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2年 第4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2-05-20
    论著
    医学院校医学生对陌生人意外伤害的救助意愿及影响因素
    杜进林, 谢琪, 陈惠达, 陈超, 林克娜, 张伟健, 黄钊慰
    2022, 48(5):  525-529.  doi:10.12183/j.scjpm.2022.0525
    摘要 ( 100 )   PDF (1239KB) ( 1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医学生对陌生人意外伤害救助意愿,分析影响医学生对陌生人意外伤害救助的因素。方法 多阶段分层随机抽取2所医学院校在读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救助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1 455名医学生中男生457人,女生998人,平均年龄(21.3±2.0)岁,医学生救助意愿率为38.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救助意愿一般相比,近3年参加培训(OR=1.497)、父亲职业为农民(OR=1.712)、母亲职业为商人(OR=1.738)的医学生愿意救助陌生人的可能性高;与救助意愿一般相比,父亲职业为商人(OR=2.484)的医学生不愿意救助陌生人的可能性高,母亲职业为农民(OR=0.448)、综合医科大学(OR=0.501)的医学生不愿意救助陌生人的可能性低。医学生比较愿意救助相同性别的人,最不愿意救助商人和老人。结论 医学生对陌生人意外伤害救助意愿较高,是否参加急救培训影响医学生的救助意愿,应加强医学生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其救助意愿。
    沧州市6~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数调查
    朱艳红, 徐要选, 陈平, 卢敏
    2022, 48(5):  530-533.  doi:10.12183/j.scjpm.2022.0530
    摘要 ( 93 )   PDF (1215KB) ( 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沧州市6~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沧州市6~24月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2—7月在沧州市随机抽取3个区/县作为调查点,每个区/县抽取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研究时间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免疫规划的婴幼儿的主要监护人进行婴幼儿喂养指数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沧州市6~24月龄婴幼儿喂养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喂养指数评分的因素。结果 1 450名婴幼儿中男童835名,占57.59%,女童615名,占42.41 %,顺产827名,占57.03%,剖宫产623名,占42.97%,足月1 009名,占69.59%,早产441例,占30.41%,婴幼儿喂养指数评分均值(8.31±2.05)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多重线性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为城市(β'=0.233)、月龄12~24月(β'=0.316)、母亲学历为硕士及以上(β'=0.166)的婴幼儿喂养指数评分更高。结论 沧州市6~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数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需要加强该地区婴幼儿喂养的宣传,提高看护人科学喂养知识,为婴幼儿健康的生长发育提供保障。
    安阳市40~79岁居民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调查
    王波, 丁敬艳, 刘新华, 王铭娥
    2022, 48(5):  534-538.  doi:10.12183/j.scjpm.2022.0534
    摘要 ( 74 )   PDF (1240KB) ( 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安阳市40~79岁人群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现状,并调查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采用整群抽样法在安阳市4个区各随机选取1个常住人口≥1 000人的社区,将该社区内的40~79岁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相关筛查的问卷调查及血生化指标检测,参照《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及《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对居民进行心血管疾病高危情况评估,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居民心血管疾病高危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高危因素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3 150名安阳市40~79岁常住居民进行研究,男性1 597人,占50.70%,女性1 553人,占49.30%,平均年龄(64.02±6.31)岁。检出心血管疾病高危670例,检出率21.27%,其中病史型高危268例,风险评估型高危402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221)、年龄为60~69岁(OR=3.221)、年龄为70~79岁(OR=4.521)、BMI为24.0~27.9 kg/m2OR=2.698)、BMI为≥28.0 kg/m2OR=2.845)、高血压病(OR=4.654)、LDL-C异常(OR=2.331)是安阳市40~79岁居民心血管疾病高危的影响因素。结论 安阳市40~79岁居民心血管疾病高危检出率较高,尤其受性别、年龄、高血压等因素影响,需要针对上述重点高危人群广泛开展心血管疾病防控的健康教育,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遏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复发率及死亡率的上升。
    突发性耳聋病例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雷丽红, 丁晓丽, 徐改萍, 李小静, 丁永丽, 周换
    2022, 48(5):  539-542.  doi:10.12183/j.scjpm.2022.0539
    摘要 ( 95 )   PDF (1236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发病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突发性耳聋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基本情况、个人史、基础疾病及实验室指标,以数量1∶; 1配比取该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分析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状况及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最终纳入突发性耳聋710例,其中伴耳鸣598例(84.25%)、眩晕320例(45.00%)、耳闷268例(37.75%)、耳周麻木124例(17.50%)、恶心245例(34.50%)、呕吐164例(23.13%);共有756只突发性耳聋患耳。单侧比例最高,占93.12%;重度听力损失者比例最高,占40.34%;听力曲线以平坦下降型最常见,占35.19%。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3.221)、脑血管疾病(OR=2.698)、睡眠障碍(OR=3.002)、感冒病史(OR=4.521)、TC异常(OR=2.554)、Hcy异常(OR=4.654)的成年人发生突发性耳聋的可能性大。结论 突发性耳聋可伴有耳鸣、眩晕等症状,且受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血脂及Hcy代谢异常、感冒等多种因素影响,应尽可能根据患者情况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防治,从而降低突发性耳聋的发病风险。
    郑州地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研究
    邢伟萍, 海展, 张素敏
    2022, 48(5):  543-546.  doi:10.12183/j.scjpm.2022.0543
