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2年 第48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2-11-20
    论著
    泸州市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其与5-2-1-0模式的相关性
    梁轶, 张杰兰, 王芳, 张耀文, 赖先婷, 高云飞, 鞠梅
    2022, 48(11):  1301-1304.  doi:10.12183/j.scjpm.2022.0000
    摘要 ( 92 )   PDF (1232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泸州市小学生超重、肥胖现况,分析5-2-1-0模式与小学生超重肥胖的相关性,为小学生超重、肥胖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于2021年9—10月抽取泸州市主城区4所小学的4~6年级小学生进行体格测量及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超重肥胖与5-2-1-0模式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922名小学生,平均年龄(10.46±0.96)岁,男生463(50.2%)人。小学生超重和肥胖共162例,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7.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日均运动时间(OR=0.560)和每周含糖饮料摄入量(OR=2.656)与小学生超重、肥胖有关。结论 泸州市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不容乐观,在5-2-1-0模式中运动时间和含糖饮料摄入量与超重、肥胖有关。
    重庆市两主城新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陈晓明, 周义芬, 王杨凤, 代雪梅, 王琪, 王乐琴, 马周俊
    2022, 48(11):  1305-1309.  doi:10.12183/j.scjpm.2022.1305
    摘要 ( 76 )   PDF (1242KB) ( 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掌握重庆市2个主城新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地区制定心血管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涪陵区和长寿区抽取13 744名35~75岁常住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和空腹指尖血进行快速血糖、血脂检测,采用统一的问卷进行生活方式、既往史、家族史等信息的采集。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高危人群检出情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涪陵区和长寿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为23.15%。男性检出率为25.11%,高于女性检出率的2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出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升高(P<0.01)。男性(OR=1.23)、家务人员(OR=1.17)、学历越高(OR=1.15、1.60)、吸烟(OR=1.23)、高血压(OR=7.37)、血脂异常(OR=9.91)、糖尿病患者(OR=1.28)、肥胖(OR=1.17)人群的心血管病检出风险较高,年龄较小(OR=0.66、0.53、0.56、0.66)、退休人员(OR=0.80)的心血管病检出风险较低。结论 重庆市2个两主城新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吸烟、饮酒、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是涪陵区和长寿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的影响因素。
    2010—2019年陕西省孕产妇死亡相关性分析及预测
    马琼, 焦嘉慧, 王宝珠, 甘露
    2022, 48(11):  1310-1313.  doi:10.12183/j.scjpm.2022.1310
    摘要 ( 95 )   PDF (1294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010—; 2019年陕西省孕产妇死亡率(maternal mortality ratio,MMR)、主要死因别死亡率变化趋势,孕期保健指标与孕产妇死亡的相关性,并对未来几年的MMR进行预测分析,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 2019年陕西省MMR、主要死因别死亡率、孕期保健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χ2趋势检验用于分析MMR和主要死因别死亡率变化趋势,Spearman秩相关用于分析孕期保健指标与孕产妇死亡的相关性,建立GM(1,1)灰色模型进行MMR预测。结果 2010—; 2019年陕西省全省、城市、农村MMR均呈下降趋势(均P<0.01)。孕产妇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脏病、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症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或P<0.01)。MMR与住院分娩率呈负相关关系(rs=-0.98,P<0.01),但与产检率、产后访视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测2020—; 2022年陕西省MMR呈下降趋势。结论 2010—; 2019年陕西省MMR下降明显,进一步降低MMR的重点应该是重视内科合并症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的质量。
    北京市平谷区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靳晓云, 王洋, 符立金
    2022, 48(11):  1314-1318.  doi:10.12183/j.scjpm.2022.1314
    摘要 ( 85 )   PDF (1265KB) ( 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北京市平谷区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市平谷区某医院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该人群Hp感染情况,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Hp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9 286名健康体检者,共检出Hp感染3 158例,占34.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163)、饮酒(OR=2.667)、在外就餐(OR=2.866)、辛辣食品(OR=3.887)、腌制食品(OR=5.283)、外卖食品(OR=2.719)、家庭成员Hp感染(OR=4.825)、消化系统病史(OR=2.552)、坚持使用公筷(OR=0.229)、知晓Hp知识(OR=0.338)是北京市平谷区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北京市平谷区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饮酒、在外就餐、不良饮食习惯及家庭成员Hp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可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制定预防措施,掌握预防Hp相关健康知识可有效减少及避免Hp感染。
    体检人群胃食管反流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葛少莉, 王慧敏, 栾桂萍
    2022, 48(11):  1319-1322.  doi:10.12183/j.scjpm.2022.1319
    摘要 ( 71 )   PDF (1231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青岛市市立医院体检人群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情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资料收集,对具有烧心或反流症状者进一步采用《胃食管反流病量表》进行胃食管反流病筛查,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试验方法完成胃食管反流病确诊过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体检人群胃食管反流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胃食管反流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16 398人在医院接受体检,其中男性7 568人,女性8 830人,年龄23~76岁,以45~59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为40.79%。共有864例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为5.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45岁(OR=1.936、2.106)、女性(OR=3.086)、BMI<18.5、≥; 24.0 kg/m2(OR=1.102、1.066、1.084)、有饭后平躺习惯(OR=1.554)、喜食油腻(OR=1.335)、吸烟(OR=5.900)、饮酒(OR=3.861)、焦虑(OR=2.021)的体检人群具有更高的胃食管反流病患病风险。结论 青岛地区体检人群具有一定的胃食管反流病患病风险,该人群胃食管反流病的影响因素同我国其他人群的相似,在实际工作中需对这些因素进行重点关注。
