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主编
李艳
执行主编
杨颖
编辑部主任
陈亮
编辑部副主任
江金女
联系方式
《华南预防医学》编辑部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群贤路160号 邮编:511430
电话:
(020)31051582
E-mail:
gdsjkzx_hnyfyx@gd.gov.cn
ISSN 1671-5039
CN 44-1550/R
广告发布登记编号
440100190072
微信公众号
本期目录
2024年 第5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4-02-20
上一期
下一期
封面下载
目录下载
论著
基于中断时间序列模型对河北省扩大免疫规划前后风疹防控效果评价分析
周然, 雷子龙, 邹显东, 马晓江, 曾娟, 董辉
2024, 50(2): 99-103. doi:
10.12183/j.scjpm.2024.0099
摘要
(
116
)
PDF
(1354KB)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河北省扩大免疫规划前后风疹发病率的变化情况,对其预防效果给予短期和长期评价。
方法
采集2004—2022年河北省风疹报告发病情况,通过中断时间序列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依据求得斜率和系数对扩大免疫规划前后效果给予评价。
结果
2004—2022年共报告风疹25 690例,报告年平均发病率为1.925/10万,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1.00%。中断时间序列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2004—2008年扩大免疫规划前风疹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β
1
=0.004 3,
P
<0.05);2009年为扩大免疫规划后第1年,短期干预效果良好,报告发病率较免疫前有所下降;2009—2022年进入扩大免疫规划后阶段报告发病率下降(
β
3
=-0.005 6,
P
<0.05);扩大免疫规划后报告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
β
1
+β
3
=-0.001 3)。报告年平均发病率由扩大免疫规划前的3.938/10万下降到扩大免疫规划后的1.206/10万。
结论
使用中断时间序列回归模型对风疹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前后效果评价,可外推至其他传染病或疾病的免疫与治疗效果评价。可为专业人员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广东省儿童青少年不同时间段睡眠不足与超重肥胖的关系研究
黄董伊, 洪晓敏, 蒋琦, 李诗祺, 陈子慧, 张丹桃, 李志锋, 张晓明, 田艳萍, 纪桂元, 吴为
2024, 50(2): 104-108. doi:
10.12183/j.scjpm.2024.0104
摘要
(
91
)
PDF
(1285KB) (
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广东省儿童青少年不同时间段睡眠不足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超重肥胖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广东省13个市区/县抽取6~17岁儿童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时间段睡眠不足与超重肥胖的关系。
结果
广东省3 575名儿童青少年纳入研究,共检出超重肥胖431例,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2.06%(其中超重率6.80%,肥胖率5.26%),一周日均、上学日均和周末日均的睡眠不足报告率分别为47.50%、54.41%和24.1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学和周末均睡眠不足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发生相关(
OR
=1.45)。分层分析发现,女生(
OR
=1.63)、小学生(
OR
=1.53)和农村学生(
OR
=2.52)在上学和周末均睡眠不足时会增加超重肥胖风险。
结论
广东省儿童青少年睡眠不足较为普遍,将女生、小学生和农村学生作为重点人群,同时保障上学和周末期间的睡眠时间有助于降低超重肥胖的发生。
我国成年人睡眠时长与超重肥胖的关联性研究
曾维德, 吴扬, 陆飞宇, 曾宇皓, 梁旭
2024, 50(2): 109-114. doi:
10.12183/j.scjpm.2024.0109
摘要
(
76
)
PDF
(1299KB)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流行现状,探讨成年人午睡时长、夜间睡眠时长与超重肥胖的关系。
方法
数据来源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使用频数和百分比对超重肥胖进行一般统计描述,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图探讨午睡时长、夜间睡眠时长与成人超重肥胖的相关关系和非线性关系。
结果
本研究纳入有效样本20 955人,超重肥胖率、有午睡习惯率和夜间睡眠不足率分别为38.8%(8 137/20 955)、61.1%(12 806/20 955)、20.4%(4 279/20 955)。控制混杂因素后,相较于不午睡,午睡30~<60 min(
OR
=1.105)、60~<90 min(
OR
=1.143)、≥90 min(
OR
=1.207)与超重肥胖发生存在关联;相较于夜间睡眠时长7~9 h,夜间睡眠时长<7 h与超重肥胖发生存在关联(
OR
=1.168)。限制性立方样条图结果显示,午睡时长30 min和夜间睡眠时长8 h为临界点,午睡时长>30 min、夜间睡眠时长<8 h与超重肥胖发生风险升高相关。性别分层结果显示,男性在午睡30~<60 min(
OR
=1.256)、≥90 min(
OR
=1.146)与超重肥胖相关,女性在午睡60~<90 min(
OR
=1.204)、≥90 min(
OR
=1.346)与超重肥胖相关;男性(
OR
=1.155)和女性(
OR
=1.166)在夜间睡眠时长<7 h与超重肥胖相关。性别与午睡时长30~<60 min、60~<90 min、≥90 min和夜间睡眠时长<7 h存在交互作用(
P
<0.05或
P
<0.01)。
结论
延长午睡时长、夜间睡眠时长不足与成人超重肥胖密切相关,午睡时长对成人超重肥胖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2019—2020年大同市8~10岁儿童生长发育现状调查