    摘要 ( 88 )   PDF (1230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郑州地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1年10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地区不同辖区内的4家二级医院和4家三级医院的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职业暴露情况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分析,再经过单、多因分析方法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有效调查对象931名医务人员,男性435名,女性496名;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8.9±9.6)岁;有护士354名,医生372名,检验技师130名,麻醉师75名。发生职业暴露91例,发生率9.77%,共发生职业暴露事件118例次,其中锐器伤57例次、皮肤黏膜接触暴露39例次、呼吸道/血液/体液暴露22例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历(OR=0.779)、职称(OR=0.751)、医院级别(OR=0.364)、工作性质(检验技师OR=0.670、麻醉师OR=0.585)、工龄(OR=0.689)、编制性质(OR=3.904)、工作疲劳(OR=2.368)、应对方式(OR =2.691)、近1年是否参加相关培训(OR=0.481)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结论 医院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受到学历、职称、医院级别、工作性质、工龄、编制性质、近1年是否参加相关培训多方面因素影响,应针对以上各项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防护能力,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郑州市金水区老年人群心血管病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朱晖, 李聪, 田艳玲, 李亚飞
    2022, 48(5):  547-550.  doi:10.12183/j.scjpm.2022.0547
    摘要 ( 70 )   PDF (1288KB) ( 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郑州市金水区老年人群心血管病流行情况,并对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于2021年6—10月在郑州市金水区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择10个社区或村(城镇街道办事处及村镇各5个)常住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指标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心血管疾病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1 148名老年人完成调查,男性557人,占48.52%,女性591人,占51.48%。共有302例自报诊断为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为26.31%,其中高血压患者214例,冠心病73例,脑卒中15例,患病率分别为18.64%,6.39%,1.3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1.705、1.936)、男性(OR=3.404)、BMI≥24.0 kg/m2OR=1.359、1.562)、偶尔或经常吸烟(OR=1.592、1.800)、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OR=0.639、0.602)、运动锻炼不足(OR=2.469)、高血脂(OR=2.420)、高血糖(OR=2.877)是该区≥60岁人群心血管疾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市金水区老年人群心血管病患病率较高,对于心血管病的影响因素需尽快给予积极地干预,改善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缓解疾病负担。
    信阳地区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现状及影响因素
    冯文婷, 闫甜甜, 刘如平
    2022, 48(5):  551-555.  doi:10.12183/j.scjpm.2022.0551
    摘要 ( 79 )   PDF (1246KB) ( 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信阳地区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0年4—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按每月入住费用分为高、中、低3层,对每个层次各抽样2家养老机构,对抽中的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进行跌倒发生情况相关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过去1年跌倒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发生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共调查431名老年人,男性227人,占52.67%,女性204人,占47.33%。年龄60~92岁,平均年龄(74.89±8.32)岁。在431名老年人中共有107例在过去的1年内发生过跌倒行为,跌倒发生率为24.83%。女性(OR=10.644)、年龄超过70岁(OR=1.407,1.555)、不使用助行器(OR=1.967)、罹患白内障(OR=3.861)、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不足(OR=2.413)、规律体育锻炼不足(OR=2.787)、罹患高血压(OR=5.114)、罹患跌倒相关慢性疾病(OR=2.740)、日常生活能力受损(OR=3.514)、室内照明情况较差(OR=10.329)、预防跌倒意识欠缺(OR=2.971)、喜欢穿拖鞋出门(OR=7.418)、喜欢饮酒(OR=3.585)的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出现跌倒行为的风险较高。结论 信阳地区养老机构老年人具有较高的跌倒发生风险,应对部分导致老年人跌倒发生的危险因素实施及时、有效的干预,保证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的安全,抑制跌倒出现。
    北京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宋艳会, 耿红, 陈辉
    2022, 48(5):  556-559.  doi:10.12183/j.scjpm.2022.0556
    摘要 ( 89 )   PDF (1302KB) ( 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2021年1—6月在北京市某医院就诊并接受药物治疗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基线资料收集,并在完成治疗疗程后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进行电话随访,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服药依从性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1 034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进行分析,男性754例,占72.92%,女性280例,占27.08%。年龄18~76岁,以45~59岁所占比例最高,占44.29%。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的平均得分为(6.97±0.98)分,其中752例用药依从性良好,占72.73%,282例用药依从性不足,占27.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岁(OR=1.705、1.936)、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OR=1.430、1.517)、居住在城市(OR=2.469)、幽门螺杆菌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良好(OR=2.420)、医保支付方式为非自费(OR=4.297、3.811、4.957)、共同居住者数量≥2人(OR=2.547、2.427)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服药依从性良好的可能性更高。结论 北京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服药依从性欠佳,对于服药依从性不足者需要积极干预各类影响因素,以避免健康以及经济损失。
    郑州地区孕妇铁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杨文博, 王莹莹, 叶秀秀