    上海地区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奚晓丹, 陆晶晶, 林雪峰
    2022, 48(11):  1323-1327.  doi:10.12183/j.scjpm.2022.1323
    摘要 ( 68 )   PDF (1240KB) ( 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上海市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于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评定研究对象过去2年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发生情况,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基本情况,采用Barratt冲动量表(BIS-11)对冲动状况进行评估,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评估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683例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中657例出现NSSI,发生率为39.03%。其中男262例,女395例,年龄13~20岁,平均年龄(14.63±; 3.09)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87±; 1.21)年; 268例为偶发NSSI,389例反复出现NSSI。下臂及腕部、手是发生NSSI患者的主要自伤部位(分别为40.03%、33.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程度越严重(OR=2.255)、遭受校园暴力(OR=2.289)、母亲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OR=2.428)、抑郁障碍(OR=1.855)、双向障碍(OR=2.212)、冲动总分偏高(OR=1.401)、人际关系得分高(OR=1.398)和学习压力得分高(OR=2.098)等均是导致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发生NSSI的危险因素。结论 NSSI在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重度抑郁、遭受校园暴力、母亲教育程度高、抑郁障碍、双向障碍、冲动总分偏高、人际关系差和学习压力大等的患者更易出现NSSI,应提高具有以上特征患者的关注度,并及时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尽可能避免NSSI的发生。
    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状况及血糖控制情况研究
    袁艳华, 马丽, 李艳
    2022, 48(11):  1328-1331.  doi:10.12183/j.scjpm.2022.1328
    摘要 ( 78 )   PDF (1232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状况及血糖控制情况。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商丘市某医院诊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自制调查问卷获取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病程、糖尿病并发症和其他基础疾病),采用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锻炼评估量表评估运动状况,采用血生化指标检测评估血糖控制达标情况,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状况、血糖控制达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有效研究对象1 173例,其中男645例(54.99%),年龄60~84岁,以60~69岁为主(45.69%),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51.66%),居住地以农村为主(56.61%),病程以<5年为主(65.47%),无糖尿病并发症者占90.88%,无其他基础疾病者占79.71%。血糖控制达标389例,达标率33.16%。运动状况总分(114.39±; 20.53)分,血糖未达标患者的运动状况总分及运动知识、运动行为、专业支持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血糖达标患者(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OR=0.689)、糖尿病并发症(OR=0.498)、其他基础疾病(OR=0.842)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状况有待改善,应针对不同情况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干预,通过宣传教育提高运动知识认知及运动意愿,改善运动行为,增强运动锻炼的社会支持和专业支持,以促进血糖达标。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现状调查
    付伟, 唐二云, 李丽
    2022, 48(11):  1332-1335.  doi:10.12183/j.scjpm.2022.1332
    摘要 ( 65 )   PDF (1285KB) ( 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防治措施提供指导信息。方法 以2021年1—12月郑州地区2所医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现状进行分析,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34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亢进2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35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61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142例,甲状腺功能异常率为19.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女性OR=3.476)、年龄(OR=2.232)、BMI(≥24.0 kg/m2 OR=1.988)、基础疾病(OR=1.766)、甲状腺疾病史(OR=2.992)、糖尿病病程(OR=2.646)、胰岛素治疗(OR=0.641)是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较高,女性、年龄增大、超重及肥胖、有基础疾病、有甲状腺疾病史、糖尿病病程越长、未进行胰岛素治疗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风险,对于以上危险人群更应加强甲状腺功能监测,及早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并及时给予干预治疗。
    2017—2021年铜陵市某医院产妇产后感染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施丽萍, 殷庆华, 宗子昱, 魏巍
    2022, 48(11):  1336-1340.  doi:10.12183/j.scjpm.2022.1336
