居民膳食质量
徐宁, 纪桂元, 效拟, 何群, 冯翔, 张永慧
2020, 46(2): 116-119. doi:
10.12183/j.scjpm.2020.0116
摘要
(
340
)
PDF
(1271KB) (
2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膳食平衡指数(DBI_16)综合评价广东省成年居民的膳食质量,为开展营养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 DBI_16 评分方法评价2015年广东省营养调查中成年人居民膳食质量水平。
结果
本研究共对3 424名广东省居民膳食情况进行分析,年龄18~92岁,珠三角地区(广州、深圳、佛山、惠州、江门)1 254人(占36.6%)、男性1 570人(占45.8%),女性1 854人(占54.2%),41~60岁1 538人(占44.9%),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1 636人(占47.8%)。广东省居民总体膳食存在中度摄入不足(29
结论 广东省成年居民膳食不均衡问题存在,在制定广东省营养改善策略时应考虑不同人群膳食平衡差异。
广州市学生网络成瘾与睡眠不足现状及关系
孙艺, 林蓉, 熊莉华, 陈思宇, 郭重山, 林琳, 刘伟佳
2020, 46(2): 120-124. doi:
10.12183/j.scjpm.2020.0121
摘要
(
451
)
PDF
(1286KB) (
4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广州市学生网络成瘾及睡眠不足现状及其关系,为学生网络成瘾和睡眠不足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使用《学生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广州市11个区的大、中、小学生进行网络成瘾及睡眠时间调查,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睡眠不足与网络成瘾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对广州市大、中、小学生19 716人进行分析,男生9 811人,女生9 905人;城区17 400人,郊区2 316人;小学5 215人,初中5 476人,高中5 188人,职高2 068人,大学1 769人。93.4%的学生过去1周上过网,16.2%的学生过去1周每天上网≥4 h。网络成瘾报告率为4.0%,女生(4.7%)高于男生(3.4%),郊区(4.5%)高于城区(2.3%),小学、初中、高中、职高和大学生分别为0.7%、3.7%、3.4%、6.0%和14.5%,郊区小学、初中、高中生网络成瘾报告率均高于城区同学段学生,郊区初中女生(7.7%)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睡眠不足发生率为71.2%,控制性别、学段、地区等因素后,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网络成瘾行为者发生睡眠不足的风险是非网络成瘾行为者的1.579倍。
结论
广州市学生网络成瘾报告率与睡眠不足发生率均较高,郊区学生、职高生和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现象尤为严重,中、小学生睡眠不足问题突出,网络成瘾可增加睡眠不足的风险。应针对重点人群,制定科学可行的干预策略及措施。
寨卡病毒感染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所诱导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变化
陈敬鸿, 钟秀珠, 陈婉, 柯昌文, 焦晓阳
2020, 46(2): 125-128. doi:
10.12183/j.scjpm.2020.0125
摘要
(
284
)
PDF
(1265KB) (
2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寨卡病毒(ZIKV)感染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所导致的细胞因子分泌的变化,探讨ZIKV影响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机制。
方法
建立ZIKV感染SH-SY5Y细胞模型,采用噻唑蓝(MTT)分析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悬浮芯片系统(Bio-Plex
®
200)Luminex多重检测技术同时定量检测24、48、72 h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β、IL-2、IL-4、IL-5、IL-13、IL-18、IFN-γ、TNF-α、IL-12P70、GM-CSF的浓度。
结果
病毒感染组24、48、72 h细胞存活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
P
<0.01)。病毒感染组(24~72 h)分泌IL-1β、IL-5、IFN-γ、TNF-α、IL-12P70、GM-CSF的浓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
P
<0.01)。病毒感染组(48 h)分泌的IL-1β、IL-12P70、GM-CSF浓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48 h),病毒感染组(72 h)分泌TNF-α高于对照组(72h)(
P
<0.05或
P
<0.01)。
结论
ZIKV感染SH-SY5Y细胞后致其细胞存活率降低,并以时间依赖的方式分泌浓度水平相对较高的促炎性细胞因子。
广州市黄埔区HIV/AIDS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
田志鹏, 陈庆良, 余红仙, 何丹, 张知光, 罗小华
2020, 46(2): 129-132. doi:
10.12183/j.scjpm.2020.0129
摘要
(
378
)
PDF
(1286KB) (
2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发现即治疗策略下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
方法
以广州市黄埔区正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的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自制问卷、多维度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视觉模拟评分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共收集到有效问卷205份。调查对象平均(35.79 ± 10.66)岁。男性183例,占89.3%;未婚102例,占49.8%;职业为工人或农民工共93例,占45.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81例,占39.5%;同性传播121例,占59.0%。ARI治疗依从性好占75.6%,其中按时服药率90%~94%占21.5%。25~39岁(
