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主编
李艳
执行主编
杨颖
编辑部主任
陈亮
编辑部副主任
江金女
联系方式
《华南预防医学》编辑部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群贤路160号 邮编:511430
电话:
(020)31051582
E-mail:
gdsjkzx_hnyfyx@gd.gov.cn
ISSN 1671-5039
CN 44-1550/R
广告发布登记编号
440100190072
微信公众号
本期目录
2024年 第5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4-04-20
上一期
下一期
封面下载
目录下载
综述
基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知信行研究的社区药学服务模式的探讨
丁萌萌, 李松, 何娉婷
2024, 50(4): 292-295. doi:
10.12183/j.scjpm.2024.0292
摘要
(
86
)
PDF
(873KB) (
3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代谢性疾病,而老年人则是其主要的高发人群。长期药物治疗是控制糖尿病最重要的措施,故正确合理用药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慢性病管理中起重要作用,其中药学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一环,其可为患者提供更连续、更便捷及更负责的药学干预。知信行干预是一种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的模式,在多种慢性病的防治中获得显著效果。本文就知信行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应用、老年糖尿病社区药学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探讨老年糖尿病社区药学服务模式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改善今后慢性病的社区药学服务提供参考,为建立长效的社区药学服务模式、提升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奠定基础。
百日咳的流行、发病与治疗进展
钱姿霞, 孙九峰
2024, 50(4): 296-298. doi:
10.12183/j.scjpm.2024.0296
摘要
(
127
)
PDF
(924KB) (
1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百日咳(pertussis) 是由百日咳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疫苗可预防性传染病,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大范围疫苗接种后维持在低流行水平,但近年来多国相继报道“百日咳再现”。为提高百日咳的防治水平,本文系统综述了百日咳与其疫苗简史、百日咳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病原体特征以及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进展。
论著
自然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风险因素分析
喻菊香, 王玲, 甘泉, 孟家俊
2024, 50(4): 299-303. doi:
10.12183/j.scjpm.2024.0299
摘要
(
76
)
PDF
(916KB) (
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自然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减少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淮南市妇幼保健院、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产科自然分娩且于产后42 d接受医院产后随访、回访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娩相关资料收集并进行盆底肌力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自然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1 823名自然分娩产妇中有782例检出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2.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35岁(
OR
=2.869)、有盆腔手术史(
OR
=1.579)、无孕期缩肛训练(
OR
=2.482)、有孕期合并症(
OR
=3.043)、孕期增重高于推荐标准(
OR
=2.776)、有孕期尿失禁情况(
OR
=2.298)、未遵医进行盆底功能康复锻炼(
OR
=2.474)、第二产程时间长(
OR
=2.907)、新生儿体质量高(
OR
=2.575)、产褥期泌尿系统感染(
OR
=1.929)的自然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风险更高。
结论
自然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检出率较高,检出风险较高的产妇主要包括年龄≥35岁、有盆腔手术史、无孕期缩肛训练、有孕期合并症、孕期增重高于推荐标准、有孕期尿失禁情况、未遵医进行盆底功能康复锻炼、第二产程时间长、新生儿体质量高、产褥期泌尿系统感染者,为降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可据此给予风险孕妇针对性的干预或预防措施。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新疆大学生HPV疫苗接种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边举元, 张国珍
2024, 50(4): 304-308. doi:
10.12183/j.scjpm.2024.0304
摘要
(
81
)
PDF
(908KB) (
1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 skills,IMB)模型分析新疆大学生HPV疫苗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HPV疫苗在新疆大学生群体的推广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新疆3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HPV疫苗接种意愿、社会人口学特征、对疫苗和性行为的态度、HPV相关信息、接种HPV疫苗的动机及行为技能,采用