    摘要 ( 82 )   PDF (1252KB) ( 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铜陵市某医院产妇产后感染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产后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调整及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铜陵市某妇幼专科医院的产妇病例资料来源于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检测系统及产妇病案档案,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产妇产后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特征等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产后感染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8 942名产妇年龄22~54岁,平均(27.83±5.42)岁,孕周26+6至42+1周,平均孕周(39.21±1.29)周。112例产妇产后发生感染,感染率为0.59%,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生殖道、手术切口及泌尿系统,分别占41.96%、20.54%、19.64%、11.61%。112例感染者中共检出126株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28.57%)、肺炎克雷伯菌(19.84%)、粪肠球菌(19.05%)及金黄色葡萄球菌(12.70%)为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3.873)、合并妊娠期糖尿病(OR=3.232)、合并妊娠期高血压(OR=3.016)、产后出血(OR=2.702)、瘢痕子宫(OR=7.862)、前置胎盘阴道反复出血(OR=6.322)、胎膜早破(OR=3.177)、侵入性操作(OR=7.721)、分娩时长≥8 h(OR=2.344)、分娩后血红蛋白<90 g/L(OR=4.238)是产妇发生产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铜陵市某医院产妇产后感染以呼吸系统、生殖道、手术切口及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年龄、妊娠合并症、产后出血、瘢痕子宫、前置胎盘阴道反复出血、胎膜早破、侵入性操作、分娩时长、分娩后血红蛋白与产妇产后感染相关。
    现场研究
    基于临床路径的病种成本测算方法及应用研究
    刘辉霞, 何颖媛, 刘飞跃, 李小红, 洪涛, 郭生豫
    2022, 48(11):  1341-1343.  doi:10.12183/j.scjpm.2022.1341
    摘要 ( 76 )   PDF (1202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一种以病种特点为前提,以临床路径为核心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方法,为相关部门制定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 根据病种的临床路径析出病种的成本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加入病种作业的技术难度系数和风险系数构建医疗服务项目直接成本测算模型,再根据ICD-10-CM选取白内障、锁骨骨折和混合痔3种不同类型的病种验证测算模型或测算方法的可行性。结果 老年性白内障病种直接测算的各项目成本差值为18.77~675.86元,合计成本低于实际收费797.46元。锁骨骨折手术的直接成本测算的成本值与医院实际收费差值为40.29~1 268.16元,合计成本高于实际收费559.46元。混合痔并发症的直接成本测算项目成本与实际收费差值为15.96~1 212.69元,合计成本高于实际收费2 447.75元。结论 不同病种测算成本与实际收费存在一定误差,但整体构建的测算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作为相关部门制定病种收费标准的测算方式之一。
    南京市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保健知-信-行调查
    黄亿亿, 汪青风
    2022, 48(11):  1344-1347.  doi:10.12183/j.scjpm.2022.1344
    摘要 ( 70 )   PDF (1229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南京市中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以及口腔保健知-信-行状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法在南京市抽取12个班级的中学生进行口腔检查及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并分析影响口腔健康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对63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有效人数630人,有效率为100%。男女性别比为1.13∶1。共检出牙龈出血284例(45.08%),239例检出牙石,检出率为37.94%,患龋315例(50.00%),其中48例进行了龋补充填,充填率为15.24%(48/314)。口腔健康状况良好278人(44.13%),口腔健康状况不良352例(55.87%)。中学生对糖是否会引发龋齿的认知知晓率最高(84.60%),对窝沟封闭能否保护牙齿的认知知晓率最低(25.08%)。口腔健康很重要的积极率最高(96.98%),定期口腔检查有必要的积极率最低(82.06%)。95.87%的中学生有刷牙习惯,刷牙次数≥2次/d者仅有69.84%,17.94%使用含氟牙膏,33.97%有使用牙线的习惯,9.84%的很少/从不吃甜食,20.00%很少/从不喝甜饮料,21.11%很少/从不喝加糖牛奶/豆浆/咖啡等,31.90%主动进行过口腔咨询检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OR=1.842)、口腔健康知识得分越高(OR=1.740)、口腔健康态度得分越高(OR=1.525)、主动咨询检查牙齿(OR=2.507)的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良好的可能性较高,每周吃甜食2~6次及每天至少1次(OR=0.437、0.328)、每周饮用甜饮料2~6次及每天至少1次(OR=0.578、0.303)的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良好的可能性较小。结论 南京市中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一般,其对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水平较高,口腔健康信念尚可,口腔健康行为较为规范,但仍有较高的提升空间,建议学校及家庭应持续加强青少年儿童的口腔健康教育,进一步改善青少年的口腔健康状况。
    新疆喀什地区医疗机构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
    王玉, 张民, 布瓦加尔·吾斯曼, 热汗姑·祖农, 其曼古丽·艾买提
    2022, 48(11):  1348-1351.  doi:10.12183/j.scjpm.2022.1348
    摘要 ( 81 )   PDF (1228KB) ( 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并分析影响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7月对喀什地区3家医院的手术室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手卫生依从性及洗手合格率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情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1 182名喀什地区3家医疗机构手术室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男女性别比为1∶3.58,年龄25~59岁,以25~30岁所占比例较高,占45.18%,工龄以6~15年所占比例较高,占52.29%。手卫生合格人数923人,合格率为78.09%。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时刻手卫生依从性最高为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后(84.98%),最低为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52.00%)。洗手合格933人,合格率为78.93%。手卫生知识掌握度良好人数为721人,手卫生知识良好率为60.99%;手卫生态度较好的人数为815人,手卫生态度正确率为68.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2.380)、工龄(OR=1.946)、职业(OR=2.061)、职称(OR=2.024)、手卫生知识掌握度(OR=2.382)、手卫生态度(OR=3.425)、近2年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次数(OR=2.532)为手术室医护人员手卫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仍具有较大提升空间,手卫生依从性以及对手卫生的认知和态度均有待改善,性别、工龄、学历等均为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的影响因素。
    早期不同喂养方式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玮, 陈碧, 李辉, 杨度, 何振济, 朱文军
    2022, 48(11):  1352-1355.  doi:10.12183/j.scjpm.2022.1352