    2022, 48(5):  560-563.  doi:10.12183/j.scjpm.2022.0560
    摘要 ( 87 )   PDF (1303KB) ( 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郑州地区孕妇铁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1年4—8月在郑州市某三家医院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孕期体检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铁营养状况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孕妇铁营养状态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孕妇铁缺乏状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3 258例孕妇参与本次研究,其中妊娠早期989例,占30.36%,妊娠中期1 125例,占34.53%,妊娠晚期1 144例,占35.11%。在3 258名孕妇中,共有773例为铁缺乏,铁缺乏的检出率为23.7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2.726)、处于妊娠的中期或晚期(OR=3.037,3.438)、月经初潮年龄<13岁(OR=2.432)、经产妇(OR=3.493)、流产次数≥3次(OR=2.648)、孕前月经量≥100 mL/次(OR=2.420)、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OR=0.517,0.459)、居住在农村(OR=3.684)、家庭月收入>3 000元及以上(OR=0.601,0.542)、居住房屋装修时间<1年(OR=6.449)、罹患消化系统疾病(OR=4.716)、有营养补齐剂摄入(OR=0.355)是孕妇铁缺乏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市孕妇铁缺乏检出率较高,需要尽早给予针对性的干预。部分因素被确定为该地区孕妇人群发生铁元素缺乏的影响因素,可选择性的对其中危险因素给予干预。
    台前县居民股骨头坏死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梁森, 张世杰, 张玉华, 梁红丽, 岳磊, 陈志民
    2022, 48(5):  564-567.  doi:10.12183/j.scjpm.2022.0564
    摘要 ( 83 )   PDF (1293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台前县居民股骨头坏死流行现状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普查方式,对河南省台前县辖区内的常住人口入户进行股骨头坏死筛查,对于体格检查中发现的具有典型症状的疑似病例进行影像学检查予以确诊。以既往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为病例组,按照1∶1匹配在同村同性别同年龄组(年龄差≤3岁)中选取排除骨科相关疾病的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共发现股骨头坏死患者1 126例,粗现患率3.01‰。男性714例,粗现患率1.91‰;女性412例,粗现患率1.10‰。≤14岁粗现患率0.024‰,15~59岁粗现患率1.76‰,≥60岁粗现患率1.22‰。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收入>10 000元(OR=0.504)是股骨头坏死保护因素,以前饮酒(OR=2.597)、使用激素类药物(OR=18.926)和髋关节疾病家族史(OR=6.443)是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结论 台前县股骨头坏死患病率较高,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青壮年,股骨头坏死与家庭收入、以前饮酒、使用激素类药物和髋关节疾病家族史有关。
    综述·继续医学教育园地
    新冠肺炎疫苗免疫原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麦炜桢, 康敏, 朱琦, 马文军
    2022, 48(5):  568-572.  doi:10.12183/j.scjpm.2022.0568
    摘要 ( 96 )   PDF (1206KB) ( 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是接种疫苗,然而疫苗接种诱导的免疫原性因人而异。只有充分识别可能影响疫苗免疫原性的因素,根据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的免疫接种策略,才能提高疫苗的保护效力。本研究主要综述影响新冠肺炎疫苗免疫原性的宿主因素、行为因素和疫苗因素,并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现场研究
    2010—2020年武汉经开区(汉南区)四类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死概率研究
    田丽红, 谈利萍, 王红霞, 姚丽娟, 吴亚琼
    2022, 48(5):  573-576.  doi:10.12183/j.scjpm.2022.0573
    摘要 ( 80 )   PDF (1401KB) ( 1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武汉经开区(汉南区)2010—2020年4类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早死概率,探索性预测未来变化趋势,为区域慢性病防控策略、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利用2010—2020年武汉经开区(汉南区)户籍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计算慢性病死亡率、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应用对数线性回归模型预测2021—2025年早死概率。结果 2010—2020年武汉经开区(汉南区)户籍人口粗死亡率、年龄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分别年均下降2.79%和5.71%,男性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4类主要慢性病死亡占慢性病死亡比例为90.28%~92.81%,男性、女性4类主要慢性病死亡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占比呈下降趋势,男性早死占比高于女性(P<0.01)。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年均下降7.50%,各年份男性过早死亡概率均高于女性,但年均下降速度略低于女性。对数线性回归模型4预测结果显示,2025年早死概率可能较2020年将下降约12.84%。结论 2010—2020年武汉经开区(汉南区)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已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20年目标,2025年有可能提前实现2030年规划目标。建议进一步落实综合防控策略,关注主要危险因素和重点人群,确保目标实现。
    2017—2020年广州市海珠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王军, 郭钜旋, 华丽, 孙立梅
    2022, 48(5):  577-580.  doi:10.12183/j.scjpm.2022.0577
    摘要 ( 94 )   PDF (1245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广州市海珠区2017—202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质量和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 通过中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广州市海珠区2017—2020年上报的AEFI个案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0年共报告AEFI 673例,报告发生率为21.86/10万剂,严重AEFI发生率为1.01/10万剂。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为13.19/10万剂,一般反应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97.78%);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5.88/10万,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为主(82.32%),严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0.52/10万剂。AEFI报告数男女性别比为1.27∶1;年龄分布2岁以下儿童占69.39%;AEFI在接种疫苗1 d内发生的占71.62%。结论 2017—2020年广州市海珠区AEFI监测质量和敏感性大幅提高、预防接种安全性良好;应重点加强小年龄儿童和接种后24 h内的AEFI监测。
