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4年 第50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4-10-20
    专题笔谈
    基于“党建与业务融合”理念提升公共卫生青年教师思政工作实效性研究——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青年骨干读书班”为例
    范瑞泉, 陈霞
    2024, 50(10):  895-897.  doi:10.12183/j.scjpm.2024.0895
    摘要 ( 73 )   PDF (858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体两翼,做好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政工作事关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实效性是思政工作的落脚点与生命线,但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政工作普遍存在“两张皮”“成效不佳”“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结合青年教师对业务工作的刚性需求探索一条有效提升思政工作实效性的模式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基于“党建与业务融合”理念,创建了以“青年教师读书班”为载体的“四融合四提升”思政工作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本研究聚焦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从理论上对公共卫生学院党委创立的青年教师思政工作新模式进行总结,以期为高校有效提升青年教师思政工作有效性提供有益的参考。
    论著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睡眠问题与心理健康状况
    罗慧欣, 钟锡春, 黄琬蓝, 李文静, 周静洁, 黄启荣, 温秀云
    2024, 50(10):  898-902.  doi:10.12183/j.scjpm.2024.0898
    摘要 ( 208 )   PDF (1144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新冠)感染疫情后大学生睡眠问题和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2023年9—10月期间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广东省某高校在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分析探讨大学生睡眠问题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回收有效问卷共1 488份,其中男大学生占41.5%,女大学生占58.5%,74.9%的大学生报告新冠感染史,报告失眠、噩梦困扰、焦虑和抑郁的大学生分别为34.2%、42.8%、31.9%和48.2%。焦虑与失眠、噩梦困扰、抑郁均显著正相关(r=0.39,0.52,0.52,均P<0.01),失眠、噩梦困扰和抑郁正向预测焦虑(拟合系数R2=0.51,β=0.32,0.30,0.50,均P<0.001)。结论 新冠疫情后,大学生睡眠和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失眠、噩梦困扰和抑郁加剧焦虑的严重性。高校和有关部门应重视大学生的睡眠、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提高大学生群体的睡眠质量、促进心理健康。
    2012—2022年贵州省黔南州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分析
    祝俊, 吴琦琳, 汪慧, 张晓, 罗雷, 王琼, 张国琼, 田芸, 袁俊
    2024, 50(10):  903-907.  doi:10.12183/j.scjpm.2024.0903
    摘要 ( 92 )   PDF (1280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2012—2022年贵州省黔南州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及长期变化趋势,为当地疾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2—2022年贵州省黔南州其他感染性腹泻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Joinpoint回归方法分析流行特征及长期变化趋势。结果 2012—2022年总共报告11 486例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1.6/10万,总体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趋势χ2 =663.085,P<0.01)。10月份至次年1月份发病水平达高位。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为主(7 618例,66.3%)。致病原中轮状病毒占比最高(3 312例,95.8%)。Joinpoin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012—2022年年均报告率出现2个转折点,其中2015—2020年呈快速上升趋势(APC=24.023,P<0.05)。结论 2012—2022年贵州省黔南州其他感染性腹泻总体发病水平呈上升趋势,冬春季高发,优势病原体是轮状病毒。建议当地在高发流行季,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采取有效综合干预措施进行防控。
    沧州地区特殊健康状态儿童医学评估对预防接种的影响研究
    李娜, 杜雨蒙, 冷燕, 冯晶晶
    2024, 50(10):  908-912.  doi:10.12183/j.scjpm.2024.0908
    摘要 ( 63 )   PDF (1186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沧州地区特殊健康状态儿童医学评估对预防接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预防接种门诊就诊的特殊健康状态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儿童开展预防接种医学评估、提出预防接种建议及实施接种等情况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接种建议实施结果及接种后3个月内预防接种不良事件(AEFI)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沧州地区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接种率的因素。结果 共纳入2 018例特殊健康状态儿童,其中0~<12月龄占53.96%;主要特殊健康状态包括神经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分别占33.80%、31.96%、15.91%。经医学评估,建议按免疫程序接种/补种疫苗、接种部分疫苗、暂缓接种疫苗的儿童分别有1 459例(72.30%)、426例(21.11%)、133例(6.59%)。实际接种的儿童有1 712例(90.82%),接种后发生AEFI有31例(1.81%),均为一般不良反应,并在7 d内痊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城镇OR=1.390)、家长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OR=1.662)、家庭人均月收入(≥3 500元OR=1.677)、家长获取信息来源(儿童保健医生/妇产科医生/新生儿科医生OR=2.450,基层预防接种人员OR=2.100)、家长预防接种认知情况(好OR=1.677)均是影响沧州地区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经医学评估后大部分可接种疫苗,且安全性良好。另需重点加强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疫苗接种宣传工作,提高家长对预防接种的认知,从而提高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接种率。