    摘要 ( 74 )   PDF (1233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早期不同喂养方式应用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喂养效果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郴州市某医院收治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观察对象,依据收治顺序予以编号,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均采用肠内和肠外营养喂养方案,肠内营养分别采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早产儿配方奶喂养、早产儿配方奶和母乳喂养并添加母乳强化剂。对3组婴儿在喂养过程中不耐受情况、胎粪排空时间、完全肠道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出生2周时电解质(钾、钙、磷、镁)水平、白蛋白、总蛋白质、尿素氮、2周内肠外营养支持期间胆汁淤积、肝功能异常、代谢性骨病、导管相关感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在12月龄时对婴儿头围、身长及体重进行测量。结果 共纳入512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男婴314例,女婴198例,出生胎龄平均为(32.7±; 2.3)周,自然分娩364例,剖宫产148例,A、B、C组婴儿分别为171、171、170例,3组婴儿的性别分布、分娩方式、出生体重和胎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组婴儿喂养不耐受分别为13.45%、34.50%、14.71%,胎粪排空时间分别为(6.91±; 1.64)、(8.58±; 1.79)、(6.64±; 1.56)d,完全肠道喂养时间分别为(13.41±; 3.69)、(16.89±; 2.89)、(13.05±; 3.30)d,住院时间分别为(51.56±; 1.41)、(54.13±; 1.51)、(51.35±; 1.11)d,NEC发生率分别为7.60%(13例)、8.77%(15例)和7.06%(12例),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胎粪排空时间、完全肠道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在3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NEC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2周时电解质水平以及生化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口平均摄入能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周内肠外营养支持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60%(13例)、9.94%(17例)、5.88%(10例),不同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龄时婴儿头围、体重、身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较于早产儿配方奶喂养,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早产儿配方奶喂养方式能够明显降低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耐受状况,不耐受发生风险较低,同时可促进排便,有利于更早实现完全肠道喂养,缩短住院时间,且对早产儿生长发育无明显不良影响。
    急性肾损伤病例特征及短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李荣, 赵荣, 赵慧, 姚小红, 宋蓓
    2022, 48(11):  1356-1359.  doi:10.12183/j.scjpm.2022.1356
    摘要 ( 76 )   PDF (1231KB) ( 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病例特征和短期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AKI治疗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 以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新疆地区3家医院收治的AK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KI发生后90 d内的肾功能是否恢复分为恢复组和未恢复组,对2组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特征和血清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利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对患者的短期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的1 355例AKI患者中男性848例,女性507例,平均年龄(51.37±9.64)岁;合并基础疾病情况为高血压711例(52.47%)、糖尿病208例(15.35%)、冠心病220例(16.24%)、慢性肾脏病189例(13.95%)。AKI病因分布分别为肾前性591例(43.62%),肾性400例(29.52%),肾后性272例(20.07%)。疾病诱因以肾脏缺血(615例)最常见,占45.39%。分级为危险共865例(63.84%),损伤361例(26.64%),衰竭129例(9.52%)。肾功能恢复组784例(57.86%),未恢复组571例(42.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32)、机械通气(OR=2.214)、肾脏替代治疗(OR=3.040)、APACHE II评分(OR=2.179)、SOFA评分(OR=1.468)和血尿素氮水平(OR=1.179)均是AKI患者短期预后(未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在AKI患者的病发诱因以肾脏缺血和感染/脓毒症较为常见,高龄、行机械通气、肾脏替代治疗以及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和血尿素氮水平较高与短期预后密切相关,早期针对该重点人群采取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预后。
    西安地区体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晶晶, 王丹, 赵春娟, 黄勋梅, 杨艳
    2022, 48(11):  1360-1362.  doi:10.12183/j.scjpm.2022.1360
    摘要 ( 85 )   PDF (1278KB) ( 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西安地区体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的人群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并进行HBsAg以及抗-HBs检测,统计分析其HBV感染情况,并就HBV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1 504名数据完整的体检人员纳入分析,其中男923人(61.37%),女581人(38.63%),以≥61岁者为主(630,41.89%);汉族935人(62.17%),在婚1 251人(83.18%),文化程度以初高中为主(901,59.91%)。HBsAg检测阳性者128例(8.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乙肝家族病史(OR=1.865)、拔牙史(OR=1.432)、侵入性诊疗史(OR=2.333)、无乙肝疫苗接种史(OR=2.130)是HB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西安地区体检人群HBsAg阳性率较高,应加强关注存在乙肝家族病史、拔牙史、侵入性诊疗史、无乙肝疫苗接种史人员,降低其HBV感染风险。
    商丘地区职业女性生殖健康调查分析
    康月娟, 李丽, 王雪敏
    2022, 48(11):  1363-1366.  doi:10.12183/j.scjpm.2022.1363
    摘要 ( 72 )   PDF (1229KB) ( 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商丘地区职业女性生殖健康状况,分析影响生殖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取横断面研究对商丘市内制造业企业进行随机整群抽样,抽取21家制造业企业职业女性为研究对象进行职业相关情况及生殖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职业女性生殖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生殖健康状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 658名女性行业分类均为制造业,其中食品制造业812人,纺织业922人,家具制造业447人,医药制造业316人,汽车制造业144人,其他制造业17人。年龄18~49岁,以31~40岁为主,占61.02%。自报妇科疾病者745例,患病率为28.03%。自报月经异常者292例,占10.9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已婚(OR=2.20)、夜班制度(OR=1.45)、粉尘接触史(OR=1.96)、化学因素接触史(OR=1.51)是影响职业女性妇科疾病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41~49岁(OR=4.27)、夜班制度(OR=1.69)、化学接触史(OR=2.06)是影响职业女性月经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商丘地区职业女性妇科疾病患病率较高,应重点关注高龄、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史、夜班或轮班制的职业女性,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提高职业女性生殖健康水平。