    东莞市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意愿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美琪, 闫晋齐, 张巧利, 张泽武, 郝元涛
    2022, 48(5):  581-584.  doi:10.12183/j.scjpm.2022.0581
    摘要 ( 88 )   PDF (1229KB) ( 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东莞市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冠疫苗)的接种意愿,探索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而为提升老年人接种率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 于2021年4月至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东莞市各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老年人分发调查问卷,分析其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545份。老年人有意愿接种新冠疫苗共351人(64.4%)。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新冠肺炎感知严重性更高(OR=1.620)、新冠疫苗感知益处更高(OR=2.289)、感知障碍更低(OR=0.604)、行为线索更高(OR=2.666)的老年人更有意愿接种新冠疫苗。结论 东莞市老年人对新冠疫苗的接种意愿处于中等水平。目前需要拓展宣传渠道让更多老年人打消接种疫苗安全性担忧,可以通过提升老年人的健康信念,普及新冠疫苗接种益处,呼吁更多人接种新冠疫苗。
    广州市黄埔区流动人口现状及社区化管理模式研究
    肖瑶, 樊星星, 赖玉婷, 陈开举
    2022, 48(5):  585-588.  doi:10.12183/j.scjpm.2022.0585
    摘要 ( 75 )   PDF (1228KB) ( 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广州市黄埔区流动人口现状开展调查,为促进形成科学的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模式提供建议。方法 2019年1—3月通过便利抽样方法对广州市黄埔区流动人口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有效调查306名流动人口,男女比例为1.05∶1,以20~40岁(68.00%)为主,学历主要是初中(30.40%)和高中(中专、中技)(28.10%),已婚未婚比例为1.42∶1。16.99%(52/306)接受过就业服务支持,仅有6.86%(21/306)流动人口的孩子在广州上学,28.10%(86/306)在本地拥有医疗保险,22.20%(68/306)偶尔参加社区活动,76.80%(235/306)的流动人口租房生活。结论 广州市黄埔区流动人口在社区获得的就业支持较少,孩子本地受教育较少,医疗保险参保率低,社区活动参与度低、认同感差,居住地满意度一般。建议把流动人口管理落实到社区基层单元,以制度为保障、社区为平台,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社区融合等方面的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构建和谐社会。
    徐州市6~13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周勤, 潘狄, 刘岩, 董恒奔, 周晓梅, 朱相华
    2022, 48(5):  589-591.  doi:10.12183/j.scjpm.2022.0589
    摘要 ( 103 )   PDF (1278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6~13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2019年徐州市某医院儿少精神科明确诊断为ADHD的儿童为研究对象为作病例组,按1∶3比例招募由医院进行健康学生体检项目的非ADHD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2组儿童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及健康相关情况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对2组儿童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ADHD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658例ADHD(病例组)和1 844非ADHD儿童(对照组)进行调查,年龄均为6~13岁,病例组男童占56.08%,女童占43.92%,6~8岁占52.58%,9~13岁占47.42%;对照组男童占60.03%,女童占39.97%, 6~8岁占52.98%,9~13岁占47.02%,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性别和年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吸烟(OR=2.442)、出生时窒息(OR=5.094)、父母离异(OR=1.865)、主要教养方式(OR=2.835)式、儿童情绪经常不稳定(OR=3.823)、学习困难(OR=6.056)、偏食/挑食(OR=1.878)、家庭关系不和谐(OR=6.203)、早产(OR=3.040)、婴儿期母乳喂养(OR=0.608)、胎儿期宫内发育迟缓(OR=5.145)均为6~13岁儿童ADH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6~13岁儿童ADHD与母亲吸烟、出生时窒息、父母是否离异、主要教养方式、儿童情绪经常不稳定、学习困难情况、偏食/挑食、家庭关系不和谐、早产、婴儿期母乳喂养、胎儿期宫内发育迟缓等多种因素相关,应根据可能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前规避相应的危险因素,改善育儿模式,加强亲子间的沟通及交流,从早期预防儿童神经系统及心理行为的发生,并避免心理行为疾病对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2020—2021年广东省带状疱疹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卜哲妮, 孙立梅, 赵占杰, 梁文佳, 李佳玲, 何剑峰, 胡培
    2022, 48(5):  592-595.  doi:10.12183/j.scjpm.2022.0592
    摘要 ( 114 )   PDF (1240KB) ( 1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广东省2020年7月16日至2021年8月23日重组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的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AEFI)进行分析,评价该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广东省疫苗流通和接种管理信息系统和深圳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20年7月16日至2021年8月23日广东省21个地市报告的带状疱疹疫苗AEFI个案数据及疫苗接种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20年7月16日至2021年8月23日,广东省共报告带状疱疹疫苗AEFI 87例,报告发生率为196.65/1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的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69.52/10万剂、15.82/10万剂,一般反应以发热为主(73.33%),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为主(57.14%)。女性AEFI发生率(243.22/10万剂)高于男性(109.95/10万剂),第三季度(266.29/10万剂)AEFI发生率较高。第1剂次接种后发生率(259.96/10万剂)高于第2剂次(111.39/10万剂 ),83例(95.40%)AEFI发生在2 d内,70.11%的病例最终治愈。结论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的AEFI报告以一般反应为主,尚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以2 d内发生反应为主,病例预后良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研究
    王秀云, 杨凯, 隋英英
    2022, 48(5):  596-598.  doi:10.12183/j.scjpm.2022.0596
