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2年 第48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2-12-20
    共识标准指南
    《广东省免疫规划相关监测方案(2020年版)》制定背景与实施要点
    吴承刚, 李佳玲, 梁剑, 邵晓萍, 徐新, 朱琦
    2022, 48(12):  1433-1436.  doi:10.12183/j.scjpm.2022.1433
    摘要 ( 105 )   PDF (1226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加强广东省免疫规划相关监测工作,根据相关疾病流行现状和研究进展,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或修订《广东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2020年版)》等9个免疫规划相关监测方案,并于2020年印发了《广东省免疫规划相关监测方案(2020年版)》。本文对该文件的主要制定背景与实施要点进行解析。
    综述
    空气质量健康指数(AQHI)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进展
    刘市委, 苗宇田, 张林, 陈怡然, 吴燕, 吕嘉韵, 梁会营, 冯文如
    2022, 48(12):  1437-1440.  doi:10.12183/j.scjpm.2022.1437
    摘要 ( 90 )   PDF (1318KB) ( 1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空气质量指数(AQI)来反映空气质量状况,因其不能很好地反映空气污染与人群健康的关系,一些学者开始展开对空气质量健康指数(AQHI)的研究,评估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损害的风险。有关AQHI的研究发展迅速,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纷纷发表了描述当地AQHI构建和应用情况的文献。然而,目前AQHI的构建尚未达成共识,不同地区间未形成统一的构建标准,存在不同地区AQHI可比性不强等问题。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AQHI的构建和应用情况的相关文献,总结不同国家和地区的AQHI构建方法和应用进展,以期为后续建立本地化AQHI提供理论依据。
    论著
    上海市健康体检人群BMI、腰围与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发生风险的关联研究
    谢志萍, 冯琳云, 卢亚运, 陶琦
    2022, 48(12):  1441-1445.  doi:10.12183/j.scjpm.2022.1441
    摘要 ( 120 )   PDF (1279KB) ( 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上海市健康体检人群BMI、腰围(WC)与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随机选取2019年1—9月在华东疗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3 840名上海市健康体检人群,收集人口学资料、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探索BMI、WC与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 上海市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发生率为23.2%(892/3 840),RCS结果显示BMI、WC的连续变化与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for non-linearity>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BMI与WC定义的肥胖人群,其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发生风险分别是非肥胖人群的1.82倍和2.20倍;单纯腹型肥胖(OR=2.06)和复合型肥胖(OR=2.79)均是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上海市健康体检人群BMI、WC的增加会显著增加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风险,应关注存在复合型肥胖及单纯腹型肥胖的人群,并制定合理的肥胖管理方案降低内脏脂肪含量。
    2014—2019年西安地区新生儿极低及低出生体重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沛, 熊英, 苏琪
    2022, 48(12):  1446-1450.  doi:10.12183/j.scjpm.2022.1446
    摘要 ( 101 )   PDF (1282KB) ( 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西安地区新生儿极低及低出生体重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极低及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2019年户籍为西安且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出生的婴儿及其产妇资料来自本地区母婴管理系统,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极低及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发生情况,并进行极低及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纳入2014—2019年西安地区活产新生儿41 683名,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共387例,占0.93%,平均出生体重(1 190.8±232.1)g;低出生体重儿共1 182例,占2.84%;平均出生体重(2 195.4±240.1)g。极低及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从 2014 年至 2019年随年份呈显著下降趋势(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前BMI≤18.5 kg/m2OR=4.104)、发生胎盘早剥(OR=2.732)、发生前置胎盘(OR=3.093)、发生胎膜早破(OR=3.557)、合并妊娠期高血压(OR=2.519)、经产妇(OR=4.586)、多胎(OR=3.056)、早产(OR=3.823)是极低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因素。结论 西安地区新生儿极低及低出生体重发生率虽然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现状并不乐观,应对具有危险因素的孕妇采取综合预防措施,进而降低极低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防治依从性及血压控制达标调查
    王金平, 王丽萍, 张燕
    2022, 48(12):  1451-1454.  doi:10.12183/j.scjpm.2022.1451
    摘要 ( 69 )   PDF (2487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防治依从性及血压控制达标情况,为控制原发性高血压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庐江县中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9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调查,进一步分析不同人群特征、不同防治依从行为对血压控制达标的影响。结果 6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控制达标率为16.24%(113/696)。禁烟、限制饮酒、减少钠盐摄入、控制体重、适量运动、遵医嘱服药的依从性分别为24.86%、28.45%、64.51%、58.05%、66.38%、83.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5~69岁(OR=1.567)、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及以上(OR=2.849)、病程≤10年(OR=1.431)、禁烟依从性好(OR=1.852)、限制饮酒依从性好(OR=2.083)、减少钠盐摄入依从性好(OR=3.511)、控制体重依从性好(OR=1.145)、适量运动依从性好(OR=1.670)、遵医嘱服药依从性好(OR=1.399)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的可能性较高。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情况有待进一步提高,且与人群特征、防治依从项目密切相关,应针对重点人群、危险因素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提高患者的防治依从性,促进血压控制达标。