    2017—2020年亳州市流感样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赵玉锋, 姜栋栋, 井飞
    2022, 48(11):  1367-1369.  doi:10.12183/j.scjpm.2022.1367
    摘要 ( 100 )   PDF (1276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017—; 2020年亳州市流感样病例监测结果,为制定防控措施及评价防控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7—; 2020年亳州市流感样病例数据来源于哨点医院每天登记上报的流感病例资料和流感病毒采样监测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流感样病例流行特征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7—; 2020年亳州市共接收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4 082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 688 份,总阳性率为 16.85%。2017—; 2020年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 16.02%、19.05%、16.38%、15.78%,各年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数月份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7年检出阳性数最多在2月,2018年在3月,2019年在12月,2020年在1月。病例人群分布主要集中在农民(14.83%)、散居儿童(23.84%)及学生(28.20%)。亳州市4个区(县)每年均有流感病例的报告,累计报告病例数排在前2位的分别为利辛县、蒙城县。病原菌类型主要以V‐Victoria型和H3N2型为主,不同年份病原菌优势菌有所不同(P<0.01)。结论 2017—; 2020年亳州市春冬季节仍是流感防控的重点时期,主要流行株为V‐Victoria型和H3N2型,应持续加强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工作,为流感防控措施的及时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珠海市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刘沛昕, 江鸿, 孙军辉, 周立强, 黄思远, 秦毅
    2022, 48(11):  1370-1373.  doi:10.12183/j.scjpm.2022.1370
    摘要 ( 95 )   PDF (1231KB) ( 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珠海市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脊柱侧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进行抽样,收集5 080名中小学生的测量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影响因素。结果 珠海市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检出率为3.1%,男性2.1%、女性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OR=1.93)、年龄12~15岁(OR=5.39)、年龄>15岁(OR=8.31)的青少年脊柱侧弯风险较高,超重/肥胖(OR=0.45)的青少年脊柱侧弯风险较低。结论 珠海市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检出率略高,应引起卫生及教育部门的重视,建议卫生行政部门针对重点人群提高脊柱侧弯的早期筛查力度。
    2011—2020年安徽省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分析及预测研究
    夏青, 王继年, 郭玉秀, 高敏, 许龙
    2022, 48(11):  1374-1377.  doi:10.12183/j.scjpm.2022.1374
    摘要 ( 84 )   PDF (1352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安徽省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并预测2021—; 2025年卫生人力资源数量。方法 采用泰尔指数对安徽省卫生人力资源配置进行公平性分析,用灰色 GM(1,1)模型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2011—; 2020年安徽省人均卫生人力资源拥有量低于全国,其中皖北地区每千常住人口卫生人力资源拥有量最低;安徽省卫生人力资源逐年增加,但仍存在配置公平性较差的问题,各地区内部差异是主要影响因素;预测到2025年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分别是8.53、3.35和4.28人,医护比为1∶; 1.29。结论 安徽省人均卫生人力资源不足现状亟需改善。地区内差异是导致资源配置公平性较差的主要原因。预测结果显示卫生人力资源数量增加,与2025年目标相近。相关部门应调整政策,加大人才培养,优化卫生人力资源配置。
    宣城地区9 252例新生儿黄疸病例特征分析
    吕红, 袁慧, 胡莹, 郭惠惠
    2022, 48(11):  1378-1381.  doi:10.12183/j.scjpm.2022.1378
    摘要 ( 69 )   PDF (1242KB) ( 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新生儿黄疸病例特征,为新生儿黄疸早期识别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宣城市新生儿黄疸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收集到有效新生儿黄疸病例共9 252例,其中2017年1 879例,2018年1 843例,2019年1 926例,2020年1 810例,2021年1 794例,5年间新生儿黄疸病例数量大致相当,生理性黄疸7 662例,病理性黄疸1 590例,5年间新生儿黄疸病例的黄疸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以生理性黄疸所占比例较高,但生理性黄疸比例逐年增加。5年间出现黄疸时间无明显变化,黄疸消退时间逐渐缩短。生理性黄疸新生儿胎龄≥; 37周、出生体重≥; 2 500 g、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 7分、母乳喂养的比例均显著高于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详见表4。生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平均(16.79±; 3.08)d,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平均(17.34±; 2.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黄疸发病有其自身分布特点及规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在胎龄、出生体重以及黄疸消退时间方面均存在差异,应当根据新生儿黄疸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干预对策,帮助其顺利度过黄疸期。
    发热儿童高热惊厥发生状况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吴淑敏, 张耀燕, 吴红珠, 李莉
    2022, 48(11):  1382-1385.  doi:10.12183/j.scjpm.2022.1382