c
2
检验和
t
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大学生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
结果
834名新疆大学生中,559人(67.0%)有HPV疫苗接种意愿。女生(
OR
=3.219)、主动搜寻或咨询过HPV疫苗(
OR
=2.630)、感知障碍较低(
OR
=0.626)、社会动机较高(
OR
=1.959)的大学生HPV疫苗接种意愿较高(
P
<0.05)。
结论
新疆大学生HPV疫苗总体接种意愿较高,男生接种意愿有待进一步提升。重点提升大学生对HPV的认知水平和对HPV疫苗接种的社会动机,降低大学生对HPV疫苗接种的感知障碍,调整对男性HPV预防策略,将有效提高新疆大学生HPV疫苗的接种意愿。
深圳市儿童青少年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凡, 李妍, 熊静帆, 姚平, 李艳艳
2024, 50(4): 309-313. doi:
10.12183/j.scjpm.2024.0309
摘要
(
79
)
PDF
(923KB) (
1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深圳市儿童青少年睡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儿童青少年睡眠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2021年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中小学生开展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
c
2
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深圳市中小学生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4 534名儿童青少年平均每日睡眠时间为(9.23±1.01)h,睡眠不足率54.67%,睡眠障碍率35.64%。四~六年级(
OR
=1.656)、高中(
OR
=0.797)、毕业班(
OR
=1.899)、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技校(
OR
=0.744)和初中及以下(
OR
=0.613)是儿童青少年睡眠不足的影响因素。高中(
OR=
2.753)和视屏时间 ≥ 2 h/d(
OR=
1.290)是儿童青少年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
结论
深圳市儿童青少年睡眠问题较多,学段、母亲文化程度和视屏时间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家长和学校应针对睡眠的影响因素给予综合干预,改善儿童青少年的睡眠状况。
深圳市成年人血脂异常流行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谢尉, 赵志广, 吴肖冰, 谢凤珠, 尚庆刚, 武小艳, 吕德良
2024, 50(4): 314-318. doi:
10.12183/j.scjpm.2024.0314
摘要
(
69
)
PDF
(916KB) (
1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深圳市成年人血脂异常流行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深圳市血脂异常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21年4—12月对深圳市10个区≥18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脂异常影响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 285名成年人,平均年龄(40.27±14.24)岁,男女性别比为0.99∶1。血脂异常2 300例,患病率为36.60%(标化患病率38.3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
OR
=0.758)、体重过低(
OR
=0.446)是深圳市成年人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35~64岁年龄组(
OR
=1.832)、65~94岁年龄组(
OR
=1.811)、超重(
OR
=1.719)、肥胖(
OR
=2.289)、现在吸烟(
OR
=1.409)、高血压(
OR
=1.575)、糖尿病(
OR
=2.285)、高尿酸(
OR
=1.953)是深圳市成年人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
结论
深圳市成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需加强大龄男性、超重肥胖、吸烟及患有慢性疾病等高危人群血脂的监测和生活行为方式的干预,从而预防血脂异常的发生。
南京市新生儿听力筛查联合耳聋基因筛查结果分析
孔木飞, 李舒, 胡传凤, 张林林, 夏丽, 黄晓丽, 欧阳娟
2024, 50(4): 319-322. doi:
10.12183/j.scjpm.2024.0319
摘要
(
59
)
PDF
(955KB)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南京市新生儿听力筛查联合耳聋基因筛查结果。
方法
选取南京市江宁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南京市中医院妇产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出生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听力联合耳聋基因筛查,其中听力筛查使用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耳聋基因筛查检测
GJB2
基因、
GJB3
基因、
SLC26A4
基因、线粒体
12SrRNA
。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3 256名新生儿,男婴6 870名,女婴6 386名;筛查出存在耳聋基因突变者658例,检出率为4.96%;其中有656例患儿存在4种基因单个位点突变,检出率为4.90%;
GJB2
基因突变患儿382例,突变率为2.88%;
GJB3
基因突变患儿34例,突变率为0.26%;
SLC264A
基因突变患儿212例,突变率为1.60%;线粒体DNA突变患儿22例,突变率为0.17%。双重/双基因杂合突变患儿10例,突变率为0.08%,其中
GJB2-235/GJB2-299
双重杂合子突变6例,突变率为0.05%;