秦佳冶, 段爱旭, 齐美霞, 马春, 李鸿斌
2024, 50(2): 115-118. doi:
10.12183/j.scjpm.2024.0115
摘要
(
68
)
PDF
(1258KB) (
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大同市8~10岁学龄期儿童生长发育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防治儿童生长发育异常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大同市8~10岁学龄期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检测等方法收集儿童生长发育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儿童生长发育不良的影响因素。
结果
获得2 359名8~10岁儿童的数据,有效率为97.76%。发育不达标871例,不达标率为36.92%,其中年龄别身高Z评分<-2的生长迟缓374例(15.85%),年龄别体重Z评分<-2的体重过轻260例(11.02%),身高别体重Z评分<-2的消瘦237例(1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儿(
OR
=1.963)、主要照顾者祖父母(
OR
=2.154)、不良饮食习惯(
OR
=2.994)、睡眠不充足(
OR
=3.330)、身体活动不达标(
OR
=4.285)、钙缺乏(
OR
=1.444)、铁缺乏(
OR
=2.886)、心理不健康(
OR
=1.471)是8~10岁学龄期儿童生长发育不达标的影响因素。
结论
大同市8~10岁儿童生长发育不达标率较高,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根据生长发育异常情况及影响因素关注重点人群,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检测钙、铁等微量元素指标,并注重儿童心理健康,以提高其生长发育健康水平。
类风湿关节炎病例特征和免疫因子水平及对预后影响研究
高燕, 任振辉, 蒋振娇, 马海军, 孙丹丹
2024, 50(2): 119-123. doi:
10.12183/j.scjpm.2024.0119
摘要
(
68
)
PDF
(1154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病例特征和免疫因子水平及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以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卫辉市某医院诊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例特征进行分析,根据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在患者出院后3个月复查时评估预后,经单、多因素分析确定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 031例,男女性别比0.67∶1,37~50岁年龄段比例最高(47.72%),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94.57%),小关节受累为主(80.12%),主要表现为晨僵(86.42%,891/1 031)、关节痛和压痛(88.94%,917/1 031)、关节肿胀(66.34%,684/1 031)。DAS28评分提示预后良好患者328例(31.81%),预后不良患者703例(68.19%),预后良好患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
OR
=1.790)、受累关节数(
OR
=3.025)、应用糖皮质激素(
OR
=0.266)、ESR水平(
OR
=1.270)、RF水平(
OR
=2.208)、CRP水平(
OR
=1.447)、应对方式(回避
OR
=1.404、屈服
OR
=2.330)、功能状态分级(
OR
=1.132)均为类风湿关节炎预后影响因素。
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病例具有一定的性别、年龄分布特征及发病特点,ESR、RF、CRP水平升高,患者预后受到年龄、受累关节数、应用糖皮质激素及ESR、RF、CRP水平、应对方式、功能状态多种因素影响,针对个体特点并通过监测ESR、RF、CRP水平等,及早对患者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控制病情发展,改善预后。
如皋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吴小琴, 高建兰, 康林钰
2024, 50(2): 124-127. doi:
10.12183/j.scjpm.2024.0124
摘要
(
69
)
PDF
(1147KB) (
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如皋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如皋市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22年1—12月在如皋市辖3个街道、11个镇随机抽取7所小学、7所中学,对抽中学校满足条件的儿童青少年进行常规视力检查及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视力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同时进行近视相关因素调查,通过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儿童青少年近视影响因素。
结果
有效研究对象4 811名,检出近视1 296例,近视率为26.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
OR
=1.982)、BMI(
OR
=1.511)、近亲近视(
OR
=6.170)、每日户外活动时间(
OR
=0.568)、保持正确读写姿势(
OR
=0.820)、单次视屏时间(
OR
=3.600)、正确应用读写作业台灯(
OR
=0.695)、其他不良用眼习惯(
OR
=1.687)、定期视力检查(
OR
=0.417)、家长近视防控知识行为正确率(
OR
=0.674)是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影响因素。
结论
如皋市儿童青少年近视有待改善,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近视情况需引起教育及医疗行政部门重视,需制订针对性防范措施,以促进该地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的提高。