    南京市城区成年居民口腔卫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章求, 张芳, 张涛影
    2024, 50(10):  913-916.  doi:10.12183/j.scjpm.2024.0913
    摘要 ( 75 )   PDF (1123KB) ( 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南京市城区成年居民口腔卫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口腔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法于2022年6—12月抽取南京市城区成年居民进行口腔卫生行为状况调查,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居民口腔卫生行为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对1 680名南京市城区成年居民进行调查,获得有效研究对象1 529名、有效率91.01%。口腔卫生行为良好315人,良好率20.60%;不良1 214例,不良率79.40%,主要不良行为排序前3位的是刷牙时间<3 min、牙刷使用时间≥3个月、非定期口腔检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性别(女性OR=1.869)、年龄(OR=0.183)、文化水平(大专及以上OR=2.331)、口腔疾病史(OR=0.674)、牙科焦虑(OR=0.266)、口腔保健知识来源(医疗机构OR=3.251)是南京市城区成年居民口腔卫生行为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南京市城区成年居民口腔卫生行为状况需要提高,尤其在刷牙时间、牙刷使用周期、定期口腔检查等方面,其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可针对个体情况加强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疾病防治干预措施,指导居民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习惯,改善口腔健康状况。
    青岛市支气管哮喘儿童身高发育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文松, 李菲菲, 闫均, 王亮
    2024, 50(10):  917-921.  doi:10.12183/j.scjpm.2024.0917
    摘要 ( 61 )   PDF (1145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青岛市支气管哮喘儿童身高发育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青岛市3家医院呼吸科门诊诊治的支气管哮喘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身高分为身高偏矮组和身高正常组,收集其病历资料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哮喘儿童身高发育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哮喘儿童身高发育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青岛市1 095例支气管哮喘儿童进行调查,身高偏矮组418例(38.17%),身高正常组677例(61.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2.5 kg(OR=0.786)、首发年龄(OR=0.726)、每天喝奶(OR=0.832)、每天运动时间≥0.5 h(OR=0.762)是哮喘儿童身高发育偏矮的保护因素(均P<0.05);0~6个月喂养方式(OR=3.118)、偏食(OR=2.078)、哮喘严重程度(OR=1.979)、使用糖皮质激素(OR=2.803)、合并肺动脉高压(OR=2.078)、病程(OR=3.365)和哮喘年平均发作次数(OR=2.770)是哮喘儿童身高发育偏矮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出生体重、首发年龄、0~6个月喂养方式、每天是否喝奶、偏食情况、运动时间、哮喘严重程度、使用糖皮质激素、合并肺动脉高压、病程和哮喘年平均发作次数是哮喘儿童身高发育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更好保障儿童健康。
    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服务提供者暴露前预防认知和态度相关因素分析
    马婧, 楼金成, 李佑芳, 王珏, 潘颂峰, 李志晴, 蔡永年, 王玉淼, 劳云飞, 马艳玲
    2024, 50(10):  922-925.  doi:10.12183/j.scjpm.2024.0922
    摘要 ( 74 )   PDF (1157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艾滋病防治服务提供者对暴露前预防(PrEP)的认知和态度,探索其相关因素,为下一步推广和强化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以艾滋病防治服务提供者为调查对象,2022年5—9月在云南省16个州(市)采用线上自填式调查问卷方式,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PrEP相关知识、PrEP态度等内容;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调查对象PrEP态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调查艾滋病防治服务提供者542人,PrEP知识知晓率为91.5%(496/542),93.9%(509/542)支持PrEP策略。不了解相关知识(42.4%)、担心副作用(33.3%)和随访困难(27.3%)是不支持PrEP的主要原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知晓PrEP知识(OR=55.38)是支持PrEP策略的促进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知晓PrEP的作用(OR=4.71)、PrEP的有效保护率(OR=4.22)和服用PrEP药物时需要使用安全套(OR=14.02)可促进对PrEP策略的支持态度。结论 虽然艾滋病防治服务提供者的PrEP总体知识知晓率高,但对PrEP有效率及服用方法知晓率不足;大部分艾滋病防治服务提供者支持PrEP策略,但仍然存在一些障碍。应继续加强培训,强调社会组织的作用,优化PrEP流程,从而促进PrEP的实施。