    摘要 ( 76 )   PDF (1204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和分析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东营市某医院体检中心完成血压测量的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指标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不同血压状态的健康体检者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等级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血压状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对2 507名健康体检者纳入研究,男性1 553人,女性954人,年龄18~87岁。血压正常者1 133人,占45.19%,高血压前期873例,占34.82%,高血压者501例,占19.98%。腰围(OR=1.556)、BMI(OR=1.422)、三酰甘油(OR=1.307)、总胆固醇(OR=1.4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38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339)、血糖(OR=1.275) 、尿酸(OR=1.390)是血压的影响因素。结论 东营市健康体检者中高血压前期者所占比例较高,且高血压前期体检者存在代谢异常以及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因此可以提高高血压前期体检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知识的宣传以及危险因素筛查,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善体检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
    三亚市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
    梁国女, 陈邢玉, 石挺珍, 陈娇, 蔡优
    2022, 48(5):  599-601.  doi:10.12183/j.scjpm.2022.0599
    摘要 ( 85 )   PDF (1202KB) ( 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对三亚市某医院慢性病管理科和某社区服务中心在管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护理需求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该人群社区需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三亚市1 21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研究,高血压患者314例,高血脂患者219例,糖尿病患者308例,冠心病患者179例,脑卒中患者190例。男性778例,女性432例。社区护理需求总评分为(91.53±7.32)分。其中健康教育维度评分得分率最高(81.2%),疾病管理维度得分率最低(61.2%)。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672)、患病年限(OR=2.319)、患病数(OR=3.422)、文化程度(OR=1.438)是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 三亚市老年慢性病患者对社区护理的需求普遍较高,应根据不同患者的慢性病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社区卫生护理服务,进一步提高社区医院护理服务质量。
    热性惊厥儿童病例呼吸道疾病病原检测结果分析
    李艳阁, 李雲, 袁丽君, 薛洁琼
    2022, 48(5):  602-604.  doi:10.12183/j.scjpm.2022.0602
    摘要 ( 59 )   PDF (1270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热性惊厥患儿呼吸道病原的检测结果,了解其病原体分布情况及其与家族史、年龄、病原分型的关系。方法 以漯河市某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接诊的热性惊厥儿童病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咽拭子采集及静脉血采集,通过病历资料收集儿童病例相关资料及相关病原体检测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热性惊厥儿童病例4 105例,其中1 606例检出呼吸道疾病病原菌,检出率为39.12%。其中男童912例,女童694例,男女性别比为1.31∶1。平均年龄(5.23±1.65)岁。共检出病原体8种,依次为流感病毒B型(FluB,624株)、流感病毒A型(FluA,377株)、肺炎支原体(MP,375株)、嗜肺军团菌(LP,68株)、腺病毒(ADV,59株)、呼吸道合胞病毒(RSV,34株)(IgM抗体)、肺炎衣原体(CPN,43株)、副流感病毒(PIV,26株)。首次发作961例,再次发作645例,以首次发作儿童病例所占比例较高。首次发作的儿童病例前3位病原菌依次 Flu-B、MP、Flu-A,再次发作儿童病例则为Flu-B、Flu-A、MP,均以Flu-B所占比例最高。有家族史儿童病例中Flu-B感染最多,其次为MP;无家族史的患儿中, Flu-B最多,其次为Flu-A。婴儿期儿童病例以Flu-A感染所占比例最高,幼儿期以Flu-B比例最高;其次为Flu-A,学龄前期以Flu-B最高,其次为MP。单纯型中株数最多的是Flu-B,其次是MP。复杂型中株数最多的是Flu-B,其次是Flu-A。结论 Flu-A和Flu-B是导致热性惊厥儿童病例发病的主要病原,应加强对儿童的疫苗接种率,以降低流感发病率,从而避免热性惊厥的发生。
    重庆市某中职卫校学生校园施暴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刘榆, 蒋薇, 钟子微, 郭玲, 彭园
    2022, 48(5):  605-607.  doi:10.12183/j.scjpm.2022.0605
    摘要 ( 188 )   PDF (1216KB) ( 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重庆市某中职卫校学生校园施暴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某卫生类中职学校在校学生,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学生近1年内施暴行为情况及相关资料,对施暴行为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发放564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59份,有效回收率为99.11%。男生330名,女生229名。有13.06%学生在近1年内发生校园施暴行为。男性、吸烟者、上过网、未接受过青春期健康教育、时常感到压抑、时常认为人们对自己不友好的学生施暴行为发生率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OR=2.19)、吸烟(OR=1.97)、时常认为人们对自己不友好(OR=6.06)是校园施暴行为产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职卫校学生校园施暴行为发生率较高,男生、有吸烟行为、认为其他人对自己不友好等人群为高危人群,应当加强对该类学生群体的正确引导和管理。
    健康体检人群乙型肝炎血清学流行病学分析
    刘素红, 朱丽君, 石玉磊, 卫锦绣
    2022, 48(5):  608-610.  doi:10.12183/j.scjpm.2022.0608
    摘要 ( 79 )   PDF (1216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免疫学指标分布情况。方法 以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安阳市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及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该人群年龄、性别及职业等资料并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该地区健康体检人群HBV免疫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的10 784名健康体检者中,男性6 123人,女性4 661人,男女性别比为1.31∶1,其中曾经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共4 248人,占39.39%。共有2 215人的检验结果为5项全阴,占20.54%,其中男性5项全阴者比例为21.68%,显著高于女性的18.64%(P<0.01)。HBsAg阳性率为11.75%,HBsAb阳性率为66.68%,HBeAg阳性率为0.80%,HBcAb阳性率为28.04%,HBeAb阳性率为18.54%。不同性别、年龄段的HBsAg、HBsAb、HBeAg、HBcAb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职业调查对象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安阳市健康体检者中HBsAg阳性率水平处于较高的水平,男性、农民和服务人员HBsAg阳性率较高,仍然有一部分人群为HBV的易感者,建议尽快接种乙肝疫苗并积极改善当地人群的HBV防控措施。