北京地区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毒力因子特征分析
杨密, 董洁, 王玘, 蓝宇
2024, 50(2): 128-132. doi:
10.12183/j.scjpm.2024.0128
摘要
(
72
)
PDF
(1203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毒力因子特征,为幽门螺杆菌防治工作提供借鉴信息。
方法
以2022年1—12月于北京某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北京地区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其尿素
13
C呼气试验和血生化指标,对尿素
13
C呼气试验阳性患者采用蛋白质芯片法检测毒力因子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毒力因子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最终获得2 746例有效调查对象,男女性别比1.05∶1(1 405/1 341),年龄21~76岁,以40~49岁者占比最高(28.77%,790/2 746)。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3.25%(913/2 7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饮酒(
OR
=1.530)、在外就餐(
OR
=2.052)、摄入腌制食品(
OR
=1.822)、家庭成员幽门螺杆菌感染史(
OR
=3.904)、空腹血糖异常(
OR
=1.980)、同型半胱氨酸异常(
OR
=1.766)、血脂异常(
OR
=1.498)、幽门螺杆菌认知水平(
OR
=0.321)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毒力因子分型以血清中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抗体(+)、空泡毒素A(VacA)抗体(+)、尿素酶(Ure)抗体(+)表达者居多(39.54%)。
结论
北京地区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其受到饮酒、在外就餐、摄入腌制食品、家庭成员幽门螺杆菌感染史、空腹血糖异常、同型半胱氨酸异常、血脂异常、幽门螺杆菌认知水平多种因素影响,且血清CagA抗体阳性表达居多,可针对感染现状及毒力因子特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预防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
宁夏工业园区作业工人阅读习惯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
吴倩茹, 张泰源, 杨甲飞
2024, 50(2): 133-137. doi:
10.12183/j.scjpm.2024.0133
摘要
(
49
)
PDF
(1208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宁夏某工业园区作业工人阅读习惯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宁夏某工业园区抽取部分单位的所有作业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及认知功能评估,构建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作业工人阅读习惯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结果
共调查宁夏某工业园区作业工人1 764人,其中从事淀粉、氨基酸、味精生产加工人员最多(523人,29.65%),其次为从事金属冶炼、机械制造加工人员(380人,21.55%)。作业工人平均年龄(35.48±9.22)岁,男性1 440人(81.63%)。作业工人认知功能平均得分为(15.60±2.48)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分类、工作倒班形式、饮酒、锻炼状况、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有关(
P
<0.05或
P
<0.01)。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依次调整人口学因素、工作因素、生活方式因素、行为因素后,与基本不阅读书报者相比,偶尔阅读者(
β′
偶尔阅读
=0.100)、经常阅读者(
β′
经常阅读
=0.131)的认知功能得分较高(均
P
<0.001)。
结论
作业工人阅读习惯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性。可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培养作业工人良好的阅读习惯,预防作业工人认知功能损害。
眼科门诊职业人群视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张桂欣, 王玮, 杨剑英
2024, 50(2): 138-142. doi:
10.12183/j.scjpm.2024.0138
摘要
(
64
)
PDF
(1156KB) (
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眼科门诊职业人群视疲劳现状,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有助于为职业人群开展视疲劳防治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北京市某院眼科门诊行健康体检、且有完整体检资料的北京地区职业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本情况,对其进行裸眼视力与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及眼底镜检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职业人群视疲劳发生情况;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影响职业人群视疲劳的相关因素。
结果
本研究纳入2 104名职业人群,共检出视疲劳患者1 304例,检出率为61.98%,裸眼视力0.1~1.2,最佳矫正视力均>1.0,裂隙灯检查未检测出有角结膜病损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OR