    广州地区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依从性及筛查结果分析
    张耀森, 卢国杰, 钟惠铃, 高建伟
    2022, 48(12):  1455-1459.  doi:10.12183/j.scjpm.2022.1455
    摘要 ( 87 )   PDF (1281KB) ( 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广州地区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分析肺癌筛查结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州地区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收集其社会人口学资料及肺癌危险因素资料,筛查出肺癌高危人群,肺癌高危者由专业放射科医生进行低剂量螺旋CT(LDCT)扫描并根据诊断标准完成诊断。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高危人群筛查依从性及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7 980名研究对象中肺癌高危评估率为19.96%(3 589/17 980),LDCT筛查依从率为34.99%(1 256/3 589)。3 589例肺癌高危人员的肺癌确诊率为2.17%(78/3 589),其中男性占61.54%(48/78),女性占38.46%(30/78),40~50岁占17.95%(14/78)、51~60岁占33.33%(26/78)、61~74岁占48.72%(38/7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130)、年龄越大(OR=1.408)、BMI≥24.0 kg/m2OR=2.349、2.375)、中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OR=2.008、3.251)、饮酒(OR=1.498)、吸烟(OR=2.239)、被动吸烟(OR=2.428)、有肺癌家族史(OR=2.081)、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OR=2.006)及不经常体育锻炼(OR=2.130)的肺癌高危者具有更高的筛查依从性。结论 广州地区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依从性普遍较低,年龄、受教育程度、家族病史等均与筛查依从性有关,肺癌高危筛查有助于早期诊断肺癌及相关疾病,改善国民生活质量。
    商丘地区冠心病患者健康饮食行为依从性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袁艳华, 周红漫, 李宏才, 闫利琼, 周凤丽, 刘春霞
    2022, 48(12):  1460-1463.  doi:10.12183/j.scjpm.2022.1460
    摘要 ( 83 )   PDF (2528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和分析商丘市冠心病患者健康饮食行为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商丘市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面对面健康饮食行为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健康饮食行为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 384例冠心病患者,健康饮食行为依从性评分为(55.95±11.82)分,其中烹饪及进餐习惯维度评分得分率最高,果蔬类饮食行为维度得分率最低;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β'=0.122)、年龄(β'=0.131)、BMI(β'=-0.215)、文化程度(β'=0.073)、在职情况(β'=0.081)、家庭可支配收入(β'=0.072)、病情严重程度(β'=0.055)及合并基础性疾病(β'=0.128)是商丘市冠心病患者健康饮食行为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商丘市冠心病患者的健康饮食行为依从性较低,受到性别、年龄、BMI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冠心病患者要充分认识到健康饮食对自身疾病的影响,自觉学习掌握饮食知识,自觉调整饮食结构,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提升健康饮食行为依从性。
    西安市结核病患者耐药情况及耐药菌株基因突变现状
    许娟, 闫涛涛, 侯静涛, 杜粉静, 张宁
    2022, 48(12):  1464-1469.  doi:10.12183/j.scjpm.2022.1464
    摘要 ( 98 )   PDF (1298KB) ( 1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西安市结核病患者耐药情况,以及对常用抗结核药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MTB)的相关耐药基因突变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对2020年1—12月西安市结核病定点医院上报的痰涂片阳性结核病患者的痰样本进行分离培养,对鉴定为MTB阳性的菌株样本进行药敏试验,并利用全基因组测序(WGS)对耐药菌株的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共鉴定出892例MTB阳性患者,其中初治患者758例,复治患者134例;耐药209例,总耐药率23.43%;单耐药(MR-TB)、多耐药(PDR-TB)、耐多药(MDR-TB)、广泛耐药(XDR-TB)和利福平耐药(RR-TB)率分别为10.43%、2.47%、4.60%、0.45%和6.28%。复治患者的耐药率(31.34%)明显高于初治患者(22.03%);且2组耐药患者MR-TB、PDR-TB、MDR-TB、XDR-TB和RR-TB所占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9例MTB耐药菌株对常用抗结核药品的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主要为81株katG(77.14%,异烟肼)、54株rpoB(96.43%,利福平)、49株rpsL(84.48%,链霉素)、24株embB(88.89%,乙胺丁醇)、17株pncA(89.47%,吡嗪酰胺)、10株gyrA(90.91%,氧氟沙星)、18株rss(94.74%,二线注射类抗结核药物)。其中相关耐药基因突变位点频率最高的分别为katG S315T(72株)、rpsL K43R(42株)、rss A1401G(23株)、rpoB S531L(19株)、embB M306V(13株)和rpoB H526D(11株)。结论 西安市结核病患者对常用抗结核药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耐药菌株基因突变以katGrpoBrpsLembBpncA等基因突变为主,且主要发生在katG S315T、rpsL K43R等高频突变位点,针对上述突变特征开发敏感、特异的快速分子检测方法具有理论可行性。
    卫辉市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
    胡俊玲, 吴春磊, 韩广业, 余沁楠
    2022, 48(12):  1470-1473.  doi:10.12183/j.scjpm.2022.1470
    摘要 ( 64 )   PDF (1264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卫辉市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2年4—6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卫辉市成年女性作为调查对象,对符合研究条件的成年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及尿常规、尿动力学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获得有效研究对象1 645人,检出压力性尿失禁病例308例,患病率18.72%,其中轻度184例(59.74%),中度97例(31.49%),重度27例(8.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1.412)、BMI≥24.0 kg/m2OR=2.393)、体力活动(OR=1.213)、月经(OR=2.208)、生育史(OR=3.086)、盆腔手术史(OR=1.853)、尿路感染史(OR=1.451)、饮水量(OR=1.567)、及时排尿(OR=0.692)是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卫辉市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较高,以轻度压力性尿失禁多见,其发生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应针对可改变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如指导成年女性通过控制体重指数、适当体力活动、保证饮水量、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等,降低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