    摘要 ( 78 )   PDF (1244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发热儿童中高热惊厥发生状况及病例特征,并探究影响高热惊厥病例预后的因素。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屯昌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发热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发热儿童是否发生高热惊厥及其预后进行调查及随访,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高热惊厥病例特征,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高热惊厥儿童病例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9 376例发热儿童病例中发生热性惊厥592例,发生率为2.02%。热性惊厥儿童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69∶1。以<3岁所占比例最高(65.71%)。儿童病例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高峰≥39 ℃占61.15%。以单纯型惊厥为主(占63.51%)。有既往家族惊厥史263例,占比44.43%。有癫痫遗传史29例,占比4.90%。惊厥发生时间距发热<24 h有510例,占86.15%。惊厥发生次数以1次为主,占81.76%。惊厥持续时间以≤5 min为主,占58.61%。原发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占64.53%。病原菌检查结果阳性357例,占比60.30%。接受脑电图检查的543例儿童病例中提示异常者71例,占比13.08%;246例接受头颅CT检查的儿童病例检出脑水肿者62例,占比25.20%。预后不良共137例,占比23.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病例年龄<3岁(OR=13.666)、早产(OR=3.547)、体温高峰≥39 ℃(OR=2.434)、复杂性高热惊厥(OR=2.726)、有家族惊厥史(OR=2.801)、惊厥发生次数≥2次(OR=3.570)、惊厥持续时间≥30 min(OR=3.608)、病原菌检测结果阳性(OR=2.722)为高热惊厥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发热儿童中高热惊厥发生率较高。影响高热惊厥患儿预后的因素较多,应针对危险因素加以预防,同时向家长宣教,普及急救知识,以改善患儿预后。
    2019—2020年南京市江北新区中小学生近视调查结果分析
    赵雅珺, 徐正同
    2022, 48(11):  1386-1388.  doi:10.12183/j.scjpm.2022.1386
    摘要 ( 58 )   PDF (1339KB) ( 1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南京市江北新区中小学生的近视调查结果,为预防中小学生近视提供依据和基础。方法 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江北新区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及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中小学生近视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近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9—2020年共调查11 760名南京市江北新区中小学生,年龄6~21岁,男生6 001人,女生5 759人。检出近视共6 902例,近视率为58.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小学四至六年级(OR=1.702)、初中(OR=2.347)、高中(OR=7.121)、职高(OR=2.375)、学习时用眼距离过近(OR=7.486)、每日用电脑或手机时间过长(OR=3.677)、户外运动锻炼未达标(OR=2.096)及经常在弱光下看书/电脑或手机(OR=4.909)的中小学生发生近视可能性较高。结论 南京市江北新区中小学生近视问题较严峻,针对影响中小学生近视因素及时制定干预措施,大力推进防控工作,高度重视中小学生近视防控,有效矫正中小学生视力。
    泌尿系统疾病日间手术患者延迟出院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王丹, 鲁晶, 兰花
    2022, 48(11):  1389-1392.  doi:10.12183/j.scjpm.2022.1389
    摘要 ( 78 )   PDF (1228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疾病日间手术患者延迟出院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西安市某医院完成日间手术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延迟出院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对泌尿系统疾病日间手术患者延迟出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2 974例患者的数据资料纳入到本次研究,其中男性2 079例,占69.92%,女性895例,占30.08%。2 974例患者中判定为延迟出院的共348例,延迟出院率为11.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60岁(OR=10.496)、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手术(OR=3.919)、中性粒细胞比例异常(OR=10.114)、血红蛋白异常(OR=6.599)、钾离子异常(OR=5.959)、体温异常(OR=7.455)的泌尿系统疾病日间手术患者延迟出院的可能性更高。结论 泌尿系统疾病的日间手术患者具有一定的延迟出院的可能,部分生命体征指标以及血液学指标对于该类患者的延迟出院具有影响力,需要在临床工作中给予高度的重视。
    普外科护士心理弹性在职业压力与护患关系的中介效应
    崔熙娟, 单涛, 乔莉娜, 金鲜珍
    2022, 48(11):  1393-1395.  doi:10.12183/j.scjpm.2022.1393
    摘要 ( 75 )   PDF (1277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普外科护士的职业压力对护患关系的影响过程中,其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方法 以普外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该人群的职业情况、工作强度、工作压力、心理弹性及医患关系进行测评,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对心理弹性对职业压力与护患关系的中介效应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调查问卷256份,有效问卷240份。240名普外科护士年龄23~42岁,以23~29岁所占比例较高,占70.00%,已婚占61.25%,本科及以上者占55.00%。职业压力对护患关系的总效应为0.24(P<0.01),心理弹性对职业压力与护患关系的中介效应为0.09(P<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7.5%。结论 心理弹性和职业压力影响普外科护患关系,心理弹性力在职业压力对护患关系的影响中起中介效应。
    血清维生素B6、25-羟基维生素D3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进展关系研究
    张丽娟, 高梦琦, 颜承悦
    2022, 48(11):  1396-1399.  doi:10.12183/j.scjpm.2022.1396
    摘要 ( 61 )   PDF (1249KB) ( 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血清维生素B6、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进展关系。方法 以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到北京市某医院确诊的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健康体检者间、不同NIHSS评分、不同梗死面积及疾病发生不同时段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维生素B6、25(OH)D3、Hcy水平的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53例。患者平均年龄(67.93±9.37)岁。梗死部位以基底节所占比例较高(39.27%,335例)。招募80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2组人群的性别分布、平均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维生素B6、25(OH)D3均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维生素B6和25(OH)D3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降低,Hcy水平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血清维生素B6和25(OH)D3随着梗死面积增大而降低,Hcy水平随着梗死面积增大而升高,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清维生素B6、25(OH)D3逐渐升高,Hcy水平逐渐降低。在6个月时,改良mRS评分与维生素B6、25(OH)D3呈负相关,与Hcy水平呈正相关;BI评分与维生素B6呈正相关,与Hcy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维生素B6、25(OH)D3与Hcy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但与患者的神经受损程度和梗死灶大小密切相关,还可作为患者病情进展方向评估及预测的重要依据,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干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2016—2021年南京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分析
    梁亚琼, 徐鹭, 陈敏