=1.865)、受教育水平(
OR
=1.702)、糖尿病(
OR
=1.914)、职业类型(企事业单位职员
OR
=2.277、国家公务员
OR
=2.298)、用眼强度越高(
OR
=1.788)、工作年限越长(
OR
=1.919)、近视年限越长(
OR
=2.208)是职业人群视疲劳的危险因素;睡眠时间(
OR
=0.738)是其保护因素。
结论
职业人群视疲劳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对职业人群的视力监测及宣传教育,缓解视疲劳。
现场研究
邢台地区急诊创伤病例特征及其对预后分析
苏菲, 王松, 周西广, 邵鸿飞, 曹少峰
2024, 50(2): 143-147. doi:
10.12183/j.scjpm.2024.0143
摘要
(
58
)
PDF
(1148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邢台地区急诊创伤病例特征,并探讨其对预后影响因素的影响,以期为救治医疗资源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2018年4月至2023年8月邢台市3家医院(包括2家三级医院,1家二级医院)急诊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3家综合医院急诊信息管理系统完成病历资料及预后情况收集,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病例特征及其预后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急诊创伤患者预后的因素。
结果
纳入急诊创伤病例2 994例,其中男性1 586例,女性1 408例,男女比例为1.12∶1;以≥60岁年龄段占比最高,占44.15%;致伤原因前3位为交通事故伤、跌倒伤、高处坠落伤,分别占60.05%、16.97%、7.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收缩压(
OR
=5.510)、SpO
2
(
OR
=5.512)、主要创伤部位(头颈部
OR
=4.100,面部
OR
=3.323)、创伤部位数量(
OR
=4.371)、入急诊科MAP异常(
OR=
3.721)、循环功能障碍(
OR
=3.494)、呼吸功能障碍(
OR
=3.983)、MEWS(
OR
=5.403)、GCS(
OR
=0.263)、ISS评分(
OR
=3.414)均是急诊创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邢台地区急诊创伤病例以中老年人群为主,收缩压、SpO
2
、主要创伤部位、创伤部位数量、入急诊科MAP异常、循环功能障碍、呼吸功能障碍、MEWS、GCS、ISS评分均可影响急诊创伤患者预后结局,建议医院规范急诊救治流程,给予专业现场急救,改善患者预后结局。
2020—2022北京东部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例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张庆陶, 胡明, 孟凡星, 李洪军, 王燕荣, 田丹
2024, 50(2): 148-152. doi:
10.12183/j.scjpm.2024.0148
摘要
(
70
)
PDF
(1152KB) (
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020—2022年北京东部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例病原谱情况,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北京东部通州地区3所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报告的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例的上、下呼吸道样本进行采集,采用微生物全自动鉴定仪检测细菌,多重实时荧光PCR对发热呼吸道症候群常见病毒检测。
结果
2 208例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例任一细菌阳性检出率为79.39%(1 753/2 208);检出最高的细菌是铜绿假单胞菌,其次是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分别是23.19%、19.84%。任一病毒阳性检出率为40.17%(887/2 208);检出最高的病毒是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其次是人鼻病毒(HRV),检出率分别是12.09%、10.14%。梨园镇细菌阳性检出率最高(25.86%),检出最高的细菌是铜绿假单胞菌(3.62%);中仓街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7.20%),检出最高的病毒是HRSV(1.76%)。夏季至冬季检出最高的细菌均以铜绿假单胞菌(4.76%、4.53%、9.42%)为主。春、冬季检出最高的病毒均以HRSV(3.12%、5.79%)为主,夏季检出最高的病毒以HRV(2.22%)为主。1月龄~10岁人群细菌阳性检出最高(17.39%),检出最高的细菌是铜绿假单胞菌(5.53%);1月龄~10岁人群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8.24%),检出最高的病毒是HRSV(2.85%)。
结论
2020—2022年北京东部通州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例病原构成以细菌为主,病毒需重视HRSV,其次是HRV,春季和冬季细菌、病毒检出率高,儿童以及老年人群是需重点关注的高危人群,故应针对上述情况加强防控工作。
运城市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信行影响因素调查
尚郭丽, 皇甫晓, 王冰
2024, 50(2): 153-156. doi:
10.12183/j.scjpm.2024.0153
摘要
(
70
)
PDF
(1125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分析运城市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信行影响因素,为提高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能力提供借鉴信息。
方法