    医务人员颈椎亚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邹吉锋, 王岚, 王丽敏, 李友莉
    2022, 48(12):  1474-1477.  doi:10.12183/j.scjpm.2022.1474
    摘要 ( 127 )   PDF (1263KB) ( 1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医务人员颈椎亚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改善医务人员颈椎亚健康状态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采用简单抽样法于2022年4—6月对2所三级医院和2所二级医院各个岗位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生活方式、工作因素及颈椎不适情况,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医务人员颈椎亚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实际调查医务人员1 196人,有效应答1 084人,有效应答率90.64%。颈椎亚健康492例,发生率45.39%(492/1 084)。不同年龄、BMI、每日视屏时间、体育锻炼、睡眠时间、工作岗位、工作年限、日均工作时长、夜班频次、强迫体位、重体力工作的医务人员颈椎亚健康状态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241)、BMI(OR=1.581)、每日视屏时间(OR=5.825),体育锻炼(OR=0.269)、睡眠时间(OR=0.620)、工作岗位(医师OR=1.389、护师OR=1.634)、日均工作时长(OR=1.822)、夜班频次(OR=1.982)、强迫体位(OR=2.547)、重体力工作(OR=1.673)是医务人员发生颈椎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结论 医务人员颈椎亚健康状态发生率较高,受到其基本特征、生活方式及工作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可关注高发人群针对性调整生活及工作状态,预防颈椎病。
    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王丽霞, 王林娟, 崔静, 孟蓓, 董敬
    2022, 48(12):  1478-1482.  doi:10.12183/j.scjpm.2022.1478
    摘要 ( 84 )   PDF (1269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入院确诊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获取其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冠心病病程、心功能分级,借助中文版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MSAS-HF)调查患者症状出现及严重程度,并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探讨症状群类型及构成,采用基于中国文化改良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量表(C-MLHF)评估生活质量,分析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纳入有效研究对象1 228例,有效率96.01%。症状发生率高的是气短(71.99%)、平躺时呼吸困难(66.69%)、疲乏(64.50%)、心悸(61.89%)等,症状严重程度高的是平躺时呼吸困难[(2.95±0.63)分]、气短[(2.92±0.59)分]、睡眠困难[(2.90±0.65)分]、疲乏[(2.89±0.52)分]等。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5种症状群,分别为疲倦症状群(疲乏、出汗、易困)、呼吸困难症状群(呼吸困难、夜间睡眠憋醒、平躺时呼吸困难)、缺血症状群(心悸、头晕、胸痛、手脚麻木感)、淤血症状群(气短、水肿、咳嗽)、心理症状群(忧虑、哀伤感、感觉紧张、很难集中注意力)。C-MLHF评分总分(62.87±11.05)分,躯体领域、情感领域、其他领域分别(42.36±8.90)、(11.54±5.16)、(13.92±6.73)分。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各症状群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均P<0.05)。疲倦症状群(β'=0.267)、呼吸困难症状群(β'=0.173)、缺血症状群(β'=0.312)、淤血症状群(β'=0.265)、心理症状群(β'=0.277)均为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有疲倦症状群、呼吸困难症状群、缺血症状群、淤血症状群、心理症状群,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针对性进行症状管理以降低其带来的身心不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同出生胎龄婴幼儿期神经行为发育水平研究
    王雯, 耶娟毅, 王远妮, 肖琳
    2022, 48(12):  1483-1487.  doi:10.12183/j.scjpm.2022.1483
    摘要 ( 76 )   PDF (1277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出生胎龄婴幼儿神经行为发育水平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出生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出生胎龄分为早产儿组(胎龄28~36周)、早期儿组(胎龄37~38周)、足月儿组(胎龄≥39周)。早产儿与早期儿于纠正胎龄40周、足月儿于生后24 h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分别在早产儿、早期儿、足月儿生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随访,采用北京首都儿童研究所《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估其进行神经心理发育水平。结果 本次研究共纳入986名新生儿,早产儿组122例,其中男54例,女68例,平均胎龄(32.42±1.54)周;早期儿组275例,其中男122例,女153例,平均胎龄(37.54±1.21)周;足月儿组589人,其中男245人,女344人,平均胎龄(39.89±0.52)周。6月龄时,早产儿组、早期儿组总发育商以及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语言、社会交往5方面评分均显著低于足月儿组(均P<0.01)。12月龄时、24月龄时,早产儿组总发育商以及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语言、社会交往5方面评分均显著低于足月儿组(均P<0.01)。胎龄与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语言、社会交往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胎龄越大,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语言、社会交往评分越高(r=0.992、0.968、0.955、0.933、0.990)。结论 出生后早产儿组以及早期儿组儿童神经行为发育水平均显著低于足月儿,6月龄时早产儿组以及早期儿组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水平均显著低于足月儿组,在12月龄与24月龄时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水平仍旧显著低于足月儿组,但早期儿与足月儿神经心理发育水平相当。
    洛阳市学龄前肥胖儿童肠道菌群特征及食物摄入情况分析
    谢晓东, 刘鹏华, 马妮萨
    2022, 48(12):  1488-1491.  doi:10.12183/j.scjpm.2022.1488