    石家庄地区医护人员预防跌倒知信行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小丽, 焦永波, 姚煦, 张琳
    2024, 50(10):  926-930.  doi:10.12183/j.scjpm.2024.0926
    摘要 ( 53 )   PDF (1127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石家庄地区医护人员预防跌倒的知信行水平,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23年6月至2023年8月石家庄市3家医院2 438名医护人员,收集其一般资料,采用医护人员预防跌倒知信行水平调查问卷评估知信行水平。比较不同特征医护人员预防跌倒的知信行得分,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其预防跌倒的知信行评分影响因素。结果 石家庄地区医护人员预防跌倒知识平均得分为(47.63±5.28)分,信念平均得分为(31.54±3.62)分,行为平均得分为(33.40±4.29)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水平(β′=0.617)、是否接受预防跌倒相关培训(β′=0.505)、有无患者跌倒经历(β′=0.389)、预防跌倒是否纳入绩效考评(β′=0.476)是医护人员预防跌倒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是否接受预防跌倒相关培训(β′=0.251)、有无患者跌倒经历(β′=0.382)、预防跌倒是否纳入绩效考评(β′=0.842)是医护人员预防跌倒信念得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工作年限(β′=0.276)、是否接受预防跌倒相关培训(β′=0.360)、有无患者跌倒经历(β′=0.189)、预防跌倒是否纳入绩效考评(β′=0.586)是医护人员预防跌倒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石家庄地区医护人员预防跌倒知信行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其影响因素较多,如工作年限、是否接受预防跌倒相关培训等,仍需重视医护人员防跌倒的知信行水平提升,减少工作中患者跌倒行为发生。
    长治市医护人员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意愿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敏, 马素燕, 崔建芳, 马贵斌, 刘娜, 侯云刚
    2024, 50(10):  931-935.  doi:10.12183/j.scjpm.2024.0931
    摘要 ( 66 )   PDF (1140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长治市医护人员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以下简称不良事件)报告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3年6—9月纳入长治市辖区内4家医院的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医护人员的一般资料、不良事件报告意愿及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医护人员不良事件报告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对1 124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不良事件报告意愿评分为(54.88±8.17)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β´=0.086)、年龄(β´=0.226)、职称(中级β´=0.199,高级β´=0.228)、工作年限(β´=0.103)、不怕受到批评处罚(β´=0.059)、认为影响不大且可以补救(β´=-0.080)、医院对不良事件的范围定义明确(β´=0.077)、医院对不良事件的报告程序明确(β´=0.075)、报告后会有反馈和改进措施(β´=0.069)、不良事件报告宣传培训到位(β´=0.080)是医护人员不良事件报告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 长治市医护人员不良事件报告意愿较低,受医院等级、年龄、职称、工作年限、个人及管理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可从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医护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的认知水平、营造良好的安全管理文化氛围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不良事件的报告意愿。
    2017—2022年深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性分析
    熊华威, 朱远发, 程雁鹏, 宋丽霞, 陈可琪, 叶燕芬, 张振, 陈志高
    2024, 50(10):  936-940.  doi:10.12183/j.scjpm.2024.0936
    摘要 ( 99 )   PDF (1232KB) ( 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017—2022年深圳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病原学特征及时空聚集性,为深圳市手足口病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22年深圳市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和哨点医院监测结果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流行特征分析,运用ArcMap 10.8软件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及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SaTScan 9.0软件基于离散Poisson分布进行时空聚集性分析。结果 2017—2022年深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267 124例,年均报告率为291.60/10万。2017—2019年(新冠疫情前)年均报告率为519.57/10万,高于2020—2022年(新冠疫情期)年均报告率124.33/10万(P<0.01)。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集中在5—7月和9—11月。病例主要集中在3岁及以下年龄组(207 854例,77.81%),以散居儿童(194 214例,72.71%)和幼托儿童(58 641例,21.95%)为主。深圳市10个辖区均有手足口病报告,年均报告率居前3位的分别为福田区(774.47/10万)、光明区(410.97/10万)和龙岗区(266.23/10万)。手足口病病原体以Cox A6和Cox A16为优势毒株。2022年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s I有统计学意义(Z=2.688,P<0.05),存在空间聚集性。2017—2022年深圳市手足口病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存在明显聚集性,一类聚集区主要以宝安区、龙岗区的布吉、福永等街道为中心,聚集时间主要集中在5—11月。结论 2017—2022年深圳市手足口病流行呈现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新冠疫情期手足口病的年均报告率低于疫情前,病例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