于2022年11—12月对运城市辖区内2所三级医院和2所二级医院的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信行影响因素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信行现况进行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共计1 239名医护人员纳入研究,职业安全防护认知得分(6.12±2.30)分、信念得分(5.79±2.11)分、行为得分(5.31±1.96)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岗位(护士
β′
=-0.456、检验技师
β′
=-0.418、麻醉师
β′
=-0.291)、医院级别(
β′
=0.553)、工龄(
β′
=0.279)、职业压力(
β′
=-0.092)、职业倦怠(
β′
=-0.249)、相关学习途径(
β′
=-0.096)是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认知的影响因素,岗位(护士
β′
=-0.449、检验技师
β′
=-0.128、麻醉师
β′
=-0.219)、工龄(
β′
=0.926)、职业压力(
β′
=-0.258)、职业倦怠(
β′
=-0.082)、相关学习途径(
β′
=-0.150)、防护认知(
β′
=0.319)是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信念的影响因素,岗位(护士
β′
=-0.075、检验技师
β′
=-0.081、麻醉师
β′
=-0.116)、工龄(
β′
=0.093)、职业压力(
β′
=-0.257)、职业倦怠(
β′
=-0.118)、相关学习途径(
β′
=-0.109)、防护认知(
β′
=0.516)、防护信念(
β′
=0.648)是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行为的影响因素。
结论
运城市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信行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可根据相关影响因素针对性加强干预,以利于有效改善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信行现状,提高本地区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水平。
老年冠心病患者综合健康状态评估结果分析
刘先锋, 李桂霞, 吕珊珊, 张舒, 蒋双彦, 郑静
2024, 50(2): 157-159. doi:
10.12183/j.scjpm.2024.0157
摘要
(
72
)
PDF
(1192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综合健康状态评估结果,为老年冠心病的管理指导工作提供借鉴资料。
方法
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4月对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及医联体签约医院参与慢病管理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综合健康状态评估,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综合健康状态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状态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纳入1 59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年龄60~86岁,男女性别比为1.13∶1,冠心病类型以稳定型心绞痛所上比例较高,占56.64%。有194例(12.16%)患者无异常结果,其他1 402例(87.84%)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一种或多种健康问题,26.13%患者中度及以上依赖,29.57%患者认知障碍,41.42%患者抑郁,41.73%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或营养不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OR
=2.726)、文化程度(
OR
=0.476)、配偶情况(
OR
=0.791)、养老方式(
OR
=1.861)、冠心病类型(
OR
=3.703)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综合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
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综合健康状态有待改善,可根据综合健康状态评估结果正确选择冠心病慢性管理模式,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滦南县胃癌高危人群胃镜检查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吴琼, 鲁雪梅, 阚春娜, 倪小艳, 刘玉
2024, 50(2): 160-163. doi:
10.12183/j.scjpm.2024.0160
摘要
(
62
)
PDF
(1134KB) (
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滦南县胃癌高危人群胃镜检查依从性,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于2023年1月至6月期间随机选取滦南县16个社区(村),招募年龄≥40岁的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胃癌高危人群评估。对评估结果为胃癌高危的居民进行胃镜检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对筛查结果及筛查依从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对滦南县2 840名居民进行胃癌高危评估,有497例居民评估为胃癌高危,有284例胃癌高危者进行了胃镜检查,检查依从性为57.14%。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
OR
=3.371)、饮酒史(
OR
=2.885)、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4 000元(
OR
=2.209)、胃肠疾病史(
OR
=3.007)、幽门螺杆菌感染(
OR
=3.319)、胃癌家族史(
OR
=2.036)、其他肿瘤家族史(
OR
=4.862)、胃镜检查史(
OR
=1.822)是胃癌高危人群胃镜检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结论