    摘要 ( 71 )   PDF (1267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学龄前肥胖儿童的儿童肠道菌群特征,并就学龄前儿童不同种类食物摄入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肥胖儿童作为研究组,按同性别、年龄±0.5岁非肥胖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2组儿童早晨新鲜粪便,使用粪便DNA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样本中粪便DNA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肠道菌群检测。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通过儿童家长对入组儿童前1日摄入食物量进行调查,并根据《实用儿童营养学》相关标准对儿童每日食物摄入量达标情况进行评估。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组儿童肠道菌群特征及食物摄入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肥胖儿童(研究组)790例,男童458例,女童332例,平均年龄(4.15±0.54)岁;非肥胖儿童(对照组)784人,男童447人,女童337人,平均年龄(4.16±0.61)岁;2组儿童性别分布及平均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儿童的变形菌门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含量在2组儿童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儿童的油脂摄入量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蔬菜类、粮食类、奶制品类摄入达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蛋制品摄入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儿童(均P<0.01),肉类和蛋制品摄入超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均P<0.01)。结论 学龄前肥胖儿童多存在肠道菌群失衡现象,以变形菌门含量升高为主,同时学龄前肥胖儿童相比健康儿童摄入油脂量过大,肉类和蛋制品摄入超标率较高,蔬菜、粮食和奶制品摄入不足,建议对肥胖学龄前儿童通过饮食结构调节或服用益生菌制剂的方式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以期改善其肥胖现状。
    西安地区建档建册孕妇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调查
    柏璐, 白淑芳, 卓娜, 杨荣, 赵丽莎, 王欢
    2022, 48(12):  1492-1495.  doi:10.12183/j.scjpm.2022.1492
    摘要 ( 76 )   PDF (2369KB) ( 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西安市建档建册孕妇高危因素及不良妊娠结局,并分析影响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西安市某医院产科建档建册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高危妊娠情况对建档建册孕妇进行高危妊娠风险评估,并跟踪妊娠结局,分析基本情况以及高危因素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建档建册孕妇6 332名,其中1 508例高危妊娠者,占29.97%。高危因素分布依次为异常妊娠史(43.63%)、妊娠高血压(33.69%)、年龄≥35岁(26.86%)、妊娠糖尿病(19.83%)、瘢痕子宫(13.59%)、产前出血(12.86%)、前置胎盘(8.55%)。6 332名孕妇中发生不良妊娠结局452例,占7.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OR=1.581)、孕前BMI≥28.0 kg/m2OR=1.432)、异常妊娠史(OR=2.121)、产前出血(OR=1.464)、前置胎盘(OR=1.766)、高危妊娠因素数量(OR=2.667)和妊娠风险等级(OR=3.367)是建档建册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高危妊娠相关因素是影响建档建册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重视对高危妊娠孕妇的健康管理,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期改善妊娠结局。
    现场研究
    2016—2021年海南省精神卫生医院感染现状调查
    吴丽娜, 杨冰, 麦荔, 林静
    2022, 48(12):  1496-1499.  doi:10.12183/j.scjpm.2022.1496
    摘要 ( 82 )   PDF (1265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海南省精神卫生医院2016—2021年医院感染现状,为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6—2021年海南省平山医院、海南省安宁医院开展医院感染调查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调查日出院患者、死亡患者以及转院患者。采用国家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制定的《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个案登记表》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和感染情况。结果 2016—2021年住院患者13 665例,实际调查患者13 652例,总调查率99.90%;共发生医院感染患者178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30%;共发生医院感染200例次,总例次现患率为1.46%;医院感染现患率和例次现患率均逐年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6—2021年,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是综合ICU,其次为神经内科;不同年份医院感染部位排名略有变化,总体上以下呼吸道感染占比最高,其次为上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2016—2021年医院感染中共发现212株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居前3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海南省精神卫生医院感染现患率处于较低水平,感染发生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应重点关注综合ICU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密切关注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情况,在病原微生物方面应重点关注革兰阴性菌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扬州地区2 649例儿童肺炎病例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左安霞, 华芸, 仲苏蕾, 宣海燕, 张露
    2022, 48(12):  1500-1503.  doi:10.12183/j.scjpm.2022.1500
    摘要 ( 82 )   PDF (1265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扬州地区儿童肺炎病例病原菌分布特征以及耐药性变化情况,为儿童肺炎感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扬州市某哨点医院监测到的儿童肺炎病例,收集基本资料以及对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检测、咽拭子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2 649例儿童肺炎病例,以≤3岁的婴幼儿占比最高(49.23%),秋冬季节是肺炎高发期(63.27%)。所有肺炎儿童病例共检出病原菌2 32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 251株(53.76%),革兰阳性菌767株(32.96%),其他309株(13.28%)。不同年龄、发病季节、住院时间的儿童肺炎病例的病原菌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387株,30.94%)、流感嗜血杆菌(339株,27.10%)和大肠埃希菌(278株,22.22%)为主;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361株,47.0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40株,31.29%)。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高,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流感嗜血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而对亚胺硫霉素、氨曲南敏感。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耐药,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菌耐药率较低。儿童肺炎主要病原菌对大部分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P<0.05或P<0.01)。结论 扬州地区儿童肺炎病例以≤3岁的婴幼儿为主、秋冬季节发病比例高,病原菌检出率高,临床可根据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迁趋势为儿童肺炎病例选择适合的抗菌治疗方案。