OR
=0.28)、工人/农民工、其他(待业、学生等)职业(
OR
=0.13、0.13)、最近1次CD4计数≥350、500个/μL(
OR
=0.34、0.13)、社会支持程度为中间支持状态(
OR
=0.24)的HIV/AIDS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认可坚持按时按量服药可以延长寿命(
OR
=5.15)、对随访医生服务满意(
OR
=3.90)的HIV/AIDS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
结论
黄埔区HIV/AIDS患者治疗依从性一般,且受较多因素影响,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提高ART治疗依从性。
上海市金山区医务人员亚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伟伟, 田猛, 吴首伟, 王琦, 蒋玉花
2020, 46(2): 133-137. doi:
10.12183/j.scjpm.2020.0133
摘要
(
340
)
PDF
(1270KB) (
2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上海市金山区医务人员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其亚健康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于2017年7—9月对上海市金山区医务人员进行亚健康调查,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金山区医务人员亚健康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共对628名金山区医务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平均年龄(34.55 ± 9.14)岁,男女比例2.2∶1。亚健康检出率为47.9%(301/628),其中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亚健康检出率分别为55.8%、48.7%、37.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39、40~49、≥50岁(
OR
=0.470、0.468、0.163)的金山区医务人员亚健康发生的可能性较低,少数民族(
OR
=10.670)、已婚分居或丧偶(
OR
=13.070、47.807)、近3个月有持续1周以上的情绪沮丧和郁闷(
OR
=2.578)、3餐从不定时吃饭(
OR
=5.218)、睡眠质量很差(
OR
=2.873)、周工作时间长>40 h(
OR
=2.717)和工作压力大(
OR
=2.099、3.760)的金山区医务人员亚健康发生可能性较大。
结论
上海市金山区医务人员亚健康检出率较高,并受多因素影响,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现场研究
2015—2019年广州市登革热本地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蔡文锋, 景钦隆, 刘文辉, 陈楚天
2020, 46(2): 138-140. doi:
10.12183/j.scjpm.2020.0138
摘要
(
399
)
PDF
(1324KB) (
3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广州市2015—2019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广州市2015—2019年登革热发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登革热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2015—2019年广州市共报告登革热3 712例,死亡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14/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
χ
2
=1 570.55,
P
<0.01)。病例报告高峰为8—11月,流行前期4—8月报告登革热本地病例数与9—12月本地病例数呈高度正相关(
r
=0.930,
P
<0.05);20~59岁年龄组2 742例(占73.87%),就业人员1 969例(占53.04%);本地病例主要集中在荔湾、白云、海珠、天河、越秀5个中心城区,共报告2 685例(占72.33%);各区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2018—2019年登革热本地病例中周边地区报告767例(占29.72%),高于2015—2017年周边地区报告病例(260例,占2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17.67,
P
<0.01)。
结论
广州市登革热本地病例数、发病率逐年增加,存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和人群聚集,应及时发现,及早处置,防止扩散。
某手套生产企业员工职业健康促进需求调查分析
程婷婷, 刘磊, 唐昆, 曹洪娟, 许青青, 李鹏飞, 姜正好, 李开春
2020, 46(2): 141-144. doi:
10.12183/j.scjpm.2020.0141
摘要
(
367
)
PDF
(1249KB) (
3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企业员工职业健康促进需求,为制订干预行动计划提供指导。
方法
于2017年1月对某手套生产企业全体员工开展职业健康促进需求调查,收集与分析基线数据。
结果
该企业员工平均年龄(44.70 ± 7.81)岁,以女性、初中文化程度、生产人员为主,分别占88.53%(332/375)、58.13%(218/375)、82.40%(309/375)。职业卫生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0.60%(909/1 500),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为58.36%(1 313/2 250);不同岗位、文化程度以及工龄的员工对职业病概念、健康概念、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