滦南县胃癌高危人群胃镜检查依从性较低,影响该地区胃癌高危人群依从性的因素较多,相关部门需要引起重视,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胃癌高危者早诊情况。
南通地区医疗机构手术室医护人员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知信行调查
尚鸿娣, 徐志梅, 胡苏苏, 黄玲
2024, 50(2): 164-167. doi:
10.12183/j.scjpm.2024.0164
摘要
(
76
)
PDF
(1187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南通市手术室医护人员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的知信行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简单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11—12月在南通市辖3个区、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各抽取1所医院,对抽中医院的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的知信行调查,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医护人员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的知信行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594名手术室医护人员为有效调查对象,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的认知得分平均(6.78±1.93)、信念得分平均(6.09±1.81)、行为得分平均(3.27±1.04)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学历(
β′
=0.453)、医院级别(
β′
=0.591)、职业疲乏(
β′
=-0.662)、职业认同感(
β′
=0.530)、工作效能(
β′
=0.321)、近1年相关培训(
β′
=0.415)是南通市手术室医护人员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认知的影响因素;学历(
β′
=0.519)、医院级别(
β′
=0.156)、职业疲乏(
β′
=-0.472)、职业认同感(
β′
=0.588)、工作效能(
β′=
0.410)、近1年相关培训(
β′
=0.398)、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认知(
β′
=0.783)是南通市手术室医护人员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信念的影响因素;学历(
β′
=0.159)、医院级别(
β′
=0.284)、职业疲乏(
β′
=-0.071)、职业认同感(
β′
=0.450)、工作效能(
β′
=0.589)、近1年相关培训(
β′
=0.392)、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认知(
β′
=0.418)及信念(
β′
=0.687)是南通市手术室医护人员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行为的影响因素。
结论
南通地区手术室医护人员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的知信行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需要根据其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的知信行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如增加相关培训活动以提高认知,完善管理方法以改善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职业疲乏状况、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效能,进而提高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的知信行水平。
北京市大兴地区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娆, 程国杰, 汤玮, 孙杰, 马铮, 张桂彦
2024, 50(2): 168-171. doi:
10.12183/j.scjpm.2024.0168
摘要
(
64
)
PDF
(1138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大兴区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大兴区二级与三级医院各1家,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以及抽取的2家医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到有效调查结果1 428份,回收率为95.20%;其中依从性高826例(57.84%),依从性不佳602例(42.16%);其中以“是否因自觉症状改善而停止服药”频率最高,有456例(75.75%)。通过进行单因素分析,冠心病患者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年收入水平、用药种类、药物副作用、复诊是否便利、因新冠疫情影响用药情况不同的依从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将依从性高作为因变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
OR
=4.528)、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OR
=4.334)、家庭年收入水平(
OR
=3.827)、用药种类(
OR
=4.115)、药物副作用(
OR
=2.053)、复诊是否便利(
OR
=5.828)、因新冠疫情影响用药(
OR
=4.533)是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结论
北京市大兴区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总体不高,可针对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年收入水平、用药种类、药物副作用、复诊是否便利等因素采取对应措施以提高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