    基于p-AMPKα/AMPKα探讨牛磺酸组方复合黄芪提升疲劳小鼠运动能力作用机制
    何晶, 李林泽, 张奇, 伍小芳, 赵星宇, 朱映黎
    2024, 50(10):  941-946.  doi:10.12183/j.scjpm.2024.0941
    摘要 ( 63 )   PDF (1281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对比牛磺酸组方及牛磺酸组方复合黄芪,探讨黄芪提高牛磺酸组方对疲劳小鼠运动能力的提升及调控p-AMPKα/AMPKα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140只随机分为7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第14 d和第28 d天各进行1次负重游泳实验,末次给药后取小鼠组织,测量血清中乳酸(LA)、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氮(BUN)、肌酐(Cr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检测肌肉组织中糖原含量及AMPKα和p-AMPKα表达量。结果 牛磺酸组方及牛磺酸组方复合黄芪均无肝毒性。对比同剂量牛磺酸组方,加入黄芪后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增加34%;LA含量明显降低,LDH和SOD含量显著升高(P<0.05);p-AMPKα/AMPKα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1)。结论 牛磺酸组方复合黄芪后可减少LA和BUN积累,增加肌糖原储备,通过增加AMPKα磷酸化明显延长小鼠力竭游泳时间,提升疲劳小鼠运动能力。
    现场研究
    江阴市学生家长流感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春峰, 钱程, 马焰
    2024, 50(10):  947-950.  doi:10.12183/j.scjpm.2024.0947
    摘要 ( 51 )   PDF (1161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江阴市学生家长流感疫苗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3年6月选取不同类型学校家长,进行2022年度流感疫苗接种意愿的回顾性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5 512份,学生家长2022年度流感疫苗接种意愿率为41.32%(2 278/5 5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年龄(30~<40岁OR=0.42、40~<50岁OR=0.41)、家庭人均月收入(8 000~<10 000元OR=1.41、≥10 000元OR=1.38)、孩子既往患感冒情况(反复感冒OR=1.75)、既往接种情况(OR=7.54)、流感对健康危害的认知(中度OR=1.34、重度OR=1.84)、孩子患流感的可能性(中度OR=1.17、重度OR=1.65)、对流感的恐惧程度(重度OR=1.61)、是否相信疫苗能预防流感(OR=14.37)、医务人员推荐接种情况(OR=1.41)是影响2022年度学生家长流感疫苗接种意愿的因素。3 234名学生家长疫苗犹豫的主要原因是“担心疫苗不良反应”(39.24%)、“担心不能有效预防流感”(23.53%)。结论 江阴市2022年度学生家长流感疫苗接种意愿不高,需要采取加强健康教育、政策支持、医务人员主动推荐和发挥表率作用等综合性措施来提高学生家长流感疫苗接种意愿。
    2020—2022年天津市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死亡现状及减寿分析
    陈玉静, 张宝霞
    2024, 50(10):  951-955.  doi:10.12183/j.scjpm.2024.0951
    摘要 ( 54 )   PDF (1200KB) ( 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天津市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死亡情况及减寿情况,为天津市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防治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20—2022年天津市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死亡监测数据来源于天津市精神卫生信息系统死因监测数据库,分析患者粗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PYLL)、标化潜在减寿年率(SPYLLR)等指标。结果 2020—2022年天津市60岁及以上居民中有3 244例死于严重精神障碍,年均粗死亡率为49.70/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AAPC为19.80%,P<0.01),年均标准化死亡率为20.67/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AAPC为8.56%,P<0.01),其中男、女性患者年均粗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均P<0.01),城市患者年均粗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P<0.05或P<0.01),农村患者年均粗死亡率呈下降趋势(P<0.05),年均标准化死亡率无明显变化趋势(P>0.05)。≥60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死亡率随年龄增长总体呈下降趋势,各年龄段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其中≤65岁人群死亡率较高,60~<65岁人群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下降趋势(AAPC为-7.19%,P<0.01),65~<70岁人群死亡率随年龄增加有小幅度上升(AAPC为3.08%,P<0.05),≥70岁人群死亡率保持下降趋势(AAPC为-3.34%,P<0.01)。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PYLL为44 750人年,AYLL为41.49年/人,SPYLL为7 265人年,SPYLLR为0.61%,因严重精神障碍导致的SPYLLR从2020的0.34%下降至2022的0.02%(AAPC为-4.76%,P<0.01),男性和女性患者SPYLLR均呈下降趋势(AAPC分别为-7.26%、-3.59%,P<0.01),城市患者SPYLLR呈上升趋势(AAPC为6.52%,P<0.01),农村患者SPYLLR呈明显下降趋势(AAPC为-12.76%,P<0.01)。结论 2020—2022年天津市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死亡率及寿命损失率呈上升趋势,男性、城市患者死亡率及寿命损失率较高。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小邈, 陈晨, 杨静, 薛楠