<0.01)。该企业员工对职业卫生知识平均需求率(75.70%)高于健康知识平均需求率(5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该企业员工对职业卫生和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不均衡,需求率均较高,且呈现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特征。针对该企业员工实际需求,制订干预行动计划,职业健康促进效果将会明显提升。
2015—2017年青海省玉树市皮肤炭疽流行特征
黄文慧, 扎西桑毛, 宋成玺, 葛立明
2020, 46(2): 145-147. doi:
10.12183/j.scjpm.2020.0145
摘要
(
303
)
PDF
(1341KB) (
3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皮肤炭疽流行特征,提高专科医师对皮肤炭疽的认识及针对皮肤炭疽流行情况做好防控工作。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5—2017年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皮肤炭疽病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15—2017年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共报告皮肤炭疽病例16例,男性9例(占56.25%),女性7例(占43.75%)。病例年龄4~70岁,成年病例14例(占87.50%)。15例藏族病例均为牧民。6—9月感染发病共10例(占62.50%)。感染来源均为接触病死的牦牛或病死牦牛污染的物品;感染部位为手指、手背及上臂,其中手指3例(占18.75%),手背6例(占37.50%),上臂4例(占25.00%)。14例(占87.50%)出现发热,38 ℃~39 ℃者6例(占37.50%),39 ℃~40 ℃者8例(占50.00%);13例(占81.25%)病例早期均未出现明显自觉症状,11例迅速出现皮肤软组织高度肿胀。13例(占81.25%)白细胞总数升高,13例(占81.25%)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16例(100.00%)皮肤溃疡处分泌物检出革兰染色阳性呈竹节状的杆菌。给予青霉素G 400万~1 600万单位/d静注抗感染治疗后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
结论
青海省玉树市皮肤炭疽的防控工作形势严峻,仍需要加强皮肤炭疽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潮州市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和用药依从性分析
许贤彬, 谢新场, 谢惠进, 卢旭升, 陈尔周, 林旭城
2020, 46(2): 148-151. doi:
10.12183/j.scjpm.2020.0148
摘要
(
245
)
PDF
(1251KB) (
2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和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以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在潮州市某医院就诊的≥60岁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生活质量量表(SF-36)和用药依从性评价,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对潮州市150例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男女性别比为1.05∶1,年龄62~83岁,平均(73.51 ± 5.68)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0.00%,有伴侣者占60.00%,本人月收入以<1 500元为主,占61.33%,40.00%合并其他疾病。该人群用药依从性好占28.67%。62~69岁(
OR
=2.085)、有伴侣(
OR
=2.657)、没有合并其他疾病(
OR
=2.604)、本人月收入≥1 500元(
OR
=1.264)、血压控制达标(
OR
=1.115)、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得分越高(
OR
=1.115~1.707)的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好的可能性较高,初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
OR
=0.157、0.341)用药依从性好的可能性较小。
结论
潮州市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应根据人群特征采用针对性措施干预以提高其用药依从性。
南宁市农村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影响因素及高血压防治模式探讨
覃嗣贤, 李小玲, 韦吉伟, 黄彬彬, 黄俊芬, 李明凤, 邓世鲜, 石玉秋
2020, 46(2): 152-155. doi:
10.12183/j.scjpm.2020.0152
摘要
(
257
)
PDF
(1248KB) (
3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农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对高血压防治模式进行探讨。
方法
以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卫生院建档在册辖区内老口村35~80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干预期1年的三级高血压患者管理模式,在干预前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对干预前后达标率及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基线调查共纳入200例南宁市农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且完成1年随访,患者男性109例,女性91例,年龄35~80岁,平均(57.9 ± 4.8)岁,高血压病程2~27年。干预前血压控制率为16.0%,显著低于干预后的72.5%(
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
OR
=0.430)、吸烟(
OR
=0.581)、饮酒(
OR
=0.261)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可能性越小,饮食习惯良好(