    黄山地区2 546例胆结石患者病例特征及并发症现状分析
    江美芳, 谷玲, 张红琴, 吴雪华
    2022, 48(5):  611-613.  doi:10.12183/j.scjpm.2022.0611
    摘要 ( 74 )   PDF (1204KB) ( 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黄山地区胆结石患者病例特征变化情况,为胆结石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对医院病案管理系统检索获取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黄山市某医院确诊的胆结石病例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该病例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黄山市某医院5年期间共诊治胆结石病例2 846例,排除转诊后资料缺乏者14例,纳入有效研究对象2 832例,有效率为99.51%。2016、2017、2018、2019、2020年分别有329、570、605、687、641例胆结石病患者,2020年胆结石病例是2016年病例数的1.948倍。胆结石病例中胆囊结石2 325例,胆总管结石426例,肝内胆管结石81例,5年间胆结石病例均明显以胆囊结石患者居多,但胆总管结石比例逐年上升。胆结石病例均为女性多于男性;病例年龄以50~59岁患者居多,患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到2020年40岁以下比例增长至21.22%。2 832例胆结石病例并发症发生率0.49%,不同年份并发症发生率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方案的胆结石病例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黄山地区近5年胆结石病例呈增多及年轻化趋势,需要及时诊断并针对病例特点选择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案,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获取良好预后。
    沧州市15 793例妇科门诊患者疾病谱分析
    周新, 郑晓光, 俞霞, 李红杰
    2022, 48(5):  614-616.  doi:10.12183/j.scjpm.2022.0614
    摘要 ( 80 )   PDF (1168KB) ( 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沧州地区妇科疾病门诊患者病种及分布特点。方法 通过医院病历管理系统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沧州市妇幼保健院和沧州市中心医院的妇科疾病门诊患者病历资料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妇科疾病门诊患者15 793例,年龄18~75岁,以40~49岁所占比例最高(4 079例,25.83%)。已婚患者及有孕育史患者居多。急诊门诊就诊占8.92%,普通门诊就诊占91.08%。排在前5位的疾病是月经紊乱、阴道炎、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子宫颈炎;不同年龄的患者疾病分布不同,18~29岁原发性痛经最多见,30~39岁阴道炎最多见,40~49岁月经紊乱最多见,50~59岁盆腔炎患者比例最高,≥60岁老年性阴道炎多见。结论 沧州市妇科疾病门诊患者已婚患者及有孕育史患者较多,月经紊乱、阴道炎、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子宫颈炎为最常见的5种疾病,疾病种类在不同年龄的患者中存在差异,根据疾病分布特点并针对不同特征的女性人群有准备地开展针对性、有所侧重的妇科疾病筛查及健康宣教工作,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
    深圳市龙华区公共场所控烟立法效果评价研究
    罗安斐, 莫淳淇, 陈招弟, 杨伟康, 吴传安
    2022, 48(5):  617-619.  doi:10.12183/j.scjpm.2022.0617
    摘要 ( 59 )   PDF (1265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后深圳市龙华区公共场所控烟效果,为下一步优化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2021年以条例规定的5大类公共场所作为研究区域,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每年抽取深圳市龙华区55家公共场所作为暗访公共场所,记录并评价暗访公共场所控烟得分、控烟环境和吸烟情况。结果 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政机构、机关行政服务大厅、学校和其他公共场所暗访得分分别由2017年的(47.19±2.56)、(43.00±1.41)、(44.67±0.58)、(43.00±1.41)、(36.05±9.18)分增加到2021年的(52.45±1.57)、(52.50±0.71)、(51.67±1.15)、(48.00±1.42)和(44.16±4.41)分,不同年份各公共场所暗访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具有室外区域的公共场所室外吸烟区设置比例下降 (P<0.05),入口处清晰明显设置禁止吸烟提示比例及综合性医疗机构设置戒烟门诊、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展首诊吸烟史询问比例增加 (P<0.05或P<0.01)。公共场所观察到非工作人员吸烟、地面及垃圾桶存在烟头比例分别由2017年的20.00%、72.73%下降至2021年的7.27%、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控烟立法后深圳市龙华区公共场所控烟得分、控烟环境和吸烟情况指标得到改善,但仍存在提升空间,需进一步强化公共场所控烟宣传和环境建设。
    安阳地区12 851例消化道肿瘤疾病谱分析
    左研科, 邱丽霞, 李慧霞
    2022, 48(5):  620-623.  doi:10.12183/j.scjpm.2022.0620
    摘要 ( 49 )   PDF (1186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河南省安阳地区的消化道肿瘤疾病谱的变化情况,为该地区的人群消化道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河南省安阳地区在2017—2021年确诊的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信息。结果 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共收集安阳地区消化道肿瘤病例12 851例,从2017年至2021年每年确诊病例数逐步增加。消化道肿瘤以胃癌所占比例最高(2 719例,占21.16%),肝癌(2 319例,18.05%)、结直肠癌(2 004例,15.59%)、食管癌(1 707例,13.28%)分列第2到第4位。共有7 902名男性确诊为消化道肿瘤,占61.49%,4 949名女性确诊为消化道肿瘤,占38.51%。男性人群的肿瘤类型中,排名前3的分别为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女性人群的肿瘤类型中,排名前3 的分别是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共有7 722例居住在农村的患者确诊为消化道肿瘤,占60.09%,5 129名居住在城市的患者确诊为消化道肿瘤,占39.91%。不同居住地属性的消化道肿瘤类型中,排名前3的均为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各年龄段患者确诊的消化道肿瘤类型中,排名前3的均为胃癌、肝癌、结直肠癌。结论 安阳地区从2017—2021年的消化道肿瘤病例数逐渐增加,各种类型的肿瘤分布情况较为稳定。相关部门需要做好人群的肿瘤防控健康宣教工作,同时做好高危人群的筛查等工作,争取对患者可以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有效地防控消化道肿瘤。
    天津市成年女性人群抑郁症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
    郝琳平, 李大志, 高萍
    2022, 48(5):  624-626.  doi:10.12183/j.scjpm.2022.0624