    2024, 50(10):  956-959.  doi:10.12183/j.scjpm.2024.0956
    摘要 ( 45 )   PDF (1119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痛经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2月北京某医院首次接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痛经分为痛经组和无痛经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检测其生化指标,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发生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痛经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 48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病例年龄18~50岁,以18~<30岁所占比例较高,占71.05%。其中发生痛经1 388例,痛经发生率为55.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564)、是否手术治疗(OR=0.448)、有无性生活(OR=0.450)、白细胞介素-17(OR=2.830)、白细胞介素-6(OR=2.841)、干扰素-γ(OR=2.143)、血清淀粉样蛋白A(OR=1.955)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多样,包括年龄、是否手术治疗、有无性生活等,临床可依据影响因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早诊断、早治疗,缓解患者痛经情况。
    2019—202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分析
    陈慧, 刘宪峰, 苗姗姗, 祖丽胡玛尔·艾尼瓦尔, 张慧
    2024, 50(10):  960-962.  doi:10.12183/j.scjpm.2024.0960
    摘要 ( 58 )   PDF (1161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2019—202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为有关政府部门开展视力不良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9—202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中的视力部分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分析中小学生不同人口学特征间视力不良检出率的变化和差异。结果 2019—202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8.26%,视力不良检出率在4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程度视力不良中,轻度、中度和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在4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性别、城乡、年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程度视力不良的中小学生性别、城乡、年级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在不同年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形势严峻,总体视力不良检出率有所上升,亟待有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风险。
    腾冲市恙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刘安恒, 方蓉, 杨洁, 张国珍, 王加志
    2024, 50(10):  963-965.  doi:10.12183/j.scjpm.2024.0963
    摘要 ( 49 )   PDF (1114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人群恙虫病的流行状况,为科学防制恙虫病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1—10月随机选取5个乡(镇)的5个自然村的居民开展恙虫病流行病学调查,采集静脉血后采用ELISA法检测恙虫病东方体IgG抗体,开展恙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5个乡(镇)共采集人群血清样本636份,恙虫病东方体IgG抗体阳性率为11.79%(75/636);其中各年龄组的血清恙虫病东方体IgG阳性率分别为:0~<21岁组5.22%(7/134)、21~<41岁组8.64%(14/162)、41~<61岁组19.77%(34/172)和≥61岁组11.90%(120/168),41~<61岁、≥61岁年龄组的阳性率高于0~<21岁和21~<41岁年龄组(P<0.01或P<0.05)。各乡镇的人群血清恙虫病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芒棒镇18.95%(29/153)、新华乡15.32% (19/124)、清水镇11.30% (13/115)、荷花镇7.26% (9/124)和滇滩镇4.17%(5/120),芒棒镇和新华乡的人群血清阳性率高于清水镇、荷花镇及滇滩镇(均P<0.05)。结论 腾冲市人群恙虫病东方体IgG阳性率较高,提示存在较多的恙虫病隐性感染病例,应加强恙虫病的监测与防控。
    儿童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琼, 盛俊峰, 邵兰, 王于林
    2024, 50(10):  966-969.  doi:10.12183/j.scjpm.2024.0966
    摘要 ( 49 )   PDF (1119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儿童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的影响因素,为预防继发腹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在荆门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诊治的支气管肺炎儿童病例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及继发腹泻跟踪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将病例分为继发腹泻组和单纯肺炎组,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2组支气管肺炎儿童病例继发腹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 352例支气管肺炎儿童病例,其中继发腹泻533例,发生率39.42%(533/1 35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853)、患儿饭前洗手(OR=0.650)、中性粒细胞比率(OR=0.612)、血红蛋白含量(OR=0.832)、应用微生态制剂(OR=0.756)是儿童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的保护因素;住院时长(OR=2.078)、病情严重程度(OR=2.320)、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OR=2.156)、侵入性操作(OR=2.803)、抗生素应用时长(OR=2.655)是儿童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儿童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儿童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的发生风险。