OR
=5.452)、有血压监测习惯(
OR
=5.419)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为医保/商业保险的(
OR
=4.591)患者血压控制达标可能性越大。8项知识知晓率、遵医嘱服用药物、配合医生调整用药方案比例在干预后均有较大提升(均
P
<0.01)。
结论
南宁市农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较低,影响因素较多,根据影响因素建立三级高血压防治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高血压防治效果,对农村高血压患者管理具有促进作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率以及血压控制达标率。
海宁市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洁, 邱梦雲, 毛春岚, 李清, 李敏超
2020, 46(2): 156-158. doi:
10.12183/j.scjpm.2020.0156
摘要
(
257
)
PDF
(1309KB) (
2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海宁市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免疫规划宣传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2016—2017年间对海宁市17个接种门诊儿童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及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本次调查共纳入有效问卷988份,儿童监护人平均年龄(29.71 ± 6.28)岁,以母亲(占56.07%)、职业性质为体力劳动者(占52.12%)居多。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总知晓率为87.45%,不同监护人类型、知识获取途径以及有无参加妈妈课堂的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多因素分析表明,母亲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知晓可能性是父亲的2.35倍(
OR
=2.35),参加妈妈课堂的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可能性是不参加者的2.23倍(
OR
=2.23),与电视、微信知识获取途径比较,医生告知(
OR
=2.63)及两者结合(
OR
=3.05)途径者知晓预防接种知识的可能性更高。
结论
海宁市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知晓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监护人类型、参加妈妈课堂、知识宣传途径是家长知晓水平的影响因素。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成帅, 胡振勇, 陈连锁, 李振海, 辛海松
2020, 46(2): 159-161. doi:
10.12183/j.scjpm.2020.0159
摘要
(
376
)
PDF
(1241KB) (
2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方法
以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黄骅市某医院初次诊治的KOA患者为研究对象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及《关节炎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短卷》(AIMS2-SF)。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KOA患者生存质量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KOA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KOA患者108例,年龄34~73岁,以≥40岁为主,占88.9%,女性占63.9%,BMI以<24为主,占60.2%,婚姻状况以在婚为主,占82.4%,家庭收入以≥3 000元/月为主,占80.0%,病程以<3年为主,占57.4%,K-L分级为3级占51.9%。AIMS2-SF量表中躯体维度评分(22.8 ± 6.7)分、症状(10.4 ± 2.7)分、情绪(17.5 ± 4.6)分、社交(13.6 ± 3.0)分、工作(7.2 ± 1.8)分,总分为(71.5 ± 8.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
β
=-0.583)、病程越长(
β
=-0.793)、K-L分级越大(
β
=-0.823),AIMS2-SF评分越低,KOA患者生活质量越差;家庭收入越高(
β
=1.977),AIMS2-SF评分越高,KOA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结论
该地区KOA患者生活质量较差,影响因素较多,可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其生活质量。
性早熟女童性激素水平与肥胖相关性研究
肖湘阳, 谢红卫, 周丽
2020, 46(2): 162-164. doi:
10.12183/j.scjpm.2020.0162
摘要
(
271
)
PDF
(1248KB) (
2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寻肥胖与性激素的相关性,为预防女童性早熟以及为肥胖与性早熟联合宣教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深圳市某医院收治的6~8岁性早熟女童为观察组,按年龄匹配的原则在当地体检学生中选取发育正常女童作为对照组,对2组女童进行体格检查和静脉中激素6项[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
2
)、孕酮(PROG)、泌乳素(PRL)、睾酮(TESTO)]测定。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11例性早熟女童(观察组)和111名正常发育女童(对照组),2组女童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和B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观察组女童FSH、LH、E
2
、PROG均高于对照组女童,PRL、TESTO低于对照组女童(
P
<0.05或
P