    2022, 48(11):  1400-1403.  doi:10.12183/j.scjpm.2022.1400
    摘要 ( 66 )   PDF (1231KB) ( 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2016—2021年南京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FEI)监测结果进行初步分析,评价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 通过AFEI信息管理系统搜集2016—2021年南京市报告的AFEI个案数据,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1年南京市共报告AEFI 8 433例,报告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21年AEFI报告率最高为118.07/10万,各年度的AEFI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一般反应报告率最高(66.74/10万),其次为异常反应(9.05/10万);AEFI报告总例数前5位地区为浦口区(957例)、栖霞区(886例)、建邺区(882例)、江宁区(840例)及秦淮区(774例);AEFI以0~3岁年龄段为主,共报告6 974例,占比为82.70%;AEFI以免疫规划疫苗为主,报告例数为6 928例;AEFI报告以3—10月为主,共报告例数为6 514例;AEFI主要诊断类型为一般反应,共有7 186例。结论 2016—2021南京市AEFI发生率有所增加,主要人群为3岁以内儿童,需加大宣传,对接种者监护人做好预防接种健康宣教工作,提高对疫苗不良反应认知水平。
    儿科住院儿童病例心电图T波异常改变情况分析
    曾真, 王婷婷, 郑萍, 王丽辉, 王琼, 张珊, 周林峰, 周琳, 吴尧, 张巧玲
    2022, 48(11):  1404-1406.  doi:10.12183/j.scjpm.2022.1404
    摘要 ( 127 )   PDF (1276KB) ( 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非心脏疾病住院患儿心电图T波异常改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3家医院儿科病房非心脏疾病患儿中出现叹气、胸痛、心悸等症状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患儿心电图T波异常改变情况,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心电图T波异常改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儿科住院儿童病例5 128例,共检出心电图T波异常改变患儿713例,占13.90%;经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超重(OR=4.934)、肥胖(OR=13.861)、疾病种类为支气管炎(OR=4.174)、肺炎(OR=4.268)、急性上呼吸道感染(OR=2.413)、腹泻病(OR=3.813)、急性肠胃炎(OR=4.275)、手足口病(OR=3.902)、颅内感染(OR=9.235)、中毒(OR=7.517)的住院儿童病例心电图T波异常改变的可能性较大。结论 儿科住院儿童病例心电图T波异常改变较为常见,可导致T波异常改变的心外性疾病因素较多;当患儿出现T波异常改变时,临床医师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等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明确病因,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
    郑州市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王昭君, 刘会范, 张琳, 高小培, 饶培玲
    2022, 48(11):  1407-1410.  doi:10.12183/j.scjpm.2022.1407
    摘要 ( 72 )   PDF (1216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自我管理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从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郑州市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作为心血管疾病风险高危人群的样本库,招募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进行自我管理现状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心血管疾病风险高危人群自我管理现状,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1 200例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进行分析,自我管理总分均值为(112.34±13.43)分,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中自我管理信心得分最高,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最低。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自我效能总均分为(5.32±1.23)分,处于中等水平, 疾病症状管理条目均分为(4.03±1.38)分,疾病共性管理条目均分为(7.35±1.27)分。社会支持总分为(41.24±6.44)分,属于中水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β’=0.204)、家庭人均月收入(β’=0.134)、自我效能(β’=0.324)以及社会支持(β’=0.156)是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地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自我管理、自我效能、知识水平、社会支持均处于中等水平,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自我效能、知识水平以及社会支持是自我管理得分的影响因素。
    佛山市互联网交友男男性行为人群首次HIV检测影响因素分析
    何敏嫦, 管东波, 梁雪梅, 梁肖嫣, 周业鹏
    2022, 48(11):  1411-1413.  doi:10.12183/j.scjpm.2022.1411
    摘要 ( 72 )   PDF (1278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佛山市互联网交友男男性行为人群(MSM)首次HIV检测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MSM人群检测覆盖率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9年通过互联网招募到线下检测点进行HIV抗体检测的MSM开展横断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本次检测推荐人、性行为情况、性伴情况、性病患病情况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佛山市互联网MSM首次HIV检测的影响因素。结果 672名调查对象年龄平均为(31.07±9.02)岁,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过肛交或口交行为者占93.15%(626/672)。调查对象首次HIV检测率为22.61%(152/672),其中<25岁、学生、3 000元以下收入者首次HIV检测率较高,分别为30.96%(61/197)、47.05%(16/34)、31.85%(43/135);本次检测有推荐人者首次HIV检测率较高,为33.33%(21/63);不清楚近6个月性伴HIV感染状况者首次HIV检测率较高,为28.21%(79/280)。与25岁以下者相比,25~34岁者首次检测率较低(OR=0.58);有检测推荐人较无检测推荐人者首次HIV检测率高(OR=2.06);不清楚近6个月性伴HIV感染状况者比无HIV阳性性伴者首次HIV检测率高(OR=1.75)。结论 佛山市互联网交友MSM首次HIV检测率与国内其他城市相当;25~34岁、有检测推荐人、不清楚近6个月性伴HIV感染状况者与MSM首次HIV检测存在相关性。
    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影响研究
    龚燕, 邱惠, 施羽
    2022, 48(11):  1414-1417.  doi:10.12183/j.scjpm.2022.1414