    摘要 ( 62 )   PDF (1202KB) ( 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天津地区成年女性人群抑郁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成年女性进行调查,采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评估抑郁症发生情况,将成年女性人群分为抑郁症组与未发生抑郁症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天津地区3 584名成年女性人群中有432例(12.05%)发生抑郁症,有3 152名(87.95%)未发生抑郁症;抑郁症组年龄≥60岁、体力劳动者、丧偶及离婚、睡眠质量一般或差、健康自评一般或差占比高于未发生抑郁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比较抑郁症组与未发生抑郁症组基线资料后,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体力劳动者、丧偶及离婚、睡眠质量一般或差、健康自评一般或差是成年女性人群发生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天津地区成年女性人群抑郁症发生风险高,与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睡眠质量、健康自评有关。
    2017—2020年海南省4 132例儿童肺炎病例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
    占达丽, 李敏, 王文慧, 潘先莉, 林金焕
    2022, 48(5):  627-629.  doi:10.12183/j.scjpm.2022.0627
    摘要 ( 53 )   PDF (1204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儿童肺炎病例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方法 以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琼海市和海口市各1家医院诊断为肺炎的儿童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医院病历管理系统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生物样本采集用于病原菌鉴定及耐药性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肺炎儿童病例特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海南省2017—2020年 海口市和琼海市各1家诊断为肺炎的儿童病例共4 132例,海口市2 826例,琼海市1 306例,分别占68.39%、31.61%,2家医院来源的儿童肺炎病例性别分布及平均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女性别比为1.6∶1。病例年龄1~16岁,平均为(7.58±3.52)岁;病程7~18 d,平均病程(12.32±2.47)d。临床症状中以呕吐、咳嗽、发烧居多(分别为39.98%、32.87%、23.43%)。检出革兰阴性菌2 768株,占66.99%,革兰阳性菌1 364例,占33.01%。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分别为31.99%、21.20%,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肺炎链球菌,分别为17.96%和10.09%。主要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噻污、四环素等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分别为79.95%、77.38%、69.36%、61.88%、66.49%;肺炎克雷伯杆菌则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恶唑耐药性较高,达到66.89%、77.8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耐药性较高,分别为95.82%、98.11%、89.89%,而肺炎链球菌则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分别达到96.88%、92.57%。结论 海南省2个地市的儿童肺炎病例病原菌种类复杂,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临床医生对肺炎儿童病例用药前应该尽早留取样本并进行耐药性分析,从而减少耐药性情况的发生。
    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儿科术后感染现状及病原菌结果分析
    沈思思, 邬文杰, 高碧蓉
    2022, 48(5):  630-632.  doi:10.12183/j.scjpm.2022.0630
    摘要 ( 58 )   PDF (1263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儿科术后感染现状及病原菌结果分析。方法 以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间在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儿科进行手术的儿童病例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及术后感染监测,采集创面分泌物、尿液、咽拭子及脓液样本等送微生物检测中心进行病原菌检测及鉴定。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术后感染情况、病原菌分布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手术儿童2 862例,年龄0~12岁,平均(6.39±0.61)岁;男女性别比为1.58∶1。手术时间为54~193 min,平均(89.67±12.14)min。切口类型以I型为主,1 214例,占42.42%。以择期手术为主,1 916例,占66.95%。手术类型以阑尾腹股沟疝修补术为主,1 121例(39.17%)。术后感染者71例,感染率为2.48%。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102株,前3位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青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分别为90.32%、54.84%和51.61%,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及利奈唑胺敏感性均为100.0%。结论 儿科术后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且病原菌耐药性较高,应尽量减少或避免经验用药,选择敏感抗菌药物,降低耐药菌株发生率。
    郑州部分医疗机构口腔器械消毒灭菌现状调查
    秦学君, 杨李亚, 赵艳华
    2022, 48(5):  633-635.  doi:10.12183/j.scjpm.2022.0633
    摘要 ( 65 )   PDF (1208KB) ( 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郑州部分医疗机构口腔器械消毒灭菌的现状。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口腔消毒管理及口腔器械消毒灭菌状况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医疗机构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合格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9家一级医院、4家二级医院、1家三级医院的器械消毒情况开展调查。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的扩大钳、正畸钳消毒灭菌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个体诊所的车针、扩大钳、拔牙钳、洁牙机以及印模托盘等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率明显低于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以及一级医院的车针、扩大钳、拔牙钳、洁牙机以及印模托盘等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率(均P<0.05)。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均为100%,一级医院的合格率为90.00%,个体诊所合格率为88.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别医疗机构使用中医疗器械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有较高的检出率。消毒后个体诊所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出率为4.17%,明显高于其他级别医疗机构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出率,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各级口腔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仍需继续加强,尤其是乡镇卫生所及个体诊所,具有较高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出率,具有较高的感染风险,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从业人员风险意识以及消毒知识技术的培训。