2012—2021年广东省高级卫生技术人员公平性趋势分析
李慧敏, 陈泽冰, 陈龙
2024, 50(2): 172-174. doi:
10.12183/j.scjpm.2024.0172
摘要
(
88
)
PDF
(2149KB) (
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012—2021年广东省高级卫生技术人员的配置现状及公平性趋势,为优质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提供数据支撑。
方法
基于广东省卫生统计年鉴等查询获得高级卫生技术人员数据及广东省人口、面积数据等,采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及其贡献率进行公平性分析,采用增长率、增长量描述公平性趋势。
结果
广东省2012—2021年高级职称卫生技术人员总量增长118.5%,高级职称占比提高2.2%。按人口计算高级卫生技术人员基尼系数逐年下降,按面积计算高级卫生技术人员基尼系数除2016年略有上升外,其余年份均下降。总体泰尔指数逐年稳步下降,累计降幅达64.1%,历年组间贡献率均大于组内贡献率。
结论
广东省高级职称卫生技术人员总量及占比稳步增长。配置公平性总体向好,按人口配置公平优于按面积配置公平性,配置差距主要来源组间贡献,需进一步优化配置。
哈尔滨市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赵晶, 季艳微, 奚彩艳
2024, 50(2): 175-178. doi:
10.12183/j.scjpm.2024.0175
摘要
(
66
)
PDF
(1167KB) (
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哈尔滨市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黑龙江省第二医院3家三级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体检者生活行为习惯等信息,收集血生化检测结果及体格检查结果等,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高血压患病情况,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 264名健康体检者,共检查出1 451例高血压患者,检出率27.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
OR
=1.860)、年龄(
OR
=12.516)、BMI(24.0~27.9 kg/m
2
:
OR
=1.385,≥28.0 kg/m
2
:
OR
=3.029)、饮酒(
OR
=1.449)、经常吃腌制食品(
OR
=1.602)、血脂异常(
OR
=2.103)、血糖异常(
OR
=2.255)及高血压家族史(
OR
=1.468)的健康体检者高血压患病风险较高。
结论
哈尔滨健康体检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与性别、年龄、BMI、饮食习惯、血脂异常、血糖异常及高血压家族史等因素密切相关。
广州地区某肿瘤医院2018—202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黄丽华, 李晨光, 彭雪儿, 刘娇, 朱浩智, 李欢
2024, 50(2): 179-182. doi:
10.12183/j.scjpm.2024.0179
摘要
(
62
)
PDF
(1214KB) (
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其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完善肿瘤患者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降低院内感染发生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依据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的调查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某肿瘤专科医院2018—2022年某一日0:00~24:00住院患者开展现患率调查。采用
χ
2
检验、
χ
2
线性趋势性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8—202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80%~4.37%,呈下降趋势(
P
<0.01)。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消化道腹部和手术部位较常见,分别是37.04%、26.34%和11.11%。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1.22%~31.45%,呈下降趋势(
P
<0.05),病原学培养送检率上升趋势(
P
<0.01),以革兰阴性菌检出为主。
结论
该肿瘤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呈下降趋势,需加强重点部位及革兰阴性菌感染防控。
脂质蓄积指数与高血压、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梁耀洁, 陈玲, 刘青华, 刘忠佳, 谢平, 张云, 李杜, 李侃鸿
2024, 50(2): 183-186. doi:
10.12183/j.scjpm.2024.0183
摘要
(
71
)
PDF
(1200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脂质蓄积指数(lipid accumulation product,LAP)与高血压、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症的关系。
方法
2019年4月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抽取北海市海城区6个居委会的常住居民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根据LAP的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AP与高血压、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