    摘要 ( 74 )   PDF (1246KB) ( 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启东市某医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常规干预组和健康管理组,健康管理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强化生活行为和饮食营养干预6个月,检测2组患者血糖水平评估血糖达标情况,并且比较2组患者脂代谢指标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中常规干预组有效病例180例,健康管理组有效病例182例,2组2型糖尿患者的性别、学历分布、平均年龄、病程和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2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FBG、2hPG显著降低(均P<0.05),健康管理组干预前后差值大于常规干预组(P<0.01)。健康管理组血糖达标率36.26%(66/182)与常规干预组32.42%(59/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G显著降低(均P<0.01),健康管理组干预前后差值大于常规干预组(均P<0.01),且健康管理组干预前后差值显著高于常规干预组的差值(均P<0.01)。健康管理组SF-36量表总的健康状况得分显著高于常规干预组(P<0.01)。结论 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调节血糖、血脂水平,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北京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杨俊海, 周金玲, 周立美, 刘晓玲, 师宁
    2022, 48(11):  1418-1420.  doi:10.12183/j.scjpm.2022.1418
    摘要 ( 72 )   PDF (1228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COPD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与健康教育内容需求。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地区3家医疗机构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诊治的COPD患者进行COPD相关知识及健康教育需求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COPD患者495例参与本研究,男性301例,女性194例。年龄49~81岁,以60~81岁所占比例较高,占64.45%。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350例(占70.70%)。稳定期299例(60.40%)。病程2~5年。COPD患者对COPD发病是否有致死性、COPD的常见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2项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79.60%、82.22%,对COPD的治疗及预防中接种疫苗的知晓率最低,为41.01%。对COPD的致病因素、COPD预防及治疗的需求较高,分别为89.09%、87.07%,对专业护理技能的需求最低,为61.01%。对与医护人员面对面交流、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的需求较高,分别为94.34%、88.08%,对宣传、公示栏的需求最低,为42.42%。结论 COPD患者对于COPD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有限,对COPD的致病因素、COPD预防及治疗等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较大,患者更倾向于与医护人员面对面交流以及从分发的健康手册中了解COPD的疾病知识。
    南京市居民肿瘤早诊断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陈晶, 时俊峰, 徐莉, 石文娟, 张琴, 柳小霞, 杨丽霞
    2022, 48(11):  1421-1424.  doi:10.12183/j.scjpm.2022.1421
    摘要 ( 62 )   PDF (1224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南京市居民肿瘤早诊断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于2021年9—11月在南京市使用同当地人口数量规模相匹配的抽样方法随机选择10个社区,对抽中社区的成年居民进行肿瘤早诊断意识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居民肿瘤早诊断意识情况,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居民肿瘤早诊断意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获得有效调查人群787人,其中男性390人 ,占49.56%,女性397人,占50.44%。年龄18~75岁,以18~44岁所占比例最高(占44.98%)。共有698名调查对象判定为具有肿瘤早诊断意识,具有率为88.69%,其余89名调查对象被判定为肿瘤早诊断意识不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为城区(OR=2.394)、职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企业人员、自由职业/个体户、退休及其他者,OR=5.286、3.248、2.787、7.411)、家庭年收入(OR=2.620、3.397)、医保支付方式(OR=6.443、6.693、2.729)均为南京地区居民肿瘤早诊断意识的影响因素。结论 南京市社区居民具有较高的肿瘤早诊断意识,这对于该人群的肿瘤早期防止工作具有积极的影响。部分因素对人群的肿瘤早诊断意识构成影响,需尽快给予干预,特别是对于肿瘤早诊断意识不明显的个体,该项工作的必要性更强。
    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医护人员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刘攀, 姚晋囡, 孟雪
    2022, 48(11):  1425-1428.  doi:10.12183/j.scjpm.2022.1425
    摘要 ( 117 )   PDF (1228KB) ( 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医护人员抑郁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1年11月选取北京积水潭医院所有医护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影响因素调查表收集人口学特征、抗疫工作相关问题、压力感知状况等资料,采用抑郁筛查量表(PHQ-9)评定抑郁发生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医护人员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纳入有效问卷2 981份,发生抑郁1 172例(39.32%),其中轻度754例(25.29%),中度327例(10.97%),中重度83例(2.78%),重度8例(0.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016)、自评健康状况差(OR=2.797)、进入隔离区工作(OR=2.843)、平均晚间睡眠时间<6 h(OR=2.278)、直系亲属感染新冠病毒(OR=2.157)及高压力水平(OR=3.294)为医护人员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疫情期间北京地区医护人员抑郁发生率较高,女性、自评健康状况差、进入隔离区工作、平均晚间睡眠时间<6 h、直系亲属感染新冠病毒及高压力水平的医护人员尤甚。应对上述人群加强关注,并及早提供心理支援,以确保其心理健康。
    西安地区孕妇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王悦, 孟冰伟, 赵琛
    2022, 48(11):  1429-1432.  doi:10.12183/j.scjpm.2023.1429
    摘要 ( 66 )   PDF (1232KB) ( 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西安地区孕妇健康素养状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西安地区内3家综合性三甲医院和2家妇幼专科医院,选取2021年3—12月在抽中医院建卡并计划住院分娩的孕妇作为调查对象,对其一般资料和健康素养水平进行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孕妇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效调查1 008名孕妇,婚姻状态均为已婚,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0.18±4.17)岁,以28~35岁为主(59.42%)。孕妇总体健康素养得分为(42.83±11.92)分,最低分为6分,最高分为82分,健康素养具备率为8.93%(90/1 008)。其中健康基本技能掌握的具备率最高,为40.28%(406/1 008),其次为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具备率分别为14.68%(148/1 008)、9.42%(95/1 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周、流动人口、孕妇文化程度、丈夫文化程度、孕妇职业、丈夫职业、担心怀孕影响工作、家庭人均月收入、孕妇健康素养测评次数和主动学习母婴知识是孕妇具备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西安地区孕妇的健康素养具备率较低,可围绕孕周、流动人口、是否担心怀孕影响工作、家庭人均月收入及孕妇及其丈夫的文化程度和职业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其健康素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