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高血压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魏翠珍, 杨飞, 魏茜莹, 杨婷婷, 杨志嵩
    2024, 50(10):  970-973.  doi:10.12183/j.scjpm.2024.0970
    摘要 ( 52 )   PDF (1176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并发高血压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南京市3家医院(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南京市红十字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MHD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其高血压发生情况分为2组(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收集和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MHD患者并发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MHD患者并发高血压的列线图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度;绘制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一致性。结果 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是否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透析液Ca2+浓度、血清Hcy、CRP水平比较有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OR=1.965)、透析液Ca2+1.75 mmol/L(OR=3.072)、Hcy(OR=1.739)、CRP(OR=1.452)是慢性肾衰竭MHD患者并发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均P<0.05)。预测慢性肾衰竭MHD患者并发高血压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58,区分度较优;H-L拟合优度检验χ2=7.362,P=0.702,一致性较好。结论 慢性肾衰竭MHD患者并发高血压的概率较高,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透析液Ca2+浓度、Hcy、CRP水平是影响其发生的因素,以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一致性,能直观地预测其发生的风险概率,可根据这些因素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干预,降低该患者人群高血压的发生风险。
    2017—2023年广州市白云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分析
    陈金, 黄坤, 王琼, 冯丽梅, 何杰能, 汤灼明, 徐建华, 李晓宁, 刘远
    2024, 50(10):  974-976.  doi:10.12183/j.scjpm.2024.0974
    摘要 ( 62 )   PDF (1156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2017—2023年广州市白云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现状。方法 2017—2023年连续对白云区部分医疗机构进行每年1次消毒效果监测,组间合格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017—2023年连续7年对辖区内331间次医疗机构开展消毒质量监测,累计采样6 708份,合格6 384份,总合格率为95.17%。2017—2023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在高位波动,介于92.99%~97.58%,各年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6,P<0.01)。不同类型医疗机构中,以区级医院合格率最高(97.05%),市级医院次之(95.60%),镇街级医院(94.16%)和私营及个体诊所最低(92.09%),不同类型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3,P<0.01)。不同监测项目中以使用中消毒液最高(100.00%),最低为污水(69.93%),次低为诊疗用水(77.36%)。结论 广州市白云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整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民营医疗机构、污水和诊疗用水需进一步加强消毒监测与管理。
    继续医学教育园地
    新型冠状病毒EG.5变异株基因组特征分析
    文明新, 于良, 时晨, 王姝鑫, 张静, 罗永松
    2024, 50(10):  977-980.  doi:10.12183/j.scjpm.2024.0977
    摘要 ( 53 )   PDF (1151KB) ( 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简称新冠)病毒EG.5变异株基因组变异特征,实时监测秦皇岛市新冠病毒变异株流行趋势和变化特征。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河北省秦皇岛市2023年5—8月本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鼻咽拭子样本20例,采用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对样本进行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结果 经过Pangolin分型,20例均为EG.5变异株,其中5例为EG.5.1亚型,15例为EG.5.1.1亚型。在20例变异株中,发现了98个共享核苷酸突变位点,70个共享氨基酸变异位点。相较EG.5.1亚型,EG.5.1.1亚型具有3个特有的核苷酸变异,1个特有的氨基酸变异位。在20株EG.5变异株的S基因上,有40个共享氨基酸变异位点,其中包括Q52H、F456L、T478K、P681H、D614G等影响病毒传播和免疫逃逸能力的关键性共享变异位点。通过系统进化分析,20株EG.5变异株均属22F(Omicron)分支。结论 新冠病毒在未来流行传播过程中依然会不断出现传播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新的变异株。有必要实时监测新冠病毒变异株的变异流行趋势,为疫情的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持。