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 394人,平均年龄(44.06±13.34)岁,男性684人。LAP的四分位数分为Q1(≤12.60 cm·mmol/L)、Q2(12.61~22.71 cm·mmol/L)、Q3(22.72~45.90 cm·mmol/L)及Q4(≥45.91 cm·mmol/L)组。不同LAP人群的血糖、舒张压、收缩压、尿酸平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高LAP水平人群的血糖、舒张压、收缩压、尿酸平均水平高于低LAP水平人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Q3与Q4组人群患高血压(
OR
=1.542、2.556)、糖尿病(
OR
=2.788、5.556)、高尿酸血症(
OR
=2.330、5.198)的风险高于Q1组(
P
<0.05或
P
<0.01);随LAP水平增加,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均有所增加(均
P
for trend
<0.001)。
结论
LAP与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密切相关,且随着LAP水平升高人群患病风险有所增加。
秦皇岛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宇, 毛中华, 毛明华, 王丹彤, 陈旭, 姜丽丽, 李侃, 刘卫刚
2024, 50(2): 187-190. doi:
10.12183/j.scjpm.2024.0187
摘要
(
57
)
PDF
(1163KB) (
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秦皇岛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秦皇岛市血脂异常防治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秦皇岛市9个县区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脂水平等实验室检测,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秦皇岛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有效调查2 295人,其中男性1 164人(50.72%),女性1 131人(49.28%),平均年龄为(48.54±12.33)岁,血脂异常检出922人,检出率为40.17%,其中高TG血症、高TC血症、高LDC‐L血症、低HDL‐C血症检出率分别为 19.22%、9.24% 、9.02%、19.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
OR
=1.461)、肥胖(
OR
=1.490)、中心性肥胖(
OR
=1.852)、饮酒(
OR
=1.450)、吸烟(
OR
=1.700)、身体活动不足(
OR
=25.844)是秦皇岛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
结论
秦皇岛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检出率高于河北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检出率,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饮酒、吸烟、身体活动不足的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风险较高,建议有血脂异常危险因素的居民应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量运动,降低血脂异常的患病风险。
继续医学教育园地
新冠康复者的常见长期后遗症研究进展及健康管理对策建议
薛建华, 徐德武, 单雪晴, 田建广, 冯爱成
2024, 50(2): 191-194. doi:
10.12183/j.scjpm.2024.0191
摘要
(
87
)
PDF
(1251KB) (
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自2019年底暴发以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国高度关注,严重影响了全球的公共卫生、经济和社会。有10%~30%的新冠感染患者康复后会发展为“长新冠”,对日常工作和生活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实施及时全面的健康管理对于有效应对“长新冠”至关重要。本研究将对新冠康复者的常见长期后遗症进行系统综述,并结合国内外目前实施的健康管理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最终完善新冠感染患者康复后的健康管理策略,为策略制定提供借鉴。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素养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邓蓓蓓, 袁小莉, 王彬
2024, 50(2): 195-198. doi:
10.12183/j.scjpm.2024.0195
摘要
(
65
)
PDF
(1212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饮食素养现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将海安市3家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血液净化中心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食品素养问卷、肾脏病饮食依从态度量表和Champion健康信念模式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275例MHD患者饮食素养总分为(44.92±6.21)分,计划与管理、选择、制作态度维度得分分别为(20.34±4.75)分、(8.91±1.66)分、(5.27±2.54)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食治疗依从态度(
β′
=0.674)、健康信念(
β′
=0.583)、文化程度(
β′
=0.442)、居住地(
β′
=-0.287)、透析龄(
β′
=-0.561)是患者饮食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素养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从提高患者饮食治疗态度入手,增强患者健康信念,针对文化程度低、居住地为农村、透析龄长的患者给与针对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饮食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