    2017—2021年海安地区医疗机构消化科门诊就诊者疾病谱分析及变化趋势
    何晓荣, 田尧, 马林, 卞兆连, 陈建, 葛桂萍
    2022, 48(12):  1504-1507.  doi:10.12183/j.scjpm.2022.1504
    摘要 ( 91 )   PDF (1231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海安地区医疗机构消化科门诊就诊者疾病谱及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7—2021年海安市人民医院、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南通市中医院消化科门诊电子病历系统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有效就诊者数据59 037例,2017—2021年海安地区医疗机构消化科门诊就诊者以2018年就诊病例数最多,2020年病例数最少,其他年份就诊病例数大致相当。就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53:1,年龄以45~64岁和≥65岁所占比例较高,分别占36.36%、42.53%,就诊患者最常见病种为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病、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胃恶性肿瘤。其中胃恶性肿瘤、结直肠恶性肿瘤、肝脏恶性肿瘤、急性胰腺炎患者数量占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不同性别消化科门诊就诊者病种顺位不同,男性前3位疾病中分别为慢性胃炎、胃恶性肿瘤和反流性食管炎,女性分别为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胃炎和反流性食管炎,不同年龄门诊就诊者病种也不相同,45~64岁就诊者前3种病种分别为功能性胃肠病、反流性食管炎和慢性胃炎。≥65岁就诊者前3种病种分别为功能性胃肠病、反流性食管炎和慢性胃炎。第一季度就诊人数为21 535例(36.47%),第二季度就诊人数为11 432例(19.36%),第三季度就诊人数为11 197例(18.96%),第四季度为14 883例(25.20%)。结论 海安市消化科门诊主要以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病、反流性食管炎等常见疾病为主,且肿瘤性疾病比例呈上升趋势。
    上海市闵行区儿童青少年牙周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王慧慧, 徐斌, 张晓颖
    2022, 48(12):  1508-1510.  doi:10.12183/j.scjpm.2022.1508
    摘要 ( 77 )   PDF (1256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儿童青少年牙周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该地区儿童青少年牙周状况的预防和改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从闵行区各抽出1个镇和1个街道,对抽中镇街的小学及中学学校在校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及口腔行为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儿童青少年牙周异常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812名儿童青少年中共检出牙龈出血例数为780例,检出牙龈出血牙齿数1 605颗,牙龈出血率为43.05%,平均牙龈出血颗数为2.06颗。共检出牙结石人数937人,检出牙结石牙齿数5 172颗,牙结石检出率为51.71%,平均牙结石颗数为5.52颗。牙周异常检出共862例,异常率为47.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食甜食频率(OR=3.819)、牙线使用情况(OR=0.293)、含氟牙膏使用情况(OR=0.210)、口腔健康态度(OR=0.304)、碳酸饮料饮用频率(OR=2.601)、刷牙时间(OR=3.819)是儿童青少年牙周异常的影响因素。结论 上海市闵行区儿童青少年牙周状况需要引起家长的关注,牙结石及牙龈出血现象均较普遍,为进一步改善儿童青少年牙周健康状况,应强化其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提倡使用牙线和含氟牙膏。
    上海市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静脉治疗现状调查
    蔡俊, 王真如, 刘苗苗, 韦阳丽, 刘青
    2022, 48(12):  1511-1513.  doi:10.12183/j.scjpm.2022.1511
    摘要 ( 71 )   PDF (2474KB) ( 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上海市二级和三级医院静脉治疗现状,为提高静脉治疗质量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12月对上海市8家医院(二级医院4家,甲乙各2家;三级医院4家,甲乙各2家)开展静脉输液治疗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分析8家医疗机构共6 890例就诊者的静脉治疗数据,二级医院3 060例(44.41%),三级医院3 830例(55.59%)。接受静脉治疗患者中以成人为主,占90.20%(6 215/6 890)。疾病类型以内分泌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其中消化系统疾病占比最高,达到14.65%。就诊科室中以外科患者接受静脉治疗最多,占比达到35.07%。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接受静脉治疗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分类以及就诊科室方面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接受静脉穿刺治疗的主要工具以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和头皮钢针为主,在头皮钢针应用率上,二级医院应用占比显著高于三级医院,二级医院PICC以及CVC应用占比显著低于三级医院(P<0.05或P<0.01)。在开展PICC穿刺技术上,三级医院开展塞丁格技术穿刺技术占比高于二级医院(P<0.01)。在中长导管穿刺技术上,二级医院应用传统穿刺技术占比显著高于三级医院(P<0.01)。在PICC尖端定位方式上,三级医院更倾向于选择X线(P<0.01)。三级医院接受静脉治疗患者出现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合计165例次,其中静脉炎发生率占比最高(52.73%)。二级医院共发生123例次,静脉炎发生率占比最高(53.66%)。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静脉治疗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上海市二级和三级医院静脉治疗患者以成年患者居多,患者疾病分类、就诊科室以及常见静脉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
    海口市龙华区居民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结果分析
    陈晓莉, 李俊, 王淑珍, 李微
    2022, 48(12):  1514-1517.  doi:10.12183/j.scjpm.2022.1514