    2018—2021年新疆图木舒克市72 882例患者HBV感染情况
    易萍, 周逢洽, 杨芳, 欧嘉怡, 王亚辉, 白菊
    2022, 48(5):  636-638.  doi:10.12183/j.scjpm.2022.0636
    摘要 ( 100 )   PDF (1271KB) ( 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对图木舒克市第三师总医院就诊患者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探讨该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人群感染的状况,为当地制定防治措施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图木舒克市第三师总医院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分析该地区HBV感染现状及流行特征。结果 2018—2021年图木舒克市在第三师总医院就诊患者72 882例,检出HBV感染患者4 480例,平均感染率为6.15%,4年HBV感染率分别为7.23%、6.51%、6.33%、4.62%, 感染率逐年下降。男女性别比1.14∶1,汉族与少数民族比为1.76∶1。41~50岁就诊者HBV感染率最高为7.96%,<1岁感染率较低为1.32%;部分基层乡镇就诊者HBV感染率(7.41%~7.61%)高于市区人群(7.07%),以上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季度HBV感染者比例大致相当。结论 2018—2021年图木舒克市就诊人群乙型肝炎防治措施有成效,建议加强本区的乙型肝炎防治宣传工作和育龄妇女产前检测工作,加大新生儿HBV疫苗接种的工作力度,进一步降低本地区HBV感染率。
    郑州地区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张静, 单单单, 李温霞, 蒋敏, 支慧
    2022, 48(5):  639-642.  doi:10.12183/j.scjpm.2022.0639
    摘要 ( 81 )   PDF (1203KB) ( 1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郑州地区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1年9月采用简单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辖区内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各3所,以医院内手术室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职业疲劳状况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疲劳状况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职业疲劳的影响因素。结果 391名手术室医护人员成为有效调查对象,疲劳严重程度、疲劳环境特异性、疲劳结果、疲劳对休息和睡眠的反应维度评分分别为(5.67±1.18)分、(4.92±1.73)分、(5.34±1.59)分、(4.70±1.82)分,职业疲劳总分(19.83±3.67)分。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岗位性质、医院级别、夜班频次、职业认同感、应对方式的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疲劳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性别(β’=0.136)、年龄(β’=0.112)、婚姻状况(已婚β’=0.912、离异/丧偶β’=0.309)、岗位性质(外科医生β’=-0.076、麻醉医生β’=-0.121)、医院级别(β’=0.394)、夜班频次(β’=0.239)、职业认同感(β’=-0.829)、应对方式(β’=0.405)是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疲劳现状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地区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疲劳现状评分较高,受到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岗位性质、医院级别、夜班频次、职业认同感、应对方式多方面因素影响,需要针对性调节医护人员工作状态,减轻职业疲劳。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信阳市≥40岁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刘贤, 杜霞, 陈强伦
    2022, 48(5):  643-646.  doi:10.12183/j.scjpm.2022.0643
    摘要 ( 74 )   PDF (1217KB) ( 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信阳市40岁及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0年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调查法抽取信阳市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COPD知识知晓情况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居民COPD知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3 619名调查对象,其COPD疾病名称、肺功能检查以及COPD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12.43%、7.71%和8.62%。居民主要通过电视、医院或医生、亲朋好友获知的COPD名称。COPD相关知识中气短或呼吸困难是居民最了解的主要COPD症状,而知晓的COPD危险因素前3位主要为职业性粉尘和有害气体、吸烟和室外空气污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影响居民知晓COPD名称的影响因素。而居民肺功能检查、COPD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与居民的文化程度和职业有关。结论 信阳市≥40岁居民COPD对COPD认知程度差,需加大居民的COPD宣教,提高COPD预防意识。
    郑州地区卒中家庭照顾者康复知识知晓与需求现状研究
    王华云, 陈茜
    2022, 48(5):  647-650.  doi:10.12183/j.scjpm.2022.0647
    摘要 ( 52 )   PDF (1201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卒中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康复知识和康复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11月对过去6个月在郑州市某医院治疗的卒中后出院患者及其家庭主要照顾者康复知识及康复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卒中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康复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322名卒中患者的主要家庭照顾者进行调查,主要家庭照顾者年龄24~65岁,平均(46.21±5.07)岁。女性占59.6%,与患者关系为配偶占64.60%,受教育程度初中者占40.68%, 36.96%的主要照顾者每天照顾时间8~11 h。卒中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康复知识得分为(73.89±11.25)分。康复需求得分为(84.41±15.54)分,其中康复训练满分30分,平均得分为(18.89±5.07)分;康复护理满分40分,平均得分为(32.11±8.22)分;并发症护理满分35分,平均得分为(18.22±5.13)分;康复模式满分20分,平均得分为(15.51±2.31)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414)、受教育程度(β’=0.354)、每天照顾时间(β’=0.349)、患者自理能力(β’=0.568)、康复知识得分(β’=0.421)是卒中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康复需求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卒中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具有较高的康复需求,应当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与教育,提高卒中患者和家属的康复知识知晓率,并推广社区康复建设满足其康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