<0.01)。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肥胖女童的FSH、LH、E
2
水平均高于非肥胖女童,对照组中肥胖女童PRL高于非肥胖女童(
P
<0.05或
P
<0.01)。观察组女童FSH、LH、E
2
水平与BMI成正相关(
r
=0.328、0.320、0.207),对照组女童FSH、LH与BMI成正相关(
r
=0.297、0.340)。
结论
女童肥胖与性激素FSH、LH、E
2
等正相关,因此预防肥胖有助于女童性早熟的早期预防,建议加强肥胖与性早熟联合宣教力度。
2016—2018年云浮市孕妇尿碘监测结果分析
袁娟娟, 何忠强, 李铭龙, 林秋婵, 李伟
2020, 46(2): 165-166. doi:
10.12183/j.scjpm.2020.0165
摘要
(
308
)
PDF
(1270KB) (
2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云浮市2016—2018年孕妇尿碘营养水平,为指导孕妇科学补碘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6—2018年云浮市碘缺乏病监测资料中的孕妇尿碘水平进行分析。
结果
2016—2018年云浮市共监测孕妇尿碘1 000份,尿碘中位数112.8 μg/L,处于碘缺乏水平。不同年份、不同区县、不同孕期孕妇尿碘中位数均低于150 μg/L,且不同年份、不同区县孕妇尿碘水平中位数、尿碘水平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
结论
云浮市孕妇碘摄入量明显不足,总体处于碘营养缺乏状态,应引起重视,推广孕妇专用碘盐,加强孕妇防治碘缺乏病宣教和尿碘监测。
脑卒中高危人群失眠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风险因素分析
侯谦, 杨静, 李娜, 张兰英
2020, 46(2): 167-169. doi:
10.12183/j.scjpm.2020.0167
摘要
(
372
)
PDF
(1241KB) (
2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脑卒中高危人群失眠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风险影响因素。
方法
以石家庄某医院2019年1—7月诊治的≥40岁脑卒中高危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等内容,收集既往医院检查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血脂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等),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睡眠质量,采用Stop-Bang问卷进行OSA筛查
[7]
,对资料进行描述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失眠合并OSA高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脑卒中高危人群211人,男性124人,女性87人,年龄40~79岁。检出失眠合并OSA高风险125例,检出率为59.3%。BMI越大(
OR
=7.341)、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
OR
=6.047)、高血压(
OR
=6.142)、心脏病(
OR
=6.170)、颈动脉斑块形成(
OR
=9.251)的高危人群失眠合并OSA高风险可能性较大。
结论
脑卒中高危人群失眠合并OSA风险危险因素主要包括BMI、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心脏病、颈动脉斑块等,相关部门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该人群失眠合并OSA高风险的发生。
孕前BMI对产妇妊娠结局影响
李晓茵, 陈艳雅, 曾带娣, 卢智健, 吴雪薇
2020, 46(2): 170-171. doi:
10.12183/j.scjpm.2020.0170
摘要
(
345
)
PDF
(1228KB) (
3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孕前BMI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8年东莞市某医院产科产妇健康档案和医院病案管理系统中资料完整的初产妇产前BMI、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情况等资料,对不同孕前BMI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
结果
共纳入519名初产妇,平均年龄(25.66 ± 3.09)岁,产时孕周平均为(38.25 ± 1.06)周,孕次平均为(1.24 ± 0.54)次。汉族395人(占76.0%),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268人(占51.6%)。高BMI组初产妇和正常BMI及低BMI组初产妇的年龄、孕周、孕次、文化程度、民族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高BMI组初产妇剖宫产分娩方式占66.3%,正常BMI及低BMI组初产妇为56.2%,分娩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妊娠结局中高胰岛素血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产程阻滞、产后出血比例高BMI组初产妇均高于正常BMI及低B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高BMI组初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体重平均为(3 878.55 ± 577.02)g,正常BMI及低BMI组为(3 214.24 ± 351.58)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高BMI组初产妇所娩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早产、巨大儿比例均高于正常BMI及低BMI组初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
结论
孕前高BMI会增加初产妇妊娠并发症、分娩期并发症及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产科医生及健康教育部门应密切关注孕妇体重及增重情况,避免增长过快过多,以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2014—2018年汕头市某医院就诊儿童伤害病例特征