    摘要 ( 72 )   PDF (1266KB) ( 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海口市龙华区常住居民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结果情况,并提出指导与建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6年6月至2022年3月对海口市龙华区常住居民进行经粪便隐血试验初筛,初筛阳性的人群于3个月内携带社区提供的初筛阳性通知书进行大肠癌肠镜筛查门诊预约全结肠镜检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25 662名海口市龙华区常住居民进行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结肠镜筛查正常者为11 805人,共检出异常病变者13 857例,病变检出率为54.00%。其中检出结直肠癌850例,占2.26%(850/25 665),结直肠腺瘤1 616例,占6.30%(1 616/25 662),结直肠息肉9 137例,占35.61%(9 137/25 662),炎症性肠病1 151例,占4.49%(1 151/25 662),其他病变1 103例,占4.30%(1 103/25 662)。男性结直肠病变检出率高于女性,且51~60岁人群检出率最高,不同年龄及性别人群筛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男性筛查人群结直肠癌和结直肠息肉病变检出率高于女性,结直肠腺瘤病变检出率则低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性别人群炎症性肠病、其他病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居民的结直肠腺瘤、结直肠息肉、其他病变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直肠癌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1~60岁年龄层人群的直肠癌检出率最高,而后逐渐降低。51~60岁年龄层人群中男性结直肠癌人数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海口市龙华区肠癌筛查结果中结直肠息肉占比最大,需警惕及预防癌前病变,结直肠癌的检出以≥50岁的男性人群为主。应重点针对此类高危因素患者进行科学、合理、可行、有效的健康筛查方案,有利于结直肠肿瘤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识别及干预。
    2015—2020年珠海市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阻断传播效果分析
    邬友昌, 黄楠, 骆丽芳, 吴华娟, 戚小兵
    2022, 48(12):  1518-1520.  doi:10.12183/j.scjpm.2022.1518
    摘要 ( 101 )   PDF (2462KB) ( 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珠海市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与乙肝的母婴传播阻断措施效果,为进一步提高珠海市母婴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从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5—2019年珠海市医疗机构中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孕期筛检、感染、治疗、新生儿干预情况,采用Cochran Armitage趋势性检验进行趋势性分析。结果 2015–2020年,珠海市产妇共196 388人,艾滋病、梅毒、乙肝筛检率均呈上升趋势(均P<0.01),6年筛检率均达到99%以上;梅毒、乙肝感染率有所下降(P<0.01或P<0.05);艾滋病、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率上升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预防性干预率下降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预防性干预率上升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均进行了预防性干预措施(100.00%)。结论 珠海市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的筛查工作完成度较高,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孕产妇感染率、治疗率和母婴阻断效果等指标还不理想。需要进一步推动珠海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持续改进。
    放射科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曲利媛, 董雷钢, 刘剑利, 朱青, 朱娇娇, 刘杰
    2022, 48(12):  1521-1523.  doi:10.12183/j.scjpm.2022.1521
    摘要 ( 51 )   PDF (1252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放射科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的监测结果,为提高放射职业工作人员健康措施的改善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市某医院接受职业外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员及医院外环境为监测对象,应用热释光剂量法针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行个人剂量监测与科室环境的评估,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8—2020年郑州市某医院放射科工作人员个人外放射剂量监测总人次为1 091人次,年平均剂量<2 mSv/a者1 072人次,占98.26%;2 mSv/a≤且≤5 mSv/a者13人次,占1.19%;>5 mSv/a者6人次,占0.55%。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呈连年下降趋势,均低于国家规定的<20 mSv/a标准。不同年份的外放射剂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科的技术人员数量占首位,3年总共监测771人次,占70.76%。其次是影像诊断人员189人次,占17.32%。导诊人员131人次,占12.01%。放射科不同工种人均有效剂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房、X线操作区、控制位、隔窗和两侧防护门等多个地点的合格率逐年提高,2020年各监测点合格率均≥92%。结论 郑州某医院放射科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均低于管理目标值,水平较低且安全性较高。
    马鞍山市12 935名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
    洪艳, 程正兰, 汪俊丽
    2022, 48(12):  1524-1526.  doi:10.12183/j.scjpm.2022.1524
    摘要 ( 78 )   PDF (2475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马鞍山市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马鞍山市妇女高危型HPV感染及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以马鞍山市21~83岁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筛查信息登记表收集筛查对象基本信息及生育信息,进行非月经期的宫颈生物样本的采样,采用罗氏RocheCobas4800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法)进行高危型HPV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高危型HPV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高危型HPV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 935名参加筛查的妇女,其中高危型HPV感染阳性1 180例,感染率为9.12%,单纯HPV16型阳性154例,其中≤25岁、45~64岁年龄段高危型HPV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91)、流产次数(OR=1.301)、绝经(OR=1.232)是高危型HPV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避孕套的避孕措施(OR=0.820)是高危型HPV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 马鞍山市21~83岁女性高危型HPV感染率较高,单纯HPV16型阳性比例较高,建议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仍需加大HPV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倡导适龄女性及时注射HPV疫苗,加强绝经后女性的健康管理,落实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工作。
    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进展关系