GJB3/SLC26A4
双基因杂合突变4例,突变率0.03%。在658例耳聋基因突变者患儿中,确诊听力损失者12例,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82%。在12 598名无耳聋基因突变的新生儿中经听力初筛及复筛最终确诊听力损失者12例,听力损失检出率为0.10%;耳聋基因突变患儿的听力损失检出率明显高于无耳聋基因突变新生儿(
P
<0.01)。早产、外耳畸形新生儿的听力损失检出率明显更高(均
P
<0.01)。
结论
南京市新生儿的耳聋基因主要突变类型为
GJB2
基因、
SLC264A
基因,听力联合耳聋基因筛查可明显提高新生儿遗传性耳聋的检出率,有利于及早防治。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佳欢, 王璐, 曲静, 孙晓娜
2024, 50(4): 323-328. doi:
10.12183/j.scjpm.2024.0323
摘要
(
61
)
PDF
(937KB) (
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再入院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再入院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青岛市某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出院前的人口学资料、心功能分级数据及相关生理生化检测结果,并对患者开展出院1年内的再入院跟踪随访。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再入院情况进行描述,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患者再入院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2 229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出院后随访1年期间,死亡9例,失访4例,最终纳入2 216例。其中男性占59.61%,女性占40.39%;年龄49~91岁,病程0.1~13年,5~<10年所占比例较高(35.29%)。随访1年期间再次入院973例,再入院发生率43.91%。其中出院后随访3个月内再入院372例(16.79%),6个月内889例(40.12%)。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年龄(
HR
=1.895)、独居(
HR
=1.793)、病程(
HR
=3.053)、出院时心功能分级(
HR
=11.462)、LVEF≤35%(
HR
=3.518)、合并肾功能不全(
HR
=6.801)、营养不良(
HR
=5.058)、脑钠肽升高(
HR
=6.190)、贫血(
HR
=6.373)、抑郁(
HR
=3.435)、服药依从性(
HR
=0.107)、低钠限水饮食(
HR
=0.159)和规律有氧运动(
HR
=0.209)均是影响慢性心衰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内再次入院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短期再入院风险较高,且主要集中在出院后3~6个月,应重点关注高龄、独居、病程长以及合并肾功能不全、贫血等高危人群,鼓励患者出院后坚持低盐饮食和规律有氧运动的生活方式,培养患者良好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以及保持良好心态,从而有效降低患者再入院风险,提高生存质量。
现场研究
癌性疼痛患者镇痛用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周宇红, 金小于
2024, 50(4): 329-332. doi:
10.12183/j.scjpm.2024.0329
摘要
(
63
)
PDF
(945KB) (
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癌性疼痛患者镇痛用药依从性展开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间于南通市某肿瘤医院出现癌性疼痛症状的癌症确诊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Morisky自陈式依从性问卷(Morisky selfreported adherence questionnaire,MAQ)、数字疼痛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以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对癌性疼痛患者镇痛用药依从性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法探讨癌性疼痛患者镇痛用药依从性现状,单因素分析法及多重线性回归对癌性疼痛患者镇痛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有457例患者参与调查,其中男性233例,女性224例,年龄22~78(46.7±5.2)岁。癌性疼痛患者疼痛平均得分为(5.38±1.72)分,其中轻度疼痛101例(22.1%)、中度188例(41.1%)、重度168例(36.8%);心理状态平均得分为(7.27±2.19)分,其中得分较差人数171例(37.4%)、较好人数286例(62.6%)。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癌性疼痛患者镇痛用药依从性与患者的年龄(
β′=
-0.409、-0.447)、癌症类型(
β′=
0.374、0.362、0.329、0.257)、疼痛持续时间(
β′=-
0.349)、副作用感知(
β′=
0.236)、疼痛强度(
β′=
0.612)以及心理状态(
β′=
0.684)呈现显著相关。
结论
癌性疼痛患者镇痛用药依从性整体较差,其年龄、癌症类型、疼痛持续时间、副作用感知、疼痛强度以及心理状态是影响镇痛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在临床疼痛治疗过程中可根据以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治疗干预方案,以提高癌性疼痛患者镇痛用药依从性,提升癌性疼痛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西安地区成年居民出血热认知研究及疫苗接种意愿分析
文华, 周文旭, 周哲人, 翁改志, 苗金钰, 朱占芳, 杨浩杰, 刘飞, 白苗, 杨燕燕, 于敏, 路军梅
2024, 50(4): 333-336. doi:
10.12183/j.scjpm.2024.0333
摘要
(
67
)
PDF
(914KB) (