庄婉莉, 余健澄, 邱昭龙, 许燕璇, 杜太峰
2020, 46(2): 172-174. doi:
10.12183/j.scjpm.2020.0172
摘要
(
269
)
PDF
(1329KB) (
2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医院就诊儿童伤害特征,为开展儿童伤害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汕头市某医院2014—2018年因伤害就诊儿童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
2014—2018年汕头市某医院急诊就诊14岁及以下儿童伤害病例共8 934例,5年间该医院急诊伤害儿童病例数大致相当,分别占17.5%、20.4%、18.7%、20.9%、22.5%。以<6岁(占69.7%)、男童为主(占65.0%),男女比例为1.86∶1。<6岁病例全年伤害分布大致相当,6~14岁儿童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所占比例较大(分别占30.2%、25.9%)。9∶00~11∶00、19∶00~22∶00是伤害发生的2个高峰。伤害部位以头部为主(占74.7%),伤害原因以跌倒/坠落为主(占79.9%)。
结论
汕头市各年伤害发生人数大致相当,全年均可发生,伤害发生时间与户外活动时间较一致,建议相关部门应根据儿童伤害特征制定相关健康教育措施。
原发性肝癌患者肌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张阳, 颜萍, 赵萍, 吐尔干艾力·阿吉, 唐国华, 常丽蓉
2020, 46(2): 175-177. doi:
10.12183/j.scjpm.2020.0175
摘要
(
331
)
PDF
(1259KB) (
2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肌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
方法
以2017—2018年新疆某医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肌少症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肌少症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新疆某三甲医院22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参与本研究,男性149例,占66.8%,汉族156例,占70.0%。年龄 40~75 岁,平均(58.74 ± 7.59) 岁。BMI 18.5~24.9 144例,占64.6%。原发性肝癌患并发肌少症发生率为27.8%(62/223)。年龄(
OR
=2.088)越大,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可能性越大,血清白蛋白≥35 g/L(
OR
=1.949)、NRS 2002评分≥3分(
OR
=6.305)、有糖尿病(
OR
=5.311)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可能性也越大。
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肌少症发生率较高,年龄、血清白蛋白、营养风险、糖尿病患者情况均是肌少症的影响因素,医务人员应提高对该患者人群的肌少症的诊断意识,及早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提高肝癌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
检验技术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喹诺酮类抗生素
陈文胜, 谭慧嘉, 钟志雄, 罗志彬, 胡洁泉, 苏广宁, 彭婕
2020, 46(2): 178-182. doi:
10.12183/j.scjpm.2020.0178
摘要
(
244
)
PDF
(1707KB) (
2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低成本、适合水中痕量喹诺酮类抗生素测定的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方法
调节水样pH至11,经亲水亲脂平衡型固相萃取柱(HLB)浓缩后,采用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
结果
该检测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6~0.999 9;方法的检出限0.11~2.30 ng/L、定量限0.38~7.60 ng/L;将该方法应用于广州珠江河水中痕量抗生素的测定,回收率为84.8%~114.0%,相对标准偏差为0.87%~5.10%。
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合水样中痕量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测定。
继续医学教育园地
R语言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基本数据处理
胡建雄, 陈思齐, 刘涛, 肖建鹏, 曾韦霖, 马文军
2020, 46(2): 183-184. doi:
10.12183/j.scjpm.2020.0183
摘要
(
414
)
PDF
(1285KB) (
5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临床研究
高危指征孕妇侵入性产前诊断检测结果分析
马聆桦, 朱茂灵, 黄永全, 沈寅琛
2020, 46(2): 185-188. doi:
10.12183/j.scjpm.2020.0185
摘要
(
447
)
PDF
(1260KB) (
3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高危孕妇产前诊断在出生缺陷干预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 2019 年 7月在南宁市某医院产前诊断档案系统中进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的产妇资料,羊水穿刺或脐静脉穿刺样本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检测(CNV-seq),双方同型地贫基因另外检测地贫基因。采用描述性分析对胎儿染色体异常及地贫基因携带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接受侵入性产前诊断孕妇1 591例,其中羊水穿刺 1 326例(占83.3%)。孕妇年龄20~48岁,以20~34岁人群为主(占69.5%)。壮族占48.7%,汉族占39.8%。产前诊断高危指征中高龄占30.5%,同型地贫基因占30.0%,血清学筛查异常占23.6%。共检出染色体异常130例,异常检出率为8.17%。不同年龄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7.1%、8.4%、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不同高危指征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检出中度型地贫133例,检出率为27.8%(133/478)。高危指征异常检出率前5位依次是无创产前DNA检测异常、超声结构异常、地中海贫血、超声软指标异常和胎儿生长受限。