    杨艳, 郁小莉, 邓蓓蓓, 储明月
    2022, 48(12):  1527-1530.  doi:10.12183/j.scjpm.2022.1527
    摘要 ( 60 )   PDF (1269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关系。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海安市某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并选择同时间段内到医院接受体检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采集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和24 h尿样分别用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尿白蛋白、尿肌酐(Cr)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炎性细胞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不同病情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上述指标间的差异,并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不同糖尿病病情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76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男473例,女290例;年龄28~83岁,平均年龄(54.09±12.25)岁;糖尿病病程7~21年,平均病程(11.28±4.07)年。其中微量蛋白组381例,大量蛋白尿组273例,肾功能损害组109例,对照组200人。不同组别人群性别分布和平均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中不同组别糖尿病患者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糖尿病肾病分期患者以及健康人群的FBG、TG、LDL-C、HDL-C、BUN、Scr、HMGB1、IGF-1、VEGF1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不同糖尿病肾病分期患者的FBG、TG、LDL-C、BUN、Scr、HMGB1、IGF-1、VEGF165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均P<0.01)。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血糖、血脂以及肾功能指标后,血清HMGB1(OR=1.706)、IGF-1(OR=1.937)、VEGF165(OR=3.404)水平升高是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HMGB1、IGF-1、VEGF165水平均明显增高,3种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随着病情的发展而上升,3种指标对于判定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阳市产妇产褥期护理服务需求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墨, 时彩丽, 方建瑞
    2022, 48(12):  1531-1533.  doi:10.12183/j.scjpm.2022.1531
    摘要 ( 60 )   PDF (1251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南阳市产妇产褥期护理服务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南阳市某医院分娩并在产后42 d进行产后复查的产褥期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面对面护理服务需求及一般资料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产妇产褥期护理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 018名产褥期产妇进行分析,年龄18~42岁,以26~30岁为主(36.05%);文化程度以大专及本科为主(50.49%),在职者占比82.61%,居住地为城区者占比88.51%;初产妇786例,经产妇232例;经阴道自然分娩617例,剖宫产401例。护理服务需求总评分为(72.93±4.11)分,其中产妇生理护理需求维度评分得分率最高(83.56%),护理需求满足渠道维度得分率最低(70.8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073)、家庭年收入(β'=0.260)、是否参加孕妇学校(β'=0.055)、生产周期(β'=-0.072)、产次(β'=-0.428)是南阳市产妇产褥期护理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 南阳市产妇产褥期护理服务需求较高,其现状受到产妇年龄、家庭年收入、是否参加孕妇学校、生产周期、产次等多因素影响,可以通过调动医院、社会及家庭等资源,根据不同产妇的不同需求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策略,满足不同情况产妇在产褥期的护理服务需求,保障母婴健康。
    安阳地区儿童脑炎病例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王兰锋, 王凤云, 邓明霞, 骈鹏云, 韩秀玲
    2022, 48(12):  1534-1536.  doi:10.12183/j.scjpm.2022.1534
    摘要 ( 60 )   PDF (1271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安阳地区儿童脑炎病例特征,为本地区儿童脑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安阳地区3所三级医院和1所二级医院确诊为脑炎的儿童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共获得1 719例儿童脑炎病例,2019年745例,2020年496例,2021年478例,其中男童871例,女童848例,男、女性别比为1.027:1。以1~3岁儿童比例最高,达42.23%;临床症状以发热、惊厥、意识障碍多见,分别有694例(40.37%)、515例(29.96%)、504例(29.32%)。入院时174例(10.12%)伴发支气管炎,91例(5.29%)伴发支气管肺炎,49例(2.85%)伴发急性呼吸道感染。1 719例儿童脑炎病例住院时间最短11 d,最长44 d,平均(23.2±4.9)d。脑炎病因主要为感染,感染性脑炎占82.14%。感染性脑炎1 412例中病毒感染967例,细菌感染29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147例,3年间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感染病例逐渐增多,细菌感染逐渐减少,病毒感染以单纯疱疹病毒所占比例最高,细菌感染以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最高。结论 安阳地区儿童脑炎以1~3岁儿童比例最高,临床症状以发热、惊厥、意识障碍多见,感染性脑炎居多,病毒感染病例逐渐增多,细菌感染不断减少。
    消毒供应中心相关人员手卫生认知及执行情况调查
    霍然, 钟文杰, 王丽娟, 吴佳音, 李姗姗, 袁姗姗
    2022, 48(12):  1537-1540.  doi:10.12183/j.scjpm.2022.1537
    摘要 ( 49 )   PDF (1261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相关工作人员手卫生知识及执行情况,并分析影响手卫生认知和执行情况的相关因素,为提升手卫生执行率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11月对洛阳地区4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并调查手卫生知识知晓、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61名消毒供应中心相关工作人员的手卫生知识得分为(31.46±6.09)分。工作人员对手卫生知识调查中七步洗手法和手卫生指征的掌握较高,知晓率分别为82.76%、67.05%。手卫生总执行率为61.97%。在手卫生指征执行过程中,相关人员处理污染物品之后(80.50%)、进入工作区之前(72.89%)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较好,而在接触无菌物品前(46.93%)和清洁物品包装前(46.59%)手卫生执行较差。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理人员(β'=0.645)、近期接受过手卫生培训(β'=0.495)是手卫生知识总得分的影响因素,工作年限越长(β'=0.281)、护理人员(β'=0.524)、近期接受过手卫生培训(β'=0.432)是消毒供应中心相关人员手卫生执行得分的影响因素。在影响手卫生执行原因分布中,因工作繁重无时间洗手比例最高(88.51%),其次为消毒液刺激损伤皮肤(67.43%)、洗手或干手设施不全或不便利(62.07%)等原因。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相关工作人员的手卫生知识知晓和执行情况均有待加强,其中非护理人员和未接受手卫生培训的工作人员手卫生问题更为严重,应加强手卫生干预措施提升工作人员手卫生执行率。