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西安成年居民出血热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对出血热疫苗的接种意愿,同时探讨影响接种意愿的相关因素,为提高该地区居民预防出血热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西安市成年居民开展在线出血热相关知识认知和出血热疫苗接种意愿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调查对象共2 368人,女性1 200人,占比50.68%,男性1 168人,占比49.33%。年龄18~71岁,以30~59岁所占比例较高,占67.44%。非农业户籍的人数为1 209人,占比51.06%,农业户籍的人数为1 159人,占比48.95%。高中及中专的人数为1 172人,占比49.50%;大专及以上的人数为608人,占比25.68%。50.89%的调查对象表示知晓流行性出血热。近一半的调查对象(51.05%)知晓老鼠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对于流行性出血热诱发的“三红”“三痛”症状,知晓和不知晓的调查对象比例也相当接近,分别为48.95%和51.05%。在流行性出血热母婴传播途径的认知上,知晓的调查对象占比49.15%。对于流行性出血热病原菌是病毒的事实,知晓比例为49.57%。知晓灭鼠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调查对象占比50.76%。关于鼠疫与流行性出血热的区别,知晓和不知晓的调查对象比例分别为49.53%和50.46%。50.42%知晓疫苗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知晓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可能的不良反应的调查对象占比50.13%。有疫苗接种意愿的西安地区居民为1 171人(49.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
OR
=1.069)、农业户籍(
OR
=1.031)、关注流行性出血热免费疫苗(
OR
=1.351、1.255、1.402)、知晓流行性出血热诱发的“三红”“三痛”症状(
OR
=1.039)、知晓流行性出血热母婴传播途径(
OR
=1.043)、知晓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
OR
=1.147)的西安地区成年居民更可能有接种出血热疫苗意愿。
结论
西安地区居民对流行性出血热及其预防措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认知水平参差不齐。男性、农民、对出血热疫苗关注度高、知晓出血热症状和母婴传播途径、以及了解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人群,接种出血热疫苗的意愿更为显著。可为针对性的公共卫生教育和疫苗推广策略提供依据。
高龄产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卢娜, 邢忠兴, 吴金梅
2024, 50(4): 337-339. doi:
10.12183/j.scjpm.2024.0337
摘要
(
53
)
PDF
(888KB) (
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以期为预防产后出血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沧州市某专科医院行剖宫产术分娩的高龄产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通过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612例高龄产妇,83例产妇剖宫产术后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5.15%。多因素结果显示孕次≥3次(
OR
=3.231)、人工流产史(
OR
=2.525)、剖宫产史(
OR
=4.060)、产前血小板计数<100×10
9
/L(
OR
=8.628)、前置胎盘(
OR
=3.422)、双胎(
OR
=2.199)、巨大儿(
OR
=2.268)、产后宫缩乏力(
OR
=7.396)、产后感染(
OR
=2.171)、产后下床活动时间<12 h(
OR
=1.822)的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风险更高。
结论
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风险较大,受多种因素影响,需从产前、产时、产后等全过程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保障产妇生命健康。
深圳市三级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组织支持感与职业倦怠相关性研究
刘力杰, 罗可望, 王铸, 廖洁容, 梁碧玉, 朱幸恺, 朱润泽, 罗新乐
2024, 50(4): 340-344. doi:
10.12183/j.scjpm.2024.0340
摘要
(
69
)
PDF
(907KB)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深圳市三级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组织支持感和职业倦怠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运用一般人口学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和组织支持感量表对深圳市9家三级公立医院665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
结果
医护人员组织支持感量表中位数为105.00分,职业倦怠量表中位数为30.00分。医护人员组织支持感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称、月平均收入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职业倦怠在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职称、月平均收入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职业倦怠与组织支持感呈显著负相关(
r
s
=-0.611,
P
<0.01),年龄负向预测人格解体(
β
=-0.085,
P
<0.01),工作年限负向预测成就感低落(
β
=-0.156,
P
<0.01),组织支持感负向预测职业倦怠(
P
<0.05)。
结论
加大对医护人员的组织支持力度可预防缓解其职业倦怠。
2016—2020年广东省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
温春林, 林戴伦, 张嘉璇
2024, 50(4): 345-347. doi:
10.12183/j.scjpm.2024.0345
摘要
(
72
)
PDF
(1058KB) (
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广东省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配置现况及公平性。
方法
运用泰尔指数、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对广东省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配置的人口及区域公平性进行分析。
结果
2016—2020年广东省中医类医院执业(助理)医师、床位数的泰尔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020年分别降至0.048、0.054,机构数的泰尔指数2020年与2016年持平。2020年广东省中医类医院床位数及机构数配置区域内贡献值分别为73.85%和84.63%。按人口分布时,2020年广东省中医类医院执业(助理)医师数、机构数、床位数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261、0.256和0.259,中医类医院执业(助理)医师数、机构数、床位数的洛伦兹曲线三者差距不大;按面积分布时,2020年广东省中医类医院执业(助理)医师数、机构数、床位数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664、0.577和0.608,中医类医院执业(助理)医师数的洛伦兹曲线变化幅度最大,与绝对公平线的偏差也最大。
结论
2016—2020年广东省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提升,但区域内差异明显,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发展各有不足。
2012—2022年云浮市流感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性分析
廖晓文, 陈秋玲, 赵惠珍
2024, 50(4): 348-351. doi:
10.12183/j.scjpm.2024.0348
摘要
(
77
)
PDF
(944KB) (
1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012—2022年云浮市流感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与时空聚集性,为流感精准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2—2022年云浮市流感病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GeoDa 1.20和ArcGIS 10.8软件对流感发病率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使用SaTScan 10.1.2软件探测流感病例的时空聚集性。
结果
2012—2022年云浮市累计报告流感病例14 95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5.70/万,年发病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P
<0.01),发病率波动上升分两阶段,从2012年的0.51/万波动上升至2019年的18.12/万;自2020年急剧下降至3.38/万后,2022年快速上升至13.42/万。流感病例主要以0~4岁组为主(6 754例,占45.16%),其次为5~9岁组(3 513例,占23.49%)和10~14岁组(1 242例,占8.30%)。流感发病总体呈现季节性双峰分布,相对流行于12月至次年7月,共报告病例13 297例(88.91%),发病双峰分别出现在1月和6月。而8—11月处于相对低发水平,共报告病例1 658例(11.09%)。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012—2022年云浮市各镇(街道)流感发病率有空间聚集性(全局Moran's
I
值为0.440,
P
<0.05),且具有不同的“热点”高发区域。时空扫描分析结果显示2012—2022年云浮市流感发病在时空上存在明显聚集性,分别探测到1个时空聚集区域(为Ⅰ类聚集区)和1个聚集时间段,聚集时间为1—6月。
结论
2012—2022年云浮市流感发病呈现明显时空聚集性,应重点在流行季节前和在高发镇(街道)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有效遏制流感疫情。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张菊红, 冯春, 劳钰, 樊永旺, 王琰, 靳文
2024, 50(4): 352-356. doi:
10.12183/j.scjpm.2024.0352
摘要
(
67
)
PDF
(1154KB) (
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MM并发AHF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收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199例与深圳市人民医院193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作为训练集与验证集。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到MM并发AHF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与验证预测模型的效能。
结果
训练集与验证集的基线资料比较的结果显示,年龄、高脂血症及M蛋白成分在2个数据集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0.01),其余变量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MM确诊时有冠心病(
OR
=11.01)、心肌病(
OR
=11.40)、房颤病史(
OR
=5.76)、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 4~5期(
OR
=5.51)及ISS III期(
OR
=2.94)是MM患者确诊1年内住院期间并发AHF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MM并发AHF风险的列线图模型评价与验证结果显示拟合优度检验
P
>0.05,训练集和验证集的ROC曲线下面积(
AUC
)分别为0.841和0.846。
结论
基线冠心病、心肌病、房颤病史、严重肾功能不全(CKD4~5期)及ISS~III期是MM患者并发AHF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上述危险因素为元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可以较为精准地预测 MM患者并发AHF的风险。