结论
侵入性产前诊断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CNV-seq检测及地贫基因诊断技术有效提高异常诊断率,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2016—2018年重庆市某医院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分析
熊林利, 晏静
2020, 46(2): 189-191. doi:
10.12183/j.scjpm.2020.0189
摘要
(
378
)
PDF
(1239KB) (
3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及环境样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
方法
对2016—2018年重庆市某医院ICU患者及环境样本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鉴定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描述分析。
结果
112株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自ICU患者生物样本,样本来源主要为痰液(36株,32.1%)、血液(21株,18.8%)、咽拭子(15株,13.4%)、尿液(10株,8.9%)。214株来自环境样本,主要为ICU呼吸机管道(90株,42.1%)、病房电脑(24株,11.2%)、治疗车(23株,10.7%)、医护人员手部(23株,10.7%)。患者分离株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耐药性最高,均超过90%,其次为头孢呋辛(82.14%),对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73.21%),其次为美罗培南(69.64%)。环境样本分离株对头孢他啶耐药性最高(91.59%),其次为庆大霉素(89.25%)。对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83.18%),其次为美罗培南(71.03%)。
结论
该医院ICU患者及环境均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临床工作中应注意院内感染及菌株药敏特性,加强消毒杀菌工作,预防院内感染。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血糖水平与炎症因子变化研究
兰梅, 杨建军, 雷易
2020, 46(2): 192-194. doi:
10.12183/j.scjpm.2020.0192
摘要
(
337
)
PDF
(1261KB) (
2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血糖水平与炎症因子的变化。
方法
以重庆市某医院2019年1—6月诊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病例组,以同医院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无尿路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对病例组人群尿中病原菌分布特征进行描述,并对2组患者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
C
)]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7(IL-17)、白介素-6(IL-6)]进行比较。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5岁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和无尿路感染2型糖尿病患者各135例。2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BMI和糖尿病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135例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69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94株,占55.6%,其中又以大肠埃希菌多见,检出63株,占37.3%。病例组患者的FPG、2 hPG、HbAl
C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
<0.01),外周血TNF-α、IL-17、IL-6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
<0.01)。
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并且感染后患者的血糖与炎症因子水平显著升高,应加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感染防治工作,改善患者预后。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分级与血糖血脂水平关系
曹启环, 郝光, 左丽娟, 李珺
2020, 46(2): 195-197. doi:
10.12183/j.scjpm.2020.0195
摘要
(
277
)
PDF
(1307KB) (
2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血压等级与血脂、血糖关系。
方法