    南京市已婚育龄夫妻不孕不育及影响因素调查
    孙秋菊, 柴德春
    2022, 48(12):  1541-1543.  doi:10.12183/j.scjpm.2022.1541
    摘要 ( 71 )   PDF (2470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南京市不孕不育症的现患率及相关情况调查。方法 2018年10—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南京市的玄武区、鼓楼区、雨花区、浦口区、江宁区5个区,每区抽取人数最多的5个社区(乡镇)招募已婚育龄夫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孕育情况调查问卷》对符合研究条件的已婚育龄夫妻进行调查,对不孕不育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025对符合研究条件的夫妻,其中已经育有子女的夫妻742对,占72.39%;患有不孕不育的夫妻283对,占27.61%。多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方40~49岁(OR=4.108)、男方患有勃起功能障碍(OR=7.135)、男方早泄(OR=4.306)、男方无精或少精(OR=15.165)及女方患有输卵管疾病(OR=1.562)、女方妇科炎症(OR=5.942)、女方子宫疾病(OR=3.575)是不孕不育的独立危险因素,居住环境的舒适度(OR=0.231)是不孕不育的保护因素。结论 南京市有较高比例的已婚育龄夫妻受到不孕不育的困扰,居住环境的舒适度、男女方疾病是影响孕育的主要因素。
    医护实习生职业暴露及防护的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
    苏丽嬛, 杨坚
    2022, 48(12):  1544-1547.  doi:10.12183/j.scjpm.2022.1544
    摘要 ( 86 )   PDF (1464KB) ( 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专业实习生职业暴露及防护的认知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医学生职业防护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对刚进入医院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 共调查745名医护实习生,男生250人,女生495人。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39人,男生217人(49.43%),女生222人(50.57%),护理专业学生306人,男生33人(10.78%)、女生273人(89.22%)。对职业暴露常见因素完全知晓率为41.21%,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完全知晓率38.50%,护理专业实习生完全知晓率45.10%,在学校或(和)医院接受过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培训的有724人,占97.18%,其中临床医学专业为95.90%,护理专业为99.02%。在学校和实习医院都接受过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培训的有211人,占28.32%,其中临床医学专业为22.32%、护理专业为3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暴露安全防护措施总体完全知晓率为42.95%,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为39.86%,护理专业实习生为47.39%,2个专业实习生的职业暴露安全防护措施完全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在职业暴露及防护的认知水平和对职业防护技术的掌握程度均低于护理专业,与其重视程度和课程培训有紧密关系。2个专业实习生均存在职业暴露风险与安全防护知识缺乏系统性、安全防护技能不扎实等情况。学校和医院需协同开展学习知识—坚定信念—规范行为的全过程、系统性职业安全防护教育,重视临床医学专业的职业防护教育。
    2019—2021年烧伤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张爱茹, 郭光东, 晏玲妮
    2022, 48(12):  1548-1551.  doi:10.12183/j.scjpm.2022.1548
    摘要 ( 56 )   PDF (2480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烧伤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 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北京1家三级甲等医院和1家二级甲等医院诊治的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并进行病原菌感染情况监测,同时开展耐药性检验,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烧伤病例1 048例,来源于三甲医院患者612例,男性310例,女性302例。二甲医院烧伤病例436例,男性219例,女性217例,2家医院病例性别、抗生素应用时间、手术治疗时间、致伤原因、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烧伤面积和创面置管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甲医院和二甲医院诊治的烧伤病例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无乳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氏不动杆菌、粘质沙雷菌、摩氏摩根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白色念珠菌等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头孢替坦耐药率在2家医院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烧伤患者病原菌感染及耐药现状均较严峻,医院应加强对患者感染的监测,并及时调整抗生素类药物的应用,避免耐药菌的产生而影响患者预后。
    2005—2020年甘肃省陇南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张瑾荣, 王小军, 蔡玉成
    2022, 48(12):  1552-1555.  doi:10.12183/j.scjpm.2022.1552
    摘要 ( 74 )   PDF (1396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甘肃省陇南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特征,评价疫苗接种效果,为制定流腮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20年甘肃省陇南市流腮资料进行分析,描述病例三间分布特征。结果 2005—2020年陇南市共报告流腮病例12 130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28.81/10万(6.25/10万~105.53/10万);发病时间呈现2个高峰和2个低谷的季节性特点;病例主要集中在0~14岁儿童,占病例总数的76.88%(9 325/12 130),年均发病率113.37/10万;男性年均发病率(31.85/10万)高于女性(25.51/10万)(P<0.01);发病以学生为主,占60.87%(7 383/12 130);12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发生在农村学校,2013年后无流腮暴发疫情报告;扩大国家免疫规划(EPI)前期(30.49/10万)与EPI后期(28.25/10万)相比陇南市流腮年均发病率有所下降(P<0.01),但<15岁人群年均发病率EPI前期(116.52/10万)与EPI后期(112.16/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05—2020年陇南市流腮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发病高峰因学生开学呈双峰分布,发病年龄以0~14岁儿童为主,暴发疫情均出现在农村,EPI实施前后陇南市<15岁人群流腮发病率下降不明显,应继续落实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免疫接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