长宁县健康体检人群肺结节检出及影响因素分析
姚德炯, 朱晓宏, 唐芮, 李学坤, 钟欣航
2024, 50(4): 357-360. doi:
10.12183/j.scjpm.2024.0357
摘要
(
53
)
PDF
(910KB) (
1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县域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肺结节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基层肺结节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信息。
方法
对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在长宁县辖区内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资料收集,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学历、吸烟、饮酒、焦虑、抑郁、肺癌家族史、肺部感染史,获取胸部X线和CT报告以及生化检测报告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结果,统计肺结节检出情况,再通过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发生肺结节发病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有效调查对象8 509人,其中男性4 361人,女性4 148人;年龄24~76岁,平均(56.7±8.3)岁。共检出肺结节1 786例,检出率20.99%,其中小结节442例(24.75%)和微小结节539例(30.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
OR
=1.895)、年龄(
OR
=1.976)、吸烟(
OR
=2.254)、焦虑(
OR
=1.712)、抑郁(
OR
=2.614)、肺癌家族史(
OR
=1.346)、肺部感染史(
OR
=3.009)、AFP升高(
OR
=1.994)、CEA升高(
OR
=1.177)、CA153降低(
OR
=1.397)是肺结节检出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肺结节检出率较高,其中小结节和微小结节占到半数以上,其发病受到性别、年龄、吸烟、焦虑、抑郁、肺癌家族史、肺部感染史等多种因素影响,根据以上因素针对高危人群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并定期检测AFP、CEA、CA153水平,做好肺结节防治工作。
2015—2022年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死因及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余建红, 刘果祥, 林超兰
2024, 50(4): 361-363. doi:
10.12183/j.scjpm.2024.0361
摘要
(
46
)
PDF
(950KB) (
1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015—2022年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的死因及去死因期望寿命情况,为开展疾病防控工作和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2015—2022年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死亡监测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编制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计算全死因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
结果
2015—2022年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粗死亡率为603.83/10万,标化死亡率为637.25/10万,标化死亡率随年份增加有下降趋势(趋势
c
2
=243 751.109,
P
<0.01)。男性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
c
2
粗
=909.779、
c
2
标化
=85 921.673,均
P
<0.01)。2015—2022年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死亡率0~<1岁年龄组死亡率稍高,之后开始下降,≥40岁死亡率则上升,并于≥85岁时达到最高。前5位死因分别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2015—2022年居民全死因期望寿命为79.24~81.63岁,去前5位死因后,期望寿命分别增长2.56~3.68、2.19~3.78、1.62~3.81、0.64~1.29、0.30~0.81岁,寿命损失率依次为3.21%~4.56%、2.75%~4.68%、1.98%~4.72%、0.80%~1.58%、0.38%~1.00%。
结论
男性、高年龄的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死亡率较高,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是郫都区居民死亡和影响居民期望寿命的主要疾病。
唐山市成年居民常见肛肠疾病流行情况调查
李娜, 秦烨, 齐丽艳, 惠伟
2024, 50(4): 364-367. doi:
10.12183/j.scjpm.2024.0364
摘要
(
62
)
PDF
(913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唐山市成年居民常见肛肠疾病的流行情况并探讨主要肛肠疾病患病的相关因素,为改善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依据。
方法
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按照多阶段抽样法在唐山市选取3个市辖区、1个县和1个县级市,再分别各随机选取1个社区(共5个社区),对5个社区的成年居民开展肛肠疾病筛查及问卷调查,对筛查出的可疑肛肠疾病者在研究组所在医疗机构进一步完成诊断。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居民肛肠疾病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主要患病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对 3 195名唐山市成年居民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筛查出肛肠疾病患者1 596例,肛肠疾病患病率为49.95%。其中患病率前3依次为痔疮、结直肠炎、结直肠息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