以2018年全年在张家口市某医院高血压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基线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指标检测,在基线调查完成后3~6个月内再对研究对象进行血压测量和血生化指标检测等的第2次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对2次血糖、血脂水平变化情况与不同血压分级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1例进行分析,男女性别比为1∶1.25,年龄以60~75岁为主,占68.6%,汉族占99.5%,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74.6%,BMI以≥24为主,占56.6%。血压高值组154例、1 级高血压组166 例、2 级高血压组56 例、3 级高血压组25 例。基线调查时不同血压分级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空服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不同初始血压分级高血压患者2次总胆固醇检测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血压等级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改变量呈负相关(
r
=-0.141、-0.105)。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等级与血糖、血脂无明显相关,但可能会影响血脂的长期变化。因此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早期重视血脂异常的防治。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妇科门诊女性对宫颈癌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李小艳, 李秋云
2020, 46(2): 198-201. doi:
10.12183/j.scjpm.2020.0198
摘要
(
223
)
PDF
(1252KB) (
4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妇科门诊就诊女性对宫颈癌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宫颈癌发病率、有效开展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2018年全年在洪湖市某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全部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家庭收入、户籍等)、宫颈癌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及行为特征,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描述,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妇科门诊就诊女性宫颈癌相关知识认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972名调查对象中年龄最小21岁,最大59岁,平均 (39.45 ± 8.56)岁。文化程度以高中及以上为主,占64.3%,已婚占79.2%。企业职员占34.0%。家庭年均收入以≥3万元为主,占65.1%,所在户籍与工作地一致的占52.0%。宫颈癌相关知识认知良好265人,总体认知率为27.3%。6道知识题中宫颈癌筛查方法认知率最高,为31.6%,接种宫颈癌疫苗最佳时间的认知率最低,为1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0~29岁(
OR
=4.346)、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
OR
=1.804、2.269、1.940)、已婚(
OR
=1.908)、家庭年均收入1~3、≥3万元(
OR
=3.146、1.594)、接受过宫颈癌筛查的宣传/讲座(
OR
=1.394)、患过(有)生殖道感染疾病(
OR
=2.548)的妇科门诊就诊女性宫颈相关知识认知良好的可能性较大。
结论
妇科门诊就诊女性宫颈癌相关知识认知水平低。需针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行为特征开展宫颈癌和筛查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与宣传。
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郭东梅, 张旺信, 侯海峰, 景兴科, 刘苗
2020, 46(2): 202-204. doi:
10.12183/j.scjpm.2020.0202
摘要
(
261
)
PDF
(1244KB) (
3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精准扶贫还需要注重心理扶贫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我国东西部6所高校1~4年级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90项临床症状自评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评估;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纳入有效问卷3 307份,农村(2 564份,占77.53%)、非独生子女居多(2 541份,占76.84%);问卷中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问卷495份,占14.97%,建档立卡大学生UPI问卷存在A类、B类心理问题比例分别为16.8%(83/495)、25.8%(128/495),均高于非建档立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为13.4%(376/2 812)、19.4%(545/2 812)(
P
<0.05或
P
<0.01);在SCL-90评估中,建档立卡大学生心理不健康比例为15.8%(78/495),均高于非建档立卡大学生的11.1%(312/2 812)(
P
<0.01);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SCL-90中强迫症状、焦虑、恐怖、附加项因子得分高于未建档立卡大学生(
P
<0.05或
P
<0.01);建档立卡独生子女大学生SCL-90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
P
<0.05或
P
<0.01)。
结论
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其中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水平更低。应重视对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心理扶贫和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