    病原分子诊断与分子流行病
    2022—2023年韶关市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原体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刘萌, 李书剑, 徐亮, 陈俐伶
    2024, 50(10):  981-983.  doi:10.12183/j.scjpm.2024.0981
    摘要 ( 45 )   PDF (1162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韶关市2022—2023年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原体的分布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病毒性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2022—2023年≤5岁腹泻病例粪便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样本进行轮状病毒A、诺如病毒、札如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的检测,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阳性样本通过巢式PCR扩增后进行一代测序,确定基因分型。结果 共检测腹泻病例437例,检出阳性81例,其中轮状病毒A 19例(4.3%),诺如病毒45例(10.3%),札如病毒6例(1.4%),腺病毒4例(0.9%),星状病毒7例(1.6%)。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主要发生在第一季度,腺病毒、星状病毒和札如病毒全年呈散发状态。轮状病毒基因型主要是G8P[8](8/14,57.1%)、G9P[8](4/14,28.6%),诺如病毒基因型主要是GⅡ.4[P31](12/26,46.2%),GⅡ.4[P16](7/26,26.9%)。结论 韶关市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第一季度为高发期,各年龄组婴幼儿均可感染。轮状病毒基因型主要是G8P[8]和G9P[8],诺如病毒基因型主要是GⅡ.4[P31]和GⅡ.4[P16]。
    2020—2022年广东顺德地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特征分析
    周远青, 谭伊丽, 何健棋, 钟华, 李建萍, 何思玲
    2024, 50(10):  984-987.  doi:10.12183/j.scjpm.2024.0984
    摘要 ( 46 )   PDF (1133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广东顺德地区2020—2022年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特征,为防控儿童非新冠感染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于2020—2022年就诊的非新冠感染的28 d龄~14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种病原体血清IgM抗体,包括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n)、嗜肺军团菌Ⅰ型(LPⅠ)、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Q热立克次体(COX)、A型流感病毒(INFA)、B型流感病毒(INFB)和副流感病毒(PIVs),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病原菌特征。结果 共收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病例8 601例,检出单一病原体感染儿童976例,2种病原体阳性病例195例,无多重感染,阳性率为13.61%(1 171/8 601),共检出1 366株病原体,未检出CPn,其中MP比例最高(820株,占60.02%),其次为PIVs(257株,18.81%)、INFB(141株,10.32%)、LPⅠ(107株,7.83%)。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MP和INFB检出率高于男性(均P<0.01)。LPⅠ和MP在不同年龄组儿童病例中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P、ADV、INFB和PIVs在不同季节病例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MP、PIVs、INFB、LPⅠ等是引起顺德地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呼吸道病原体的检出率与儿童病例性别、年龄、季节等因素有关。
    深圳市龙华区腹泻人群和健康人群气单胞菌携带及耐药情况分析
    张东晓, 孙华杰, 任燕, 林俊香, 蔡剑辉, 许少坚
    2024, 50(10):  988-991.  doi:10.12183/j.scjpm.2024.0988
    摘要 ( 38 )   PDF (1136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气单胞菌在深圳市龙华区人群中的携带率及耐药情况,为气单胞菌防控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对腹泻人群和健康人群的肛拭子样本进行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并与相关药敏标准比对后确定菌株耐药情况。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气单胞菌,利用PCR检测16种AmpC(头孢菌素)酶和碳青霉烯类耐药相关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 466份腹泻人群和430份健康人群的肛拭子样本中,腹泻人群的气单胞菌分离率(12.2%)高于健康人群的分离率(8.1%),且有统计学意义(χ2=4.065,P<0.05)。对气单胞菌进行9类共14种药物的药物敏感试验,10种药物的耐药率低于10%,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较高(44.6%)。腹泻人群携带的气单胞菌有21%为多重耐药株(对3类以上药物耐药),健康人群携带的气单胞菌只有2%为多重耐药株。29株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气单胞菌中,9株(31.0%)携带MOX基因。结论 气单胞菌与深圳市龙华区人群发生腹泻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目前深圳市龙华区人源性气单胞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度较高,但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较高,应慎重选择使用。腹泻人群比健康人群携带更高比例的多重耐药气单胞菌。