OR
=2.195)、年龄(
OR
=3.324)、未规律排便(
OR
=3.336)、排便用时(
OR
=3.295)、端坐时间(
OR
=2.350)、辛辣食物摄入(
OR
=3.326)、蔬菜水果摄入(
OR
=0.649)均为痔疮患病的相关因素。
结论
唐山市成年居民常见肛肠疾病主要为痔疮、结直肠炎、结直肠息肉,痔疮的患病情况与性别、年龄、规律排便、排便用时、端坐时间、蔬菜水果摄入、辛辣食物摄入均有关系,可针对不同的人群特征采取有个体化的预防干预措施。
病原分子诊断与分子流行病
徐州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郭珍, 刘莉, 陈梦, 燕超, 史为涛
2024, 50(4): 368-371. doi:
10.12183/j.scjpm.2024.0368
摘要
(
61
)
PDF
(904KB) (
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徐州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感染耐药性状况,以期为精准治疗、控制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发生发展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21年1月—2023年4月徐州市2 家医院诊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基本信息并采集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和血样进行病原体的鉴定、药敏试验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基因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感染耐药性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2 291例,男女性别比为1.112∶1;1~3岁患儿占比最高(30.95%);住院时间≤14 d 者多于>14 d 者(68.75% 、 31.25%);患儿发热、咳嗽、呕吐症状居多,冬季发病最多(39.37%)。共检出病原菌1 463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91株,占54.07%),革兰阳性菌504株(34.45%),其他菌株168株(11.48%),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要革兰阴性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革兰阳性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呋辛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4.17%、58.27%、51.57%);流感嗜血杆菌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7.21%、49.52%、39.42%);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头孢唑林耐药率较高(分别为42.86%、36.51%、29.1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红霉素、青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46.47%、41.76%、36.47%)。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基因主要是
mrkD
、
wabG
、
fimH
,流感嗜血杆菌耐药基因主要是
TEM-1
,肺炎链球菌耐药基因主要是
erm
(
B
)、
mef
(
A/E
)、
tet
(
M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主要是
mecA
、
ermB
。
结论
徐州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感染率高,且病原菌种类复杂,革兰阴性菌感染更多见,主要病原菌耐药率高,针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耐药情况及其耐药因子,可为控制病原菌感染提供有力证据。
ABO血型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生关系研究
张白玉, 卢敏, 翟荣萍
2024, 50(4): 372-374. doi:
10.12183/j.scjpm.2024.0372
摘要
(
47
)
PDF
(957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ABO血型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生关系,为早期预测新生儿溶血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建档产检且夫妇血型不合的O型血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妊娠28~32周(孕中期)、36~38周(孕晚期)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测定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收集孕妇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ABO血型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生关系。
结果
最终获得有效研究对象1 652例,有效率91.78%。不同血型、不同孕期的孕妇ABO血型IgG抗体效价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新生儿溶血发生率20.94%(346/1 6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越高(
OR
=4.521)、新生儿网织红细胞计数异常(
OR
=1.988)、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危险程度越高(
OR=
2.983)的新生儿溶血发生率可能更高。
结论
ABO血型IgG抗体效价均与新生儿溶血病存在密切关联,根据孕妇ABO血型IgG抗体效价情况,并综合新生儿网织红细胞计数、高胆红素血症危险程度情况有利于早期预测新生儿溶血病,具有一定防治意义。
1例A(H1N1)pdm09流感重症病例感染株病毒基因组学变异特征分析
曹蓝, 陈艺韵, 马蒙蒙, 周腾飞, 夏丹, 刘艳慧, 李魁彪, 狄飚, 秦鹏哲
2024, 50(4): 375-379. doi:
10.12183/j.scjpm.2024.0375
摘要
(
63
)
PDF
(1380KB) (
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比较1株重症A(H1N1)pdm09流感病毒株与轻型感染株及疫苗株的病毒遗传进化和基因变异差异,探讨重症流感病毒基因组学特点。
方法
收集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重症流感病例和轻型流感样病例的呼吸道样本,全基因组序列测序后,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和基因变异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1株重症A(H1N1)pdm09流感病毒株与同期流行的8株轻型毒株病毒核苷酸同源性差异最大的为HA基因(97.0%~99.9%),差异最小的为PB2基因(98.9%~100.0%)。病毒株各基因片段与A/Brisbane/02/2018疫苗株同源性普遍高于与A/Michigan/45/2015疫苗株的同源性。氨基酸位点分析上,重症毒株携带有特异的氨基酸变异位点,分别位于HA蛋白K521R、NP蛋白A129S和NS蛋白L52I/S87P/M104I。在遗传进化特征上,重症毒株HA和NA基因均位于6B.1A.5a进化分支,不同于大部分轻型病毒株。重症毒株与轻型病毒株NA蛋白神经氨酸酶催化位均未发生变异。
结论
重症流感病毒株位于6B.1A.5a进化分支,与轻型流感病毒株进化分支不同。重症毒株在HA蛋白、NP蛋白和NS蛋白发生特异性氨基酸突变,建议应持续密切关注重症流感病毒基因变异特点。
珠海市不同来源创伤弧菌病原学特征及种群进化分析
龙冬玲, 刘旭玲, 方艳梅, 萧松建, 黄辉涛
2024, 50(4): 380-384. doi:
10.12183/j.scjpm.2024.0380
摘要
(
57
)
PDF
(1661KB) (
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珠海市2013—2021年不同来源分离的创伤弧菌病原学特征与种群进化进行研究,初步建立该菌在本地的病原学特征数据库。
方法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分离鉴定不同来源的创伤弧菌,采用PCR技术对119株分离菌株进行毒力相关基因(
vcgC
/
E
)、生物型(BT)和血清分型(SerE)的鉴定;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分离菌株分子分型,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分离菌株二代测序,构建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cgMLST)进化树,分析菌株的种群进化特征。
结果
119株创伤弧菌毒力相关基因
vcg C/E
和16S rRNA A/B分型结果显示共有5种型别,分别为CB型(104株,87.40%)、CA型(4株,3.36%)、EA型(4株,3.36%)、EB型(1株,0.84%)和CAB型(6株,5.04%);生物分型分为 BT1型(109株,91.60%)和BT2型(10株,8.40%)。PFGE聚类呈现多样性,显示119株创伤弧菌可分为108种PFGE分子带型,相似度61.1%~100.0%。119株创伤弧菌通过cgMLST分析,共分为5个分支。
结论
珠海市2013—2021年不同来源创伤弧菌毒力相关基因型以CB型为优势型别,生物型以BT1为主。不同来源的创伤弧菌菌株遗传进化弥散性高,临床病人中分离出来的菌株有聚集成簇的现象,提示可能来源于同一克隆,遗传高度相关。
呼吸重症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及耐药菌特征分析
蒋小瑞, 李昊冉, 水淼, 范东杨, 方香香
2024, 50(4): 385-389. doi:
10.12183/j.scjpm.2024.0385
摘要
(
61
)
PDF
(975KB) (
1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南阳市3家三甲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呼吸重症患者的多重耐药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共监测2018—2022年南阳市3家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入住的呼吸重症患者10 670例,监测到多重耐药菌感染506例、584例次,多重耐药菌感染率4.74%,多重耐药菌例次感染率为5.47%。3家医院的呼吸重症患者检出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分别为4.80%、4.88%和4.52%,例次感染率分别为5.72%、5.45%和5.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2018—2022年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以及例次感染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检出多重耐药菌菌株711株,其中单一感染469例次,双重感染206例次,三重感染36例次。主要为多重耐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283株(39.80%)、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154株(21.66%)。大部分革兰阴性的多重耐药菌菌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显示出不同程度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对青霉素全部耐药,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阿奇霉素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较高(耐药率>50%)。
结论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多重耐药率普遍较高,多重耐药菌菌株以多重耐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较为常见,且对常见抗菌药物普遍耐药率较高,临床科室应重视其临床病原学及耐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